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洗餐具的好用是大家都知道的,店家在客人用完餐之後,只要將免洗餐具收拾後直接丟棄就行了。
我以前開過店,深知免洗餐具對一間作做吃的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我了解免洗餐具對身體健康、環保的不良影響,即使內用餐點是用重覆使用的餐具,我還是發現到了不少考驗人心的問題。
首先是免洗餐具的便利性。
免洗餐具因為太過方便了,像我們去買外食時,不免都會有外帶的狀況,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在餐廳慢慢享用餐點。
而有些注重健康的客人,有時會帶自己的外帶容器來,立意當然是好,但對於注重速度的行業來說,其實是增加業者、工作人員的麻煩,因為容器的規格和已經針對餐點內容物放置的設定,會因客人自己帶來的容器大小、深淺不同,而產生實際上、視覺上的不同效果。
簡單來說,太大的會讓食物的份量看起來太少,太少的又會讓食物不得不堆疊在一起,會影響食材的美味和新鮮狀態。
再來是免洗餐具的時效性。
免洗餐具在客人餐點用完之後,其功能便達到,已經可以同垃圾一起處理掉。重覆使用的餐盤,在使用後,需要送回待洗的水槽,等待負責的工作人員去將其洗淨。洗淨之後並不是馬上就能夠使用的,要視情況晾乾、烘乾、或有急用時直接擦乾後,才能重新歸回架上,給製作餐點的工作人員使用。
由此可知,免洗文化的形成,和人類社會重視效率、快速應付需求的環境息息相關。
近日看到許多勞資相關的新聞和資訊,有篇討論新進員工都要從PT做起,想當正職要等三個月以上之後,才可能有機會。而往往到後來,能真正轉為正職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永遠都是PT人員不斷地在流動著,就像免洗餐具一樣。
我年輕剛出社會時,也待過五、六年的服務業,說真的那時大家工作都是很有人情味的,只要認真工作、學習,就算是PT做久了都能當上正職,除非自己不想當。而大部份的人離開原來的職場後,和當初工作認識的同事們或多或少都還是會有一些聯絡。
然而現在的職場文化已經演變為,離職的人往往帶著負面的心情,對前公司充滿著抱怨和憤怒。進到下一間公司的時候,也帶著比較的心態,比福利、比制度、比同事、比下午茶、比加班…等。
近年流行的人力仲介,我本來以為都是仲介國外勞工,在我進入以前的一間公司後,就發現本國勞工透過仲介的方式找工作,也是很多的。
隨著在公司的日子久了,對這樣的人力流動也是開始見怪不怪了。而且我還發現了更有趣的事情,原本總以為會去人力仲介找工作的台灣人,都是一些狀況比較多或二度就業的,後來才知道去人力仲介填資料找工作,已經是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的。
原因無他,人力仲介工作媒合的速度,比自己上人力網站投履歷快多了!
有多快呢?可能你今天去填個資料,隔天就可以去指定的公司面試上班了!
在企業公司方面,主管提出人力需求,人資通知人力仲介,需要哪方面的人力(大部份是簡單的事務性工作、現場的作業員…等),快的話一星期內人力就補足了,對有人力急需的公司來說,人力仲介在中、低階人力的媒合效率上已經比一般的任用方式好非常多,而且如果到職的人對該工作不喜歡、沒興趣、無法負荷時,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離開,公司方面損失可以降到最低。
於是公司與員工之間的情感越來越疏離,對彼此也沒有同理心,一切都是以自方的利益主的思考模式,造就了現在勞資雙方對立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幾乎已經是台灣人的日常了。
這種情況何時才能有改善呢?我想還是要從根本的消除“免洗“文化開始,在不得不用免洗餐具的時候才使用免洗的,大部份時候用品質好耐用可重覆使用的餐具為主。
雖然用完食物後需要花點時間洗餐具,但對健康和環保都是有加分的。用完即丟的習慣若能慢慢轉換成,能把東西做充份利用的時候,我想很多浪費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企業在用人時能用心培養人才,人才也會因為企業提供的資源、得到成長的薪資,提升留任率。只有企業重視人才,才可以不斷地吸引有水準、有能力的員工加入。上班的人必然能再多盡一份心,把負責的工作、任務有效率地完成,幫助公司降低不必要的支出,避免一些人為上的損失。
如此雙方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面,而不是彼此一天到晚針鋒相對。
文末,雖然知道這種“免洗文化“不可能是二、三天就能消除,也不會真正消失的,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盡量往正確、好的方向前進!
對的事,從今天就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