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上

2020/04/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是個大學生,這篇文章可以說是我對「讀經典」這回事的心得。我設定的讀者是對人文、社會科學有興趣的高中生或以下的同學。所以,這是一篇「大學生寫給高中生的文章」。是大學生寫的,所以目標不在呈現多正確或多豐富的知識;是寫給高中生的,所以我會盡可能簡明扼要並且舉例說明。特別是我會盡可能用雜談的方式來寫作,愈像直接和你說話,就愈好。這是我在閱讀的路上累積的一些看法,我希望基於我自己的經驗,提供讀者一些建議或想法。
在談為什麼讀經典以前,我們先來問問:為什麼要寫一篇文章談「讀經典」?經典當然很有趣,但一個更省事的回答是:我計畫在這裡投書一系列的文章,所以我要先寫一篇談方法的文章,當作以後其他篇的基礎,就不必一直解釋一樣的東西。但這是個爛回答,因為沒有真的回答到問題(而且很自肥)。我想到另一個比較好的回答是:我感覺高中生可能已經聽過某些經典的名字,也許是上課提到;也有人注意到讀經典蠻重要,像是台師大每年會舉辦「全國高中生人文經典閱讀會考」。但似乎沒有人試著解釋過:到底為什麼要讀這些書?注意:我想說的不是:某本特定的書為什麼重要?而是:為什麼需要讀這些重要的書?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高中生要讀?後兩個問題回答的層次是不一樣的,是更一般的問題,需要考量的部分更多。它的相反可能是:幹嘛不念學校的書就好?或是幹嘛不讀摘要就好?在展開討論之前,我想簡單陳述一下我的主要論點,界定一些說法的意思。
這篇文章想表達的意思是:如果你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感到興趣,應該多讀經典,而且是讀原典。什麼是經典?這裡我指的是表達各種重要理論、觀點的「原來那篇文章或書」(文學、藝術作品也有經典,但恕我無法在此討論)。不一定要是原文,夠好的譯本也可以,但不是別人整理、改寫過的版本。所以《老子》、《資本論》、《第二性》、《理想國》是經典;你的國文、歷史、公民課本,或是哲普、科普書不是經典(註一)。(特別是,如果標題寫著:X分鐘看懂某書/弄懂某學問,「絕對」不是經典。)
也許讀到這裡,你已經覺得很無聊了。是是是,這都是很重要的書,我當然知道,還用你說?我想指出的正是:確實有必要,但是為什麼?在這篇文章裡,我想要找出具體的理由,來說明1. 為什麼這有必要、2. 為什麼我們(高中生和大學生)都應該讀、以及3. 怎麼讀。我會分成三個部分討論,以下說明。

一、經典可以提供視角

首先,經典是對特定問題的重要看法。設想一下:如果我想表達我對某件事的看法,所以我立刻坐下來寫了一篇文章,然後說:「欸,讀一下我的東西啊,有夠新、有夠有創意!」這樣是蠻讚的,但這有什麼危險?也許已經有人有類似的意見;或者,其他人思考過類似的問題,但是用了更清楚的框架;或者已經有人釐清過一些我根本沒想到的概念。這時候你發現:我的作品好像沒什麼特別的價值。所以,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讀一些經典的看法總是有一些幫助。可以幫助知道你的想法對於這個問題來說到底有多重要,或是幫助你發展你的想法。簡單來說,經典起的是參照點的作用,就像寫論文的時候需要一些文獻回顧一樣。
其次,經典可以讓我們對世界有很不一樣的想像。因為它們能指出很常見的事情之間,有著意想不到的關聯。換句話說:經典可以挑戰我們看世界的方法。眾多經典往往來自不同的時代、文化背景,作者們和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可以天差地遠。也許乍看之下很荒唐、違反常識,但未必就是過時,說不定是很獨到的看法。
舉個例子。我印象中,高中教材總是把亞里斯多德描繪成一個不了解科學、觀念過時、可以被忽略的古人。但如果願意去讀他的《物理學(或自然事物講課集)》,還是可以發現很多很特別的觀點。舉個例子:科學革命以後,我們不斷發現人的認識非常有限,往往不能得知事情的真相或全貌,還有各式各樣的認知偏誤。我們會因為我們自身的關係,弄錯外面的世界。可以說,我們和真正的世界是有距離的、無力接近的。這是我們在認識方法上碰到的危機。
然而,亞里斯多德並不這麼看。他相信我們可以光是用看的,就掌握東西的真相。聽起來有點天真,對不對?說得具體一點:我看到一塊布是紅色的時候,它就是紅的。
「但是,」現在的哲學家可以反駁:「搞不好那只是燈光、角度,或是距離太遠看錯了?」好像有點道理。畢竟,科學早就放棄「熱」、「紅」這種主觀又可能出錯的語言了,取而代之的也許是色票,或乾脆用粒子的作用來描述看見顏色這個現象。然而,亞里斯多德注意到了另一件事:動物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感官經驗的能力,對世界的正確掌握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如果我們根本不了解世界真實的樣子,我們也根本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只要人還是這樣一種動物,我們和世界的關係就始終如一。更進一步而言,「真實」也不只是我正確地認識到世界。比如說,有朋友找我借錢,而我判斷了要借錢或不借才是幫助他。在這個過程中,我展現了道德判斷這樣天生的能力,這意味著我和我本性的發揮,而我的本性正是自然秩序的一部份。可以說,我和這個世界仍然維持著親密、沒有距離的關係。
在這裡我並不是說所有經典的觀點你都應該同意。事實上,我完全鼓勵你挑戰經典的看法。什麼看法會被叫做重要,什麼不會是一件相當偶然的事情,這體現了某一種很特定的品味。你當然可以覺得這些書其實沒什麼價值,而且很無聊。事實上,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很不錯的,這表示你並不是盲目接受你接觸到的東西,而且你有一些獨立思考的能力。事實上,這些作品的生命正依賴很多獨立思考的人,持續賦予它新的、別出心裁的意義,無論是解釋、否定、批判或隨便哪種方式。但是,在批判以前,你確定你真的完全理解你批判的對象嗎?你可不可以詳細地說明對方錯在哪裡?會不會你誤解了作者?如果你沒有試著了解對方的論點和理由就開砲,顯示你很難接受新想法,不願意給對方一個辯駁的機會。如果你攻擊對方沒有主張的論點,則是對作者很不公平的作法。因此,出於欣賞而讀經典很好;出於批判則更應該仔細地、深入地、全面地讀這些書,以確保你沒有失之不公。
註一:國文課本雖然選讀了一些經典的篇章,但終歸是「課本」,是上課要教、要考試的材料,和真正的閱讀有不少距離。因此,與其讀課本選的篇章(比如說〈師說〉),去找原典(《昌黎先生文集》)看更接近我在這裡想談的讀經典。
責任編輯:游沛駿 核稿編輯:張恩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7會員
569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