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命運石之門》之後:孤獨的觀測者與世界線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命運石之門》是將近10年前的動畫了,然而一直到現在,心中其實都一直難以忘懷。甚至在心裡深信,今後在討論時間、記憶、存在議題上,大概不會有作品能夠超越他了。有趣的是,再怎麼難以忘懷、雋永,我始終無法明白為何《命運石之門》能讓當初的自己感動到現在也無法忘記。除了說劇情好看,人物有趣等等諸如此類的說詞,在心中都是不夠拿來描述其印象所留下的悸動。彷彿Steins gate裡的劇情是心中——在另一個世界線上——所經歷的事,而到底在觀看的時候經歷了什麼,只能說像是做了一場奇妙的夢一樣,無法表達。

我,在這世間活著。但僅僅是一小部分的『我』而已。同樣的,你也是……大部分的『我』,肯定是活在一個其他人完全不知道的地方。

太宰治曾在一篇他少數內容極為哲理的文章——〈磷光〉裡寫到,即使從早到晚觀察一個人的生活作息,也不會知道這個人遭遇到的所有的事情。因為人的全部不是只有他在現實中發生、遇到的事,而是也包含他在睡眠、夢中所遇到的事情。或者,更準確的說,太宰認為我其實至少有兩個,一個是活在現實世界中的我,一個是在睡眠、夢中成長、衰老的「我」。而有些時候,睡夢中的「我」所經歷的遭遇,比現實世界的我所經歷的還來得真實。

每天我有幾個小時,是活在和這個社會完全分割的另一個世界裡。就是在我睡覺的這幾個小時。我確實透過我的眼睛看見了這個地球上絕無僅有的美麗風景、聽過某位朋友最美的一段話、我回應他的也是情感最自然流露的一段話……並到現在還難以忘懷地記憶著……

但接下來他馬上疑惑地自問自己:我們的記憶能區分哪些記憶是來自夢境,哪些是來自現實世界嗎?他認為並不一定,事實上許多現實中的記憶或許已深受夢境中最深刻的記憶所影響了,並反過來影響了下一次做夢中產生的經歷。而我們無法分辨。他也因此說了下面這句話:

對我來說這個世界的現實,也包含著睡眠中夢境的延續,而睡眠中的夢境,也包含著我的現實世界……我的夢與現實相連,而現實是夢的延續……

夢與現實相連,而現實又是夢的延續。這樣的想法不正像是《命運石之門》中不同的世界線因為時間機器所交纏出來的關係嗎?

更有趣的是,當我們回頭去看為何太宰會去思考現實中的自己與夢中自己的關聯時,會發現書中自稱「夢想家」的太宰是為了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對「夢想家」而言,「現實」究竟意味著什麼?尤其對一個在現實中頹廢如他的「夢想家」來說,「現實」應該如何透過「夢」來重新把握呢?

《命運石之門》中那種經驗到世界線發生改變的狀態,其實不需要等到時間機器的發明,也能夠在現實中發生。因為只要讓人們相信現實中,自己生活好像沒發生什麼變化,但卻又有過去彷彿就像一場夢一樣的感受就行了。

如此說來,之所以對《命運石之門》那麼有感,恐怕根本不是因為其中的科幻劇情。而是因為岡部徘徊在不同世界線的境況其實呼應了人們心中對自己所生活的現實世界常常產生的深層感觸。很多時候,儘管我們經歷著生活,然而,一天中的許多時刻對我們而言,很可能就像一場夢一樣,並沒有確實的重量。反過來,某些瞬間、時刻,可能對自己非常深刻、意義重大,但在他人眼裡,或是在這個龐大的世界裡,不過是一個微小不被注意的片段,就像很快就被人遺忘的夢一樣。另外,儘管人們活在一個世界裡,但更多時候,我們彷彿就像岡部,常常覺得自己活在另一個世界裡。那裡的世界和這裡很像卻並不一樣。彷彿是另外一個夢。

如果正如斯蒂格勒在《技術與時間》中所說的,人們的注意力正在因為大量的技術物(手機、網路)的強迫介入、操作而陷入癱瘓,使他們無暇注意環境的變化,也失去了時間感,彷彿時間不再會有變化、不再會有新的意義。卻仍舊視其為理所當然。那麼在我們現在的現實世界裡,世界線或許早已在不停地變動,只是我們不曾察覺,或察覺到的也是孤單的少少人們。大多數的人可能就像《命運石之門》裡岡部以外的角色,並不曉得世界發生了什麼改變。

而那種「記憶正在消逝」、「過往彷彿只是一場夢」的感受或許日後將日益深刻,並漸漸滲透人們的內心。直到他們感到麻木。

要改變世界線,不需要做到真的改變時空。只要悄悄地更動某個對人們而言重要的事物、過往,卻沒讓他們發現,或讓他們忽略。那麼世界線的改變也就成功了。而或許人們唯一能做的,只有趁著重要的事物還沒消逝前,進行觀測,用書寫記錄下來,才能不會遺忘。

其實——每次的閱讀、書寫都像是經歷了一次世界線的跳躍,甚至,人之所以閱讀、書寫很可能就是渴望能發生這樣的跳躍。因為我們期待經歷閱讀、書寫中的自己能有新的變化。如果真的看了一本對自己影響極大的書,在那一瞬間,其實世界本身就發生變化了。只是恐怕那是只有你才能明白的變化。而這變化並非真的世界發生了改變。而是因為對你而言,不論是原本你的過往,或是原本你所預測、期待的未來,在閱讀、書寫完的那一剎那可能都被重新理解了一遍,並有了重新的選擇。由此,那種過往與未來,已不是原本你所認識的過往和期待的未來,而是變成了另外一場夢。另外一條世界線中發生的事。

(本文章同步發佈於Medium部落格:文學實驗室

粉專:https://pse.is/RWFMB

系列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1.1K會員
120內容數
「我只知道掌握不住自己靈魂的人,才是真正的落伍者。」 — — 坂口安吾〈何去何從〉(收錄於《白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玉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般來說,人們總把《命運石之門》看成是一部探討「時空旅行」的科幻動漫。然而,對筆者而言,其實《命運石之門》更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與其說他談論的是所謂的時空,不如說他談的——其實更像是夢這個主題。並從這個主題討論記憶還有人的本質。
《情色論》X《人渣的本願》 撇開薩德的《索多瑪一百二十天》、《貞女的厄運》外,法國哲學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957年發表的《情色論》(L’Érotisme),是後世人們在研究情色、性愛時,另外一部無法迴避的重要經典。這部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和他的書名相反,他並不
《小偷家族》書影與電影海報 是枝裕和2018年的作品——《小偷家族》——對我來說是一個難以揮之而去的幽魂。這部作品雖然延續導演慣常碰觸的主題,探討血緣與家人之間的命題。但當中我一直感覺,比起導演其他的作品(例如:《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還有一個更曖昧的元素、情感,在這部電影裡流動,暗暗攪動
《我是貓》,截自博客來。 《我是貓》或許是夏目漱石在現今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吧?同時,也是當初使他一舉成名的大作。然而,或許最諷刺的是,我認為《我是貓》同時也會是夏目漱石的作品中被誤解最深的。或者至少,他是最容易被誤會的作品。 想寫這篇文章的契機有兩個,第一個源自前一年,某天在書店裡看到某一家的出版社把
前陣子其實就已經看過那時上映的《小丑》了,當時看了一直覺得,自己應該為此寫一些東西。但除了一些要事耽擱,所以導致現在才動筆外,最主要卻是因為我理解到:如果不去重新理解太宰治在《人間失格》和《小丑之花》裡所寫的「笑」,我大概也無法面對電影中小丑暴力、殘酷背後的苦。
如果人們喜歡《寄生上流》這部電影,那麼在看到卡夫卡的《蛻變》時,人們或許會驚訝地發現外表大相徑庭的兩者,竟可以有類似的共鳴。 卡夫卡的《蛻變》(又譯:《變形記》)發表於1915年。是卡夫卡少數當中比較好讀、篇幅也較短的小說。雖然是距今一百年前的小說了,但從那時一直到現在,卡夫卡這篇小說的價值仍然未減
一般來說,人們總把《命運石之門》看成是一部探討「時空旅行」的科幻動漫。然而,對筆者而言,其實《命運石之門》更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與其說他談論的是所謂的時空,不如說他談的——其實更像是夢這個主題。並從這個主題討論記憶還有人的本質。
《情色論》X《人渣的本願》 撇開薩德的《索多瑪一百二十天》、《貞女的厄運》外,法國哲學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957年發表的《情色論》(L’Érotisme),是後世人們在研究情色、性愛時,另外一部無法迴避的重要經典。這部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和他的書名相反,他並不
《小偷家族》書影與電影海報 是枝裕和2018年的作品——《小偷家族》——對我來說是一個難以揮之而去的幽魂。這部作品雖然延續導演慣常碰觸的主題,探討血緣與家人之間的命題。但當中我一直感覺,比起導演其他的作品(例如:《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還有一個更曖昧的元素、情感,在這部電影裡流動,暗暗攪動
《我是貓》,截自博客來。 《我是貓》或許是夏目漱石在現今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吧?同時,也是當初使他一舉成名的大作。然而,或許最諷刺的是,我認為《我是貓》同時也會是夏目漱石的作品中被誤解最深的。或者至少,他是最容易被誤會的作品。 想寫這篇文章的契機有兩個,第一個源自前一年,某天在書店裡看到某一家的出版社把
前陣子其實就已經看過那時上映的《小丑》了,當時看了一直覺得,自己應該為此寫一些東西。但除了一些要事耽擱,所以導致現在才動筆外,最主要卻是因為我理解到:如果不去重新理解太宰治在《人間失格》和《小丑之花》裡所寫的「笑」,我大概也無法面對電影中小丑暴力、殘酷背後的苦。
如果人們喜歡《寄生上流》這部電影,那麼在看到卡夫卡的《蛻變》時,人們或許會驚訝地發現外表大相徑庭的兩者,竟可以有類似的共鳴。 卡夫卡的《蛻變》(又譯:《變形記》)發表於1915年。是卡夫卡少數當中比較好讀、篇幅也較短的小說。雖然是距今一百年前的小說了,但從那時一直到現在,卡夫卡這篇小說的價值仍然未減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體驗設計創意思考術,玉樹真一郎。 玉樹真一郎,曾任職於任天堂株式會社,負責遊戲主機企劃,為了回應「想觸動人心、想獲得理解、想促使對方採取行動」的願望,寫了這本書。 「人為什麼玩遊戲?」「遊戲為什麼有趣?」玩遊戲和不玩遊戲的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前者是好奇,後者是質疑。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史蒂芬・柯維。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我閱讀的版本是25週年全新修訂版,目前市面上最新的是今年(2020/10/30)出版的30週年全新增訂版,可以說是一本歷久不衰的著作。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自己的房間》在臺灣最早的中譯本,是「美文作家」張秀亞翻譯,並由林海音主辦的「純文學」出版社發行。「美文」似乎與「爭取女性權益」風馬牛不相及,究竟張秀亞為何及如何翻譯了吳爾芙「自己的房間」呢?
Thumbnail
不賣東西賣體驗,藤村正宏。 我們身處在一個隨時有好戲上演的時代,許多事情都在改變當中。平價成為這個時代理所當然的潮流,只要秉持著把商品當成「東西」銷售的觀念,價格競爭就是必然歷經的挑戰。
Thumbnail
每個人在世上都在尋找一個位子,那個位子可能跟關係有關,可能跟信念有關,但不管跟什麼有關,全部人的方向都趨向一個虛無的終點,而在終點得到的不單是消逝,而是這一生最後留下的模樣。
Thumbnail
你說「何老師去死!」,但就算沒了蛇當藥引,故事難道就不會發生嗎?——「輕則一日、重則七日」,釀成女兒紅的家庭結構需要我們一起關心留意。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體驗設計創意思考術,玉樹真一郎。 玉樹真一郎,曾任職於任天堂株式會社,負責遊戲主機企劃,為了回應「想觸動人心、想獲得理解、想促使對方採取行動」的願望,寫了這本書。 「人為什麼玩遊戲?」「遊戲為什麼有趣?」玩遊戲和不玩遊戲的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前者是好奇,後者是質疑。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史蒂芬・柯維。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我閱讀的版本是25週年全新修訂版,目前市面上最新的是今年(2020/10/30)出版的30週年全新增訂版,可以說是一本歷久不衰的著作。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自己的房間》在臺灣最早的中譯本,是「美文作家」張秀亞翻譯,並由林海音主辦的「純文學」出版社發行。「美文」似乎與「爭取女性權益」風馬牛不相及,究竟張秀亞為何及如何翻譯了吳爾芙「自己的房間」呢?
Thumbnail
不賣東西賣體驗,藤村正宏。 我們身處在一個隨時有好戲上演的時代,許多事情都在改變當中。平價成為這個時代理所當然的潮流,只要秉持著把商品當成「東西」銷售的觀念,價格競爭就是必然歷經的挑戰。
Thumbnail
每個人在世上都在尋找一個位子,那個位子可能跟關係有關,可能跟信念有關,但不管跟什麼有關,全部人的方向都趨向一個虛無的終點,而在終點得到的不單是消逝,而是這一生最後留下的模樣。
Thumbnail
你說「何老師去死!」,但就算沒了蛇當藥引,故事難道就不會發生嗎?——「輕則一日、重則七日」,釀成女兒紅的家庭結構需要我們一起關心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