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金該怎麼發?齊頭式還是從立足點出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於紓困補助這件事啊,錢到底要怎麼發?要發現金還是消費券?齊頭式通通都發?還是根據立足點發給最需要的人?真正需要的人又該怎麼評估?

像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都是採用一次性的現金發放,對象相對普及,只要年收入在一個金額之下,幾乎是無差別的齊頭式發放,而這個金額限制讓大部分的人或家庭都可以拿到紓困補助。反觀台灣,不論是帶身分證去就好的一萬元,或是藝文紓困1.0或2.0,台灣政府立意良善,希望能快點核發,救急不救窮。我必須說這出發點真的是很感人,也相信很多人也能因此能稍微喘口氣,但也一肚子困惑想要釐清。

Photo by Alexander Mils on Unsplash

Photo by Alexander Mils on Unsplash

我所謂的齊頭式發放,以美國為例子來說,在美國只要是年收入低於9萬9000美元(大概是300w元台幣)的成年公民,每人能拿到1200美元(大概3萬5千元台幣),這些人約佔公民人口的90%,也可以說不論是窮人或是中產階級都可以拿到紓困補助。

大部分的人聽完可能都會覺得憑什麼啊?年收入300w跟年收入30w的人拿到一樣多的錢?如果今天是出於「福利」,這當然不公平!但是如果出於「刺激消費、促進經濟」的角度出發,我覺得整齊頭式發放有何不可?因為年收入30w的人可能會把錢都花在刀口上,3萬5花得剛剛好,但那些年收入300w的人,消費力照理說會比較高,很可能會為了把這3萬5花掉,而又去消費了超過這個金額的錢。這樣不是才會真正「刺激經濟、促進消費」嗎?

相對來說,台灣被我歸類為採立足點平等的發放,希望能把錢發給需要的人,所以其實立意本跟刺激消費不同。主要提供給月收入低於2萬4、工作受到疫情影響的自營業者、工會投保的等等。老實說,我並不覺得採立足點發放有什麼問題,但是採立足點發放最重要的就是想要「排富」,把錢發給「真正受到疫情影響的人」,可是來看看藝文紓困2.0內容:

自然人申請者:不論本須知第一次公告時有無提出申請,均可申請。將比照勞動部「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之勞工生活補貼」 方案,補助一百零九年四月至六月共 3 個月為原則,每人每月 1 萬元共 3 萬元之補助。另審酌申請者新提出之已投入之製作或其他相關費用(依檢附之新事實證明審酌),酌予增加補助經費, 合計補助金額以 6 萬元為上限。

[申請者須提供]
1.申請表(附件 3-自然人申請表)。
2.中華民國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3.一百零九年受疫情影響之證明,得以下列文件之一證明:
Ⅰ. 承攬或受委託之契約書影本。
Ⅱ. 若無書面契約者,可檢具邀約工作之電子郵件、通訊軟體之截圖,並同時檢附由委託單位出具之證明書(附件 4-自 然人受委託或邀請參與藝文活動證明書)。
Ⅲ. 其他可證明工作受疫情影響之資料。
4.投入成本佐證資料

我擷取部分規則,剩下想研究的可以看這:https://mocfile.moc.gov.tw/files/202004/123715ea-0d80-44c4-9d9a-502cb943776c.pdf 以及 https://www.moc.gov.tw/webarticle_110101.html

白話文是「只要提出受疫情影證明的藝文工作者(自由接案那種,不是有公司的)就能可以拿到紓困金」,乍看其實也很合理,但是大家有發現嗎?沒有任何但書,不用查戶頭存款、是否有房地產、或是有其他業外收入?或是整個家庭收入不得超過多少?政府希望能快速發放的好意,要被濫用感覺真的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畢竟很多能成為自由接案者的朋友,可都是先從資本階級的上位出生的呢...

不論是齊頭式或是針對立足點,都是好意,也都來自人民納稅錢,身為公司小齒輪,賺的很少,但一分一毫都跑不了,適逢這個報稅季,在按下報稅按鈕的時候,我真心誠意的希望所有去領紓困補助的朋友,都是真的「需要」,而不是只是貪婪的「想要」。

Photo by Vance Osterhout on Unsplash

Photo by Vance Osterhout on Unsplas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納很消極的沙龍
43會員
23內容數
年過三十還不會理財,被長輩訓斥之後,請爸媽教一下,卻也是得不到什麼答案欸... 只好土法煉鋼,看看別人出的書,然後自以為認真的紀錄一下。簡單說就是我的讀書心得區,順便借你們看一下。
2021/08/20
機會成本是-你願意為他放棄什麼?此刻的花錢縮小了未來做選擇的範圍,影響了未來的能力。而我們,正是用未來某刻的緊縮,來換取此刻的寬裕。為了不讓未來總是痛不欲生,我們都知道要「聰明花錢」,但怎麼做?其實就是 — 停下來,想一想。這麼簡單的道理我們都知道,但我們為什麼總是做不到?
Thumbnail
2021/08/20
機會成本是-你願意為他放棄什麼?此刻的花錢縮小了未來做選擇的範圍,影響了未來的能力。而我們,正是用未來某刻的緊縮,來換取此刻的寬裕。為了不讓未來總是痛不欲生,我們都知道要「聰明花錢」,但怎麼做?其實就是 — 停下來,想一想。這麼簡單的道理我們都知道,但我們為什麼總是做不到?
Thumbnail
2021/01/20
「日本有一種默契,『認為錢是骯髒的』、『不可以談錢的話題』。因此沒有人學過與金錢有關的知識,大家就這樣長大,不知不覺開始工作賺錢。成為大人之後,即使能夠自由用錢,也有許多人不知道該如何跟錢打交道。」這是突破人生五十的松浦彌太郎寫下的,大人的財務篇章的開頭。是否對這段話特別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2021/01/20
「日本有一種默契,『認為錢是骯髒的』、『不可以談錢的話題』。因此沒有人學過與金錢有關的知識,大家就這樣長大,不知不覺開始工作賺錢。成為大人之後,即使能夠自由用錢,也有許多人不知道該如何跟錢打交道。」這是突破人生五十的松浦彌太郎寫下的,大人的財務篇章的開頭。是否對這段話特別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2021/01/18
對,你沒看錯!說到投資我們誰不是想把錢放進自己的口袋裡,而且是越多越好,越快越好!但這本書告訴你的竟然就是「請先懂怎麼花錢」。對一個文組出身,加上高中之後數學就沒及格過的我來說,想理解「投資」這件事,真的只有先頭大、再頭痛而已。這理論一開頭就好迷人,開始想像花錢的愉悅,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Thumbnail
2021/01/18
對,你沒看錯!說到投資我們誰不是想把錢放進自己的口袋裡,而且是越多越好,越快越好!但這本書告訴你的竟然就是「請先懂怎麼花錢」。對一個文組出身,加上高中之後數學就沒及格過的我來說,想理解「投資」這件事,真的只有先頭大、再頭痛而已。這理論一開頭就好迷人,開始想像花錢的愉悅,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北市娛樂公關經紀職業工會 新聞稿  2021年6月15日 《紓困制度大塞車,勞工申請大不易》 自紓困4.0開放申請後,工會陸續接到了需要協助的個案,在協助的過程中我們整理出在紓困4.0申請中,面對到的既存問題: 一、衛福部:無勞保擴大急難紓困 【一戶等於無數張嘴,但紓困金只有一人份】 ★我想幫忙
Thumbnail
台北市娛樂公關經紀職業工會 新聞稿  2021年6月15日 《紓困制度大塞車,勞工申請大不易》 自紓困4.0開放申請後,工會陸續接到了需要協助的個案,在協助的過程中我們整理出在紓困4.0申請中,面對到的既存問題: 一、衛福部:無勞保擴大急難紓困 【一戶等於無數張嘴,但紓困金只有一人份】 ★我想幫忙
Thumbnail
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店有申請紓困補助。說到這個就有氣,申請這個幾乎是我這一個月以來的噩夢。不只是上傳文件什麼的,要單月自營收報表、核定稅額繳款書、存摺以及身分證,可光填那個單月自營收報表算那個數學就基本上快把我搞瘋了。現在也很多人在講政府的制度讓真正需要的人沒領到,沒有真正的回應民間的需求。每天來跟
Thumbnail
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店有申請紓困補助。說到這個就有氣,申請這個幾乎是我這一個月以來的噩夢。不只是上傳文件什麼的,要單月自營收報表、核定稅額繳款書、存摺以及身分證,可光填那個單月自營收報表算那個數學就基本上快把我搞瘋了。現在也很多人在講政府的制度讓真正需要的人沒領到,沒有真正的回應民間的需求。每天來跟
Thumbnail
(↓看完後記得分享、點選付費閱讀或贊助,支持台灣在地文創工作者↓) 台灣現階段,不太可能施行無條件基本收入,我們可這樣自救:
Thumbnail
(↓看完後記得分享、點選付費閱讀或贊助,支持台灣在地文創工作者↓) 台灣現階段,不太可能施行無條件基本收入,我們可這樣自救:
Thumbnail
Ref試想一下,如果政府每個月都發給所有國民一筆錢,讓他們能夠滿足基本生活所需,是不是一件很棒、但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正是「無條件基本收入」...
Thumbnail
Ref試想一下,如果政府每個月都發給所有國民一筆錢,讓他們能夠滿足基本生活所需,是不是一件很棒、但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正是「無條件基本收入」...
Thumbnail
試想一下,如果政府每個月都發給所有國民一筆錢,讓他們能夠滿足基本生活所需,是不是一件很棒,但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正是「無條件基本收入」(又稱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想要促成的目標。 無條件基本收入這件事歐美早有在討論,而台灣在這一兩年慢慢從媒體上看到相關話題...
Thumbnail
試想一下,如果政府每個月都發給所有國民一筆錢,讓他們能夠滿足基本生活所需,是不是一件很棒,但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正是「無條件基本收入」(又稱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想要促成的目標。 無條件基本收入這件事歐美早有在討論,而台灣在這一兩年慢慢從媒體上看到相關話題...
Thumbnail
在社會救助、急難救助及紓困補助制度改善前,收入寬裕的人就來響應「我OK,你先領」吧,給真正有需要的人申請,並分享理財經驗協助脫貧,增加利他存摺。
Thumbnail
在社會救助、急難救助及紓困補助制度改善前,收入寬裕的人就來響應「我OK,你先領」吧,給真正有需要的人申請,並分享理財經驗協助脫貧,增加利他存摺。
Thumbnail
關於紓困補助這件事啊,錢到底要怎麼發?要發現金還是消費券?齊頭式通通都發?還是發給最需要的人?又該怎麼評估誰最需要?不論哪種都是好意,也都是人民納稅錢,身為公司小齒輪,賺的很少,但一分一毫都跑不了,適逢這個報稅季,我真心誠意的希望所有去領紓困補助的朋友,都是真的「需要」,而不是只是貪婪的「想要」。
Thumbnail
關於紓困補助這件事啊,錢到底要怎麼發?要發現金還是消費券?齊頭式通通都發?還是發給最需要的人?又該怎麼評估誰最需要?不論哪種都是好意,也都是人民納稅錢,身為公司小齒輪,賺的很少,但一分一毫都跑不了,適逢這個報稅季,我真心誠意的希望所有去領紓困補助的朋友,都是真的「需要」,而不是只是貪婪的「想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