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逆風也不順風,只乘自己的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日滿城風雨的藝人感情新聞,加上心理醫生的一篇逆風發文引起網路大戰,我內心有超多話想說,幾經思考之後,我仍是選擇跳出我的舒適圈,表達我自己。
如果有追蹤我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從未評論過各種實事及新聞,因為我真的不愛淌渾水或湊熱度。
但這次看著揭人過往瘡疤、人身攻擊等各種言論出籠,我突然意識到我所處世界的現況便是如此,我當然可以覺得與我無關選擇漠視就好,但我卻深知這代表著能努力的還有更多,所以思考著究竟能做點什麼讓更多的包容深入人心,即便只是影響一個兩個人都好,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事實上這幾年各種公眾人物負面消息出來,網路上一窩蜂的轟炸當事人時,我雖然知道那些人做了許多傷害他人的事情,理智上我也會想要評論他們的行為對錯,但另一面我也總是在想,這樣的人生課題真不簡單啊,這個人挺得過去嗎?期望他真的能學到一課,而不是憂鬱過度成為另一種社會問題。
若內心不夠強大,大眾的眼光真的能殺死一個人。
回到這次事件的開端,我不覺得公開發言有任何對錯好壞之分,就只是當事人做了當下對自己最好的選擇而已,也是她和他生命中必要經歷的課題,當然也就要各自承擔後續帶來的影響。
但對於我而言,將感情訴諸公眾平台的那些文字就如同雙面刃,造成損傷的未必只有筆下的人物,在不知不覺中也可能加深自己的傷口。
某個程度來說,我是能感同深受女人被背叛後發現真相時的那份憤怒和受傷的,因為幾乎類似的劇情在我生命中也曾真實上演過。
我是沒有九年之久,但也有個六七年,而且這麼巧,我也是透過手機發現的。
當年知道前夫外遇加上他對過往某些方面狀況的坦誠,我也是氣瘋了,許多我被蒙在鼓裡的內幕讓我逼著他去做性病檢查。
身為正在餵母奶的媽媽,我的憤怒更是加劇,不只是焦慮自己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可能被感染,更是萬分擔心才三個月大的孩子。
當然,結果是正向的,我才能在這裡說這些話。
老實說,要不要公開自己的故事我也是琢磨再三,一度想說是不是文章放在私人臉書就好,但因為看到太多網路留言說,不懂當事人的傷痛,便沒資格呼籲她注意言論,公開對方惡行只是剛好而已。
有鑑於此,我還是決定放下自己的擔憂,跨出這一步想來聊聊,公開指責或許不是唯一選擇。
雖然無法真的感同身受當事人的傷痛,但至少我知道自己過往的傷痛,我感受過真相浮出水面時受到背叛的那種憤怒,而那種憤怒甚至會壓過難過受傷的感覺,只想要向全世界證明我很好,問題不在我,都是對方的錯,都是對方的問題。
事實上,那時候我恨不得身邊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過份行徑,我就可以把責任通通推給他當個受害者就好。
於是,我要求前夫得要向他父母坦承他的作為。
因此我很清楚訴諸公眾的背後,是一個受傷想證明自己的小女孩。
但我也很清楚,這樣的方式什麼也證明不了,後來我才明白如此不過是證明了我有多害怕自己不夠好,才需要用他人的錯來證明自己的好。
經過幾年療癒的旅程,我更清楚知道對錯的標準是自己賦予的,我們可以無意識的依照大眾的標準評斷是非,也可以選擇有意識的放下框架。
當我不再定義那些行為稱為背叛或錯誤時,我的怨懟也就煙消雲散,同時放過我自己了。
真正重要的並非別人的行為,而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又是何種角度愛自己的。
唯有我們先接納自己,不再設立愛自己的標準,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去看見他人行為背後的恐懼。
是的,我當年也做了當下能做的最好選擇,因此把自己推上了得要面對生命課題的這條路,所以我不後悔。
但若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此刻,我應該會做不一樣的選擇,因為現在我明白了指責錯誤不會讓我自己的世界變好,放下對立後我才真正感受到了愛。
另外,我還想說,在一起的時間長短,無法作為愛情真實的依據,許多的人持著一個觀點,認為如此長的時間分分合合仍願意選擇對方,就代表那是真愛。
為此我著實打了一個大問號,心裡不禁納悶這集體意識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大多數人基於什麼下此定論?
我猜想會不會是一種自我投射,想為曾經的自己聲援呢?
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有曾經投注在一段感情、一份工作、一件事務或一個目標上的經歷,很可能在過程中便逐漸發現並非自己真正想要的或本質上不適合,但當機立斷卻不是人人都做得到,往往我們都抱著一份不甘心繼續將錯就錯,因為對於過去所付出的時間及心力感到不捨,好像停下了就代表我們損失了,也等於要承認自己的選擇錯了。
於是很多時候我們便說服自己,只是時間還沒到,再撐一陣子就會不一樣的。
有時候我們幾個月就清醒了,也有時候我們花了三五年仍不願意面對。
所以時間長短真的代表了任何意義嗎?我覺得並不能一言概論,有可能是愛,有可能是安全感,有可能是自我評價等等的許多因素混合。
就好比被家暴的婦女,長期受困不離開也不代表就是深愛施暴者,背後有太多值得探討的因素,而每個當事者背後的原因都不盡相同。
最後,我想要說,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迷失犯錯的時候,但就是因為那些經歷,我們才能學到一課,成長而後調整自己。
也是因為曾經各種的不完美,我們才能去同理與接納不同人的狀態。
一個完美,沒失戀過的人,他教你如何走出愛情傷痛,你真的會相信嗎?
一個理財達人,從沒投資失敗,他教你如何避免理財陷阱,你又覺得他可靠嗎?
行為就只是行為,事件本身是中立的,全由當事人如何詮釋及從中吸取養分。
行為不代表一個人的好壞,也不代表一個人是否值得被愛,更不代表一個人的專業與否。
就好比離婚這件事,可以詮釋為婚姻失敗,也可以詮釋為愛自己的開始。
也就是因為我曾經多不愛自己,如今我才能學會好好愛自己。
請讓我們都重新拾起心中的愛,給出多點的包容,也許有一天自己也會需要同樣的理解與善意啊!

  • 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臉書粉專: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擊下方拍手LikeButton,幫我拍手五下,會員加入及拍手都是免費的喔!我可以藉由你的拍手有機會獲得贊助一杯飲料的費用。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35內容數
一個單親媽媽用生命寫下的故事 曾經不斷想要追尋完美,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直到經歷婚姻危機,才發現不完美是最好的禮物,帶我看見愛一直都在 ❤️FB粉絲專頁❤️ Winnie。與不完美的私密對話 https://www.facebook.com/WinnieWithImPerfec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nni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十幾年後再度重溫,觀看的角度也與年少時大相逕庭了,更深刻明白這部作品能屹立不搖的原因。 當女兒歡呼壞人被擊敗,懇切盼望主角們找到破解難關的方法時,我反而看見過去不曾思考過的脈絡,劇(書)中的許多情節與人物一再的消除是非對錯的劃分,沒有絕對好壞之分,貫穿整個系列的最強大魔法是──愛。 我不禁暗自驚嘆,
許多時候,我們只是一昧的怨懟事情為什麼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或是其他人為何都不能把事情做好。 於是就忘了,我們還能感受到喜怒哀樂,還能埋怨別人和世界,是因為我們還活著,而生命本身的背後,是有眾多足以感謝的要素組合而成的,並非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因此,生命本身就已值得感謝啦!
最近透過疫情有了一番體悟,原來「關注的焦點等於自己所處的世界」。 到底是這世界真的如此混亂,還是自己選擇去看見世界充滿惡意呢?
聲音不只是溝通表達的工具如此簡單,它還隱藏著我們與自己的關係,以及對世界的互動方式。 很多時候,不是關於究竟說了些什麼,而是從說話的方式、頻率及節奏,去聽見更深層的內在聲音。 當我們釋放了聲音的可能性,也打開了通往自由路上的可能性。
「神經科學證明,不需改變任何環境因素,僅僅以不同方式思考,就能藉由改變大腦,進而改變行為、態度和信仰。 透過內心預演,在腦海中創造或重建經歷,大腦迴路就可自行重組,觸發新的神經元連結網絡,反映出目標,讓大腦先一步存在於未來,而不受限於現實環境。」 本書就是在教授如何進入潛意識,用新的策略重設它。
有次在牌卡諮詢的過程中,我問了個案一句話:「你能容許自己是個不堅強的母親嗎?」 她回答:「不行。」 而這個兩個字已足以道盡她一生為何如此艱辛,不但要一肩扛起家計養老公小孩,還要忍受老公難以捉摸的脾氣。 「得要是堅強的母親」這強大的信念,宛若咒語般困住了她大半輩子......
十幾年後再度重溫,觀看的角度也與年少時大相逕庭了,更深刻明白這部作品能屹立不搖的原因。 當女兒歡呼壞人被擊敗,懇切盼望主角們找到破解難關的方法時,我反而看見過去不曾思考過的脈絡,劇(書)中的許多情節與人物一再的消除是非對錯的劃分,沒有絕對好壞之分,貫穿整個系列的最強大魔法是──愛。 我不禁暗自驚嘆,
許多時候,我們只是一昧的怨懟事情為什麼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或是其他人為何都不能把事情做好。 於是就忘了,我們還能感受到喜怒哀樂,還能埋怨別人和世界,是因為我們還活著,而生命本身的背後,是有眾多足以感謝的要素組合而成的,並非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因此,生命本身就已值得感謝啦!
最近透過疫情有了一番體悟,原來「關注的焦點等於自己所處的世界」。 到底是這世界真的如此混亂,還是自己選擇去看見世界充滿惡意呢?
聲音不只是溝通表達的工具如此簡單,它還隱藏著我們與自己的關係,以及對世界的互動方式。 很多時候,不是關於究竟說了些什麼,而是從說話的方式、頻率及節奏,去聽見更深層的內在聲音。 當我們釋放了聲音的可能性,也打開了通往自由路上的可能性。
「神經科學證明,不需改變任何環境因素,僅僅以不同方式思考,就能藉由改變大腦,進而改變行為、態度和信仰。 透過內心預演,在腦海中創造或重建經歷,大腦迴路就可自行重組,觸發新的神經元連結網絡,反映出目標,讓大腦先一步存在於未來,而不受限於現實環境。」 本書就是在教授如何進入潛意識,用新的策略重設它。
有次在牌卡諮詢的過程中,我問了個案一句話:「你能容許自己是個不堅強的母親嗎?」 她回答:「不行。」 而這個兩個字已足以道盡她一生為何如此艱辛,不但要一肩扛起家計養老公小孩,還要忍受老公難以捉摸的脾氣。 「得要是堅強的母親」這強大的信念,宛若咒語般困住了她大半輩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過去困苦的自己,不應該被否認和羞恥,而是應該被承認和接納。作者認為這樣的過去是生命的一部分,讓我們從中成長。這是一篇關於接納自己過去的積極訊息。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如果你的另一半不斷地背叛你,你還會選擇原諒?」 「會,不管多少次我都會選擇原諒」 這是你對於自己人生的選擇,不是我的選擇。 當時心裡浮出了這一句話,感謝我內在真實的聲音,在混沌紛亂的時刻,依然保守著我的心。 回想起這一段對話,思考著那是真正的愛嗎?還是只是一種「自我感動」式的犧牲?無底線的
我不是不講理的人,妳未來怎麼選擇我本來就會尊重妳的,因為人是有自由意志,不管妳到底愛誰,未來想跟誰在一起,我是無法強迫妳的,我寧願妳直接跟我說,或許妳不知道怎麼開口,但是我也不想透過流言蜚語來得知!我不明白妳的愛情三觀是什麼,我曾經也以為我們會有結果!(我也知道這變化並不是在去年開始)但我仍然相信妳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
Thumbnail
已經不只一位女人跟我說自己的老公出軌,無論是婚前婚後。我不懂為什麼想和這樣的對象結婚,對於出軌和被出軌的人,意義是什麼?這只能等到我身為局內人的那一天才能懂。 我不想存在於謊言的關係中,欺騙別人等於欺騙自己,誰也不好過。 有些人沒有把重心放在感情上,所以另一半始終不會造成他的困擾,而我老是太
我一直不懂何謂愛自己,或許不做傷害的行為就是愛自己。過去的傷害令人站不起來,甚至懷恨到想要報復,思緒一旦沉浸其中,就是傷害自己的行為。是別人的事情,還自己拿過來壓在身上,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很恐怖的未來還沒到,現在就怕的不能生活,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 一個人要做到只活在此刻,把剛剛上面講的三件事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過去困苦的自己,不應該被否認和羞恥,而是應該被承認和接納。作者認為這樣的過去是生命的一部分,讓我們從中成長。這是一篇關於接納自己過去的積極訊息。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如果你的另一半不斷地背叛你,你還會選擇原諒?」 「會,不管多少次我都會選擇原諒」 這是你對於自己人生的選擇,不是我的選擇。 當時心裡浮出了這一句話,感謝我內在真實的聲音,在混沌紛亂的時刻,依然保守著我的心。 回想起這一段對話,思考著那是真正的愛嗎?還是只是一種「自我感動」式的犧牲?無底線的
我不是不講理的人,妳未來怎麼選擇我本來就會尊重妳的,因為人是有自由意志,不管妳到底愛誰,未來想跟誰在一起,我是無法強迫妳的,我寧願妳直接跟我說,或許妳不知道怎麼開口,但是我也不想透過流言蜚語來得知!我不明白妳的愛情三觀是什麼,我曾經也以為我們會有結果!(我也知道這變化並不是在去年開始)但我仍然相信妳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
Thumbnail
已經不只一位女人跟我說自己的老公出軌,無論是婚前婚後。我不懂為什麼想和這樣的對象結婚,對於出軌和被出軌的人,意義是什麼?這只能等到我身為局內人的那一天才能懂。 我不想存在於謊言的關係中,欺騙別人等於欺騙自己,誰也不好過。 有些人沒有把重心放在感情上,所以另一半始終不會造成他的困擾,而我老是太
我一直不懂何謂愛自己,或許不做傷害的行為就是愛自己。過去的傷害令人站不起來,甚至懷恨到想要報復,思緒一旦沉浸其中,就是傷害自己的行為。是別人的事情,還自己拿過來壓在身上,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很恐怖的未來還沒到,現在就怕的不能生活,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 一個人要做到只活在此刻,把剛剛上面講的三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