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米食文化的那雙手      ──何瑞春及女兒羅憶雯

2021/07/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興農米店」矗立在車水馬龍的竹東與新竹市連結的中興路邊,祖父那年代以碾米賣米為主,但到民國50多年後竹東地區種稻人家減少,收購碾米的量下降許多,就開始單純賣白米、糯米、胚米等,直到20多年前大兒子跟媳婦接手後開始兼做米食的早餐販售,後續大女兒也回家幫忙。看起來小小的店面,卻深藏許多在地的歷史軌跡,讓我們來看看她們的故事!
採訪‧撰文/黃智琪 攝影/小榛‧小宜
非常低調的店面。
小編在竹東二重埔住了3年半,來來回回中興路上沒有千回也有百回就是沒注意過「興農米店」的存在,直到今年7月因為早起運動走路去吃早餐,意外發現這個小店前面有一小小玻璃攤車,玻璃櫃裡放了滿滿的鹹/甜水板,才終於發現這家在地美食店家啊!
  因店面不寬,只在玻璃窗上貼上大大的「米店」兩字,還有早已斑剝看不到字體的招牌,真的是低調到在地人才知道的好味道,而且水粄通常在早上7至8點間就會賣光光了,所以要早起的鳥兒才有機會吃到喔!
小小放滿鹹、甜水粄的玻璃櫃。

簡單米食不簡單

這個舀米的勺子已有一佰年的歷史了,一代代傳承下來,好用的東西永流傳!
何女士一開始賣早餐時,除了水粄之外,還有飯糰、豆漿等商品選項,大女兒憶雯說:「媽媽對品質很要求,從原料的採買到製作都堅持自己來」,但隨著年齡漸長、體力開始跟不上時,就不得不取捨了,目前就只剩下販售水粄,一天大約可以賣出200個,夏天會比冬天多賣一點。
而水粄看似簡單的傳統米食,其實也不容易,製作上有一定的程序跟時間上的等待,才能讓水粄口感滑潤綿密,讓老客人們一再上門消費。採訪當時有位客人林媽媽就讚美何女士的水粄:「口感特別好,一買就是20個年頭」。

水粄有鹹也有甜 美味有講究

閩南人稱水粄為碗粿都是鹹的,小編來到客家村才知道水粄有甜的口味,是加入了黑糖,那QQ微甜好滋味在夏天當零嘴吃,還真的是大滿足呢!然而鹹口味很重要的就是水粄上面的配料,何女士的配料是以豆乾跟蘿蔔乾為主,豆乾特別挑選非基因改造的大豆製成,蘿蔔乾是跟認識的在地小農購買,大女兒憶雯說:「媽媽挑蘿蔔乾很龜毛,太老的絕對不用,還有不能有防腐劑。」雖然只是簡單的將豆乾跟蘿蔔乾加入鹽巴及油炒在一起,就香味四溢了!
炒到直撲鼻香的鹹水粄配料,豆乾跟蘿蔔乾都是何女士精選的好食材。
加入黑糖口味的水粄,香甜可口。
另外,在蒸水粄的器皿上也仍然要求使用傳統陶碗,何女士說:「現在市面上大多使用塑膠碗,覺得很方便,但蒸水粄溫度很高的,你敢吃嗎?」真是一個很有良心顧客人健康的好老闆,然而碗可能會一直破,就只好一直去找,大女兒表示這種傳統陶碗不容易找到,大多去鶯歌採買比較有機會。
〔水粄的製作過程,請見《東咚鏘7‧粄食特輯:客家粄食大進擊 吃翻你的舌頭》P12〕


傳統美食的傳承 每一口都珍惜

問何女士有打算做到什麼時候嗎?她女兒大笑代答:「100歲吧!」意思是一直做到不能做為止。
除了平日的水粄生產之外,何女士會在過年時製作年糕、發糕、紅豆糕等米食。平常有節日慶典,或有人指定20斤以上的「麻糬」,也會特別為大家製作。有時地方辦活動,如有人邀約,何女士也會很熱心的協助製作客家米食,讓大家有機會一嘗她的好手藝。
聽到這,好害怕這美好口味會失傳,小編問憶雯小姐回家幫忙,是否有想傳承媽媽的衣缽呢?她大笑回答:「不知道ㄟ!當初離開職場回來是因為媽媽身體不好,就回家幫忙。做這很累,而且每次米都要試,沒想像中這麼簡單。」感覺有很多的過程只能意會,難以言傳啊!然而那充滿熱騰騰蒸氣的廚房真的讓人卻步,尤其夏天更是悶熱難耐,再加上需要早起製作,這都是不為人知的甘苦,所以每吃一口都要點滴感恩在心頭!
超懷舊的傳統陶碗,有很多都在碗緣部分都有些許破裂,但這不就是歷史的痕跡嗎!

竹東印象

以前中興路寬度只有現在的一半,車子也沒這麼多。最可惜的是稻田越來越少,以前我這放眼看過去都是田啊!現在都沒有了,馬路越來越寬,地都變成工研院跟科學園區了。
興農米店水粄
  • 時間:AM 5:00~8:00 賣完就收
  • 地點:二重派出所對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東咚鏘
東咚鏘
自竹東出發,尋訪挖掘在地故事,從現存、現有的人、事、物開始,猶如拼圖般逐步將觸角蔓生向過往的歷史。 一面介紹今日正在發生的事,一面發掘過往的曾經,讓我們與大家重新認識竹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