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6 - 樂於分享與交流的重要性( 平面設計師 - Hong Da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宏達是一位平面設計師,同時也是線上課程平台的的教師,也在一些大學開課或開設講座,主要剛開始被找去幫一些過去的導師代課,沒想到反應意外不錯,所以有越來越多的邀約。
宏達表示,雖然他的線上課程的名稱是書籍設計,但書籍設計的範圍涵蓋很廣,圖像、文字、各個層面都有沾到,所以可以說是平面設計的大雜燴。
大學畢業後的他,當完兵後到了一家電商做平面設計,後來過了一年半離職決定自己出來做,他覺得在那間公司所學有限,自己出來承接設計案更有學習與探索的可能性。
他的一些客戶找上他的原因,是他習慣在他個人的臉書上發布自己的作品,他覺得在這個時代,有時臉書是最方便聯絡的管道,而因為加了臉書有更多連結後,也能有更多的機會。
他覺得這個產業很需要交流與互動,設計是個很多元化涉及的產業。他曾經參加過國際設計營隊,可以體會到唯獨台灣比較封閉些,其他國外的設計師們非常把握交流的機會,非常樂於分享自己所有的,與其他人做交流,來回的產生激盪。
宏達覺得,有時候大家會怕別人會知道自己的想法,所以不願意分享,害怕自己的點子分享之後就被別人拷貝。他覺得如果能提出想法來交流,經過討論後做出更好的東西,才是更理想的方式。
學習的人再怎麼拷貝,也沒辦法完全學習到百分之百的精髓,我們一出生就在模仿,走路、拿筆、語氣,也不會就因此變成另一個人,我們都還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反而是很多學習的人都需要靠模仿的方式練習,再靠自己的創意揣摩出更不一樣的作品,當大家都能互相交流一起切磋,創造更好的作品時,整個大環境也能變得更好。


課程:從設計到印刷「書籍設計」好有趣


Hong Da Design Studio


不停 Bu Tin 自由接案生活 Podcast

立即在各大串流平台免費收聽本集完整版 Podcast

免費在 Apple Podcast收聽:
免費在 Spotify 收聽:
免費在 Google Podcast 收聽:

追蹤及按讚獲取更多自由接案及活動資訊!

不停 Bu Tin Instagram:
不停 Bu Tin Facebook:
不停 Bu Tin Website:

追蹤主持人呂罰看更多紐約的生活分享!

呂罰 Instagram:
呂罰 Facebook:
呂罰 Website:

立即免費收聽完整版 Podcast / 文章閱讀


歡迎收聽不停,我是呂罰,我是一名在台灣與紐約自由接案的視覺設計師,不停這個podcast 邀請各種自由工作者來分享他們的經驗,在medium/matters/方格子閱讀每集文章,所有相關資訊在網址列輸入butin.co就能找到不停的官方網站。
別忘記到Facebook 和 Instagram 搜尋butin.co 按讚留言及分享給身邊的朋友,追蹤第一手自由接案生活的資訊喔!我們下週日晚上11:00見。
如果你有任何視覺設計上的需求,歡迎搜尋呂罰來聯繫我。

願意以行動支持這個節目嗎?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請你幫我免費點擊讚賞鍵點到滿,我將得到一些收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5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停 Bu T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學是動畫科系的若凡,在途中發現自己對動畫還好,反而對插畫與美術方面特別有興趣,於是在畢業後前往英國就讀插畫系研究所。
Chia 是一位目前正在英國就讀劍橋藝術學院的童書插畫剛畢業的插畫家,除了插畫以外,同時也有藝術教育者的身份。
Ali 艾力畫什麼 是一位台灣的黑板繪師,在台灣的黑板繪師不多,多半也都是兼職的狀態,願意全心投入的需要很大的勇氣,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找不到這樣的職缺。接案的客戶多半是餐廳或是咖啡廳,一些有黑板存在的店家,沒辦法駕馭黑板的圖像,希望可以精美呈現的客戶。
創辦不想工作室的 Nick,經歷兩份工作後感覺到職場帶來的經驗不如預期,於是開始自己接案。對於工作室叫做不想工作室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如果你通常不想做什麼,那就是你知道自己想走什麼方向,只是未必那麼明確,所以把工作室取名為不想工作室。
Minz 鄭閔之是一位自由接案的文字工作者,同時有經營「小說家之眼」分享許多文案相關的知識性文章,承接過小說、商業文案、各式書籍,意外的在與憂鬱症共存的期間踏入自由接案這個領域。
大志是一位自由接案的導演和攝影師,同時他在踏入影像產業之前也是一位咖啡師,曾經在比賽中得過冠軍喔!熱愛咖啡的他打退伍後的計畫是先當一年的咖啡師,後來過了一年半後,覺得自己的作品與經驗不夠豐富的他,找到了一份導演助理的工作,實習了一陣子後開始自己出來接案。
大學是動畫科系的若凡,在途中發現自己對動畫還好,反而對插畫與美術方面特別有興趣,於是在畢業後前往英國就讀插畫系研究所。
Chia 是一位目前正在英國就讀劍橋藝術學院的童書插畫剛畢業的插畫家,除了插畫以外,同時也有藝術教育者的身份。
Ali 艾力畫什麼 是一位台灣的黑板繪師,在台灣的黑板繪師不多,多半也都是兼職的狀態,願意全心投入的需要很大的勇氣,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找不到這樣的職缺。接案的客戶多半是餐廳或是咖啡廳,一些有黑板存在的店家,沒辦法駕馭黑板的圖像,希望可以精美呈現的客戶。
創辦不想工作室的 Nick,經歷兩份工作後感覺到職場帶來的經驗不如預期,於是開始自己接案。對於工作室叫做不想工作室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如果你通常不想做什麼,那就是你知道自己想走什麼方向,只是未必那麼明確,所以把工作室取名為不想工作室。
Minz 鄭閔之是一位自由接案的文字工作者,同時有經營「小說家之眼」分享許多文案相關的知識性文章,承接過小說、商業文案、各式書籍,意外的在與憂鬱症共存的期間踏入自由接案這個領域。
大志是一位自由接案的導演和攝影師,同時他在踏入影像產業之前也是一位咖啡師,曾經在比賽中得過冠軍喔!熱愛咖啡的他打退伍後的計畫是先當一年的咖啡師,後來過了一年半後,覺得自己的作品與經驗不夠豐富的他,找到了一份導演助理的工作,實習了一陣子後開始自己出來接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學人類設計》系列,正是為了讓大家自學及自行實踐HDS,讓大家活出設計本質。
Thumbnail
在職涯探索中,興趣、志向都會隨著時間的長河改變。本文採訪了平面設計師 Howard 的職涯追求與迷惘之路,以及面對迷惘的看法和建議。
創作線上分享會 第二場分享會是線上分享會,關於生活如何和創作經驗的融合,首先我們學習的管道有許多種,可以從閱讀、課程講座以及PODCAST等等之類的去學習,實際創作和學習同時一起,先創作後,再去改善與學習,閱讀創作書籍和小說,不侷限於一個領域內,而是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並不是一本可以照表抄課的工具書,也不是一本無來由推崇閱讀有多美好的傳教書。相反的,它是一本能夠激發讀者思考閱讀本質、發掘自己和閱讀之間的關係的作品,適合已經有閱讀習慣的讀者,與內心的自我對話來反思閱讀之於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Patrick Bet David在一場演講中分享了產出內容的價值,提醒人們將自己的價值與經歷流傳給後人。內容創作者的動機可能從好玩、名與利,進而延伸到傳承。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容創作背後更深層的意義,以及閱讀與思想家連結的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一直有在Instagram上關注設計師,畢竟很早就有做自己書的想法 設計自己喜歡、想讓讀者拿起來閱讀,就是我很在意的地方,老實說如前面所說: 沒有給獨立出版一條龍廠商、出版社製作一個很大的考量點也是設計師的選擇自由 此外也包含如何發出合作信的小技巧,以及合作內容的討論。
Thumbnail
Hahow 好學校平臺的線上課程一直都是我跟身邊的人都非常愛用的學習平臺,這次要跟大家推薦超值得上的一門課,就是圖文不符推出的 '讓圖不只是好看的-資訊設計思考力',除此之外Hahow 好學校平臺還有非常多優質課程供你選擇,現在就到下方連結去看看吧!
Thumbnail
有很多人會想要自學平面設計,不管是想要從事相關工作、興趣、協助自己工作等等,雖然網路資源越來越多,但對於剛想入門的人卻因為選擇太多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入門。 這邊分享我自己詳細學習設計的經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一些幫助。
Thumbnail
黃大為(David Huang),是一位臺北出生的插畫家、設計師及自由創作工作者。在本篇文章中,你將會看到他的個人成長歷程、插畫創作過程和對於不同文化及語言的探索。從學習到創作,他對於插畫的獨特觀點將會讓你有全新的啟發。
Thumbnail
《自學人類設計》系列,正是為了讓大家自學及自行實踐HDS,讓大家活出設計本質。
Thumbnail
在職涯探索中,興趣、志向都會隨著時間的長河改變。本文採訪了平面設計師 Howard 的職涯追求與迷惘之路,以及面對迷惘的看法和建議。
創作線上分享會 第二場分享會是線上分享會,關於生活如何和創作經驗的融合,首先我們學習的管道有許多種,可以從閱讀、課程講座以及PODCAST等等之類的去學習,實際創作和學習同時一起,先創作後,再去改善與學習,閱讀創作書籍和小說,不侷限於一個領域內,而是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並不是一本可以照表抄課的工具書,也不是一本無來由推崇閱讀有多美好的傳教書。相反的,它是一本能夠激發讀者思考閱讀本質、發掘自己和閱讀之間的關係的作品,適合已經有閱讀習慣的讀者,與內心的自我對話來反思閱讀之於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Patrick Bet David在一場演講中分享了產出內容的價值,提醒人們將自己的價值與經歷流傳給後人。內容創作者的動機可能從好玩、名與利,進而延伸到傳承。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容創作背後更深層的意義,以及閱讀與思想家連結的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一直有在Instagram上關注設計師,畢竟很早就有做自己書的想法 設計自己喜歡、想讓讀者拿起來閱讀,就是我很在意的地方,老實說如前面所說: 沒有給獨立出版一條龍廠商、出版社製作一個很大的考量點也是設計師的選擇自由 此外也包含如何發出合作信的小技巧,以及合作內容的討論。
Thumbnail
Hahow 好學校平臺的線上課程一直都是我跟身邊的人都非常愛用的學習平臺,這次要跟大家推薦超值得上的一門課,就是圖文不符推出的 '讓圖不只是好看的-資訊設計思考力',除此之外Hahow 好學校平臺還有非常多優質課程供你選擇,現在就到下方連結去看看吧!
Thumbnail
有很多人會想要自學平面設計,不管是想要從事相關工作、興趣、協助自己工作等等,雖然網路資源越來越多,但對於剛想入門的人卻因為選擇太多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入門。 這邊分享我自己詳細學習設計的經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一些幫助。
Thumbnail
黃大為(David Huang),是一位臺北出生的插畫家、設計師及自由創作工作者。在本篇文章中,你將會看到他的個人成長歷程、插畫創作過程和對於不同文化及語言的探索。從學習到創作,他對於插畫的獨特觀點將會讓你有全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