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心得]被生下來的孩子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被生下來的孩子 作者: 佐野洋子


這本童書的內容還蠻特別的~在博客來裡面有內容的簡述可以參考一下,不過當然最好是去買或借這本書回來看看並思考一下囉!


前面一開始主角是個「沒有被生下來的孩子」,所以這時只有靈魂在宇宙間遊蕩著並還沒有四大假合的身體存在,而以昆達里尼瑜伽十個身體的觀點來看就是處在(1)靈魂體+(9)精微體的狀態存在著並還未投進肉身。因為原本是在這樣的狀態,所以前半段對於這個世界甚至宇宙間的事情都是漠然(沒有感覺)也覺得和自己沒有關係的。


之後在看到受傷的小女孩有媽媽那樣地照料著,這個「沒有被生下來的孩子」改變了想法~他想要進入人身!所以他就變成了「被生下來的孩子」!有了肉體,有昆達里尼瑜伽說的完整的十個身體,我相信大多數人很容易就能理解他為何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體驗「愛」!因為在之前靈魂狀態並沒有辦法真實的感知到愛的感覺,於是乎靈魂選擇了投生以便能讓自己真正感覺到「愛」。


但擁有個身體是必須要付出代價的!原本「沒有被生下來的孩子」感覺不到愛或情感,相對也感覺不到「痛」和「累」,所以靈魂為了要能感知到愛必須要投身到這個頻率比較濃稠的肉體中,就必須也接受因為肉體而帶來的苦楚。變成「被生下來的孩子」之後受了傷會感覺到痛,而書中最後一段主角也對媽媽說:我被生下來以後,好累。確實如果我們仔細想想,每天要照顧這肉身可真是累呀!


那為何「沒有被生下來的孩子」還要選擇當個「被生下來的孩子」呢?那當然是因為「愛」囉~雖然知道必須要付出代價,但為了要能體驗到「愛」,所以他願意如此選擇,可見得「愛」的力量肯定大過於「痛苦」!


再轉回來看~我們每個人都已經是「被生下來的孩子」對吧?那表示什麼呢?表示我們都"已經"做出了"那個決定"!就是為了體驗到「愛」,我們願意付出「痛苦」和「疲憊」的代價!那我們就必須捫心自問:

* 你對於自己的生命主要感知是什麼?是「愛」?還是「痛苦」和「疲憊」?

* 你記得你是來這裡體驗愛的嗎?

* 為了完成、滿足那個「沒有被生下來的孩子」想當個「被生下來的孩子」的初心,你願意如何改變、調整對於自己生命的認知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住隔壁的老王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前情提要 本篇接續 人類的不完美與療癒每一世的創傷(上)│蒼鷺與少年 ‧ 宮崎駿 重點回顧: 新媽媽是父親對亡妻的移情 死亡是另一段新生的開始 -不談論死亡,反而使人害怕 -死亡其實離我們很近 -死亡是存在後的轉化 如果轉世輪迴存在 靈魂擁有來自每一世累積的美麗和創傷   靈魂重新轉世的每一
Thumbnail
前情提要 本篇接續 人類的不完美與療癒每一世的創傷(上)│蒼鷺與少年 ‧ 宮崎駿 重點回顧: 新媽媽是父親對亡妻的移情 死亡是另一段新生的開始 -不談論死亡,反而使人害怕 -死亡其實離我們很近 -死亡是存在後的轉化 如果轉世輪迴存在 靈魂擁有來自每一世累積的美麗和創傷   靈魂重新轉世的每一
Thumbnail
幼年夢境 我無重力般地漂浮著,在銀河系中,周圍同時有許多隕石般凹凸不平的石頭漂浮著,我可以看見遠方星球的亮光,無邊無際。我就這樣漂呀漂呀! 這是我幼年的夢境,打從我有記憶開始,總在這個夢境驚醒,有時甚至聽到碰一聲,好像整個人從懸浮的半空中掉到床板。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夢不再困擾我。 靈修老
Thumbnail
幼年夢境 我無重力般地漂浮著,在銀河系中,周圍同時有許多隕石般凹凸不平的石頭漂浮著,我可以看見遠方星球的亮光,無邊無際。我就這樣漂呀漂呀! 這是我幼年的夢境,打從我有記憶開始,總在這個夢境驚醒,有時甚至聽到碰一聲,好像整個人從懸浮的半空中掉到床板。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夢不再困擾我。 靈修老
Thumbnail
靈魂是否存在?怎麼存在?用文字來找一找吧 星星的孩子 作者:陳銘堯 釀出版 再一次的又是楊醫師的贈書,這次來讀詩! 靈魂是否存在?人的存在是宿命嗎?會如同時間管理局一樣,有個人控制著,如果有一些時間平性線出現之時,就會有人出來做個”導正”? #生之謎 這一個哲學的議題與討論的架構並非我所擅長,不過倒
Thumbnail
靈魂是否存在?怎麼存在?用文字來找一找吧 星星的孩子 作者:陳銘堯 釀出版 再一次的又是楊醫師的贈書,這次來讀詩! 靈魂是否存在?人的存在是宿命嗎?會如同時間管理局一樣,有個人控制著,如果有一些時間平性線出現之時,就會有人出來做個”導正”? #生之謎 這一個哲學的議題與討論的架構並非我所擅長,不過倒
Thumbnail
每一個被生下來的孩子都並非自願,因為無從選擇,所以當我們面臨人生的諸多磨難與考驗時總是心有不甘,尤其當父母對我們表達怨懟時,更是能理直氣壯地說:「是你們把我生下來的,不是我自願的啊!」而佛教也認為不斷輪迴投胎是在人世間承受苦難,所以修道最高的境界是下輩子不再投胎成人,自此讓因果輪迴就此打住。 佐野陽
Thumbnail
每一個被生下來的孩子都並非自願,因為無從選擇,所以當我們面臨人生的諸多磨難與考驗時總是心有不甘,尤其當父母對我們表達怨懟時,更是能理直氣壯地說:「是你們把我生下來的,不是我自願的啊!」而佛教也認為不斷輪迴投胎是在人世間承受苦難,所以修道最高的境界是下輩子不再投胎成人,自此讓因果輪迴就此打住。 佐野陽
Thumbnail
沒有什麼可以阻擋生命成長 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你去愛 愛人是我們最能自由去選擇的事 每次寫,都覺得潛意識的訊息滿神奇的...大概我們的心都比我們想像中更愛自己吧。

Thumbnail
沒有什麼可以阻擋生命成長 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你去愛 愛人是我們最能自由去選擇的事 每次寫,都覺得潛意識的訊息滿神奇的...大概我們的心都比我們想像中更愛自己吧。

Thumbnail
母親節前,高中的小百合問我想要什麼禮物,國中的小壯丁則是說他想吃比薩、炸雞的母親節大餐。我想了一下,還真的想不出需要什麼耶,有時候會有一種,啊~我居然已經當媽十幾年了~~突然想起這本繪本,因為孩子的到來,我才有機會成為媽媽呀。
Thumbnail
母親節前,高中的小百合問我想要什麼禮物,國中的小壯丁則是說他想吃比薩、炸雞的母親節大餐。我想了一下,還真的想不出需要什麼耶,有時候會有一種,啊~我居然已經當媽十幾年了~~突然想起這本繪本,因為孩子的到來,我才有機會成為媽媽呀。
Thumbnail
生命的本質就是愛!在關係議題當中,我非常喜愛這個書寫主題,當我們去感受、冥想生命起源的瞬間,便可以感受到一種非常純然、純淨愛的能量,充滿被愛與祝福的能量。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是造物主的祝福與恩典,也是一種愛的體現。 當一個靈魂渴望愛到極致時,便會轉換能量、降生為人! 「現在呢?」上帝問道 心靈訊息:
Thumbnail
生命的本質就是愛!在關係議題當中,我非常喜愛這個書寫主題,當我們去感受、冥想生命起源的瞬間,便可以感受到一種非常純然、純淨愛的能量,充滿被愛與祝福的能量。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是造物主的祝福與恩典,也是一種愛的體現。 當一個靈魂渴望愛到極致時,便會轉換能量、降生為人! 「現在呢?」上帝問道 心靈訊息:
Thumbnail
什麼是戀愛呢?這本書談論的是那種淡淡的愛戀感覺,但也有一些是帶著驚恐的部分,佐野洋子透過這本書,描寫著她不同年紀時的感情觸動,從六歲開始描寫起,一直到二十一歲,幼年、童年、青春期、成年,不同時間點的回應,內容部分都是青澀的回憶,沒有任何結果,只是情緒上的轉變。
Thumbnail
什麼是戀愛呢?這本書談論的是那種淡淡的愛戀感覺,但也有一些是帶著驚恐的部分,佐野洋子透過這本書,描寫著她不同年紀時的感情觸動,從六歲開始描寫起,一直到二十一歲,幼年、童年、青春期、成年,不同時間點的回應,內容部分都是青澀的回憶,沒有任何結果,只是情緒上的轉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