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CD:《齊唱》系列1《齊唱新歌(4)》

2020/04/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不附,文也不附,說好的《聽\\說CD》呢?怎麼變成了「聽\\說Cassette」?
《齊唱新歌》那些年月日,Sony已經在開發Discman,只是擁有CD未成氣候,Cassette Tape 始終是「窮苦青年」的經濟之選。當然CD可遇亦可求,那時跑到旺角的商場,內有CD店「出租」CD,就像日後盛極一時的VHS錄影帶及DVD租賃店。
《齊唱新歌》成員甚多,筆者由《齊唱(1)》庫藏至《齊唱(6)》,為何獨選《齊唱(4)》作領頭?只因為《齊唱(4)》Track 1喚作「風雨念香港」。
其實《齊唱(4)》值得留意的作品不少,會在系列中陸續提名。
《齊唱新歌》之興起,與突破機構那種走入人群的信念,同出一轍。基督教歌曲從此不再自我感覺良好,觸及教堂內外的社會張力,並且竭力用「自己的聲音」譜出來、填出來、唱出來,不再單單倚靠傳統聖樂或西教士傳入的豐富典藏。雖然與達明一派「明刀明槍」的月旦時事政治,還差天共地,但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之際,奏出「風雨念香港」,總算對歷史有一點兒交代。
曲:曾路得
詞:翁慧韻
  1. 在這裡天天享繁榮,試問從前誰會預測;
    靜悄悄三兩破漁船,勤勞做工不計雨或晴。
    經過夏秋冬,風季縱無情,轉眼叢林油然茂生;
    在這裡感歎天錯愛,原來根已種植土裡。
  2. 讓這裡開拓新面貌,不怕徬徨輿論入侵;
    盡你我憂國愛民情,尋求樹起香港新里程。
    努力共抵擋風雨再來臨,不怕雷鳴搖撼四方;
    願到處擁戴真與美:祈求天國遍植心裡。
  3. 願這裡千百信徒們,抵抗洪流勤讀聖經;
    遇試探克勝到黎明,祈求上主看顧賜太平。
    協力做見證,矢志不離群,守信虔誠行道熱心;
    願世界喜見光照遍,齊來宣講盼望安慰。
副歌:憑信與愛捨己為人群,能戰勝懼怕困惑;
齊獻上信心、忠心、熱誠,明日燦爛共同創。
回望那些年的《齊唱》,憶起昔日香港的簡單美麗,對照今日極度噁心的衣冠楚楚。重新細味歌詞,一字一詞意涵原來已經改頭換面,甚至大變。
簡單一句:「盡你我憂國愛民情」,何謂愛國?如何憂民?對照當日context,論述可以千差萬別,豐富多元。不同信念互相激蕩,良知理性先於國族,那容一言九鼎,定於一尊?時至今日,「憂國愛民」喪失主體,信念良知竟然要讓步服膺於黨國意志!何等淪落卑賤!
至於《齊唱》,繼續推出,至1997年《齊唱(12)》(1),然後,吉中鳴博士帶領大家繼續敬拜讚美。筆者其實喜歡吉中鳴的敬拜讚美作品,例如膾炙人口的《祢是彌賽亞》、《天地讚美》等,只是我仍然懷念「風雨念香港」,那勉力道成肉身的精神,縱使內容青澀刻意

搜尋資料期間,無意中在YouTube上發現一個「關正傑」版本「風雨念香港」!
當然不是甚麼官方版本。看解說,似乎是多年前一個電視台綜合性節目中,歌手們互唱別人的歌,關正傑巧合選唱而已,現場版本亦明顯只唱首兩節,沒有第三節極為「基督教」的內容。
其實當年有好幾首較易「入屋」的《齊唱》,曾經打入流行文化圈子,「關正傑」版本只是一例。日後的顯赫例子當然有同屬ACM(香港基督徒音樂協會)的「無言者」(1986年),但鮮為人知的是,DJ鄭旦瑞曾經在他的深夜節目中,播放「天糧」,而「天糧」是早期的《齊唱(2)》作品。
這是筆者的私人記憶,抱歉,無從實證。
那是一個基督徒努力作光作鹽的時代。「可惜」,接下來,有些肢體專注成為「得了位份」的以斯帖;或者「為王斟酒」的尼希米;「幸好」,也有關注抗衡文化、與庶民同呼吸的。
筆者想起某些以斯帖與尼希米,總是禁不住搖頭嘆息。
下一回,更圖文不附,聽\\說《曾路得+四月之聲》
(……待續)
註:
(1) ACM官方網頁只羅列至《齊唱(12)》,未有提及後來的《齊唱(13)》及《齊唱(14)》,參〈《齊唱新歌》推出第14集 感恩分享會介紹唱片特色〉 (時代論壇,10/5/2006) 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34905&Pid=5&Version=0&Cid=220&Charset=big5_hksc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8會員
1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