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薩送的禮物(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許多人都會向佛菩薩祈求開啟自身智慧,但是智慧不可賜,佛菩薩賜給我們的禮物絕非是順境,而是在逆境中的淬鍊和成長。以下為有緣人收到佛菩薩送的禮物之後,心境上的轉化心得:


近期蔡師兄對大家說:「《六祖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他用此句話勉勵大家好好精勤地看《六祖壇經》,並且內化於心,實踐於日常生活上。


因緣際會之下,我也與眾多善知識們一同合作《六祖法寶壇經》一系列的方案,大家分工合作,發揮所長,共同成長,在業務過程當中,也發現自己的一些盲點和缺失。這些眾多業務當中,許多都非自己擅長的事情,每樣業務也需與各業務小組接洽,並且溝通所需執行的業務內容和流程。經過許多業務問題之後,我才發現自己與人溝通和傳達訊息上面有阻礙,而且自己因為能力和歷鍊不足,顯得非常吃力。


於是我列單請示佛菩薩以下問題:


1.為何做業務時老是出現問題,需要我出面處理,這是我能力和經驗不足嗎?還是佛菩薩考驗呢?


開示:佛菩薩考驗。


2.是要去除我的我執和我相,還是增加我的業務經驗值呢?


開示:兩者都有。


3.最近發現我跟別人溝通任務時,對方常常聽不清楚我要表達的意思,是我表達能力還需多加練習,還是我最近黑氣太多的因素,導致與人溝通上有障礙呢?


開示:都有。


蔡師兄告訴我,溝通和表達能力是我自己的功課。於是,我每每在業務繁忙時,會去靜坐和反思,遇上不會的問題,我會去尋找有經驗的組員給予建議。就在這樣的摸索之下,不知不覺中,我漸漸了解各組業務的大致動向,更在過程中學習到平時不知道的專業知識,有許多額外的收獲。


我常自覺能力和智慧不足,我曾經在心裡跟佛菩薩說:「自己確實有心想回饋眾生,但是,我自己能力和智慧不足,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陣子靜心反思,為何最近考驗這麼多,這麼頻繁?看完開示我似乎明白了佛菩薩的美意,這些日子的考驗,就是佛菩薩送我和大家的禮物,而禮物就是「增加能力和經驗」、「去我執、我相」、「學習溝通和表達能力,增進人際關係」。這些是我缺乏的部分,因為,智慧不可賜,唯有在歷鍊當中才能生出智慧,有危機意識才會想要找方法改變現狀,打破框架。佛菩薩送大家的禮物是逆境中的成長,淬鍊後的智慧精華。


《六祖法寶壇經》是佛菩薩和精舍要送給大家的禮物,在業務過程中我學習到,其實我們凡夫俗子,老是喜歡用自己的眼光和認知來看待所有的人事物,我應當放下自己的認知,學習去了解和傾聽他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非一味地要求別人做到我想要達成的目標,因為自己想要的方向,不一定是他人所能認同和需要的,要彼此達成共識,才算是圓滿。


而之前常被提醒的善惡分別心問題,最近也是一直被不停的補習考試中,自己越是有盲點的部分,考得越重。某天自己沉思,做這項業務我學習到什麼?《六祖法寶壇經》在業務上如何善用?後來我改變自己的態度,當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和業務建議方向時,虛心接受建言,並依實際狀況去調整最適合的狀態,表明的態度要謙虛,告知對方感恩他們的建議,我尚在學習當中,不足的地方請見諒,表達立場不能過度強硬。後來,我發現事情就漸漸圓滿落幕了。


這些考驗教會我的是,在世上不論遇到順境或是逆境,都是自己的分別心所致,是自己將境界狠狠劃分了一條很深的界限,有時候自己轉念不過來,即使是佛菩薩送的禮物,有人無法理解,就中箭落馬不再回頭,離佛揚長而去;而有些人靜思沉澱之後,笑笑地欣喜接受這樣的大禮,從中獲得歷鍊,如獲至寶,不斷的檢討自己,默默地累積自己的能力和經驗,這些禮物才會顯得更有意義和價值。


那此刻的我們,究竟是工作繞得我們暈頭轉向,還是我們要善用每個業務和工作的機會,好好把握去掉這些惡臭難聞的我執和我相呢?「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這是此次業務中正在學習,和教會我的事情,以上分享,跟大家共勉。


番外篇的務農小故事:


某日去一位長輩家幫忙務農,長輩家裡種蕃茄,請我們將蕃茄藤蔓全部剪下撤除。當我要到另一條走道摘除蕃茄藤時,阿姨跟我說:「從最後的走道走過去另一邊即可,就不用繞路了」,可是我看著密密麻麻的網子在那裡,找不到任何可以走過去的洞口,就在我又往前走到快一半時,阿姨非常堅信的說:「可以過去的」,於是我伸手把網子拉高,讓我的身子能過去,過程中,我的身子必須低於90度,才能彎腰過去對面的走道,雖然過程有點卡住,但是,我還是順利去到對面的走道了。


這件事情的感想就是稻穗的哲學「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一個人真正的成就,不在於你的一生有多少豐功偉業,而是在於,你的一生究竟是否能夠為了利益他人,而願意向人彎腰低頭,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成就更多的人。


願意向人低頭,不是示弱,而是尊重他人;願意向人低頭,是因為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願意向人低頭,是因為知不足,不恥下問。


套一句蔡師兄常說的話:「一個人沒多厲害」(台語),凡所有事務都是人成即道成,感恩佛菩薩送我的禮物,滿滿的能量,以及擴展我不同的業務新視野,感恩一切的安排。希望《六祖法寶壇經》這場及時雨,在這動盪不安的社會,人心惶惶之際,將能撫慰眾生心靈,及時將佛菩薩送給眾生的禮物,與大家同沾法喜、道業增進。


(分享完畢)


文中有緣人提到 :「這些考驗教會我的是,在世上不論是遇到順境或是逆境,都是自己的分別心所致,是自己將境界狠狠劃分了一條很深的界限,有時候自己轉念不過來,即使是佛菩薩送的禮物,有人無法理解,就中箭落馬不再回頭,離佛揚長而去;而有些人靜思沉澱之後,笑笑地欣喜接受這樣的大禮,從中獲得歷鍊,如獲至寶,不斷的檢討自己,默默地累積自己的能力和經驗,這些禮物才會顯得更有意義和價值。」


行善的路上,許多人總是歷經各種考驗和磨難,越是精進修行和行善的人考驗越多,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佛菩薩們不捨眾生一直犯錯,重蹈覆轍,只好在一次次的歷鍊當中,讓我們去覺醒和覺悟。祂們希望我們,早日回歸正道,更甚至在歷鍊當中磨鍊自己的心智,讓我們明白世間所有的事物相皆是虛妄,這些業務和法相皆不能執著,因為佛法是為眾生而存在的,法無定法可言,皆因眾生根契不同,適合的方法和教材也皆不相同。


而有緣人在生活當中,也真正體會到稻穗的哲學「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有緣人說:「一個人真正的成就不在於你的一生有多少豐功偉業,而是在於,你的一生究竟是否能夠為了利益他人,而願意向人彎腰低頭,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成就更多的人。


願意向人低頭,不是示弱,而是尊重他人;願意向人低頭,是因為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願意向人低頭,是因為知不足,不恥下問。」


有緣人在業務和生活當中學習到,真正的修行就是要懂得「去我執、我相」,一個人能知道的和做到的事情總是有限,但是一群人就不同了,因為每個人的專業領域、能力、生活背景、智慧皆不相同,截長補短,相互切磋、討教,許多的能力和智慧就是在這一來一往當中,油然而生。


以下引用自南懷瑾大師:


昔觀世音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具足諸行、善解萬法、等慈眾生、曾發大誓願說:「盡我行壽、遍渡一切眾生,若有一眾生不得渡者,我誓不取正覺。若我於眾生未盡渡之時,自棄此宏誓者,則我之腦裂為千片。」發此誓己,專心一意,悲智雙運,現諸神變,應境行化,渡脫眾生。


如是經無量劫,其所渡脫之眾生,盡恆河沙,所不能計。而環顧世間眾生,生者無量,而愚癡墮落,受諸痛苦;造諸惡業者,亦復無量;輪迴不已,則眾生之苦終不能絕。於是觀世音菩薩生大憂惱,謂:「眾生之苦,乃與眾生之生以俱來;世間既存,苦何能已?苦若不已,渡豈能盡?昔年之誓,是徒自苦,而於眾生亦無有益;無益之行,何必堅持?」此退轉心甫生,而應誓之相已現,菩薩之腦,忽然自裂千片,猶如千葉蓮花,而無始劫來渡人無量之阿彌陀佛,則自現身於菩薩之腦中,發慈悲音,而謂菩薩曰:「善哉觀世音:宏誓不可棄,棄誓為大惡;昔所造諸善,一切皆成妄。汝但勤精進,誓願必成就。三世共十方,一切佛菩薩,必定加護汝,助汝功成就」。


(引用完畢)


世上所有的佛弟子們,我們在行善的路上,不論遭遇多少的瓶頸和磨難,回過頭來想想,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發願眾生不渡盡,不取正覺,菩薩們的大願何等的偉大和慈悲,一心一意守護著我們,不曾離開我們過。


但是,試問我們自己,是否在行善路上遭遇瓶頸,陷於根深蒂固的我執和我相?佛菩薩為了讓我們不再繼續造業下去,製造許多不同的關卡,為了就是讓我們心生警惕,加以改過。許多人不明白,因而心生退怯,揚長而去,離修行和行善這條路越來越遙遠。


佛法要在我們心裡起作用,要真「信」、要真「行」,不信又不行,那就真的寸步難行,文中的有緣人紛紛收到佛菩薩送的禮物,更是在業務當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我執及我相,經過許多事情之後發現:事情的過程,永遠比成果來的重要。


在這個局勢動盪不安的社會,在世界各地的佛弟子們,大家應該要更團結一心,因為這社會需要大家捲起袖子,共同為眾生奮戰,更應該把握機會將善法流傳,安穩人心。想想佛菩薩們的故事:「善哉觀世音:宏誓不可棄,棄誓為大惡;昔所造諸善,一切皆成妄。汝但勤精進,誓願必成就。三世共十方,一切佛菩薩,必定加護汝,助汝功成就」。


佛菩薩們在跟大家說:「加油!」,請問您收到了嗎?牟尼精舍將與大家渡過這些艱辛時光,大家要加油,一起撐過去。蔡師兄:「天要亮之前的天空是最黑的,要堅持,曙光就在下一秒。」


牟尼精舍將與大家同在,共同渡過這些危難時刻!


行善資源,詳見牟尼精舍重要資訊連結:

https://sites.google.com/view/mouniassn/%E9%A6%96%E9%A0%81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還要修護法儀軌和護法薈供呢?比如說,一個人本身準備做一件事,而在這個人還沒有做之前,假如有另外一個人來敦促或勸勉他,他因此很快就把這件事完成。念護法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如此──除了供養外,亦是提醒護法不要忘記祂的承諾。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還要修護法儀軌和護法薈供呢?比如說,一個人本身準備做一件事,而在這個人還沒有做之前,假如有另外一個人來敦促或勸勉他,他因此很快就把這件事完成。念護法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如此──除了供養外,亦是提醒護法不要忘記祂的承諾。
Thumbnail
《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六〈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一中記載,爾時商主天子白佛言:「世尊,如來常以幾種神變調伏眾生?」有一個商主天子問佛陀,佛常以幾種神變、幾種神變的方法,來調伏眾生?佛回答天子說:「我以三種神變調伏眾生,一者說法,二者教誡,三者神通。」
Thumbnail
《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六〈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一中記載,爾時商主天子白佛言:「世尊,如來常以幾種神變調伏眾生?」有一個商主天子問佛陀,佛常以幾種神變、幾種神變的方法,來調伏眾生?佛回答天子說:「我以三種神變調伏眾生,一者說法,二者教誡,三者神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