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的哀傷│靈異孤兒院 The Orphanage (20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彼得潘>是本片的原型,只是這次的童話兒童不宜,主角也換成長大之後的溫蒂/蘿拉。
童話中彼得潘是自願離家的,卻又成為「遺失男孩」的首領,在這群孩子心裡恐怕仍舊認為自己是被父母所遺棄,而憑藉想像建構出永無島、靠著精神力在其中不老不死,脫離成為大人的那份殘酷。電影中這群孤兒也有同樣的背景,蘿拉原也是他們之中的一群,即或不知情下被領養、再怎麼交雜矛盾的情緒(離開朋友VS擁有渴望已久的家庭),踏出孤兒院的那一步成為蘿拉與朋友們命運的轉捩點,她進入了成人的世界,也使她成為所有孩子中唯一活下去、長大、老去的「倖存者」。未曾想過是否好好道別,蘿拉從此與過去的世界一分為二。
被遺棄的經歷促使她日後投入愛心之家的工作,她的滿滿母愛若不被點破,觀眾並不會發現西蒙是領養而非親生,強烈暗示孤兒們期待能被無私接納的心情。然而蘿拉近乎執念的努力、不肯放棄,不只是對西蒙的母愛,她補償的更是自己童年的匱乏,長大的自己、有能力付出的自己,能讓幼年的自己知道原來有著能不被那樣拋棄的另一種可能,她企圖與自己和好的渴望,強烈到她必須再次「回到過去」,替自己、西蒙、童年的朋友們,扮演那個缺席的愛的角色。
和好,正是在母愛的主題下更核心的潛主題,不論人們自以為長大、足夠強大遺忘曾經的陰霾,若未曾真正面對過去的傷口便不會癒合,如靈媒和蘿拉所說的,傷口會不斷呼喊,希望得到回應,長大的人只是任憑其他聲響取代那份感應力,但聽不見不代表不存在,被遺棄者反倒成為了遺棄之人,不去聆聽內心失落的那塊,使它們成為揮之不去的鬼魅。哀愁的是,長大的我們,總以為所有的失落有更合乎常理的解釋,縱使付上很大的代價亦無法撫慰那樣的傷痛,使我們在同樣的課題上,一而再再而三的跌倒。
編導終究在蘿拉的哀傷中留下溫柔的結果,付上最大生命代價的她卻也和內心最大的痛和解了。作為另一個對照的母親角色,看護本妮娜直到死亡依然毫無所悉,她對自己畸形的孩子湯瑪士採取奇怪的保護行為,命令他戴上詭異的頭套而並未教導他甚至是身為母親的自己或其他孩子接納的意義,將他與外界隔離,剝奪他的童年;卻在意外發生後選擇「合理」的復仇,她不僅未曾與任何孩子和解,也沒有獲得內心真正的平靜。
那場理應不能稱之為霸凌的意外,5個過於天真的孩子只是耍了點小手段企圖誘使湯瑪士從畸形的禁錮中「走出來」;他們之中有盲人、有肢障,沒有一個不是破碎的孩子,他們或許不是無法接受異己,只是選錯了方式。當意外發生後、當他們再也不老,拿下頭套的湯瑪士已然成為他們其中之一,每一個孩子都與自己和彼此的殘缺獲得了和解。
末段,安排盲人女孩觸摸長大蘿拉的輪廓,辨認出她是他們的一員,其他孩子這才為上前笑著說她怎麼變老了。或許,不論我們如何變化,若還保持著超越肉眼可辨的清靈,再怎麼都不嫌晚,只希望我們學會和好並不會需要付上如此大的代價。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7會員
235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寧靜的村落忽遭屠滅,舉目無親的他,抱著母親及好友的屍首,不知自己將何去何從。 洛瑪,一個遭逢橫禍卻倖存的男孩。 烏莉、烏列爾,一對被諭為神明化身的雙生子。命運牽引他們三人相遇,是真心交付,還是完美騙局? 若人生能夠重來,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是否會選擇不一樣的道路?
家庭以及成長的經歷絕對是一個人個性養成以及創傷來源最大來源之處。無論那些記憶我們是否早已拋諸腦後,對於長大的我們影響甚深,尤其是那些我們真正深愛過並且在內心一直依賴著的人。看到第一篇案例的故事就能讓我心有戚戚焉,並且感同身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蘿拉父親的父母親,也就是蘿拉祖父母那段,或許
Thumbnail
前陣子和室友一起看了經典恐怖片《失嬰記》,因為電影本身給我相當深的震撼,所以第二天就去找了原著小說《蘿絲瑪麗的嬰兒》來讀(也順便找到了它的續集《蘿絲瑪麗的兒子》來看,不過這一本給人的震撼度並沒有《蘿絲瑪麗的嬰兒》高),小說本身並不長,讓人很順的就讀完了。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法式電影,以小巧輕盈的手法敘述父女間的故事。母親的離開對父女關係未產生太大影響,但女兒羅莎的成長與決定卻影響了男主角艾蒂安的人生方向。最後一幕魔幻又動人,呈現帶點感傷的故事卻充滿希望。推薦給喜歡法式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亞歷山大・李維的《成年孤兒》深刻探討了失去雙親對人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獨到的關於成年和孤兒的定義。作者以自身遭遇為例,認為經歷這樣的變化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奇妙的認知。此外,書中亦提及作者父親對宗教的強烈反感,以及如何走出哀傷的建議。本書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心靈寄託。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一貫領養了一位吸血鬼與人類的混血兒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小孤兒,你別擔心,我的陽台可以再讓你多住幾年。你可以安心長大、開花、做自己。我不會嫌你的花臭臭,我不會像傷害你媽媽的人那樣傷害你,儘管我的心也曾經被蒙蔽。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寧靜的村落忽遭屠滅,舉目無親的他,抱著母親及好友的屍首,不知自己將何去何從。 洛瑪,一個遭逢橫禍卻倖存的男孩。 烏莉、烏列爾,一對被諭為神明化身的雙生子。命運牽引他們三人相遇,是真心交付,還是完美騙局? 若人生能夠重來,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是否會選擇不一樣的道路?
家庭以及成長的經歷絕對是一個人個性養成以及創傷來源最大來源之處。無論那些記憶我們是否早已拋諸腦後,對於長大的我們影響甚深,尤其是那些我們真正深愛過並且在內心一直依賴著的人。看到第一篇案例的故事就能讓我心有戚戚焉,並且感同身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蘿拉父親的父母親,也就是蘿拉祖父母那段,或許
Thumbnail
前陣子和室友一起看了經典恐怖片《失嬰記》,因為電影本身給我相當深的震撼,所以第二天就去找了原著小說《蘿絲瑪麗的嬰兒》來讀(也順便找到了它的續集《蘿絲瑪麗的兒子》來看,不過這一本給人的震撼度並沒有《蘿絲瑪麗的嬰兒》高),小說本身並不長,讓人很順的就讀完了。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法式電影,以小巧輕盈的手法敘述父女間的故事。母親的離開對父女關係未產生太大影響,但女兒羅莎的成長與決定卻影響了男主角艾蒂安的人生方向。最後一幕魔幻又動人,呈現帶點感傷的故事卻充滿希望。推薦給喜歡法式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亞歷山大・李維的《成年孤兒》深刻探討了失去雙親對人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獨到的關於成年和孤兒的定義。作者以自身遭遇為例,認為經歷這樣的變化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奇妙的認知。此外,書中亦提及作者父親對宗教的強烈反感,以及如何走出哀傷的建議。本書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心靈寄託。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一貫領養了一位吸血鬼與人類的混血兒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小孤兒,你別擔心,我的陽台可以再讓你多住幾年。你可以安心長大、開花、做自己。我不會嫌你的花臭臭,我不會像傷害你媽媽的人那樣傷害你,儘管我的心也曾經被蒙蔽。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