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什麼? 為什麼這麼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要暸解藝術的重要性,我們先來看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尼采怎麼說:「Art … wishes to convince us of the eternal joy of existence: only we are to seek this joy not in phenomena, but behind them.」(「 藝術期望提醒我們存在在世上的永恆的喜悅,但唯有當我們主動尋找在藏在萬物深處而非之中的這個快樂。」)


raw-image


這與國中作文最常用的「萬物靜觀皆自得」非常相像。我們可以這樣假設,藝術存在於萬物之中,在文學書本裡、在隨意塗鴉的紙上、在路邊水溝蓋上。

羅丹也說過:「Beauty is everywhere. It is not that she is lacking to our eye, but our eyes which fail to perceive her. 」(「美,到處都有。並不是她不存在於我們眼中,而是我們的眼遺漏了她。」)

這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藝術家的職責便是呈現這些藏起來、被遺忘在世界中的藝術。而這對於社會的貢獻遠大於存在於其中所帶來的喜悅。

但藝術家的職務對於現代社會而言,不只有呈現萬物之中的美,更是呈現社會的全貌。 美國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的參與者之一妮娜•西蒙就表示:「An artist‘s duty,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s to reflect the times. 」(「我認為藝術家的職責便是反映時代。」)



台灣提倡民眾美術的李石樵

台灣提倡民眾美術的李石樵

大家覺得藝術是什麼呢?在底下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ai? 臺灣藝術?的沙龍
10會員
5內容數
臺灣現在共有50幾間美術館,偶然走入其中一間,卻看得霧煞煞,心裡開始浮現這個問題,各個到底在幹嘛? 跟著TAI?,一起回答歷史上空缺的問題,以台灣史觀認識美術史流變及台灣藝術家。每個禮拜我們會介紹19世紀末開始現代思潮的不同藝術派別,與相對應的台灣畫家和藝術家們。讓你成為「上鮮ê」藝術文青。
2020/06/04
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t)   後印象派沿襲印象派對於光與物體的關係,但誇大個人主觀性,突破只重視世界的面貌的印象派,改往更深處的途徑發展。最顯著的表現手法是色彩的運用,直接感受.......
Thumbnail
2020/06/04
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t)   後印象派沿襲印象派對於光與物體的關係,但誇大個人主觀性,突破只重視世界的面貌的印象派,改往更深處的途徑發展。最顯著的表現手法是色彩的運用,直接感受.......
Thumbnail
2020/05/27
印象派(Impressionist) 脫離當時歐洲流行的寫實主義,印像派的特色主要為光影變化,以短促的筆觸和柔和的色蘊捕捉當下的一瞬間。演化出這種畫風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崇尚科學的巴比松派( 例如米勒的〈拾穗〉 )影響,也有可能是因為.......
Thumbnail
2020/05/27
印象派(Impressionist) 脫離當時歐洲流行的寫實主義,印像派的特色主要為光影變化,以短促的筆觸和柔和的色蘊捕捉當下的一瞬間。演化出這種畫風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崇尚科學的巴比松派( 例如米勒的〈拾穗〉 )影響,也有可能是因為.......
Thumbnail
2020/05/27
現代主義源於工業化所帶來的社會改變,是社會共同在文化、思想、科學的運動。就藝術而言,如果要強加一個定義的話那就是.......
Thumbnail
2020/05/27
現代主義源於工業化所帶來的社會改變,是社會共同在文化、思想、科學的運動。就藝術而言,如果要強加一個定義的話那就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您一旦愛上了精品,您就很難再將就庸俗。 給自己一個超越世俗的觀想,您在等畫、畫也在等您。 藝術指人們通過創作,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並以此來傳遞美感從而達到身心靈之昇華。 也因此無法讓人感到身心靈之昇華者,在此皆不稱之為藝術。 而人們之藝術創作最常見為視覺與聽覺,但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在
Thumbnail
當您一旦愛上了精品,您就很難再將就庸俗。 給自己一個超越世俗的觀想,您在等畫、畫也在等您。 藝術指人們通過創作,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並以此來傳遞美感從而達到身心靈之昇華。 也因此無法讓人感到身心靈之昇華者,在此皆不稱之為藝術。 而人們之藝術創作最常見為視覺與聽覺,但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在
Thumbnail
我常想人們能夠發現、感受、表達這世界的毫末和大千,是因著一份謙卑靜察的心、智識上的鑑別力與想像的自由。這樣的內在思索活動,產生一種「美」的心境和經驗。 藝術對我來說,不僅是美感的知能提升,多樣的觀點、價值詮釋,更有助於自己釐清,虛實之間事物的本質,學會誠實面對自己。 我的粉專「信藝藏在ART」剛
Thumbnail
我常想人們能夠發現、感受、表達這世界的毫末和大千,是因著一份謙卑靜察的心、智識上的鑑別力與想像的自由。這樣的內在思索活動,產生一種「美」的心境和經驗。 藝術對我來說,不僅是美感的知能提升,多樣的觀點、價值詮釋,更有助於自己釐清,虛實之間事物的本質,學會誠實面對自己。 我的粉專「信藝藏在ART」剛
Thumbnail
無論是純粹欣賞,或者投身創作,藝術令我們從繁瑣的塵世中抽離,將身心投入於精神的領域之中。
Thumbnail
無論是純粹欣賞,或者投身創作,藝術令我們從繁瑣的塵世中抽離,將身心投入於精神的領域之中。
Thumbnail
感恩美的藝術 在這多姿多彩的世界裡 美的藝術無所不在 從海洋到天空 只要靜下心來仔細觀察 每一處無不散發出美的魅力 感恩這些大自然的藝術 教會我們用心去欣賞世界的美好 學會與自然共舞 感恩藝術家們 用心創造出 一幅幅驚豔的畫作 雕刻出栩栩如生的雕像 因為他們的創作豐富了我們
Thumbnail
感恩美的藝術 在這多姿多彩的世界裡 美的藝術無所不在 從海洋到天空 只要靜下心來仔細觀察 每一處無不散發出美的魅力 感恩這些大自然的藝術 教會我們用心去欣賞世界的美好 學會與自然共舞 感恩藝術家們 用心創造出 一幅幅驚豔的畫作 雕刻出栩栩如生的雕像 因為他們的創作豐富了我們
Thumbnail
藝術史大家貢不里西在《藝術的故事》說: 「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藝術的美,藝術的善,藝術的質樸與真摯, 往往可以在許多地方提醒我們:藝術與我們同在。
Thumbnail
藝術史大家貢不里西在《藝術的故事》說: 「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藝術的美,藝術的善,藝術的質樸與真摯, 往往可以在許多地方提醒我們:藝術與我們同在。
Thumbnail
台灣這幾年在人才培育的方向積極轉向創意與設計,因為在科技日新月異與不斷複製之下,產業的競爭力關鍵在於美感的追求,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藝術的欣賞與創作。 但是除了商品的設計之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人為何要欣賞藝術?藝術的價值在哪裡? 著名詩人紀伯倫曾說;「我們存在是為了發現美,除此之外,只是等待。」的
Thumbnail
台灣這幾年在人才培育的方向積極轉向創意與設計,因為在科技日新月異與不斷複製之下,產業的競爭力關鍵在於美感的追求,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藝術的欣賞與創作。 但是除了商品的設計之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人為何要欣賞藝術?藝術的價值在哪裡? 著名詩人紀伯倫曾說;「我們存在是為了發現美,除此之外,只是等待。」的
Thumbnail
其實我可以理解大家想看懂藝術的心情,但絕大多數,是無法一言以蔽之,儘管有語音導覽、專人解說或是藝術品旁邊的小板板,似乎都還是不足以讓你透徹一件作品背後的想法。 其實有時候,我自認,藝術家也不知道是從哪想出的靈感,而是在一筆一畫之間有了感悟,用心去畫、去創作。 那到底要怎麼看待藝術?
Thumbnail
其實我可以理解大家想看懂藝術的心情,但絕大多數,是無法一言以蔽之,儘管有語音導覽、專人解說或是藝術品旁邊的小板板,似乎都還是不足以讓你透徹一件作品背後的想法。 其實有時候,我自認,藝術家也不知道是從哪想出的靈感,而是在一筆一畫之間有了感悟,用心去畫、去創作。 那到底要怎麼看待藝術?
Thumbnail
  要暸解藝術的重要性,我們先來看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尼采怎麼說......
Thumbnail
  要暸解藝術的重要性,我們先來看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尼采怎麼說......
Thumbnail
待過美日兩地有著許多美學探討尤其是日式美學設計師兼專欄作家:李歐納.科仁所寫的這本《藝術家在做什麼?》試著將二十世紀幾個我們所熟知的不管是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或革新的藝術家透過他們製作與展現藝術的方式,來表達出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藝術家,到底嗑了什麼才展出這樣作品?也能讓人對於藝術有更多不一樣的見解。
Thumbnail
待過美日兩地有著許多美學探討尤其是日式美學設計師兼專欄作家:李歐納.科仁所寫的這本《藝術家在做什麼?》試著將二十世紀幾個我們所熟知的不管是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或革新的藝術家透過他們製作與展現藝術的方式,來表達出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藝術家,到底嗑了什麼才展出這樣作品?也能讓人對於藝術有更多不一樣的見解。
Thumbnail
蔣勳老師說:「少一點美術課,寧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一個孩子去凝視一朵花的綻放,恐怕比美術還重要。」 台灣這幾年在人才培育的方向積極轉向創意與設計,因為在科技日新月異與不斷複製之下,產業的競爭力關鍵在於美感的追求,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藝術的欣賞與創作。  但是除了商品的設計之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人為何
Thumbnail
蔣勳老師說:「少一點美術課,寧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一個孩子去凝視一朵花的綻放,恐怕比美術還重要。」 台灣這幾年在人才培育的方向積極轉向創意與設計,因為在科技日新月異與不斷複製之下,產業的競爭力關鍵在於美感的追求,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藝術的欣賞與創作。  但是除了商品的設計之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人為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