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何謂無漏呢?是無著、無染的空慧,是從緣起法而知道一切法自性本空,一切法因緣起、因緣滅,本身的自性本是空的,諦觀一切法自性空,實證一切法自性空,修行但為除執,不期待世間果報回饋。
學佛五示
佛法與外道
純粹的外道:不用佛學名相、不用佛教經論,不用佛教觀念,是以他們自己得自神祕經驗所啟示的觀點,創立新興的信仰中心。
附佛法外道:借佛法之名,用佛教的經典、名詞、方法。
有一個原則:外道的觀點,不管講得多麼高深,最後必定有最高的神,不管他叫什麼名字,他可能有形,也可能無形,但他有無限的權利,他是萬能的主宰,既是最初的,也是最後的,這就是神。佛教從緣起的觀點,否定有這樣的東西。
心術與心法
佛法即是心法,第一步是心念集中,第二步是使心念統一(身心統一、內外統一、前念與後念的統一),第三步是把自我中心全部粉碎,統一心的出離。
心術是運用念力,指揮外境,也有人叫它作神通。
懺悔與發願
懺悔的意思,是要我們承認自己是有問題的人,自己是有煩惱的人,自己的我貪、我嗔、我癡、我慢、我疑、我見,全部都是因「我」而生。
四弘誓願
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
修行與證悟
隨時注意著身、口、意三種行為的動作或表現,並且隨時加以修正改進,便是修行。
證悟又名悟道,可有很多層次。有小悟、大悟、有世間道、出世間道、有聲聞道、菩薩道及佛道。
正統的佛教,有三個基本的條件
- 以三寶為中心
- 以人為本位,以人為主,佛法是以人為對象
- 相信因果和因緣
青年學佛的三條件:
- 信(仰信、解信、證信)
- 願
近程:近期之內,自己希望完成某一願心。
中程:某一段時期的奉獻規畫。
遠程:沒有一個固定的目標,也沒有一個既定完成的期限,就是棄而不捨的投入,持續地做下去。
- 行(行菩薩道)
般若的修行方法
- 練習觀想四念住的身、受、心、法,皆是暫有而非實有,便能不起煩惱執著。
- 練習觀想,觀想可分四類
主觀:有自我中心的。
客觀:是以對象為立場的。
直觀:不給予說明判斷,當任何狀況在你面前發生時,不要將自己的習慣、經驗、常識擺進去,而是要直接地接受,不給它名字,不給它比較,不給它形容,不要將既有的成見放進去作為判斷。頭腦中只須朗朗觀照,不用思索推想,便是直觀。
絕觀(又叫中觀):不執左右,也不執中間
- 般若的智慧是無我的態度
- 以無私無我的態度,來成長慈悲及成長智慧
成長慈悲是發菩提心,自利利人
成長智慧是發出離心,斷盡煩惱
明日的佛教
- 佛法無邊無新舊
- 佛法表現有今昔
- 明日的佛教是重理性的
- 明日佛教重實踐
- 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從「心經」談安定人心
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 三世因果,還願受報
從三世的因果觀來看生命的目的
- 四大假合,歡喜自在
心經指出,我們的生命是由五個項目構成,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屬於物質的(地、水、或、風),一類是屬於精神的、心理的。
- 五蘊皆空,奉獻利他
五蘊(色、受、想、行、識),都不是永遠不變的,念念都在生滅,念念都在變化,在無常的變化中,唯有智慧是不變的。
四要安定人心
- 需要vs.想要
- 能要vs.該要
從普門品談如何自助助人
以四感為實踐的方法
- 感化-知慚愧、常懺悔
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慚愧、常懺悔。慚愧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夠好,希望能做得更好、更努力;懺悔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做錯的地方,提醒以後不要再犯錯。
- 感動-智慧慈悲對人
佛法是提醒我們,修行應該從自己做起,以自己修學佛法,學習到的慈悲與智慧來感動他人,而不是要求他人,這才是最可靠的。
- 感謝-順逆因緣皆恩人
遇到任何問題,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原則,用智慧來處理事,用慈悲來對待人,處理以後就放下,心中不再罣礙了。
- 感恩-奉獻回饋不求回報
凡是得到佛法恩惠的人,必定會有感恩圖報的心,感謝三寶的恩德。但是三寶是很抽象的,例如報佛恩,佛將智慧、慈悲給我們,但是佛的化身已經不在了,要報佛恩,似乎已經沒有機會了,所以應該轉而為眾生奉獻、救濟眾生來報答佛的恩德。
從大悲咒談如何祈福有福
- 現代社會的三點危機
(競爭激烈,缺乏安全感;功利主義,人際疏離;自私心重,道德淪喪)
- 先從觀念上改善
- 大悲咒的大悲法門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希望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
「無緣」是指沒有一定的對象,因為沒有特定的對象,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濟永遠在、處處在;沒有特定要度的眾生,確時時都在度眾生,平等不分親疏。
「同體」是指所有的眾生都是生命共同體,人與人之間並不是互不相干、毫無關係的。
- 四種祈福的方法
知福-知足常樂,安貧樂道。以出家人來說,「出家無家,處處為家」。
惜福-珍惜擁有,感恩圖報。
種福-成長自己,廣種福田。
培福-享福非福,培福有福。
- 以大眾為造福的良田
努力提升人品,把淨土建設在人間
為什麼要發願?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環境.如果以物質生活的條件而言,比起二十世紀的前期,已經富足了數倍,可是我們大家並沒有得到更多的平安和幸福,甚至也找不到生命的安全感及生活的安定力。這是因為人心浮動不安,社會價值觀混淆不清,大家盲目地追求財富、成功、權勢,甚至追求放縱的快樂,以致自己和環境發生矛盾衝突,內心也失去了平衡。許多人都主張和平,卻在高喊和平口號的同時,暗地裡製造衝突及戰爭。因此我們處在這充滿矛盾的時代,更應該要透過發願來安定自己與世界。
佛教徒如何發願?
- 做為一個佛教徒.狂想不能有,但宏願不能沒有,或許自己人微言輕,沒辦法登高一呼使得萬山相應,但還是要有為社會奉獻,希望影響整體社會的大願心。
- 「願」應當是一個人生的大方向,希望自己這一生能朝正面的路走,不要走向負面。正面是什麼?就是願這一生能以慈悲對待別人,不要自私自利;願這一生能以智慧對待自己,不要常常起煩惱;願這一生能踏踏實實地走,不要三心兩意或是好高騖遠。
書名:佛法的知見與修行
作者:聖嚴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