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頭家》閱讀筆記-操作族群衝突統治臺灣的清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 書訊

《番頭家》
——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
柯志明 著作 2001年初版 2011年四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出版

🥗 前言

回想國高中歷史課本的內容,強調清初的對臺政策是消極治理,以「為防而治」為主軸。這導致一個錯誤的印象,好像清廷除了頒佈渡臺禁令之外,什麼都沒做,也什麼都不想做。《番頭家》打破了這樣的成見。事實上,大清國的皇帝和官員持續花費許多心力在統治臺灣。

🍚 書摘

《番頭家》是一部學術專著,討論清代初期至中期治理臺灣熟番的政策。作者從過去的研究成果為出發點,考察歷史資料,重建清廷的治理邏輯,並研究其衍生的社會效果。

學界對於清代臺灣平埔族土地所有權的理解,主要可分為兩種觀點。

  1. 以邵式柏(John Robert Shepherd)為代表的「統治經濟說」。清廷並不是消極治理忽視臺灣。相反的,大清作為國家政權是在理性計算各種統治策略之後,為了降低治理成本,選擇順應熟番,保護熟番的原有領地直到清末。
  2. 以施添福為代表的「國家剝削說」。清廷為了追求利益極大化而嚴苛剝削熟番,課以重稅與勞役,使熟番生活日漸貧困。儘管清廷在政策上保護土地所有權,卻缺乏積極的作為,使得熟番土地逐步流失並流離失所,被迫遷徙他處。

作者詳盡分析這兩類對立的研究成果,並提出相當嚴厲的批判。他認為邵式柏的研究成果與事實不符,熟番的土地在乾隆初期已經大量流失,並未持有至清末。施添福的見解則難以解釋乾隆中後期積極保護熟番地的措施。因此,作者以以自身的研究成果論證新的見解「族群政治說」。

◼️

清代初期至中期治理臺灣的主軸確實是「為防而治」,長期實施「漢番隔離」的政策,不願納管番地,也不樂見漢人擴張墾地,以避免漢人壯大勢力影響政權穩固。康熙時期朝廷劃界封山,並設法維持熟番傳統的生活方式,期望以此限制漢人的生活範圍。這反映了清廷的政策理想是降低治理成本而非擴大稅收。

在康熙時期,清廷就已經訂立土地制度,意圖保障熟番的土地不流失到漢人手中。不過,清廷實際上並未積極執行,漢人仍能透過各種方式逐步取得土地。到了乾隆初期以前,熟番地幾乎已流失殆盡,成為漢人的墾區。

乾隆中後期,清廷決定啟用「三層制」的結構積極治理:以「生番在內,漢民在外,熟番間隔於其中」的空間配置,將失去土地的熟番重新安置在番界附近的土地。這項政策的目的是:隔離生番與漢人,防止漢人持續擴張土地,也避免壓縮生番的生存空間。而熟番的角色就是區隔這兩大族群。

因此,清廷派駐熟番「守隘」,協助守衛番界防止漢人和生番來往。如此一來也就是把熟番收編入國家體制,充作為軍事武力的一部分(如協助平定民變)。清廷也實施「番大租」制度,免除番地的正供和陞科,透過優惠待遇加強保護熟番地。

上面的概念是作者「族群政治說」的重要論點。清廷操作生番、熟番、漢人之間的族群關係,透過結盟與對立,「分而治之」,達成其穩定統治之目的。這時的清廷並沒有想讓生番或熟番歸化為漢民,反而是期待生番繼續保持著生的狀態,熟番繼續保持原有的勢力,以此作為管控漢人的屏障。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585813118163075&set=a.336760729734993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585813118163075&set=a.336760729734993


🏺 評論

「族群政治說」具有重要的空間意義。在乾隆之前,生番、熟番、漢人已經從事密切的經濟交流,西部沿海平原的熟番與漢人廣泛混居,無法清楚區隔出明確的居住界線。乾隆中後期實施「三層制」之後,才形成三大塊明確的「區域」,分別為漢人、熟番、生番的領地。

換句話說,這個「族群-區域」的連結並非自然而然形成,而是國家政權有意識的治理策略的結果。總結來說,國家為了治理的目標而分化人民,重新界定人群的身分與其生存地點和生活方式,並創造新的空間單位。我們不應該天真的以為這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另外要特別說明的是,熟番並不是文化意義上的族群,熟番這個詞涵蓋了許多文化語言社會習慣迥異的族群。熟番一詞是政治意義上的群體,是清廷治理政策的制度下形成的現象,而不是社會文化的現象。

🌟 心得

讀這本書時令人比較感慨的是,國家不斷「使用」少數民族的文化習俗,作為政治宣傳的工具。清代時,朝廷為了防止漢人越界開墾,特地向漢人宣傳生番有獵首的習俗,期望藉此嚇阻漢人;朝廷隱約期望生番維持著「生」的狀態,甚至是「越生越好」。

在日治和民國之後,同樣的習俗被改造為吳鳳的故事,透過全國基本教育的灌輸,把高山族的整體文化貶抑為「非文明」的象徵,進而正當化消滅原住民文化的行為。

政府依據不同的政治利益和目的,以迥異的方式重新詮釋和再現同樣的習俗。在清代是要讓漢人遠離原住民,在日治和民國,是要把原住民變成漢人。而在此犧牲的是原住民與原住民的文化。

🌴 這本書是 2020 春季 [ 108-2 ] 區域地理 選讀書籍。 本文包含課堂講述的內容。

📅 閱讀於 2019年3月11日~3月13日(僅閱讀序論、前兩章、結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圖地的沙龍
61會員
93內容數
喜歡地圖?熱愛圖表嗎? 圖地,是「圖表、地圖、資訊圖像」的創作園地。 這裡會使用圖像呈現數據資料, 透過數據看見現象趨勢與議題故事。 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會比較頻繁更新圖表。若有適合的內容會節選修改後發表於此。歡迎大家前往追蹤~
圖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7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6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6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5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5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西元1697年的台灣人,是什麼? 是甚麼樣子? 郁永河說,台灣人是一種生活安逸之後,就想要作亂的民族。常常會有人聚眾就自稱王侯,幾乎是年年有來。即使很容易就被討平,仍是前仆後繼。 其實台灣人,大多都是來自泉州漳州,這五十年來,也算是常見兵戈。
Thumbnail
西元1697年的台灣人,是什麼? 是甚麼樣子? 郁永河說,台灣人是一種生活安逸之後,就想要作亂的民族。常常會有人聚眾就自稱王侯,幾乎是年年有來。即使很容易就被討平,仍是前仆後繼。 其實台灣人,大多都是來自泉州漳州,這五十年來,也算是常見兵戈。
Thumbnail
清領時期 臺灣府設臺灣、鳳山、諸羅三縣,清之所以將台納入版圖絕非是想除去明鄭勢力,對於台的建設和經營定不以為然,為此怕臺灣在成為反清基地,特頒「渡台禁令」,使得臺灣于清初時並無太大墾辟,清朝的消極政策使在台的漢人與原住民衝突更加,治安的惡化、’官府的苛政,1721年爆發的「朱一貴事件」,就此雍正在位
Thumbnail
清領時期 臺灣府設臺灣、鳳山、諸羅三縣,清之所以將台納入版圖絕非是想除去明鄭勢力,對於台的建設和經營定不以為然,為此怕臺灣在成為反清基地,特頒「渡台禁令」,使得臺灣于清初時並無太大墾辟,清朝的消極政策使在台的漢人與原住民衝突更加,治安的惡化、’官府的苛政,1721年爆發的「朱一貴事件」,就此雍正在位
Thumbnail
清領後期=清廷積極治台? 許多小朋友常將「清領後期」=「清廷積極治台」,這種混淆程度就如同將「香腸」跟「熱狗」混淆成一樣的東西,感覺好像一樣,但事實上是不一樣的東西。
Thumbnail
清領後期=清廷積極治台? 許多小朋友常將「清領後期」=「清廷積極治台」,這種混淆程度就如同將「香腸」跟「熱狗」混淆成一樣的東西,感覺好像一樣,但事實上是不一樣的東西。
Thumbnail
前言 一堆移民來台灣要幹嗎?當然是找工作,賺錢啊!於是各種「合作」的開墾就紛紛出現了。人多事就多問題也多,即便清廷消極治台也因一件件事件、社會的變遷也調整了行政管理。此外,當移民人口多了起來,貿易發展也逐步形成、蓬勃發展。
Thumbnail
前言 一堆移民來台灣要幹嗎?當然是找工作,賺錢啊!於是各種「合作」的開墾就紛紛出現了。人多事就多問題也多,即便清廷消極治台也因一件件事件、社會的變遷也調整了行政管理。此外,當移民人口多了起來,貿易發展也逐步形成、蓬勃發展。
Thumbnail
透過清治下「社」的性質分析,作者試圖討論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之因素,一則描述平埔社群彼此間自然形成的互動網絡,一則討論清治下不同族社如何在統治策略的操縱下,影響彼此的關係。本文除了自然(血緣)村社的關係、地域社群網絡的的行程外,特別從殖民者的統治措施,考察「社」的性質,以及「社」的多重性質對社群關係發展
Thumbnail
透過清治下「社」的性質分析,作者試圖討論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之因素,一則描述平埔社群彼此間自然形成的互動網絡,一則討論清治下不同族社如何在統治策略的操縱下,影響彼此的關係。本文除了自然(血緣)村社的關係、地域社群網絡的的行程外,特別從殖民者的統治措施,考察「社」的性質,以及「社」的多重性質對社群關係發展
Thumbnail
我們認為主要解釋在於: (1)這種說法忽視了並非全臺各地理區的開發皆漳泉籍移民先到,而粵籍移民後至,以及臺灣的開發並非全面由海岸向內陸進墾的歷史事實。 (2)更重要的是,這種說法忽略了漳、泉、粵各籍移民的原鄉地理背景和生活方式,對選擇新鄉居住地的影響。
Thumbnail
我們認為主要解釋在於: (1)這種說法忽視了並非全臺各地理區的開發皆漳泉籍移民先到,而粵籍移民後至,以及臺灣的開發並非全面由海岸向內陸進墾的歷史事實。 (2)更重要的是,這種說法忽略了漳、泉、粵各籍移民的原鄉地理背景和生活方式,對選擇新鄉居住地的影響。
Thumbnail
原住民的土地大部分都被林先生(林務局)和唐先生(台糖)拿走了,這是戰後原住民與國家之間土地糾紛的基調。
Thumbnail
原住民的土地大部分都被林先生(林務局)和唐先生(台糖)拿走了,這是戰後原住民與國家之間土地糾紛的基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