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她的錯誤教育》愛真實的自己,不是恨

更新於 2020/04/2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劇名: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
台譯:她的錯誤教育
年份:2018
國家:美國
導演:戴絲瑞阿卡文
編劇:戴絲瑞阿卡文
Cecilia Frugiuele
演員:克蘿伊摩蕾茲
薩莎蓮恩
Forrest Goodluck

我非常非常幸運的擁有一個對於各種性向展現包容的母親。從我很小的時候,小到根本不懂事的時候開始就會一遍又一遍在我睡前講述一個神話性質的床邊故事,教導我不管性向是同性還是異性都是正常且普遍的,千萬不能用異樣眼光的看待。這樣的教育方式讓我從來沒有機會質疑性向有正常與異常之分別,因為在我根深蒂固的認知裡性向就只是性向,是個中性的詞,每個人都有,怎麼樣的型式都存在,沒有什麼好需要被增強或批判的。所以當我中學時閱讀到電影《我看見獸》的劇情介紹,當中將同性戀視為疾病,對此責難以及需要接受宗教力量治療的價值觀直接衝擊到我一直以來的信念:原來對某些人而言多元性向是錯誤且不需要被尊重的。原來對某些人而言,神愛世人所以要藉著神的力量將其他人改變成他們所期望的樣子。
同樣的衝擊在我觀賞《她的錯誤教育》時不斷湧上,當今這個我們以為已經很開明的時代裡,對性向打壓的事仍舊層出不窮,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大旗包裝住一切對承受者而言明明是惡意的行為,要求對方必須心懷感激的接受。
這讓我感到無比心痛,尤其這部電影在表現上並沒有一般宗教電影會使用的大哭大叫那類強烈且痛苦的畫面使觀眾心生懼怕而接受其價值觀,整個故事都淡淡的,用青少年心中對自己與所身處環境價值觀的困惑一點一點堆積起情緒,再用這些累積的力量緩緩衝出一個出口,輕輕的,行雲流水的,留下無比惆悵。
故事圍繞在16歲的卡麥蓉身上,父母意外去世、與虔誠教徒阿姨同住。與任何這個年紀的少男少女一般,她對世界充滿疑惑,對自己是,對感情也是,迷迷糊糊只知道自己對與異性肢體接觸感到不自在、抗拒強調女性特質的鮮紅色口紅,有交往中的異性卻忍不住受到同性友人的吸引。她並沒有給自己任何標籤也沒有批判自己的行為,怎知在一次意外中曝光了自己性向中”錯誤”的一面,因此被強制送入宗教背景的性向矯正寄宿學校,第一件事是要承認自己錯誤,接著要找出引導自己錯誤性向的理由並改進,家庭的過度關愛或忽視會影響性向、熱衷或排斥體育會影響性向,就連信仰傳統宗教也會影響性向,每個年輕人都會犯錯,沒有關係,只要接受自己的罪、找到自身問題並對症下藥,真心悔改,就能在神的愛中蛻變成為更好的人。
這間寄宿學校看似關愛,卻處處充斥著荒謬。課堂時間只讓大家湊合使用學校內能找到的教材自習,隨身行物品中與上帝無關的都要被剝奪,從生活習慣到髮型都被嚴密監控,睡覺時有查房,非經允許不得收信也不得佈置房間,要說是寄宿學校,其實更像監獄。大多時候這間學校並沒有實施教育,而是以宗教為名進行治療,強迫每個人接受自己是有罪的、強迫每個人公開分享自己的秘密;痊癒有其標準,每個人都必須要朝那個標準前進,如果不從就會受到處罰,但不允許對此表達不滿,因為一切都是為了要使他們回復正常,一切都是為了他們好。
有些人看似接受了,他們可以自在的享受在其中,透過每天不斷努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蛻變,但還有另外一些人從來不吃這一套,他們在這個環境裡戴上面具,表面看似配合卻從未失去過自己。
初來乍到的卡麥蓉就處於這兩個群體間,一方面她並不覺得自己是不正常的,一方面在這樣不斷指責的環境裡懷疑是不是其實自己才是有問題的一方。就像每一個脆弱的青少年,對世界有太多不解也太需要來自周遭的肯定,而學校中每時每刻灌輸對自己的恨意在在只是讓她更加迷惘,強大的孤獨感、連唯一親人的阿姨都將她推進無法理解的境地裡,總總自責並沒有讓她如學校預期般修正性向,而是痛苦,無止盡對自己的指責帶來的痛苦。
看到這裡我難過極了,到底有誰有資格畫出一條線訂定什麼樣的人是正常而什麼樣的人不是?本來就沒有是非對錯的事,到底要如何才能被教育成為正常的樣子?這些孩子們被迫仇恨自己真實的模樣,每時每刻帶著罪惡與恐懼生活,只因為有個自以為高高在上的權利操控著他們,用毫無道理的屁話洗腦這些孩子,並期許他們有朝一日成為理想的樣子。悲傷的是,一直到今日這些情況都不斷發生,從整個大環境價值觀的打壓到甚至連父母自己都會對子女氣質的否定,太多人仍受著苦卻被自以為良善的一方控制,讓我光想就噁心。
幸好卡麥蓉不是孤單一人,她認識了兩個在學校中格格不入的同學,他們不像學校裡其他人那麼積極向上,也沒有符合刻板印象中正常的外貌打扮與生活背景,但他們忠於自我的信念給了卡麥蓉力量,當卡麥蓉又被困惑掌控時表現支持。
整個觀影過程中我的心總是為卡麥蓉懸著,擔心在她這個容易且需要被他人影響的年紀中會在狗屁裡失去自我,像是《我看見獸》故事裡一般,承認自己有罪並在神的愛中重生。但幸好,儘管這個故事絕大多數時候都只是淡淡的敘事,仍不忘強調一個所有人、包含這間性向矯正寄宿學校裡的每一個人都該永遠記得的事:真實的自己是永遠丟不開的。只要一點點改變與刺激,看似適應最良好、最積極改變自己的人也會重新回復到原本的樣子,這並無對錯,活成真正的自己並無對錯,錯的是那些指責,那些教導人要恨自己的教條。
比起直接形容光有多燦爛,有些時候放進黑暗中更能突顯其明亮,《她的錯誤教育》就是一部給我有如此感覺的電影,當所有一開始立下的價值被逐一打破,最後到底該相信的是什麼就清晰起來了。充滿信念的人根本對自己充滿懷疑,反倒是疑惑的人找到了心底的光,觀眾不知道他們將會面對什麼、想必困難重重,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都在這個荒謬的環境裡更堅定了,帶著對自己滿滿的愛,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71內容數
我對故事上癮。電影、劇場、紙本與攝影,任何呈現故事的方式都讓我著迷不已,她們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痕跡,而我在這裡為她們留下痕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山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世界之所以美麗就在於其中的多元。是多元讓這個世界美麗。
其實並不是每個吸血鬼都享受這看似酷炫的永生。
那個一瞬間之於台灣電影還不知道在哪裡,大家都在找,就算身處危險中仍契而不捨的尋找著。
改編自作家菲力帕葛雷格瑞著名爭議小說,一場男女奪愛加權力角逐的戲碼悄然展開,誰能奪得亨利八世的歡心,成為一代女皇。(出自開眼電影網)
到底猶大為什麼會出賣耶穌,《萬世巨星》這齣戲或許可以解答我的疑問。
這次倫敦動漫展的來賓名單一公佈就讓我尖叫,賽門佩吉要來,而且這張照片也太帥了吧!
這個世界之所以美麗就在於其中的多元。是多元讓這個世界美麗。
其實並不是每個吸血鬼都享受這看似酷炫的永生。
那個一瞬間之於台灣電影還不知道在哪裡,大家都在找,就算身處危險中仍契而不捨的尋找著。
改編自作家菲力帕葛雷格瑞著名爭議小說,一場男女奪愛加權力角逐的戲碼悄然展開,誰能奪得亨利八世的歡心,成為一代女皇。(出自開眼電影網)
到底猶大為什麼會出賣耶穌,《萬世巨星》這齣戲或許可以解答我的疑問。
這次倫敦動漫展的來賓名單一公佈就讓我尖叫,賽門佩吉要來,而且這張照片也太帥了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上文談了如果要讓教育做到以學習者為中心,我們就必須先成為真實的自己。本文將從這個起點,接續討論何種狀態是展現「真實自我」,而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有會表現出被社會塑造的「虛擬自我」。接下來我們會從成為真實的自己,談到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我們需要承擔的責任,這種責任不同於教條化的義務,它與人自身的權益
Thumbnail
一位浪漫主義者,一個自由的靈魂,一個帥氣女生,一枚自發性單身者,一對交往許久的戀人。三男三女,探討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你能接受戀人的異性友人嗎?分手情人偶然見面怎麼辦?真的有好聚好散嗎?從這些問號,嘗試解答愛情的模樣。
Thumbnail
整部劇的平衡感算滿好的,四個家庭線輪流共奏,可謂過癮。雖然情節複雜,但流轉順暢。而劇中探討的議題也讓我滿有共鳴的,雖然有些地方實在過於狗血,但還在能接受範圍內。某種程度來說,這些浮誇的情節,也算是稍稍沖淡了劇中較為黑暗的情緒,讓人在觀看的過程不致於那麼痛苦。
Thumbnail
「任何人的誕生,都不是以完美及全能的型態來到,相反地,我們是以完全對世界的無知來到這世界。每一天的成長,透過我們的身體、心理寫下親自體驗人生的記錄。這些體會再交會而成我們的情感和思維路線,形成我們的人格性情,也長成獨特的一個我。」──《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Thumbnail
既是以身為一位學生,也是以一位向未知探索的成年人,夾雜在孩子與大人間角色的角度去分享這篇整理過後的文章。 沒有圍牆,沒有門,而是名副其實的「開放式」教育學校。沒有訓導處,只有陪你一起練習正視情緒面對挫折的諮商處。
Thumbnail
愛並不是一件外衣,能夠披著去行使任何事,將縱慾說成是為你著想的善意,都只是自以為是的付出,甚至早已從黑暗淪為邪惡。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上文談了如果要讓教育做到以學習者為中心,我們就必須先成為真實的自己。本文將從這個起點,接續討論何種狀態是展現「真實自我」,而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有會表現出被社會塑造的「虛擬自我」。接下來我們會從成為真實的自己,談到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我們需要承擔的責任,這種責任不同於教條化的義務,它與人自身的權益
Thumbnail
一位浪漫主義者,一個自由的靈魂,一個帥氣女生,一枚自發性單身者,一對交往許久的戀人。三男三女,探討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你能接受戀人的異性友人嗎?分手情人偶然見面怎麼辦?真的有好聚好散嗎?從這些問號,嘗試解答愛情的模樣。
Thumbnail
整部劇的平衡感算滿好的,四個家庭線輪流共奏,可謂過癮。雖然情節複雜,但流轉順暢。而劇中探討的議題也讓我滿有共鳴的,雖然有些地方實在過於狗血,但還在能接受範圍內。某種程度來說,這些浮誇的情節,也算是稍稍沖淡了劇中較為黑暗的情緒,讓人在觀看的過程不致於那麼痛苦。
Thumbnail
「任何人的誕生,都不是以完美及全能的型態來到,相反地,我們是以完全對世界的無知來到這世界。每一天的成長,透過我們的身體、心理寫下親自體驗人生的記錄。這些體會再交會而成我們的情感和思維路線,形成我們的人格性情,也長成獨特的一個我。」──《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Thumbnail
既是以身為一位學生,也是以一位向未知探索的成年人,夾雜在孩子與大人間角色的角度去分享這篇整理過後的文章。 沒有圍牆,沒有門,而是名副其實的「開放式」教育學校。沒有訓導處,只有陪你一起練習正視情緒面對挫折的諮商處。
Thumbnail
愛並不是一件外衣,能夠披著去行使任何事,將縱慾說成是為你著想的善意,都只是自以為是的付出,甚至早已從黑暗淪為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