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生活》| 石頭不該拿來建築成禁錮自己的圍牆,而是成為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橋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 IMDb

圖片| IMDb

女主角是一位工作能力強、野心大,但不善於表達感情並且對周遭感到憤世忌俗的人,她像隻刺蝟的總將緣分往外推又為此傷痕累累。因為一些緣故而搬回老家,無法和家人相處的她決定做心理諮商,解開她心中的結。

『選擇容易走的路有什麼錯?如果我們還沒準備好,有必要一定要選艱難的路把自己逼到絕境嗎?』

諮商師向她說,許多人覺得磨練很重要,所以總是挑難走的路走,但沒有衡量自己是否足夠接受挑戰和承擔風險的情況下可能反倒會害慘自己,那麼,這個時候選擇容易走的路不對嗎?我們被灌輸趁年輕就是要去撞要去跌、從失敗中學取經驗,雖然我們從中成長,但在沒經過衡量的時機把自己拋向艱難的處境,就像士兵沒裝子彈就上戰場一樣,不是勇敢,而是魯莽。儲備足夠的精力再去面對挑戰,就可以避開一些無謂的挫折並獲得更有價值的收穫。

圖片 | IMDb

圖片 | IMDb

『世界有很多規則,你可以選擇要不要遵守』

女主角一開始對於心理治療師不同以往醫生形象的諮商模式感到質疑,卻也從框架跳脫後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我們經常因為當局者迷而無法意識到自己正陷入的框架,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常強調“Think out of your box”的重要性。無論是社會或自己建構起的固化思維,踏出去了才能發現曾經打轉的世界有多狹小。只有拆掉圍牆,主動賦予每個角色、事物的定義,才能不再被動的受限。停止複製、貼上的機械化動作,才有新的故事被創造。

圖片 | IMDb

圖片 | IMDb

『當我們對自己有更深的暸解時,別人怎麼想都沒關係了』

我們會那麼害怕被否定、被誤會,很多時候是因為對於自己不夠暸解、肯定。籃球員林書豪曾說:『當你知道你是誰,你不是誰就不重要了』。思考並堅持自己的樣子,就不容易因他人的貶低、不理解而感到灰心。暸解自己本就是每個人一生的課題,過程中他人任意貼上的標籤都只是挑戰,我們從中反思但不需要將其內化。

圖片 | IMDb

圖片 | IMDb

『我們應該像小時候一樣,可以對父母生氣,因為那是健康有益的』

女主角的家庭跟很多傳統家庭一樣,父母執著於支配的地位,決斷地認為什麼是對子女最好的,忽略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傳統的家庭裡,『溝通』成為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在父母的認知裡,溝通只有單向的從上對下,雙向的來往交流是以下犯上的行為。他們自認為暸解孩子的程度往往高於實際,並一直堅信著自認的版本。而子女可能因為多次的溝通失敗而放棄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

就像父母有情緒,子女也應該擁有表達情緒的權利。適度的表達自己的不滿,才能避免累積長久的負面能量爆發出來並造成破壞性的後果。對於父母,他們可能因子女突如其來的反撲感到詫異,發現自己的用心不被領情、付出的受到嫌棄,他們也會為此感到傷心無比。正因如此,若能夠透過溝通互相暸解或將心結解開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ang, Shen的沙龍
10會員
23內容數
Fang, S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7/19
許多掙扎、糾纏於過去的遺憾、痛苦而無法放下的人都是帶著傷前進,努力假裝不痛或者痛了就打麻醉,未曾停下來好好治癒。而流著血往前行不會令傷口自行癒合,反而使之不斷擴大,痛苦也只會不斷增加
Thumbnail
2020/07/19
許多掙扎、糾纏於過去的遺憾、痛苦而無法放下的人都是帶著傷前進,努力假裝不痛或者痛了就打麻醉,未曾停下來好好治癒。而流著血往前行不會令傷口自行癒合,反而使之不斷擴大,痛苦也只會不斷增加
Thumbnail
2020/06/30
『霸凌』這個詞尚未被廣泛認知前,它就已經是存在的事實,只有是否被發現或重視的差異。然而很多被忽視的案例源於加害者缺乏分辨因果的緊密關聯,在無知的情況下將他人推進終生監禁的痛苦牢籠中。
Thumbnail
2020/06/30
『霸凌』這個詞尚未被廣泛認知前,它就已經是存在的事實,只有是否被發現或重視的差異。然而很多被忽視的案例源於加害者缺乏分辨因果的緊密關聯,在無知的情況下將他人推進終生監禁的痛苦牢籠中。
Thumbnail
2020/06/26
這場疫情像是一場全球性的龍捲風,把整個世界從根部拉起、捲入風暴,再重重摔到地面上。在這個旋渦中,每個人都失去了掌控原先日常的能力,任憑風暴將自己拋高並甩到不曾駐足的位置,掉落在陌生的地方還心有餘悸之時,就得擔心尚未走遠的龍捲風會不會轉個彎又向原路襲來
Thumbnail
2020/06/26
這場疫情像是一場全球性的龍捲風,把整個世界從根部拉起、捲入風暴,再重重摔到地面上。在這個旋渦中,每個人都失去了掌控原先日常的能力,任憑風暴將自己拋高並甩到不曾駐足的位置,掉落在陌生的地方還心有餘悸之時,就得擔心尚未走遠的龍捲風會不會轉個彎又向原路襲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是生涯諮詢師,他輔導個案時,發現個案心裡常常有一堵看不見的牆,把自我局限在很小的地方,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把思維裡的牆全部拆掉,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有的時候,所謂的限制就是限制本身而已,如果你願意的話,總是可以掌控些什麼東西。誰沒有痛苦,誰沒有糾結呢?你可以在被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是生涯諮詢師,他輔導個案時,發現個案心裡常常有一堵看不見的牆,把自我局限在很小的地方,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把思維裡的牆全部拆掉,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有的時候,所謂的限制就是限制本身而已,如果你願意的話,總是可以掌控些什麼東西。誰沒有痛苦,誰沒有糾結呢?你可以在被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