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竹中數資班講如何在AI時代成為贏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I界李白蔡老師應新竹中學數理資優班鄭老師的邀請,來到十八尖山下的這間百年名校演講。講題是:『如何在AI時代成為贏家』。當鄭老師熱情地前來門口迎接並送上好喝的青茶時,兩人有著以下的對話:
鄭老師:「今天的聽眾是資優班學生,可能中間會提很多問題哦!您介意嗎?」
蔡老師:「沒問題,我知道怎麼跟同學們互動。」
蔡老師以竹中人所熟悉的越野賽跑開始,說明跑步有兩大挑戰。一是如何提高跑步的效率,包含跑得更快,或是跑得更輕鬆。二是如何避免跑步時造成身體受傷害,包含運動傷害,甚至猝死。AI有極大的潛力可扮演隨身教練兼防護員的角色,克服以上兩大挑戰。
進入主題後,蔡老師分別介紹AI發展的兩種流派:(1) AI應模仿人類具有感知能力並對環境刺激做出回應的智慧型代理人派以及(2) AI應用於專解某特殊任務的AI工具派。蔡老師也分別展示了兩派的最新成果影片,讓同學感受一下這兩派的差別。
1950年代正妹代表奧黛麗赫本
之後,蔡老師分別敘述1950-1980的AI萌芽時代,1980-2010的專家系統-機器學習時代,以及2010年後的深度學習時代。每個時代蔡老師都置放該時代的代表性正妹。其中1950年代蔡老師選用的是左邊這位明星,在場聽眾不愧是資優生,有人立馬答出來!
在解釋機器學習時,蔡老師沿用上月為啟明學校同學開發的例子。以監督式學習為例,首先請同學想像自己正在進行訓練的AI,接著播放三種鳥叫聲,並說明每種叫聲是屬於何種鳥。聽了兩次以後,蔡老師問同學們訓練夠了嗎?同學回答:好了!於是蔡老師說:現在想像你是上線測試的AI,然後播放這三種叫聲之一,請同學預測是哪一種。就這樣,完全不需畫面就講解了監督式學習的概念,同學們也都表示理解機器學習的訓練階段測試階段
最後,蔡老師展示了目前以科技輔助運動訓練的一些成果。第一個是結合運動與遊戲的Switch遊戲『健身環大冒險』。當同學們看到代言人新垣結衣時,荷爾蒙立刻上升尖叫連連,所幸,在影片結束後,同學們也能即時回到現實。第二個是不需裝設任何穿戴裝置,直接利用電腦視覺即時分析健身動作,並在做完一段訓練後立刻給予自然語言的回饋,提醒操作者需加強之處,同學們都十分感興趣。蔡老師也不忘利用這個機會提醒同學,將來在座應該會有很多位AI界的高手。在發展與應用AI時,除了對個人有益外,一定要把握一個原則:對社會整體有益才做
國民老婆新垣結衣代言結合運動與遊戲的『健身環大冒險』
這次演講,蔡老師印象最深刻的是,資優生們非常有回應,而且聽到一個主題有問題立刻舉手,而且多半是聯想到其他的問題。例如,蔡老師在說明Google資料中心如何利用AI進行節能時,有位同學立刻舉手,詢問Google資料中心間是否有互相備援的機制。同學們也經常兩三人一組細聲討論現在正在說的概念。如果之後再到資優班演講的話,蔡老師將設計更多互動的單元,讓同學可以即時發表自己的想法!兩小時的演講,就在蔡老師與全班同學合影中熱鬧地結束!蔡老師為竹中資優班同學擁有兩位博士級名師鄭老師與曾老師感到幸福。
蔡老師與竹中資訊老師曾老師、竹中資優班同學合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127內容數
從小就愛看各大報的AI界李白蔡宗翰教授發現,現今市面上很少有給小朋友讀的線上媒體,希望能開始做這件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宗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此為蔡老師提供給修課學生的參考資料的handout,為Jure Leskovec 課程的Graph Neural Network投影片的簡略解說,在此分享給有興趣的同好。這可不是完整的介紹文章,請對照原投影片使用。
此為蔡老師提供給修課學生的參考資料的handout,為Jure Leskovec 課程的Graph Neural Network投影片的簡略解說,在此分享給有興趣的同好。這可不是完整的介紹文章,請對照原投影片使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均一AI實驗室研發了「AI狐貍貓」和「Jutor英語家教」等教育AI產品,並在暑假舉辦了AI研習課程,包括體驗Rai學習嚮導、製作小工具及客製化chatbot。課程中,老師們學習如何創建AI工具,並獲得了積極的回饋。這次活動展示了AI如何提升教學效果,並鼓勵教師們探索更創新的教學方法。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我的美好生活,是健走,還是釣魚,還是騎單車,讓想望倘佯在內湖森川里湖之美中。就在「碧湖公園」、「內湖運動公園」、基隆河連結捷運站之「自行車步道」新工程啟動前,採錄不永續所在,體驗用 AI 書寫永續願景,一起寫下公園及步道新風貌的美好生活想望,進而育成 AI 融
Thumbnail
隨著AI教父黃仁勳於前日(6月8日)離臺,今年2024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終於落幕,電腦展期間各重量級公司主管一連串的演講,無不昭示AI新世代的來到。本文討論AI世代的優勢,以及家長們應如何因應教育。
Thumbnail
這是一次在苗栗國中分享AI教學應用的經驗。在分享中包含了實作體驗、與ChatGPT共創教材、應用於教學等多方面內容。此外,還探討了AI教育的未來發展並分享了一個圖景。希望能夠為 AI 教育帶來更多創新與活力。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GPTs的應用,讓我們有機會窺見大師觀點,也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過去我們需要一本本翻閱尋找解謎的鑰匙,現在你只要呼叫GPT,這些大師就紛紛獻出智慧,為你分憂解惑。AI的時代,讓我們更容易站在巨人肩膀上。
Thumbnail
在這場討論裡,所有與談者都有提出各自的看法,大抵上大家都認為目前AI的發展,還做不到代勞這個程度,但未來很難說。會中也討論了ChatGPT & AI在未來創作的各種可能性,與主從等問題。林新惠以半玩笑的方式說,也許以後創作者的角色就變成Prompt ( 提示者),意思是我們對AI提示,讓它寫出…。
Thumbnail
最近打算跟著 李宏毅老師上傳至 Youtube 上的課程【生成式AI導論 2024】來做學習,算是邊做個記錄~
〉〉清華大學AI融入人文社會領域 昨天看到朋友轉分享一則新聞《清大結合生成式AI融入人社領域教學 協助分析史料助學習》,從文中可以看出,老師把ChatGPT當作一項工作,協助文言文斷句、編劇...等,課程有兩個重點,「如何問問題?」,第二則是「如何甄別AI給的答案?」 李卓穎院長說,研究歷史的學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均一AI實驗室研發了「AI狐貍貓」和「Jutor英語家教」等教育AI產品,並在暑假舉辦了AI研習課程,包括體驗Rai學習嚮導、製作小工具及客製化chatbot。課程中,老師們學習如何創建AI工具,並獲得了積極的回饋。這次活動展示了AI如何提升教學效果,並鼓勵教師們探索更創新的教學方法。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我的美好生活,是健走,還是釣魚,還是騎單車,讓想望倘佯在內湖森川里湖之美中。就在「碧湖公園」、「內湖運動公園」、基隆河連結捷運站之「自行車步道」新工程啟動前,採錄不永續所在,體驗用 AI 書寫永續願景,一起寫下公園及步道新風貌的美好生活想望,進而育成 AI 融
Thumbnail
隨著AI教父黃仁勳於前日(6月8日)離臺,今年2024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終於落幕,電腦展期間各重量級公司主管一連串的演講,無不昭示AI新世代的來到。本文討論AI世代的優勢,以及家長們應如何因應教育。
Thumbnail
這是一次在苗栗國中分享AI教學應用的經驗。在分享中包含了實作體驗、與ChatGPT共創教材、應用於教學等多方面內容。此外,還探討了AI教育的未來發展並分享了一個圖景。希望能夠為 AI 教育帶來更多創新與活力。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GPTs的應用,讓我們有機會窺見大師觀點,也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過去我們需要一本本翻閱尋找解謎的鑰匙,現在你只要呼叫GPT,這些大師就紛紛獻出智慧,為你分憂解惑。AI的時代,讓我們更容易站在巨人肩膀上。
Thumbnail
在這場討論裡,所有與談者都有提出各自的看法,大抵上大家都認為目前AI的發展,還做不到代勞這個程度,但未來很難說。會中也討論了ChatGPT & AI在未來創作的各種可能性,與主從等問題。林新惠以半玩笑的方式說,也許以後創作者的角色就變成Prompt ( 提示者),意思是我們對AI提示,讓它寫出…。
Thumbnail
最近打算跟著 李宏毅老師上傳至 Youtube 上的課程【生成式AI導論 2024】來做學習,算是邊做個記錄~
〉〉清華大學AI融入人文社會領域 昨天看到朋友轉分享一則新聞《清大結合生成式AI融入人社領域教學 協助分析史料助學習》,從文中可以看出,老師把ChatGPT當作一項工作,協助文言文斷句、編劇...等,課程有兩個重點,「如何問問題?」,第二則是「如何甄別AI給的答案?」 李卓穎院長說,研究歷史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