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碼字這件事,可以回溯到10年前的無名小站。當時也是寫寫一些無病呻吟的生活瑣事,畢竟本身就是文字相當差的人。後來無名小站關了,除了惋惜,好像也就這樣...
時間來到三年前(2017年),腦中一直出現了,想重新用文字紀錄些什麼的想法。某一天不知怎了靈感突然來,打開電腦,用了一個下午時間,寫下第一篇數據分析的文章:
談談數據分析的眾多Title
不確定是數據分析越來越受到關注,還是網路社交更發達,總之漸漸有了讀者的反饋迴響,獲得了成就感,也就這樣堅持了下來。
這篇文章想回顧三件事:動機怎麼來的?從中收穫了什麼?&選擇平台的過程
一、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
我想,動機的出現,不只一個原因,還包含了某些契機,像是2016年閱讀的一本書『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2017年獲得beagiver的贈書『分享』。
如果再往下深挖,這答案,要回到剛出社會開始說起...
2012年,數據分析還滿冷門的,而我第一份工作就誤打誤撞成為BI分析師。別說具體工作內容不清楚了,就連現在標準的數據分析師的基本能力我都不具備,沒聽過SQL、R不熟練、Excel也不熟練… 能走到今天,雖然不到跌跌撞撞,但也是一路摸索著過來的。
『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所以還是謝天吧!』在職場學習的過程也是如此,除了同事外,更多的是網路上許許多多不知名的人的幫助。
如今,我已經歷過一些數據分析的實務項目,有成功過、更多的是採坑 。如果我分享出來的經驗,可以縮短某人的折騰過程,那不是很棒嗎?
二、受益的總是自己
聽只能記住20%,用能記住70%,吸收歸納能記住90%
資訊爆炸的現在,不論雜誌、新媒體乃至MOOC上有太多優質內容了,但我發現常常我要做某些事的時候,我能想到之前看過XXX內容可以參考,卻總是只能想到模糊的大概....
我想問題根源在於沒有“有效”的吸收跟歸納。
文字,可以說是確認吸收程度的最佳方式。透過有方向性地篩選與蒐集相關資訊,進行整理並建立知識關聯時,讓人重新檢視自己自己既有知識,將input的新資訊與既有的知識建立連結。能透過文字outpute出來時,表示知識連結已經充分建立。
三、選擇平台:medium VS 方格子
身為一個對”美“稍有追求的人,一開始甚至考慮自建blog,但想到建站要花費許多精力,在初期階段,做這件事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尋尋覓覓,鎖定2個在前端頁面UI上符合我美感的平台:medium跟方格子。
當時因為mediumu的user比較多,而我的期待就是可以有更多曝光機會,所以選擇了medium。但用著用著,medium小缺點還是不少。尤其編輯器不時會有bug影響寫作...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medium在中國是被封鎖的原因導致?
因此,之後的文章我都是在Typora寫好直接貼上。但即便只是copy+past,過程也會遇到格式跑掉。調整、檢查過程大概也滿費心的。
回到方格子,台灣人建立的平台、友善的中文環境,單從情感上來說就很認同。幫助中心、乃至網頁上各頁面都可以感受到用心。BTW 徵才頁面上,文化與價值觀還提到了”數據驅動”。Nice!
核心功能的編輯器,該有個功能都有,目前也沒遇到在medium上出現問題。最喜歡黑暗模式(關燈),對於平常要coding的分析師,暗黑模式就好像進入工作狀態,仿佛心理作用讓效率也增加了...(如果有更容易使用的代碼塊插入就更好了)
美麗的UI、一路順暢碼字的體驗、不用copy+past的體驗。台灣人也是可以做出非常優秀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