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嚎野人》在體制外永遠在一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劇名:Hunt for the Wilderpeople
台譯:神鬼嚎野人
年份:2016
國家:紐西蘭
導演:塔伊加維迪提
編劇: 塔伊加維迪提
演員:山姆·尼爾
朱利安·丹尼森

我們都活在體制中,為了維持社會和諧,遵守著規矩並依循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聽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對,和諧的社會需要大家共同維持。於是可以為整體人類福祉加分的是好人,反之破壞進步價值觀的就是壞人,必須要受到懲罰與改造。許多標籤因應而生,被判定為對社會有害的、不容於世的不斷被貼在某些族群身上,他們被認為是罪大惡極,是人類中的害蟲。

他們是體制之外的人,不管願不願意,這個體制都不適合他們。

就像瑞奇,一個典型的”壞孩子”:父不詳,被未成年懷孕卻無力扶養的母親拋棄;他不聽話、愛偷竊、吐口水、翹家、丟石頭、亂踢東西、搗毀公務、放火、到處遊蕩還喜歡塗鴉,小小年紀不學好已經被多個寄養家庭拒絕。行為頑劣成了觀眾對他的第一印象,也是第一個貼在他身上的標籤,所以當看到他被送到貝拉的農場時,與深山中與世隔絕的環境還有充滿慈愛的貝拉格格不入時,第一個感受也是為貝拉擔憂,深怕這個惡魔會傷了一顆美麗的心。

但並沒有。

本以為無惡不作、天不怕地不怕的瑞奇馬上被與自然共存中的殘酷與血腥嚇飛了魂,同時也臣服於貝拉的愛與智慧中。那是種全然的關懷與信任,盡力給瑞奇最舒適的生活,相信瑞奇身為人的自主與獨立思考,就算兒福團體警告過瑞奇是個危險的存在仍教導他狩獵與使用槍械,慢慢的瑞奇在那裡找到歸屬感,那是過往生活中不曾出現過的家的感覺,有了這樣的環境,或許瑞奇可以跳脫環境給予的命定改邪歸正,不再是別人眼中只會破壞又毫無建設性的人。

馬為什麼一定必須要被人類馴服與騎乘?就讓馬單純的快樂吃草不行嗎?一段瑞奇與貝拉的對話忠實反映出體制對人們的掌控,似乎我們都有著必須要成為的樣子,卻忽略了其他可能性。瑞奇在貝拉身邊看到體制外的美好,我們或許不一定要長成體制期待我們成為的樣子,因為在體制外並非只是充滿負面標籤與責怪。

只可惜好景不長,真的不長,貝拉這個瑞奇唯一的希望離世,廣大的農場只剩下貝拉孤僻的怪人丈夫赫克,赫克不喜歡瑞奇、認為收養瑞奇只是貝拉的一廂情願,所以並不認為兒福團體將要來把瑞奇帶走有何不可。但瑞奇早已知道自己並無法生存於體制之下,再回到其中等著他的也只是少年監獄與永遠無法翻身的黯淡未來,為了拯救自己而使出的反抗行為竟陰錯陽差之下將互相看不順眼的兩人帶上了逃亡之路,一個野外求生達人與一個在野外絕對活不下去的小孩,必須互相扶持以逃出體制的追捕。

因為體制不適合他們,因為體制只會將他們犧牲。

突如其來的冒險、腳色間從互相對立到互相依賴、過程中未知事件帶來的各式考驗,經歷過對立方的追逐與逃亡後主角終究會成長,這些不斷在各類型電影裡出現的劇情公式,交織在《神鬼嚎野人》裡卻一點也不老套。導演讓個性十足的腳色們妙語如珠推動故事發展,搭配讓觀眾眼睛一亮的運鏡及動作場面,與點綴在其中的致敬經典電影畫面,交會出一場華麗的旅程,帶著觀眾一步一步揭開等待著的主角們驚喜,也一同感受其中的喜怒哀樂。

導演維迪提一貫的快節奏特色同樣也貫穿在這部電影中,從開頭到結尾沒有一絲多餘,每一段故事與每一個鏡頭都很乾脆,迅速將觀眾如拉上雲霄飛車般狂奔,還有他同樣擅長的用幽默包裹嚴肅,讓觀眾可以心情輕鬆的把電影看完也同時得到反思,而沒有一絲被說教感。

一直以來我們所存在的環境中正反兩方總是不斷互相拉扯,正派的一方打著正義的旗幟自詡責任就是將反派一方擊倒。這是我們生存的價值觀,也是大眾電影中所欲傳達出的理念,故事會結束在正派經過危難後終將擊敗反派保住正義,觀眾也會因此給予認同,感到大快人心。但正派與反派的定義又是怎麼決定的?被誰決定的?

是不是不符合體制的就是反派?是不是無法活在體制內就是不允許?這個長久以來我們太過覺得自然的事,在《神鬼嚎野人》中被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需要體制?現行體制的模樣真的是符合眾人的嗎?最重要的,那些因故無法活在體制內的人該怎麼辦?從電影中反映出來的,似乎我們已經有了答案,就是要強押他們變成被期望的模樣,但對於每個人的自主性以及獨特性,比較起來就不重要也沒什麼人在乎了。

於是本應該代表真理正義的警察與兒福機構在這裡成了自以為是的小丑,他們總是用自己的道德來看待世界,抱著讓全人類更好的廣大理想行事,卻忽略了世界並不是一個標準化的工廠,在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事實下無法讓大家都一模一樣。

能不能在體制內適應良好很多時候由不得人選擇,像是瑞奇,明明只是個孩子就必須要背起別人以他的家庭背景為他安上的原罪,被貼滿標籤,像是生產線上的不良品而被唾棄著。隨著故事進展,我們可以得知變成”壞孩子”並不是他的選擇,而是這個身分選擇了他,又整個體制內的規則使他無法反抗,只能認命的接受自己永遠無法有所成就的”事實”。

到底誰來關心這些在體制外的人?到底我們的世界真的封閉到容不下任何相異存在嗎?這部電影扎扎實實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不要被那些標準蒙蔽了眼,而看不見多元的存在。

因為,這個世界之所以美麗就在於其中的多元。是多元讓這個世界美麗。

但可惜的是,現行世界裡不管再怎麼反抗,如同瑞奇與赫克用盡全力脫逃,單純想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建立出個適合他們的世界,不可否認的,他們仍活在體制中,所有不容於體制的異樣依然必須要被矯正。於是他們只能再次被迫回到體制,被迫繼續成為體制的一份子,不管這到底適不適合他們的樣子。

聽起來很悲傷,幸好人類就是存在無比的韌性,尤其是這些早已經歷風霜而成長的人們,這個權威世界就算再無情欲改變他們的模樣,他們仍可以從中找到容得下自己的地方,在巨大體制中劃出一方小小的體制之外的世界,自得其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山潮的沙龍
21會員
71內容數
我對故事上癮。電影、劇場、紙本與攝影,任何呈現故事的方式都讓我著迷不已,她們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痕跡,而我在這裡為她們留下痕跡。
影山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13
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 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 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裡 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Thumbnail
2021/03/13
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 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 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裡 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Thumbnail
2021/03/08
關於營養午餐,我所擁有的回憶不單只是不好,而是可怕至極。
Thumbnail
2021/03/08
關於營養午餐,我所擁有的回憶不單只是不好,而是可怕至極。
Thumbnail
2021/02/21
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
Thumbnail
2021/02/21
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挑戰政治禁忌的作品,悲情城市很容易讓人們期待落空。 侯導說過他只是想「拍出自然法底下人們的活動」,不帶批判的用上帝視角發出一聲嘆息,力道絕對比直接拍攝血腥場面來得強烈,暴力屠殺的影響到偏遠山區還有聾啞人士、家庭主婦、沒有政治意識的小老百姓,像是龍捲風這樣的物理力量將人裹挾進去,流氓和文人以為能夠
Thumbnail
身為挑戰政治禁忌的作品,悲情城市很容易讓人們期待落空。 侯導說過他只是想「拍出自然法底下人們的活動」,不帶批判的用上帝視角發出一聲嘆息,力道絕對比直接拍攝血腥場面來得強烈,暴力屠殺的影響到偏遠山區還有聾啞人士、家庭主婦、沒有政治意識的小老百姓,像是龍捲風這樣的物理力量將人裹挾進去,流氓和文人以為能夠
Thumbnail
猶如佛地魔與哈利波特的命運牽引,亨利/小萬/威可那與伊萊雯相似的強大潛能、孤獨處境,催生眼前的一切,但真相仍不出鄧不利多的諄諄教誨:是「選擇」而非「能力」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哈利選擇起身對抗,伊萊雯也拒絕接受毀滅世界的力量支配,建立起更強大的心理素質,達到所謂「物物而不物於物」的境界。
Thumbnail
猶如佛地魔與哈利波特的命運牽引,亨利/小萬/威可那與伊萊雯相似的強大潛能、孤獨處境,催生眼前的一切,但真相仍不出鄧不利多的諄諄教誨:是「選擇」而非「能力」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哈利選擇起身對抗,伊萊雯也拒絕接受毀滅世界的力量支配,建立起更強大的心理素質,達到所謂「物物而不物於物」的境界。
Thumbnail
創作架空世界並不簡單,尤其要做到讓讀者沉浸在故事的世界觀更不是容易的事,但布克做到了。 裡面每句對白、每個角色都沒有浪費。
Thumbnail
創作架空世界並不簡單,尤其要做到讓讀者沉浸在故事的世界觀更不是容易的事,但布克做到了。 裡面每句對白、每個角色都沒有浪費。
Thumbnail
身分認同常常面臨被貼標籤的問題,社會早已建立成千上萬的標籤來定義人;反之,若一個人身上被貼滿各式相異甚至衝突的標籤,反而可能使標籤鬆脫、模糊化,而不再能以單一化的視角來理解。《動物狂想曲》即為我們標示出物種(種族)、體型、性別、肉/草食等等差異化標籤。
Thumbnail
身分認同常常面臨被貼標籤的問題,社會早已建立成千上萬的標籤來定義人;反之,若一個人身上被貼滿各式相異甚至衝突的標籤,反而可能使標籤鬆脫、模糊化,而不再能以單一化的視角來理解。《動物狂想曲》即為我們標示出物種(種族)、體型、性別、肉/草食等等差異化標籤。
Thumbnail
「蒼蠅王」是糞便、髒物的王,所以也是醜惡的代名詞。而這樣醜惡的象徵,又如何在人性之間穿梭?《蒼蠅王》的故事是許多著名電影和小說的原型,魯賓遜漂流記、大逃殺⋯⋯都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可以從很多故事當中看到《蒼蠅王》情節的影子,但不見得都有同樣發人深省的結局。而《蒼蠅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Thumbnail
「蒼蠅王」是糞便、髒物的王,所以也是醜惡的代名詞。而這樣醜惡的象徵,又如何在人性之間穿梭?《蒼蠅王》的故事是許多著名電影和小說的原型,魯賓遜漂流記、大逃殺⋯⋯都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可以從很多故事當中看到《蒼蠅王》情節的影子,但不見得都有同樣發人深省的結局。而《蒼蠅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Thumbnail
《序章 高塔上的狙擊手》   這是一個怪物瀰漫的世界,人類反而是被霸凌的弱小生物。   即便如此,我們仍頑強地活著。   凌晨四點,蘑菇採集隊的成員們已經陸陸續續到齊了,人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小,當時年僅八歲的晨彌甚至都不是年紀最小的一個,最小的一個是一歲大
Thumbnail
《序章 高塔上的狙擊手》   這是一個怪物瀰漫的世界,人類反而是被霸凌的弱小生物。   即便如此,我們仍頑強地活著。   凌晨四點,蘑菇採集隊的成員們已經陸陸續續到齊了,人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小,當時年僅八歲的晨彌甚至都不是年紀最小的一個,最小的一個是一歲大
Thumbnail
這個世界之所以美麗就在於其中的多元。是多元讓這個世界美麗。
Thumbnail
這個世界之所以美麗就在於其中的多元。是多元讓這個世界美麗。
Thumbnail
《兔嘲男孩》導演塔伊加・維迪提,2016年的作品。 在笑鬧之餘,令人產生階級與制度的反思。
Thumbnail
《兔嘲男孩》導演塔伊加・維迪提,2016年的作品。 在笑鬧之餘,令人產生階級與制度的反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