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佛法的知見與修行

更新於 2020/05/1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何謂無漏呢?是無著、無染的空慧,是從緣起法而知道一切法自性本空,一切法因緣起、因緣滅,本身的自性本是空的,諦觀一切法自性空,實證一切法自性空,修行但為除執,不期待世間果報回饋。

學佛五示

佛法與外道
純粹的外道:不用佛學名相、不用佛教經論,不用佛教觀念,是以他們自己得自神祕經驗所啟示的觀點,創立新興的信仰中心。
附佛法外道:借佛法之名,用佛教的經典、名詞、方法。
有一個原則:外道的觀點,不管講得多麼高深,最後必定有最高的神,不管他叫什麼名字,他可能有形,也可能無形,但他有無限的權利,他是萬能的主宰,既是最初的,也是最後的,這就是神。佛教從緣起的觀點,否定有這樣的東西。
心術與心法
佛法即是心法,第一步是心念集中,第二步是使心念統一(身心統一、內外統一、前念與後念的統一),第三步是把自我中心全部粉碎,統一心的出離。
心術是運用念力,指揮外境,也有人叫它作神通。
懺悔與發願
懺悔的意思,是要我們承認自己是有問題的人,自己是有煩惱的人,自己的我貪、我嗔、我癡、我慢、我疑、我見,全部都是因「我」而生。
四弘誓願
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
修行與證悟
隨時注意著身、口、意三種行為的動作或表現,並且隨時加以修正改進,便是修行。
證悟又名悟道,可有很多層次。有小悟、大悟、有世間道、出世間道、有聲聞道、菩薩道及佛道。

正統的佛教,有三個基本的條件
  1. 以三寶為中心
  2. 以人為本位,以人為主,佛法是以人為對象
  3. 相信因果和因緣
青年學佛的三條件:
  1. 信(仰信、解信、證信)

  2. 近程:近期之內,自己希望完成某一願心。
    中程:某一段時期的奉獻規畫。
    遠程:沒有一個固定的目標,也沒有一個既定完成的期限,就是棄而不捨的投入,持續地做下去。
  3. 行(行菩薩道)
般若的修行方法
  1. 練習觀想四念住的身、受、心、法,皆是暫有而非實有,便能不起煩惱執著。
  2. 練習觀想,觀想可分四類
    主觀:
    有自我中心的。
    客觀:
    是以對象為立場的。
    直觀:
    不給予說明判斷,當任何狀況在你面前發生時,不要將自己的習慣、經驗、常識擺進去,而是要直接地接受,不給它名字,不給它比較,不給它形容,不要將既有的成見放進去作為判斷。頭腦中只須朗朗觀照,不用思索推想,便是直觀。
    絕觀(又叫中觀):不執左右,也不執中間
  3. 般若的智慧是無我的態度
  4. 以無私無我的態度,來成長慈悲及成長智慧
    成長慈悲是發菩提心,自利利人
    成長智慧是發出離心,斷盡煩惱

明日的佛教

  1. 佛法無邊無新舊
  2. 佛法表現有今昔
  3. 明日的佛教是重理性的
  4. 明日佛教重實踐
  5. 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心經談安定人心

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1. 三世因果,還願受報
    從三世的因果觀來看生命的目的
  2. 四大假合,歡喜自在
    心經指出,我們的生命是由五個項目構成,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屬於物質的(地、水、或、風),一類是屬於精神的、心理的。
  3. 五蘊皆空,奉獻利他
    五蘊(色、受、想、行、識),都不是永遠不變的,念念都在生滅,念念都在變化,在無常的變化中,唯有智慧是不變的。
四要安定人心
  1. 需要vs.想要
  2. 能要vs.該要

從普門品談如何自助助人

以四感為實踐的方法
  1. 感化知慚愧、常懺悔
    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慚愧、常懺悔。慚愧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夠好,希望能做得更好、更努力;懺悔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做錯的地方,提醒以後不要再犯錯。
  2. 感動智慧慈悲對人
    佛法是提醒我們,修行應該從自己做起,以自己修學佛法,學習到的慈悲與智慧來感動他人,而不是要求他人,這才是最可靠的。
  3. 感謝順逆因緣皆恩人
    遇到任何問題,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原則,用智慧來處理事,用慈悲來對待人,處理以後就放下,心中不再罣礙了。
  4. 感恩奉獻回饋不求回報
    凡是得到佛法恩惠的人,必定會有感恩圖報的心,感謝三寶的恩德。但是三寶是很抽象的,例如報佛恩,佛將智慧、慈悲給我們,但是佛的化身已經不在了,要報佛恩,似乎已經沒有機會了,所以應該轉而為眾生奉獻、救濟眾生來報答佛的恩德。

從大悲咒談如何祈福有福

  1. 現代社會的三點危機
    (競爭激烈,缺乏安全感;功利主義,人際疏離;自私心重,道德淪喪)
  2. 先從觀念上改善
  3. 大悲咒的大悲法門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希望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
    無緣」是指沒有一定的對象,因為沒有特定的對象,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濟永遠在、處處在;沒有特定要度的眾生,確時時都在度眾生,平等不分親疏。
    同體」是指所有的眾生都是生命共同體,人與人之間並不是互不相干、毫無關係的。
  4. 四種祈福的方法
    知福-知足常樂,安貧樂道。以出家人來說,「出家無家,處處為家」。
    惜福-珍惜擁有,感恩圖報。
    種福-成長自己,廣種福田。
    培福-享福非福,培福有福。
  5. 以大眾為造福的良田
    努力提升人品,把淨土建設在人間

為什麼要發願?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環境.如果以物質生活的條件而言,比起二十世紀的前期,已經富足了數倍,可是我們大家並沒有得到更多的平安和幸福,甚至也找不到生命的安全感及生活的安定力。這是因為人心浮動不安,社會價值觀混淆不清,大家盲目地追求財富、成功、權勢,甚至追求放縱的快樂,以致自己和環境發生矛盾衝突,內心也失去了平衡。許多人都主張和平,卻在高喊和平口號的同時,暗地裡製造衝突及戰爭。因此我們處在這充滿矛盾的時代,更應該要透過發願來安定自己與世界。

佛教徒如何發願?

  • 做為一個佛教徒.狂想不能有,但宏願不能沒有,或許自己人微言輕,沒辦法登高一呼使得萬山相應,但還是要有為社會奉獻,希望影響整體社會的大願心。
  • 「願」應當是一個人生的大方向,希望自己這一生能朝正面的路走,不要走向負面。正面是什麼?就是願這一生能以慈悲對待別人,不要自私自利;願這一生能以智慧對待自己,不要常常起煩惱;願這一生能踏踏實實地走,不要三心兩意或是好高騖遠。
書名:佛法的知見與修行
作者:聖嚴法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6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龎演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依照『悲華經』所說,觀世音是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他是即將繼承阿彌陀佛佛位的大菩薩。他在阿彌陀佛因地之時,做轉輪聖王之際,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眴,出家後號觀世音,他將在彌陀入滅後成佛,號為一切光明功德山如來,那時他的國土叫做「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
觀音法門包含兩重意義、兩重法要: 一是自我修行的法門,『楞嚴經』中提到觀音法門的特性。二是悲濟眾生的法門,『法華經』聞聲救苦。兩則心要,自力與利他。往內,圓修智慧、淨覺解脫,即自利;向外,普門示現,悲濟救拔,即利他。
以佛、法、僧為信仰的對象,信佛不是崇拜佛的肉體,而是崇拜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應以法為師,以戒為師。佛說我不領導人,我也是僧中的一份子。
大乘菩薩的主要修行方法: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學佛法的法門:人天道、解脫道、菩薩道
放下我執和法執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菩薩道行者不會先存一個企求成佛的功利觀念。明因果,知因緣。
為什麼需要共修?個人自修和集體共修有甚麼不同? 一個人修行,力量是一根紗,十個人一起修行,就變成一條線
依照『悲華經』所說,觀世音是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他是即將繼承阿彌陀佛佛位的大菩薩。他在阿彌陀佛因地之時,做轉輪聖王之際,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眴,出家後號觀世音,他將在彌陀入滅後成佛,號為一切光明功德山如來,那時他的國土叫做「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
觀音法門包含兩重意義、兩重法要: 一是自我修行的法門,『楞嚴經』中提到觀音法門的特性。二是悲濟眾生的法門,『法華經』聞聲救苦。兩則心要,自力與利他。往內,圓修智慧、淨覺解脫,即自利;向外,普門示現,悲濟救拔,即利他。
以佛、法、僧為信仰的對象,信佛不是崇拜佛的肉體,而是崇拜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應以法為師,以戒為師。佛說我不領導人,我也是僧中的一份子。
大乘菩薩的主要修行方法: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學佛法的法門:人天道、解脫道、菩薩道
放下我執和法執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菩薩道行者不會先存一個企求成佛的功利觀念。明因果,知因緣。
為什麼需要共修?個人自修和集體共修有甚麼不同? 一個人修行,力量是一根紗,十個人一起修行,就變成一條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