天生四時,春耕夏耘,繼之秋收冬藏,本身就是循環的概念,生命的節奏錯落有致,從不搶時逆天;就算一時失意,天地也自有安排,如一棵看似沒有生機的枯木,卻在潛藏之後再度逢春,花開滿頭。
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其優美如畫冊、奧妙如經文、生滅之間又盡是哲理,這些提示就在身邊,只可惜我們總是視而不見;試著抬頭看看生活周遭的美吧,春日繁華,靜心走一段路,看看陽光無私遍灑,看看每一朵杜鵑不問功果,安靜又本分的開放,一對燕兒歸來,苦心撫育雛鳥……,每一段都是人生的註解,不直接宣布答案,只顯露生命的多種樣貌。
一段樂曲、一幅畫作、一齣好戲皆使人回味,所需要的是開放自己,讓所有精采照入心房。知識開啟智慧,無須拘泥其形體,若保初心,則萬物皆可以師法,一個細膩、具備感受力的靈魂,自然能聆聽天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