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十多年來全世界都認為喝紅酒有益健康,許多醫生也根據研究報告與調查統計,建議病人喝少量的紅葡萄酒來預防動脈硬化或預防高血壓等慢性病。
我身邊也有不少進入熟齡的朋友刻意養成每天睡前喝一、二杯紅酒的習慣,年輕朋友更是學著像歐美人一樣,以紅酒佐餐,即便重養生的人,也都因為地中海飲食的健康之名,對紅酒不排斥。
可惜紅酒這麼美好的生活調劑品,卻有一半左右的台灣人不適合喝,最新的研究證明,喝酒會臉紅的人只要每天攝取14公克的酒精,大約就是兩杯紅酒的量,罹患頭頸癌跟食道癌的機率比對照組高出五十倍以上,而且研究也證實,同時也會增加大腸癌及中風的機會。
近代這股紅酒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1年美國著名的新聞節目「六十分鐘」,製作了「法國悖論」的專題報導,討論以美食為生活重心的法國人,為何吃不胖又比較健康(主要是以心血管疾病來比較),節目的結論是因為法國人有飲用紅酒的習慣。節目播出後引起廣大迴響,自此許多人就開始為了健康理由喝紅葡萄酒。
有關紅葡萄酒有益健康的研究,結論是裡面含有多酚,也就是近年很夯的天然抗氧化物——植化素,在食物當中植化素含量最多的是花花綠綠的各種蔬菜與水果的果皮。
因為紅酒是使用深紫色果皮的葡萄品種釀造而成,而且釀造過程沒有去皮,由整顆榨成汁,所以果皮含的植化素仍然保留在酒中,而這些天然的抗氧化物對身體各個器官的代謝與老化,都具有保護作用。何況喝紅酒時,通常都是跟朋友家人一起快快樂樂地享用,心情愉快對健康當然也有幫助。
只可惜紅酒這麼美好的生活調劑品,卻有一半左右的台灣人不適合喝,最新的研究證明,喝酒會臉紅的人只要每天攝取14公克的酒精,大約就是兩杯紅酒的量,罹患頭頸癌跟食道癌的機率比對照組高出五十倍以上,而且研究也證實,同時也會增加大腸癌及中風的機會。五十倍是很高的機率,簡直比抽菸致癌的機率還要令人擔心啊!
這一半的台灣人,就是一般我們看到喝酒臉會紅的體質,這是亞洲黃種人特有的體質,西方白人比率非常少,所以特稱為「亞洲紅臉症」,近年因為基因醫學的進步,知道這是亞洲人身上某種分解酒精的基因的變異所造成的。
簡單描述一下酒精在身體內的代謝,乙醇(也就是酒精的化學名稱)喝進體內後,很快就會被吸收經由血液送到肝臟來分解。大約百分之八十的乙醇是藉由肝臟裡的乙醇去氫酶(ADH),在這種醇的催化下,乙醇會變成乙醛,然後乙醛會在另一種酶,乙醛去氫酶(ALDH)的作用下轉化為乙酸,然後乙酸再進入另外一系列的代謝循環後,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排出體外。
問題就出在乙醛去氫酶(ALDH)的基因變異,台灣有高達百分之四十七的人有變異,不容易代謝乙醛,那些因為喝酒代謝不掉的乙醛會在全身亂竄,造成皮膚微血管擴張,發癢,這也是我們看到的臉紅,而乙醛也就是致癌的元兇。
至於另外百分之二十的乙醇是由另外一種酶,乙醇氧化酶(MEOS)來代謝掉,而目前的研究認為,乙醇氧化酶可以經由訓練而提升它的活化效率,也就是經常喝酒,的確可以增加部分酒量,但是百分之八十的酒精還是得靠乙醛去氧酶來代謝掉。
總之,對於沒有基因變異的人,也就是喝酒臉不會紅的人,喝紅酒也許是有點好處的,但對於那些喝酒臉會紅的人來說,喝任何酒,都只是在跟自己過不去,增加完全沒有必要冒的風險。
其實,如果喝紅酒的好處是來自於釀造時沒去皮而保留下來的植化素,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吃新鮮的葡萄呢?何況現在不館是有機或袋裝種植的葡萄,若沒有農藥的疑慮,連皮一起吃就可以獲得遠比喝紅酒多得多的植化素,又安心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