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arin 與「官話;多人用的話;民人的話;媒體言文;中介話;國語;官吏之人」等橋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完整標題:Mandarin 與「官話」或「多人用的話」或「民人的話」或「媒體的言文」或「中介話」或「中介言文」或「國言」或「國語」(即意通「中文」、「國家語言」或「普通話」) 或「官吏之人」等的轉換密碼

1. mandarin = m.a.n.d.a.rin = 3.1.ㄇ.點.言.丫一ㄇ = 31.冖.丶.言.丫口 = B.冖丶.言.舌 = 㠯.宀.言舌 = 㠯宀.話 = 官.話 = 官話,一般多用於指稱 China (秦地;篆地;持兖地;清地) 地區的官方、官職人員或公務人員之類所使用的官方語言,又延伸到後世中文所謂的「國語」或「普通話」。其中「丫口」上下組合即漢字「舌」的甲骨文字形之一。此處字首 man 或也代表 management [管理名詞;管理門處,類似「管理部門」之意;管經模式 (經管模式);管為於經營名詞;管的為行名詞;營業模式;營運門處;營經名詞 (經營名詞);營經管理門處] 之意。

2. mandarin = m.a.n.n.d.arin 省一個 n = 多.輔助發音.人.用.的.話 = 多人用的話,類似「普通話」之意,也類似 Latin (人的通言、大通之言 / 拉丁言) 之意,但 Latin 通常是意指西方文化中的古老語言之一,即中文多譯稱漢字「拉丁語」的語言。其中 m 轉約 45 度約略象徵漢字「多」,arin 則如同前述轉換漢字「話」。

3. mandarin = man.d.arin = 民人.的.話 = 民人的話,意思類似上述「多人用的話」。也就是說一種語言要成爲「官話」的話,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多數人普遍都會使用這種語言來說話,亦即使用這種語言來作爲溝通訊息的媒介或中介工具。

4. mandarin = m.a.n.d.a.rin = 某.和.女.體.的.言.二i聯 = 某和女.體.的.言.ii聯 = 媒.體.的.言.丶丨乂聯 = 媒體的言.丶一乂聯 = 媒體的言.亠乂 = 媒體的言.文 = 媒體的言文,通常是指官方的公文、佈告、新聞等媒體使用的語文,所以又意通「官媒語文」。

5. mandarin = m.a.n.da.arin 省一個 a = middle.和.人.對1.話 = 間中.和.人.11.話 = 中.和.人.丨丨.話 = 中.和.人丨丨.話 = 中.和.介.話 = 中和介.話 = 中介.話 = 中介話,類似上述「媒體的言文」之意。

6. mandarin = m.a.n.da.a.rin 省一個 a = middle.和.人.對1.言.文 = 間中.和.人.11.言.文 = 中.和.人.丨丨.言.文 = 中.和.人丨丨.言文 = 中.和.介.言文 = 中和介.言文 = 中介.言文 = 中介言文,類似前述「媒體的言文」及上述「中介話」之意,亦即意通「中文」。ㄧ般將「中文」與 Chinese 互譯是不太正確的,因爲 Chinese 從其 Chin 之發音吻合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對於「篆」字的發音記載「持兖切」來看,Chinese 一字的意義其實應該比較接近古代秦帝國制定的「篆文」。其中 rin 同「橋接式4」的 rin 轉換漢字「文」。

7. mandarin = ㄇㄧ聯兜一戈round言 = 口兜一戈〇言 = 或囗言 = 國言,意通「國語」。此外,若其中 i 通過大寫 I (有第一人稱「我」的意思) 而轉注漢字「吾」(漢字中的另一個第一人稱之稱呼) 則字尾 in 或可通過「i聯 = ii = I言 = 吾言 = 語」轉換漢字「語」,也就是 mandarin 也可以轉換漢字「國語」二字。

8. mandarin = m.a.n.d.a.r.i.n = 3.1.ㄇ.點.輔助發音.吏.之.人 = 31.冖.丶. 吏之人= B.冖丶.吏之人 = 㠯.宀.吏之人 = 㠯宀.吏之人 = 官.吏之人 = 官吏之人,一般多用於指稱 China (秦地;篆地;持兖地;清地) 地區的官方、官職人員或公務人員之類,也是西方人對滿清官員的古稱,意通「官吏」、「官員」。


P.S.1.


Portuguese:mandarim
-- 官吏之人官方的人官方的

Portuguese:mandar -- 命令揮指 (意通「指揮」)。

old Dutch:mandorijn -- 官務吏之人官務吏職人

Malay:mantri -- 官吏

Hindi:mantri -- 官吏,有「告勸人」、「謀議人」或「管理人」之意。

Sanskrit:mantri -- 官吏,意通 mantrin-,有 advisor (規定為行員人;規勸人;告忠人;顧問於事務員人) 之意。

Sanskrit:mantra -- 官吏官員,意通 English 之 counsel (告勸人;商議人;管理人;公事員人)。

PIE:*men- -- 想思,意通 English 之 think (思考;想)。或與漢字「悶」的本意之一相關,例如「納悶」即可能有「納入想思」或「遁入思慮的狀態中」之類。

P.S.2. 幾個易與 Mandarin (官話、多人用的話、民人的話、媒體的言文、中介話、中介言文、中文、國言、國語,即意通「國家語言」或「普通話」) 混淆的語言名詞之辨正:


Chinese:篆之字 (篆文);篆之說言 ;秦之說言。《說文解字》「篆,引書也。从竹彖聲。持兖切。」,其中「持兖切」可能拼音爲「chí-yiǎn 切」,以反切式發音即可能是 chiǎn,與現代 China ㄧ字的發音之第一音節 Chi 之發音 chiǎi 極爲相近。換句話說,Chinese ㄧ字本來可能就是「篆之說言」或「篆之字」即「篆文」之意,也是「秦之說言」之意 (P.S.漢字文化之古代周朝之秦王國即後來的秦帝國所發展出來的語文即稱爲「篆文」,尤其是指「小篆」字體,「大篆」字體早期又稱「籀文」)。此外,Chinese 一字也可能本有「篆言之族」、「篆人之族」、「篆言地之」或「秦之族」、「秦之子」、「秦之人士」、「秦之說言」、「秦地之」、「秦人之」之類的含意,而 China 一字自然就有「篆言地」、「篆人地」、「篆地」或「秦地」的本意,後世的大清帝國 (Ta Ching Ti Kuo / Tai Ching Ti Kuo) 可能因爲國家或國號之名稱「清」的發音相近之故,又延續為「清之地」或「清邑之地」或「清之說言」的意思來使用。Chinese 在現代常與 Mandarin (中介言文、中文) 及「華文」、「漢字」互相混淆,而現代簡體式中文漢語拼音逕自將 Ching (清) 改拼爲 Qing (還是「清」的意思),又使這樣的混淆變得更加地混淆。

Hanese:漢之字、漢之說言。即意通「漢字」、「漢語」。

Kanji:漢日字,即「日本漢字」。

中文:譯音爲 ZhongwénDióngbuénTiong-bûnDung-vun 等,正確來講應是意通 Mandarin 而非 Chinese,而 Mandarin 又意通「官話」及「中介言文」等。

華文:譯音爲 HuáwénHuábuénHuâbûnFavun 等,也可以譯音爲 HwawenHwuawuenHwabunHwuabuen。此外,「華文」也可能有「外圍語文」之意,若取象「花在植物外圍」的意像而言,其語文含概的範圍也可能較廣泛,除了 Mandarin (中文) 和 Chinese (篆文) 又可能包含許多外文、方言、胡文、番文、foreign languages 等,有時常會與「漢字」、「中文」及 Chinese 互相混淆。

滿文、滿州語:Manchurian (滿族人之言;滿州人之言),此字與 Mandarin 一字關係不大,但是因爲清代滿清族人入主 China (持兖地) 之「中國」(京師、朝廷、中央政府、首府、首都、capital、central government、government) 主政,所以後世又可能易與 Mandarin (官話;中介言文;中文;......) ㄧ字產生混淆。

Taiwanese:台灣之說言,狹義而言多指 Taiminese (台閩之說言),但是廣義而言則應該是包含了台灣島上所有長期存在的在地語言,例如:官方語言 (Mandarin,即「國語」、「中文」之類)、台灣國語 (Taiwanese Mandarin -- 台灣之中介言文、台灣之中文、台灣之官話、......)、Chinese (篆之說言;秦之說言;清之說言)、華語、台閩語、客家話 (Hakkava)、原住民語言 (Aboriginal languages 或 Indegious dialects 或 Original Habitants’s languages) 等。本文所謂的「長期存在」,按照漢字以三爲多的造字邏輯及「期」字中有「月」的字素來看,應是存在三個月以上的期間就算是長期存在,巧合的是漢字「長」的上部也包含符號「三」。

P.S.3. mandarin 另有「柑橘」之意,可能通過「mandarin = mand.arin = 木一ㄇ點.orange = 木一ㄩ、.橘 = 木一ㄩㄧ.橘 = 木甘.橘 = 柑.橘 = 柑橘」之橋接轉換漢字「柑橘」,另一種與此義相似且避免撞字的寫法是 mandarine (柑橘果,其中字尾 rine 同時通過「rine = 木with聯E = 木與EE = 木與田 = 果」轉換漢字「果」) 。所以爲了避免混淆,筆者通常將表示官話、中文、國語之類的 mandarin 寫為字首大寫的形式即 Mandarin。

【附圖:mandarin 一字也用來指稱「柑橘」,或是另用 mandarine 一字表示「柑橘果」,此時與「官話」、「多人用的話」、「民人的話」、「媒體的言文」、「中介話」、「中介言文」、「國言」、「國語」(即意通「中文」、「國家語言」或「普通話」) 或「官吏之人」的意思完全無關。 / 圖片採自 Unsplash】

P.S.4. 前述拼音字母與漢字的橋接轉換程序中,有些是通過字母約略形聲單一漢字的起音之關聯、有些是通過字母大寫或小寫及可能的旋轉鏡射之轉換所產生的象徵或象形之化約關係、有些是通過形聲漢字連接詞的跨接連結之含意以組合出單一的漢字或某個漢字詞彙、有些又通過字母代表某一拼音文字的單字再加上會意組合爲漢字詞之多層次式的轉換工法。

後記:「中文」和「國語」有什麼不同?


「中文」是 Mandarin、中介言文、官話,不是 Chinese,也不ㄧ定是漢語,各地族群或國家應該都有各自的中文。

「國語」按漢字古書《國語》來說,就是各國或各個 state 的語言,古代沒有所謂「中國話」這種東西,就連當時的周王朝也只敢稱中央朝廷所在的周地語言為「周語」。因爲「中國」ㄧ詞的古典定義是「京師」、「天子位」、「天子都」、「朝廷」之類,或是也有「國內」之意,不是國家的名稱,也不是地理名稱,而朝廷本身可能具備多種地方語言的翻譯和溝通能力。

秦代用的是秦語,也就是「篆言」,「篆言」(其中「篆」發音「持兖切」即可能接近發音 chiǎn) 應是最早的 Chinese,但也不稱「中國話」。

滿洲人入主 China,也只敢說是 Manchurian (滿洲語),不是「中國話」或「國語」。

台灣的國語比較清楚的講法應該是「台灣國語」,或是以 Mandarin 的概念來講就是「台灣官話」或「台灣多人用的話」(台灣普通話、台灣普及話、台灣普遍通語之言) 或「台灣民人的話」或「台灣媒體的言文」(台灣官媒言文) 或「台灣中介話」或「台灣中介言文」(台灣中文) 或「台灣國言」或「台灣國語」或「台灣國家語言」之類。

也就是用「地名 + 國語 or 中文」來表達某地的官方語言或中介語言是比較不會搞錯搞亂的講法。

不過今台灣政府已將台閩語、客家話、原住民語言都納入「國家語言」,也就是「台灣國語」的含概範圍已不是過去那麼狹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LS. Salon / Rooms: 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Subtle Space of Texts 2.夢的原理 The Elements of Dream 3.易的故事 The Story of I.E. 4.橋接文字 Bridge Words 5.一籮筐詩詞 ALOPAL 6.爾爾藝廊 22Galle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完整標題:operate 與「操作」或「操為作」或「運為作」(運作) 或「行動」或「用作」(作用) 或「操刀」等的轉換密碼
v + e + t = 獸 + 醫 + 士 or 師 = 獸醫士 or 獸醫師 = vet,直譯即「獸醫士」或「獸醫師」。此外,vet 也可能通過另一個橋接式「vet = vett 省一個 t = 獸醫T土 = 獸醫亻土 = 獸醫𠂉土 = 獸醫生」轉換漢字「獸醫生」。......
p + l + e + d + get = 布 + 料 + 已 + 剔 + 月日匕 = 布 + 料 + 已 + 剔 + 脂 = 布料已剔脂 = pledget,直譯即「布料已剔脂」,類似「脫脂布料」之意。包括「脫脂棉」、「紗布」等都是「布料已剔脂」的ㄧ種,重點應是此種布料不含油脂成分,......
vo + w = 發 or 發于 or 發言關于 or 折言 + 願 = 發 or 發于 or 發言關于 or 誓 + 願 = 發願 or 發于願 or 發言關于願 or 誓願 = vow,直譯即「發願」或「發于願」或「發言關于願」或「誓願」,類似「許願」或「發誓」之意。此外,......
完整標題:wall 與「牆」、「外牆」或「圍爿(牆) 」、「圍合爿(牆)」、「圍(合)㰚」、「牆㰚」、「圍(合)離」、「牆離」、「圍(合)離化」、「牆離化」等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measure 與「量;量測;量度;量計;量數量;量寸尺;量單位;量打;盤算;量估;量比;量較;量酌;量調;量適當;量尺;量衡;量準;量器;量具;手段;手法;音樂之爲行韻律;音樂進行韻律;進行韻律;韻脚;節拍;節奏;小節;中速;慢的旋律;慢式舞步」等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operate 與「操作」或「操為作」或「運為作」(運作) 或「行動」或「用作」(作用) 或「操刀」等的轉換密碼
v + e + t = 獸 + 醫 + 士 or 師 = 獸醫士 or 獸醫師 = vet,直譯即「獸醫士」或「獸醫師」。此外,vet 也可能通過另一個橋接式「vet = vett 省一個 t = 獸醫T土 = 獸醫亻土 = 獸醫𠂉土 = 獸醫生」轉換漢字「獸醫生」。......
p + l + e + d + get = 布 + 料 + 已 + 剔 + 月日匕 = 布 + 料 + 已 + 剔 + 脂 = 布料已剔脂 = pledget,直譯即「布料已剔脂」,類似「脫脂布料」之意。包括「脫脂棉」、「紗布」等都是「布料已剔脂」的ㄧ種,重點應是此種布料不含油脂成分,......
vo + w = 發 or 發于 or 發言關于 or 折言 + 願 = 發 or 發于 or 發言關于 or 誓 + 願 = 發願 or 發于願 or 發言關于願 or 誓願 = vow,直譯即「發願」或「發于願」或「發言關于願」或「誓願」,類似「許願」或「發誓」之意。此外,......
完整標題:wall 與「牆」、「外牆」或「圍爿(牆) 」、「圍合爿(牆)」、「圍(合)㰚」、「牆㰚」、「圍(合)離」、「牆離」、「圍(合)離化」、「牆離化」等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measure 與「量;量測;量度;量計;量數量;量寸尺;量單位;量打;盤算;量估;量比;量較;量酌;量調;量適當;量尺;量衡;量準;量器;量具;手段;手法;音樂之爲行韻律;音樂進行韻律;進行韻律;韻脚;節拍;節奏;小節;中速;慢的旋律;慢式舞步」等的轉換密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語言學裡有句名言:Language is rooted in its culture.(語言植基於文化)。拿台灣曾被日本殖民的歷史來看,日本許多外來語(borrowed words)源自於英文,而台語(因各地口音略有差異)但許多字的用法承襲自日語。例如:pan(胖=麵包),beer(r作lu發音
在開始陳述時,我知道很多人會有自己的意見 故這邊也只是一些待在日商時所碰之真人真事,給予看法 小弟先前在某間日商,分A、B、C三大部門, 小弟入職恰巧在C部門,其他部門基本都由台灣人自行管理 只有這C部門有最初是由日本部長帶領的,但那都是舊話了 在2023年時全面改組成台灣人自行管理,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七 中國第一本系統地描述漢語語法的作品是馬建忠寫的《文通》(後人習慣稱之為《馬氏文通》19),於清光緒廿四年出版 (公元1898年),正值戊戌政變之年。行內人都知道,《文通》曾經長期被批評照搬西方的語法 (其實馬建忠以拉丁語為本),用西方語法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提供了基本的查詢方式,包括頭字、尾字、字元等方式,使用漢字和拼音做例子,並講解了各種查詢方式的使用方法。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列士徇名;夸者死權,品庶每生。 陳存先生的大作:論「欲」的初文「谷」是「益」的簡化。 「欲」,被當作閩南語beh的訓讀字! 其實是「要」字的源頭字!iok ->iau ! 「愛」,則是iau 的轉音! 普通話的「要,愛」都是語言演變下的增義字!而傳統的民間紀錄,如歌仔冊
Thumbnail
朋友在赫赫有名的外商工作,我很羨慕她,歷代頂頭上司儼然聯合國,然清一色均能以中文溝通。中文雖然不到傑出的程度,基本的言說或閱讀暢行無阻。 朋友反倒覺得,這有甚麼好羨慕?要管理台灣市場,找一個會說中文的老闆,本就天經地義。不但減少很多磨合成本,又能快速取信於各方利害關係人。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今日的中文使用者習慣將「China」與「中國」互譯似乎已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而同屬漢字文化圈的越南、韓國,以及日本也是如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語言學裡有句名言:Language is rooted in its culture.(語言植基於文化)。拿台灣曾被日本殖民的歷史來看,日本許多外來語(borrowed words)源自於英文,而台語(因各地口音略有差異)但許多字的用法承襲自日語。例如:pan(胖=麵包),beer(r作lu發音
在開始陳述時,我知道很多人會有自己的意見 故這邊也只是一些待在日商時所碰之真人真事,給予看法 小弟先前在某間日商,分A、B、C三大部門, 小弟入職恰巧在C部門,其他部門基本都由台灣人自行管理 只有這C部門有最初是由日本部長帶領的,但那都是舊話了 在2023年時全面改組成台灣人自行管理,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七 中國第一本系統地描述漢語語法的作品是馬建忠寫的《文通》(後人習慣稱之為《馬氏文通》19),於清光緒廿四年出版 (公元1898年),正值戊戌政變之年。行內人都知道,《文通》曾經長期被批評照搬西方的語法 (其實馬建忠以拉丁語為本),用西方語法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提供了基本的查詢方式,包括頭字、尾字、字元等方式,使用漢字和拼音做例子,並講解了各種查詢方式的使用方法。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列士徇名;夸者死權,品庶每生。 陳存先生的大作:論「欲」的初文「谷」是「益」的簡化。 「欲」,被當作閩南語beh的訓讀字! 其實是「要」字的源頭字!iok ->iau ! 「愛」,則是iau 的轉音! 普通話的「要,愛」都是語言演變下的增義字!而傳統的民間紀錄,如歌仔冊
Thumbnail
朋友在赫赫有名的外商工作,我很羨慕她,歷代頂頭上司儼然聯合國,然清一色均能以中文溝通。中文雖然不到傑出的程度,基本的言說或閱讀暢行無阻。 朋友反倒覺得,這有甚麼好羨慕?要管理台灣市場,找一個會說中文的老闆,本就天經地義。不但減少很多磨合成本,又能快速取信於各方利害關係人。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今日的中文使用者習慣將「China」與「中國」互譯似乎已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而同屬漢字文化圈的越南、韓國,以及日本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