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問題清單QA 第1~15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沉浸在『醒悟』的劇情之中,林老師以問答方式引導學生們抓住書中人物的互動,以及互動過程所激發出來的不同概念。經過幾次研討會的熱烈討論,完成十七章節總共十五個問題的解答。

第一~十一章
問題一、你認為本書闡述『人是抗拒改變的』或『人是不會抗拒改變的』?
答:人是不會抗拒改變的,之所以抗拒改變是因為他會考慮到四個改變的因素-
    第一個「改變後對他會有什麼好處?」
    第二個「改變後對他會有什麼壞處?」
    第三個「不改變對他會有什麼好處?」
    第四個「不改變對他會有什麼壞處?」
  當我們要說服對方改變時,不是隨便選擇一項,或者自認為是最重要的一項因素去做,而是要從對方的角度去仔細思考,哪一項才是對他最重要的最有利的因素!

問題二、本書當中,有哪些情境曾經運用了這四項改變的因素,請說明?
答:
1. 因水災,淮德用每天補貨來說服底下的主管將庫存減少到20天的量,淮德用的是「改變後有什麼好處」,主管用「改變後有什麼的壞處」來應對。
2. 嘉露說服恒萊買利安公司(第5章),她用「改變後的好處」說服恒萊,恒萊用「改變之後的壞處」來反駁嘉露。
3. 淮德說服魯澤讓自己商店的庫存移到區域倉庫(第11章),淮德用「改變之後的好處」來說服魯澤,魯澤是用「不改變的壞處」來反應。
4. 淮德說服邁田讓整個區域的所有分店實施新的補貨方法,將大部份的庫存移轉到區域倉庫,淮德用「改變之後的好處」,邁田用「改變後的壞處」來反駁淮德。
5. 淮德說服邁田讓魯澤與自己繼續用新的方法,並將商店的庫存帳移到區域倉庫,淮德用「改變之後的好處」,邁田用「改變的壞處」來思考,其實也沒啥壞處,就同意淮德的提議。

問題三、本書中提及戰略家與戰術家的不同點為何?
答:
1. 戰略家在採取一項行動之前,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至少考慮兩個以上"改變的因素",考慮改變所帶來的後遺症,然後他會事先擬定這些後遺症的解決方案。
2. 戰術家只看局部,只考慮一個改變因素,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

問題四、本書中提到的補貨及採購模式,改變前後有何差異?:
答:

raw-image

問題五、水災前後模式的改變,為何造成營收跟利潤都有顯著的增加?
答:
1. 營收的增加主要來自於"缺貨的減少",缺貨的減少的來自於三個部份:
  (1) 區域倉庫的"零數"
  (2) 跨區域倉庫的"零數"
  (3) 以前沒有展示的SKU,現在擺出來賣
2. 利潤之所以變得超高,主要來自於:
  (1) 以現有的人力、空間,並不做任何的廣告、加班,多出來的營業額扣除購入的成本(材料及運費)即轉為淨利。
  (2) 購入成本是售價的一半,多出來的營收減去成本就是純利,  28%/2+3.2%=17.2%
  
第12章 討價還價問題六、為何嘉露對單品殺價、再用多品殺價,最後全部的部品再殺價一次,供應商還是很高興地接受呢?
答:推論供應商工廠有多餘的產能,以現有的資源,多賣的營收,扣掉"變動成本"(材料+運輸)就是淨利,賣愈多,淨利愈多。當然被殺得很高興!

第13章 庫存屬誰問題七、鮑寶查帳的主要目的是要查清楚淮德有什麼違法的事情?
答:
1. 因為財務鮑寶發現淮德商店的ROI(投資回報率)特別高,她懷疑淮德是在當月結帳(盤點)的最後一天才將貨品移轉到區域倉庫,認為淮德做假帳。
2. 這是為什麼鮑寶聽到淮德說其實是在水災後就已經移轉回區域倉庫,商店只保留20天賣出平均量之時,他就放心了!

第14章 紅黃綠地帶
問題八、淮德所展現的績效中,減少商店的庫存,在哪些情境曾經提過?
答:
1. 第四章水災之後,將大部份的商店庫存轉移回到區域倉庫,只留20天的量。
2. 第十四章提到20天目標庫存量有不足及過剩,以緩衝管理紅黃綠監控目標庫量:
  (1) 一開始調高落在紅色區的SKU庫存
  (2) 反而發現落在綠色區的,可以調降的庫存更多

問題九、淮德調整目標庫存的規則如何?有何特點?
答:
1. 一周內有三天落在紅色區,就調高1/3
2. 二週內大部份都落綠色區,就調降1/3
3. 紅色為暢銷品,攸關營業額,所以一周內就要有應變、優先調整

問題十、當淮德以緩衝管理紅黃綠監控目標庫量之後,對員工產生了什麼後遺症呢?答:因為進貨量銳減,造成人心惶惶,員工認為商店庫存越來越少,以為要關門大吉,淮德的解決對策:召開員工大會說明目前的作法。

第15章 一家商店行,不代表集團行
問題十一、大倫對嘉露說:"淮德他打破了所有規則,但沒有打破系統",淮德打破了哪些規則?淮德如何才能打破系統呢?
答:
1. 打破以下的規則


raw-image

2. 採用以下原則即可打破系統:
只要有發生“錯誤的產品,置放在錯誤的位置”的現象,就為所有的位置增設一個中繼站(聚合點),把所有的位置大部份的庫存放到這個中繼站(聚合點)。
                備註: “位置”可能指的是商店或區域倉庫

問題十二、大倫對嘉露解釋"光靠降低庫存是不可能令庫存轉數增加的",因為減少庫存將危害可得性,銷售就會下降,所以不是靠降低庫存讓 ROI變高,那是甚麼呢?
答:主要是靠增加銷售量(28%)來增加ROI,由於減少了”缺貨”的發生讓營業額增加了。淮德把對的產品放在對的地方,大部份庫存放在預測比較準的地方(越接近上游越準確),靠著較快而靈活的運輸把產品送到需要的地點。

第16章 微型倉
問題十三、請畫出微型倉的現場佈置圖?
答:以下影片與書中描述的情景來比較,影片多了電腦輔助系統,而且沒有書中那個轉動的圓柱體的結構或設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staNBOdYLk

第17章 試點
問題十四、邁田想說服其他兩家店實施淮德的作法,但這二家店經理不願意的理由為何?
答:
1. 如果繼續用商店的表現(營業額跟利潤)來衡量他的績效,他們就不願意
2. 他們不願冒喪失銷售的風險,把庫存放在自己身邊這樣才有安全感

問題十五、邁田用"改變的好處"來說服另兩家店的經理,店經理如何回應?
答:店經理根本不想聽,觸動人們改變的二個因素已經被他們壓抑了。
1. 缺貨這件事,一直以來想盡辦法皆無法解決,他們已經習慣於缺貨,缺貨變成生活中的一件存在的事實,缺貨不再是問題了 (不改變的壞處已被壓抑)。
2. 深信為了持有更多庫存,才能保障銷售,庫存降低會威脅到他們的銷售(改變的好處被壓抑)。

                      改寫於桃園家中 04/19/2019

後記 :
  本文是作者藉由導讀TOC管理小說『醒悟』所整理之心得第二篇,期待與TOC粉絲們分享後能夠更深入『醒悟』的情境當中,進而從書中獲得更多供應鏈管理觀念的實戰經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廠長教室(TOC)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本系列文章是作者藉由讀書會導讀者的角色,引導亟欲學習供應鏈管理的TOC粉絲們,唯有深入管理小說『醒悟』的情境之中,才有機會歸納並獲得該小說的〝中心思想〞,學習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概念。
2020/08/27
本文以作者所輔導的工廠實例改編而成,從輔導工廠之階段成果發表PPT檔案中,擷取有關『醒悟』在實務應用的內容,引導TOC追隨者如何循序漸進地實踐『醒悟』的內容,還是老話,觀念一旦改變,日常行為就會改變。 『目標』與『醒悟』這二本書都不在教我們"思考"工廠管理或供應鏈管理的問題,而是教我們"改變觀念",
Thumbnail
2020/08/27
本文以作者所輔導的工廠實例改編而成,從輔導工廠之階段成果發表PPT檔案中,擷取有關『醒悟』在實務應用的內容,引導TOC追隨者如何循序漸進地實踐『醒悟』的內容,還是老話,觀念一旦改變,日常行為就會改變。 『目標』與『醒悟』這二本書都不在教我們"思考"工廠管理或供應鏈管理的問題,而是教我們"改變觀念",
Thumbnail
2020/05/27
一、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過去二個月,大家已經研討完畢『醒悟』的四十三道問答題,而且也理解了供應鏈管理的中心思想,還有任何疑問嗎?」林老師問學生們,並同時打出以下的投影片,讓同學們複習。   「看似簡單,可是如何將『醒悟』落地,我個人非常沒把握!」過了片刻,有一學生表達"空有理論難以落實"的感
Thumbnail
2020/05/27
一、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過去二個月,大家已經研討完畢『醒悟』的四十三道問答題,而且也理解了供應鏈管理的中心思想,還有任何疑問嗎?」林老師問學生們,並同時打出以下的投影片,讓同學們複習。   「看似簡單,可是如何將『醒悟』落地,我個人非常沒把握!」過了片刻,有一學生表達"空有理論難以落實"的感
Thumbnail
2020/05/26
一、我以為讀出"中心思想"了   又是二周過去了,   「我已經能夠輕易回答老師對『醒悟』所提出的問答了喔!」有一學生很有勇敢地站起來說,而其他同學也充滿自信地點頭表示認同。   「很好!我相信你們已經將這43道題目的答案背誦得滾瓜爛熟了!」林老師稱讚學生們說。   「是的!」另一學生說,其他同學們
Thumbnail
2020/05/26
一、我以為讀出"中心思想"了   又是二周過去了,   「我已經能夠輕易回答老師對『醒悟』所提出的問答了喔!」有一學生很有勇敢地站起來說,而其他同學也充滿自信地點頭表示認同。   「很好!我相信你們已經將這43道題目的答案背誦得滾瓜爛熟了!」林老師稱讚學生們說。   「是的!」另一學生說,其他同學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他堅持用自己的選擇取得另一層面的勝利,#從至高無上的神裡搶到生命的權利。 我發現在每次選擇,覺察到自己的抉擇策略及價值排序,也知道自己為什麼這個或不選那個,當然還可以發現習性。
Thumbnail
#他堅持用自己的選擇取得另一層面的勝利,#從至高無上的神裡搶到生命的權利。 我發現在每次選擇,覺察到自己的抉擇策略及價值排序,也知道自己為什麼這個或不選那個,當然還可以發現習性。
Thumbnail
如同前一篇「塔羅敘事下的甜點」文提到的, 創業的這一路上,我們不斷的被各種拋出高塔外 每天的生活都在應對不同的變化(是不小心參加了什麼超級變變變節目嗎🥲) 常常新一步的決案,完全推翻前一段時間的定案 有時都會覺得自己一直做出調整和改變,卻好像都在「重新出發」,是不是哪裡怪怪的? 直到最近看完「轉
Thumbnail
如同前一篇「塔羅敘事下的甜點」文提到的, 創業的這一路上,我們不斷的被各種拋出高塔外 每天的生活都在應對不同的變化(是不小心參加了什麼超級變變變節目嗎🥲) 常常新一步的決案,完全推翻前一段時間的定案 有時都會覺得自己一直做出調整和改變,卻好像都在「重新出發」,是不是哪裡怪怪的? 直到最近看完「轉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作者提出,當價格差不多時,消費者往往需要一些特別的標準來做決定,比如獲獎經歷、非凡手路或用心研究的成果等。然而,大多數人往往把精力放在衛生、努力、技術、美觀這些小事上,期待著總有一天能被消費者認可和選擇。但事實是,這種寄望在「靠努力終會被大家看到」的想法,大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作者提出,當價格差不多時,消費者往往需要一些特別的標準來做決定,比如獲獎經歷、非凡手路或用心研究的成果等。然而,大多數人往往把精力放在衛生、努力、技術、美觀這些小事上,期待著總有一天能被消費者認可和選擇。但事實是,這種寄望在「靠努力終會被大家看到」的想法,大
Thumbnail
接續拜讀底層邏輯 看到這篇很有感的內容 裡面一段說到 當自己發生改變, 會發現周圍都是好人 並舉了黃勃的例子 生活中我們也不乏這種狀況 當你剛準備做點什麼改變 最常接收到的都是負面訊息 各種冷水潑上來 都會讓你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是 當你努力去做之後 失敗了-冷水變海嘯 成功了-冷水變吹捧
Thumbnail
接續拜讀底層邏輯 看到這篇很有感的內容 裡面一段說到 當自己發生改變, 會發現周圍都是好人 並舉了黃勃的例子 生活中我們也不乏這種狀況 當你剛準備做點什麼改變 最常接收到的都是負面訊息 各種冷水潑上來 都會讓你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是 當你努力去做之後 失敗了-冷水變海嘯 成功了-冷水變吹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