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以文字思考為中心的幻想,怎能做出與眾不同的新媒體?/陳立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聯合報系為「我們年輕人」推出了以「質感青年」為號召、包含紙本與網站的《500輯》小媒體企劃,算是針對特定族群設計媒體內容和表現方式的新嘗試;筆者因為曾經從事相關工作,所以在此提供一些經驗與觀察,供大家參考。

陳立之在新媒體時代,一個長期耕耘在品牌公關領域的人;做過科技媒體,也嘗試過電商與直播行業。
raw-image

台灣媒體已經好久沒有新動態了,從《30雜誌》收攤、職場雜誌苦撐,曾經銷售最好的《壹周刊》關門大吉、《蘋果日報》會員制度毫無起色,更不用說還有其他許多報紙雜誌收了又收。

定位不明確的質青

外界常笑說「如果你要害一個人,就讓他去辦報」;沒錯,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很高興看到了《500輯》跳出來在我的Facebook頁面上出現。

乍看一下,心想「這是哪來的新媒體?」而進一步查詢才發現,是聯合報的嘗試;但從官方網站上對該媒體定位與想法的描述中,我只感受到了兩個粗體標題的意涵,那就是:「質感青年」、「聯合報新媒體」。

在《500輯》全新上線的發刊詞中,通篇文章看到的是「質感、精神、哲學、基因、文化、思考,觀點」等一堆虛無縹緲的關鍵字;也就是說,依舊沒有說明為何要成立這個新媒體、以及背後有什麼商業邏輯與模式。


《500輯》全新上線:新世代閱讀倡議,替日常建立更多有意思的觀點 | 500輯
當深度閱讀的人成為少數,代表時代更迫切需要一種嶄新的閱讀體驗。《500輯》旨在建構一個新型態倡議平台,透過500字傳達有感的觀點,藉由不同類型的豐富議題,連結質感青年串聯而形成的生態圈密集發聲。

例如這第一段:

如今無疑是個眾聲喧嘩的時代,雖然期待獲取新知、了解趨勢和社會輪廓,然而社群網站滿溢的訊息與圖像,卻雜亂到讓我們不知道如何是好。遊走在網路資訊與實體閱讀之間,現下需要一種更為清晰與開放的聲音,讓將在未來優化這個社會的質感青年收聽觀看。

文中其他用語,則是用了一堆充斥著華麗的詞藻,表現出空洞的內容。小聲提醒,這可能反而是當今年輕人最不屑、或者說是最討厭的表達方式了;因為不夠直接、不夠有力、太裝,甚至是說不夠直指人心。

(題外話,第二輯的主題是自拍,你以為大家看不出來這就是品牌植入的合作案例嗎?)

沒關係,我們再給這新媒體一次機會。在充斥著政治、選舉、網紅大亂鬥的年代,能有如此高期待,企圖做出更好的內容品質,理念良好,實屬不易。

沒想到,在帶著這份好奇之下,跟朋友們一起做了頭腦風暴的交流,指出《500輯》的一些定位問題與盲點,節錄以下幾點,提出來跟大家討論:

  • 「這又是從哪裡來新的內容農場?」
  • 「面對全台發行的新媒體,卻只有台北信義區才能換購咖啡,只想做信義區生意?」
  • 「已經有了文青代表的小日子,現在又來這個質青500輯,這是什麼鬼?」
  • 「網路已經膚淺了,還需要500字的短文來濫竽充數?是在哈囉?」
500字的短文,以為在發Facebook動態嗎?

下一個內容農場?

回到《500輯》上線文裡面寫的,他們聚焦的讀者重點(TA)是在「質青」(至少在文章裡傳達出來的是這個概念,或是說他們想塑造出一個所謂質青的市場吧?)。

君不見太陽花等運動興起,而自以為「質感清新」就能代表青年?究竟年輕人在這編輯團隊中的刻板印象,到底是有多麼廉價呢?那是整體國人的文化品味提升,但不代表22K的低薪事實並不存在。

反思一下,在社會低薪中奮戰,在被他人看不起時的努力,在堅持夢想時吃泡麵,這些一個又一個青年奮鬥的真實事件,才是需要我們去鼓勵的吧?

再說了,要開一家質青咖啡店,背後要去考量的包括如何選豆子?如何接待客人?怎麼把關好產品品質?甚至是該如何在即溶咖啡、星巴克等連鎖系列等的夾殺下,能夠繼續生存下去,打出自有品牌,吸引客群。

另外,受年輕人喜愛的自拍,也是需要取其各種面向的角度,多次試拍,再去用各種不同的軟體,一次又一次的修圖,這些全都是用時間與精力在背後辛苦累積出來的。怎又會用一句質青能夠取代的呢?

如果這些故事,都只能用500字取代,那不就跟發廢文一樣了?

換句話說,當新媒體自以為跟上時代轉變的時後,又無情地被時代所拋棄了;沒辦法承載社會給你的轉型壓力,又如何贏得大眾的支持呢?可見,他們還是無法察覺,更毫無洞察能力可言。

扯遠了,先拉回來。

我想說的是,《500輯》的整個內容與報導形式,還是流於重視文字功底、與版面呈現上的美感,但卻忽略了新媒體最需要的「互動形式」與「好奇心的深度文章」。

更何況,只想用500個字就能代表一個人的觀點,在這個世代已經很難了;因為每個人在這多元豐富的社會裡,已經培養出了多元觀點,不是非黑即白被受思想教育的年代了。

擁抱網路世界的變化

因此,我認為,《500輯》應該充分利用背後聯合報的廣大文字能力,化文字力量為能力,在深度、多元等方面持續擴展;透過全通路整合、內容行銷等實力,帶動出新商機,而非只是用500字的短文跟「臉書動態」搶奪忙亂時刻的眼球市場。

再說了,就算內容做得多有趣,能超越現在市面上滿坑滿谷的內容農場嗎?還是應該回歸本質,做好文字觀念的獨特性內容,再加上網路的全方位整合?《500輯》這樣做,或許才能有看到成功的機會。

這其中有太多可以討論的細節了,但我們暫且不討論品牌操作、市場增粉手段、異業合作拉抬方法等等,先把層級拉高到經營策略層面來看。

現代行銷之父科特勒在《行銷4.0》一書中談到,在行動與社群媒體時代,「行銷4.0」做為「行銷3.0」的自然延伸,將告訴企業如何將「消費者」轉換成「品牌的忠實擁護者」。

從產品帶動的「行銷1.0」、以顧客為中心的「行銷2.0」,或是讓消費者滿意、以人為本的「行銷3.0」,到現在「行銷4.0」書名副標題就直接點破了主題:這個時代需要一個透過「新虛實融合」來贏得顧客青睞的全方位思維。

結語

只轉型一半的數位媒體,既想做成為被青年喜歡的潮流內容,又想變成質感世代的代表,最終表現出的是四不像、頂多停留在以人為本時代的「行銷3.0」,試圖鼓吹價值、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

然而,這樣只會成為無法抓住讀者與代言世代雙方的心,陷入市場定位夾在中間、理念無法伸展的困境;而主事者不具備數位媒體時代該有的觀念,也許才是另一個問題所在。

不禁想起有朋友說過:永遠落後一步的台灣媒體,總是奔波忙碌追逐新聞、搶先快報,卻已經忘記,社會的本質早就已經改變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記得前幾天聽PODCAST的時候,有聽到經過統計,現在人類在閱讀型的文章,整體專注力大概只有前26秒,不同於以往的傳統媒體,記者都大篇幅且落落長地陳述。現在反而越長越硬的報導,越難受到讀者的青睞。
Thumbnail
記得前幾天聽PODCAST的時候,有聽到經過統計,現在人類在閱讀型的文章,整體專注力大概只有前26秒,不同於以往的傳統媒體,記者都大篇幅且落落長地陳述。現在反而越長越硬的報導,越難受到讀者的青睞。
Thumbnail
自媒體翻開新時代篇章,帶來言論自由的正義,你,就是媒體。 自媒體是什麼? 是有區別於傳統媒體的一種新興的形式。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人人都可以成為媒體。 自媒體的“自”,一方面代表的是人人都可以發聲,都可以藉助互聯網平台發表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代表著:自媒體人擁有著更大的話語空間和自主權。
Thumbnail
自媒體翻開新時代篇章,帶來言論自由的正義,你,就是媒體。 自媒體是什麼? 是有區別於傳統媒體的一種新興的形式。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人人都可以成為媒體。 自媒體的“自”,一方面代表的是人人都可以發聲,都可以藉助互聯網平台發表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代表著:自媒體人擁有著更大的話語空間和自主權。
Thumbnail
臺北藝穗節——14歲少年的青春轉型|編輯呢喃・當期觀點・有靈魂迴響・無差別工商・大好き工商
Thumbnail
臺北藝穗節——14歲少年的青春轉型|編輯呢喃・當期觀點・有靈魂迴響・無差別工商・大好き工商
Thumbnail
第五期正在募資中,募資計畫倒數兩週不到了,年輕有WAY展也剩下不到一週。我想來分享一下為何我們選擇做「世代」這個主題。
Thumbnail
第五期正在募資中,募資計畫倒數兩週不到了,年輕有WAY展也剩下不到一週。我想來分享一下為何我們選擇做「世代」這個主題。
Thumbnail
最近聯合報系為「我們年輕人」推出了以「質感青年」為號召、包含紙本與網站的《500輯》小媒體企劃,算是針對特定族群設計媒體內容和表現方式的新嘗試;筆者因為曾經從事相關工作,所以在此提供一些經驗與觀察,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最近聯合報系為「我們年輕人」推出了以「質感青年」為號召、包含紙本與網站的《500輯》小媒體企劃,算是針對特定族群設計媒體內容和表現方式的新嘗試;筆者因為曾經從事相關工作,所以在此提供一些經驗與觀察,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翻過雜誌了?「雜誌」作為定期發行的出版物,在社群網路興起前的時代,是個相當重要的內容載體,它隨著雜誌社的擬定方向,蒐集、製作不同面向的內容給予讀者。然而,隨著網路發達,內容製作、傳播的門檻快速下降,讓雜誌不再有過去的影響力。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翻過雜誌了?「雜誌」作為定期發行的出版物,在社群網路興起前的時代,是個相當重要的內容載體,它隨著雜誌社的擬定方向,蒐集、製作不同面向的內容給予讀者。然而,隨著網路發達,內容製作、傳播的門檻快速下降,讓雜誌不再有過去的影響力。
Thumbnail
原刊於2017/12/9的medium珍黃教學媒體個人頁面 後記:訂閱後4個月,The Affairs在2018年3月出刊,至今累積了8份。而今,系刊《Quemoy & Architecture》在參與的幾位終於同意在此建立線上平台後又多走了一步。未來在滿足了出版專題的申請條件後,便會正式於此建立線
Thumbnail
原刊於2017/12/9的medium珍黃教學媒體個人頁面 後記:訂閱後4個月,The Affairs在2018年3月出刊,至今累積了8份。而今,系刊《Quemoy & Architecture》在參與的幾位終於同意在此建立線上平台後又多走了一步。未來在滿足了出版專題的申請條件後,便會正式於此建立線
Thumbnail
中國營銷大咖的商業進化論 5個中國重量級新媒體品牌 X 2位台灣自媒體內容創作者 X 營運洞察與痛點解析
Thumbnail
中國營銷大咖的商業進化論 5個中國重量級新媒體品牌 X 2位台灣自媒體內容創作者 X 營運洞察與痛點解析
Thumbnail
字立字強第四檔活動「獨立出版雜誌的復興」,邀請了《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 、《週刊編集》(The Affairs) 總編李取中和《釀電影》的主編張硯拓,一起來討論最近幾年興起的獨立雜誌出版風潮,以及經營獨立雜誌各種大小事。
Thumbnail
字立字強第四檔活動「獨立出版雜誌的復興」,邀請了《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 、《週刊編集》(The Affairs) 總編李取中和《釀電影》的主編張硯拓,一起來討論最近幾年興起的獨立雜誌出版風潮,以及經營獨立雜誌各種大小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