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切工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5.4.25
常用木耳入菜,有時切絲有時撕大塊。兒子問我木耳原來的模樣如何?我說一朵一朵雲一般,看他比手畫腳試著想像,我說不如哪天我不切,留給你看看吧!安又問我,點心盒裡一片片的蘋果是怎麼切的?我說,你想想,然後我們實際來切切看吧!
我在菜攤挑菜,一邊盤算著晚餐的菜色。炒麵需要多種形狀、軟硬不同的蔬菜,很適合給兒子練習,就做炒麵吧!當我把食材一字排開,兒子問我要切成什麼樣子?我請他想一想,切成什麼樣適合做炒麵?他看了看炒麵說:「炒麵一條一條,菜要切成絲比較配。」
茭白筍、木耳、杏鮑菇、蘋果形狀各異,要切片成絲對孩子有點難度,兒子想了一會兒,又在空中比劃了半天。要直接教他我的切法嗎?沒有猶疑太久,我遞出一根茭白筍給安,「直接切切看吧!切錯了也不打緊。」食材不平整、圓錐圓柱圓球的形體會滾動不易固定在砧板上、菜刀很利、小妹妹在一旁搗蛋......讓他試誤學習其實我緊張極了!但我得忍住,避免讓「這樣切才對、這才是切絲的正確方法、你看不照我說的方式就切得不好了…」這類的句子冒出口。
五分鐘內我可以切完的菜,我們花了一個多鐘頭,兒子卻懂得了片狀的木耳和高麗菜比塊狀的食材容易切成絲、也發現了當他把圓的食材切出一個平面後就變得容易固定在砧板上了。同時,他也學到刀反著拿不好施力、斜著拿或讓左手出現在刀鋒前端差點就切到手、利刃比鈍刀好切許多卻也危險許多......
真槍實彈上場,自己切菜跟媽媽一起完成晚餐超有成就感,兒子很難得的掃光了三盤炒麵!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217內容數
曾經遠颺北方雪國,此回移居新加坡,開啟我的南洋航道。 生活在他方,他方成了家。我用旅人的眼睛過生活;用生活的心情天天在旅行。 除了炎熱的天氣、除了肉骨茶海南雞飯,新加坡這個蕞爾小島還有什麼?讓我帶你跟著我一起探索張望獅城的今與昔,用不同的視角看見此地的趣味與美好。La vie est d'ailleur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in.生活在他方 的其他內容
最近練習做饅頭,三折三捍雖然費工夫,但老公說吃起來果真不一樣,有嚼勁又香。老爺和小蘿蔔頭嘴甜捧場,廚娘揉起麵糰就特別起勁。 吃過了黑糖饅糖、夢幻的紫薯饅頭和芋頭包,今早兒子說想吃白饅頭,那也來試試葡萄乾全麥花饅頭吧!
兒子說想去博物館,問他要去哪一個?他說:「朱銘美術館。」「我好久沒去看那些阿兵哥了。」 下著雨,天氣不好,山路籠罩在煙霧迷濛中,但孩子笑的很開心,於是我們的心情也像踩在雲朵上。
之一 - 我在陽台晒衣服,小女兒晃啊晃到我身邊,手裡不忘端著一碗蕃茄。 小蕃茄是她最愛的水果之一,一口一個一下子可以吃完一大碗。吃完了她把碗放在陽台,還踩在上面玩。我晒好衣服走進來,妹妹也跟進來,只不過碗仍晒在陽台地板上。 我說:「妹妹,把妳的碗拿進來。」 妹妹:「不~要~
我在廚房工作時,小女兒總是在一旁進進出出的團團轉。 當她玩膩了我給她的小杯小盤或食材、也把櫃子裡架子上能拿得到的東西全都拖出來散滿地,咪嗚咪嗚要我抱而我又還沒忙完時,她索性就躺在地上滾。 我叫:「妹妹,起來!」 妹妹:「不要!」(繼續滾)
Siri是ipad/iphone的虛擬語音助理,遇到問題可以直接語音問她聽聽她的蒐尋建議。不過,我極少使用這項功能,總覺得沒什麼幫助(而且對著一台機器講話很奇怪呀!)。 但不知道為什麼,小孩就是很喜歡跟Siri聊天……(還真的聊起來了?!)
之一 - 打算煮南瓜稀飯,晴晴妹妹指著瓜說:「瓜~瓜~」我說:「對,南瓜,媽媽煮。」 妹妹:「妹妹吃!」 之二- 我正蹲在櫃前拿壓力鍋,晴晴晃啊晃地走進廚房,拍拍我的肩,叫了聲:「老婆!」
最近練習做饅頭,三折三捍雖然費工夫,但老公說吃起來果真不一樣,有嚼勁又香。老爺和小蘿蔔頭嘴甜捧場,廚娘揉起麵糰就特別起勁。 吃過了黑糖饅糖、夢幻的紫薯饅頭和芋頭包,今早兒子說想吃白饅頭,那也來試試葡萄乾全麥花饅頭吧!
兒子說想去博物館,問他要去哪一個?他說:「朱銘美術館。」「我好久沒去看那些阿兵哥了。」 下著雨,天氣不好,山路籠罩在煙霧迷濛中,但孩子笑的很開心,於是我們的心情也像踩在雲朵上。
之一 - 我在陽台晒衣服,小女兒晃啊晃到我身邊,手裡不忘端著一碗蕃茄。 小蕃茄是她最愛的水果之一,一口一個一下子可以吃完一大碗。吃完了她把碗放在陽台,還踩在上面玩。我晒好衣服走進來,妹妹也跟進來,只不過碗仍晒在陽台地板上。 我說:「妹妹,把妳的碗拿進來。」 妹妹:「不~要~
我在廚房工作時,小女兒總是在一旁進進出出的團團轉。 當她玩膩了我給她的小杯小盤或食材、也把櫃子裡架子上能拿得到的東西全都拖出來散滿地,咪嗚咪嗚要我抱而我又還沒忙完時,她索性就躺在地上滾。 我叫:「妹妹,起來!」 妹妹:「不要!」(繼續滾)
Siri是ipad/iphone的虛擬語音助理,遇到問題可以直接語音問她聽聽她的蒐尋建議。不過,我極少使用這項功能,總覺得沒什麼幫助(而且對著一台機器講話很奇怪呀!)。 但不知道為什麼,小孩就是很喜歡跟Siri聊天……(還真的聊起來了?!)
之一 - 打算煮南瓜稀飯,晴晴妹妹指著瓜說:「瓜~瓜~」我說:「對,南瓜,媽媽煮。」 妹妹:「妹妹吃!」 之二- 我正蹲在櫃前拿壓力鍋,晴晴晃啊晃地走進廚房,拍拍我的肩,叫了聲:「老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小兒子幼兒園放學回來,手抓著一塊薑餅(Ginger Bread),他說是他在學校做的。那成品看起來和聖誕節之前超市會特賣的薑餅長得很不像,所以我們多問了幾句,這孩子一定覺得我們很笨,連薑餅都看不出來。 之後,我想誇他這麼厲害,會做薑餅,一定很好吃。我們問他,可以吃嗎?他說要放在客廳聖誕樹旁邊幾天,
Thumbnail
之前去市場,賣菜的阿婆給我一大堆辣椒,眼看快要乾癟了,今天下午在家切辣椒打算冰凍起來。 切著切著,忽然手指一辣「哇喔!」這個刺激瞬間帶我回到那個「媽媽去上班,把我和弟弟托給外婆照顧」的幼稚園時期。 那時,我大約六歲,正處於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外婆有一天桌上放了大約十來條的紅辣椒,新鮮飽
Thumbnail
夢見媽媽搬進新房子,她邀請好多人到她家。 她在招呼客人,我說我來炒菜。我打開冰箱,有一包像是衝菜。我想說待會我可以切一切,就來炒一道菜。 因為有好多客人,我就想說來切西瓜好了。我問媽媽有沒有刀,她叫我自己去找,結果我只找到一把小的瑞士刀,很不容易切。我把西瓜切成細條狀,放在盤子裡,端出去給客人吃
Thumbnail
切開起司,將小塊刨成細絲,裝小盒。       清洗小藍莓,擦乾,裝小盒。       拉下兩片鮮綠萵苣,捲兩圈,連同先前拌好的大蒜奶油鮭魚,一匙,不,再一大匙,嵌進橫切開口的長型麵包。再將麵包切成兩分,各別裝入乾淨的封口袋。       艾麗愉快地在廚房大理石料理台上,打
Thumbnail
媽媽:「寶貝,這是什麼?」       兒子:「玉米!」       媽媽:「這是茄子。寶貝,那是什麼?」母親笑著問。       兒子:「玉米!」       媽媽:「那是陽傘。寶貝,鞦韆旁邊的是什麼?」媽媽溫柔地問。       兒子:「玉米。」      
Thumbnail
那天與附近鄰居閒聊,鄰居太太提到「叫我兒子去買一把蔥,買回來卻是一捆韭菜。」我聽了在心裡竊笑,「真是驢啊!」
Thumbnail
星期一晚餐,是我們家的麵條日。正男一放學回家,開心的說要自己做麵條,二廚阿妮馬上拿出工具、麵粉、過篩用的篩網、有機甜菜根汁、擀麵棍;兩雙小手忙著加麵粉、加甜菜根汁、加點鹽巴、加點油、揉一揉、搓一搓,揉出的甜菜根麵團好漂亮;正男堅持還要揉另一個原味麵團,紅白麵條真讓我和把拔期待。我和把拔沒和他們一起忙
Thumbnail
「玩樂」並不是孩子學習的敵人,反而是他們學習的夥伴。善於玩樂的孩子,能在「玩樂」中學習越多的技能、體驗越多的經驗,也能具備更多元的能力。
Thumbnail
習慣烤不同種類的堅果當孩子們的小零食,烤箱『叮』的一聲,孩子們興奮地跑去看剛出爐的腰果,想不到妮妮小妞竟然說:『媽媽,請給我裡面那一張紙好嗎?』我覺得奇怪,這是烤完腰果的料理紙,有什麼好看的呢?沒想到,孩子們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看著料裡紙聊了起來,指著上面的圖案說『哈,這一顆腰果在笑耶!』『那這一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小兒子幼兒園放學回來,手抓著一塊薑餅(Ginger Bread),他說是他在學校做的。那成品看起來和聖誕節之前超市會特賣的薑餅長得很不像,所以我們多問了幾句,這孩子一定覺得我們很笨,連薑餅都看不出來。 之後,我想誇他這麼厲害,會做薑餅,一定很好吃。我們問他,可以吃嗎?他說要放在客廳聖誕樹旁邊幾天,
Thumbnail
之前去市場,賣菜的阿婆給我一大堆辣椒,眼看快要乾癟了,今天下午在家切辣椒打算冰凍起來。 切著切著,忽然手指一辣「哇喔!」這個刺激瞬間帶我回到那個「媽媽去上班,把我和弟弟托給外婆照顧」的幼稚園時期。 那時,我大約六歲,正處於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外婆有一天桌上放了大約十來條的紅辣椒,新鮮飽
Thumbnail
夢見媽媽搬進新房子,她邀請好多人到她家。 她在招呼客人,我說我來炒菜。我打開冰箱,有一包像是衝菜。我想說待會我可以切一切,就來炒一道菜。 因為有好多客人,我就想說來切西瓜好了。我問媽媽有沒有刀,她叫我自己去找,結果我只找到一把小的瑞士刀,很不容易切。我把西瓜切成細條狀,放在盤子裡,端出去給客人吃
Thumbnail
切開起司,將小塊刨成細絲,裝小盒。       清洗小藍莓,擦乾,裝小盒。       拉下兩片鮮綠萵苣,捲兩圈,連同先前拌好的大蒜奶油鮭魚,一匙,不,再一大匙,嵌進橫切開口的長型麵包。再將麵包切成兩分,各別裝入乾淨的封口袋。       艾麗愉快地在廚房大理石料理台上,打
Thumbnail
媽媽:「寶貝,這是什麼?」       兒子:「玉米!」       媽媽:「這是茄子。寶貝,那是什麼?」母親笑著問。       兒子:「玉米!」       媽媽:「那是陽傘。寶貝,鞦韆旁邊的是什麼?」媽媽溫柔地問。       兒子:「玉米。」      
Thumbnail
那天與附近鄰居閒聊,鄰居太太提到「叫我兒子去買一把蔥,買回來卻是一捆韭菜。」我聽了在心裡竊笑,「真是驢啊!」
Thumbnail
星期一晚餐,是我們家的麵條日。正男一放學回家,開心的說要自己做麵條,二廚阿妮馬上拿出工具、麵粉、過篩用的篩網、有機甜菜根汁、擀麵棍;兩雙小手忙著加麵粉、加甜菜根汁、加點鹽巴、加點油、揉一揉、搓一搓,揉出的甜菜根麵團好漂亮;正男堅持還要揉另一個原味麵團,紅白麵條真讓我和把拔期待。我和把拔沒和他們一起忙
Thumbnail
「玩樂」並不是孩子學習的敵人,反而是他們學習的夥伴。善於玩樂的孩子,能在「玩樂」中學習越多的技能、體驗越多的經驗,也能具備更多元的能力。
Thumbnail
習慣烤不同種類的堅果當孩子們的小零食,烤箱『叮』的一聲,孩子們興奮地跑去看剛出爐的腰果,想不到妮妮小妞竟然說:『媽媽,請給我裡面那一張紙好嗎?』我覺得奇怪,這是烤完腰果的料理紙,有什麼好看的呢?沒想到,孩子們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看著料裡紙聊了起來,指著上面的圖案說『哈,這一顆腰果在笑耶!』『那這一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