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零】 -寫在《零年:1945年,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之前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布魯瑪的生命,已然走向盡頭……戴著船形帽的蘇聯士官,揮舞著從他同伴身上搜出來的手槍,用兩人都不懂的俄語咆哮著,其他士兵把他們推到牆邊,準備槍斃。
雖然斃命在即,布魯瑪反而有種宿命般的解脫感......1945年四月的柏林,死亡已成為常態,理由能有千百種:蘇軍和守軍展開了最後的巷戰,雙方的戰線在化成瓦礫的街頭犬牙交錯。布魯瑪穿過市區上工時,蘇軍便在路旁發射綽號「史達林管風琴」的多管火箭。火箭發射的火焰、濃煙和刺耳的尖嘯聲,重重捶打著他的身體與靈魂。
布魯瑪是被納粹強徵的荷蘭奴工,同伴胡梅林博士則陪著自己的猶太妻子在躲納粹。博士準備被逮時用來自殺的手槍,卻成了他們被「解放者」蘇聯軍槍斃的理由,可說是造化弄人。或許命運女神覺得玩夠了,下個瞬間,一個懂英文的蘇聯軍官出現,接受了博士的解釋,取消了處決。

布魯瑪是本書作者伊恩‧布魯瑪的父親,他逃過了此劫,磨難卻尚未結束。由於身心為盟軍日夜轟炸與德國奴工營惡劣的生活條件所折磨,他在蹣跚的回鄉路程中路倒瀕死,在各色人的幫助下,才輾轉回到荷蘭奈美根(也就是二戰著名的空降作戰「市場花園作戰」發生地)。布魯瑪的故事彰顯了許多的面向:戰爭帶來的破壞與維生系統的崩潰、勝敗造成的身分轉變、戰俘與難民的歸鄉、戰爭責任的清算和艱難的重建……大戰結束的當下,勝敗雙方的存活者都渴望著回歸「正常」生活。然而為戰爭所中斷的人生並不是一只唱機,能按下按鈕就繼續播放原來的旋律,戰爭讓城鎮和人心的連結都化為了廢墟,在規模空前的硬體破壞與戰爭罪行之前,社會的重整與價值觀的重建,皆是無前例可循的艱難探索。

熟悉的一切都已歸零,1945年,也因此成為形塑現代世界的零年。

伊恩‧布魯瑪以自己父親的經歷為引線,揭露了殘酷的現實:在勝利的花火甚至還沒消散時,隨著戰爭結束而產生的問題已紛至沓來:鐵幕的樹立前空前的族群遷徙--倖存的猶太人回到故鄉卻不被歡迎,甚至再度被殘殺;與納粹合作的哥薩克人及家屬被成群交還給蘇聯,明知將他們推入虎口的英國占領軍,不得不使出強制手段而飽受良心折磨……對「通敵者」的清算牽扯出更多問題:跟「敵軍」睡過的女人可以簡單的被辨識,拉出來剃光頭髮,然而更多的例子是宣稱自己其實是抗敵的地下英雄卻難以查證,讓粗暴的私刑公審到底伸張了多少正義,顯得撲朔迷離。
而究責的問題對戰敗國身而言,並沒有變得比較容易:要懲罰一整個國家,即使有心也發現實際上不可行,但當每個國民都在戰爭中扮演某種腳色時,戰爭罪究責的界線又要劃在何處?

同樣的問題在日本侵略過的東亞,也一樣激起漣漪,當歐洲再度統合時,至今包括台灣在內,卻仍處身於1945年所造成的分裂餘緒中。而作者歐洲的出身和長期於日本進行文化研究的背景,使得他探討這類問題時,能脫離歐洲中心的視野,提供更具全球性的觀察與思考角度。也因此,雖然高舉「轉型正義」旗號的著作目前已經汗牛充棟,本書仍因兼有可讀性與省思的深度,而從中脫穎而出。
----------------------------------------
《零年:1945年,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
Year Zero: A History of 1945
作者: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
譯者: 白舜羽
出版社:紅桌文化
出版日期:2017/08/04
    2會員
    6內容數
    讀錯書有如愛錯人,痛心的不是錢(好啦,多少還是有點),而是時間白費、期待落空、感情被辜負...... 然而總得讀了才能分曉好壞,閱讀多年,積了一肚皮不合時宜以外,還有點心得可以分享,個人意見可權當試讀,茫茫書海中,或可幫你找到燈火闌珊處的那本,故以名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短評】《未解之謎:海嘯靈異事件》寫在311震災10週年    時間是2011年3月11日,地點日本宮城縣石卷市,位置緊臨太平洋。海洋帶來資源,也造成毀滅。浩劫過後,大浪消退,財產以及生命跟著消逝。財產毀壞了剩下殘骸;生命離開了則留下謎團。
    Thumbnail
    avatar
    蔡翔宇
    2021-03-11
    生命覺醒-4 : 練習歸零、與內在建立對話在覺醒的路上,會有一段求知若渴的時期,大量吸收靈性知識,此時要注意的是,別人說的話不能全部照單接收,即使是書中介紹的資訊,很多知識仍是由單一個人立場分享的觀點,不代表全部就是那樣,如果已經大量閱讀資訊一陣子了,不妨可以先停下,嘗試歸零、忘掉所有看過的,讓頭腦稍微休息,進一步將焦點轉至你的內心....
    Thumbnail
    avatar
    金三
    2020-08-26
    我看《超速寫作:30秒寫出攻心關鍵句,零基礎也能成為文案行銷高手》:掌握讀者思維赫然發現這位年輕作者的背景,似乎和我有幾分相像呢!我們都曾經在知名網路公司當過產品經理,或許因為有過這段歷練,所以他的文章不只寫得好,更能用開發產品的思維來換位思考和揣度人心。於是,寫出過超百篇十萬瀏覽量的瘋傳文章以及數十篇瀏覽量達百萬的爆紅文章,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Thumbnail
    avatar
    鄭緯筌
    2020-07-01
    《抵達夢土通知我》【零】在夜的燥熱當中004<p>馬頭人抱著一捲透明的塑膠布,用鼻音哼著歌;雖然隔著頭罩,但仍聽得出馬頭人哼的就是音箱裡播放的旋律。馬頭人放下塑膠布,掏出膠帶和剪刀,她和我同時緊張起來。不過馬頭人沒看她,自顧自地拉開塑膠布,剪下大大的一塊。</p>
    Thumbnail
    avatar
    臥斧
    2016-07-16
    《抵達夢土通知我》【零】在夜的燥熱當中003<p>我不確定這是我與生俱來的能力,還是意外後才出現的異能。只要我用手指接觸他者,就可以拉出由他者記憶凝成的晶亮絲線。最初我發覺只要能將糾結的絲線理順,被我拉出絲線的他者就能作場好夢,所以將這些絲線命名為「夢線」;但過了一陣子,我發現只要集中精神,我就能經由夢線讀到他者的記憶。</p>
    Thumbnail
    avatar
    臥斧
    2016-07-15
    《抵達夢土通知我》【零】在夜的燥熱當中002<p>那幾句話的發音不怎麼標準,夾雜一些帶著口音的英語,加上她的淺棕膚色與五官樣貌,我猜她來自東南亞國家,可能是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菲律賓;她是個嫁到這城的外籍新娘?還是個來這城工作的外籍幫傭?她剛才那幾句簡短的話,反覆講的是「救命」、「恐怖」,以及「我被攻擊了」。</p>
    Thumbnail
    avatar
    臥斧
    2016-07-14
    《抵達夢土通知我》【零】在夜的燥熱當中001<p>她的顴骨有明顯的淤青,嘴角破裂,眼眶外圍烏黑腫脹,裸露的手臂上交疊著又紅又紫的色斑,胸前覆著大片血汙。順著血汙淌流的路徑回溯,可以發現源頭來自她的頭部兩側──本來應該長著耳朵的部位,只剩下兩個血洞。</p>
    Thumbnail
    avatar
    臥斧
    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