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海德格X《命運石之門:負荷領域的既視感》:人的本質就是人的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命運石之門:負荷領域的既視感》

海德格曾在他的巨著 — — 《存在與時間》裡這麼說道:「人是時間性的存有」。這句話若要用哲學的說法來闡述,可能會變得很難懂。但《命運石之門》這部動漫,卻使這個問題給了我們一股很親近、深切的感受……因為這句話「人是時間性的存有」,透過《命運石之門》的詮釋,彷彿在講的就是:人的本質就是人的記憶。而存在與時間的關係,其實也就是記憶。

「空間和時間是怎麼被結合在一起的?他們通常被結合在一起,是表面上被並列或交錯地拉到一起呢?還是說,他們原本就是統一的?難道他們出自一個共同的根源,一個第三者,一個既不是空間也不是時間而更加原始的事物?……」

那比時間還有空間更加「原始」的事物,海德格說:是「存在」——使空間和時間結合在一起。但「存在」到底是什麼?於是乎他繼續著各種讓人玄乎、暈暈又有點迷人的論述。

「我們稱之為時空的事物,通常意味著我們使用這詞時真正所指的,是我們通常在時空中領會著某一段時間。並且說:在百年的時光中,我們所真正意指的——只不過是某種像時間般的東西……而『時空』這個詞的組成以某種含義告訴了我們:時間和空間具有內在統一的性質。」

筆者常常在想……如果海德格當時想起還有「記憶」這個詞,並將這概念導入他的思想中,那麼他的哲學是否會因此變得不那麼玄了?還反過來變得更親人呢?因為不論是那「比時間和空間還更加『原始』的事物」或是「我們通常在時空中領會著某一段時間」、「某種像時間般的東西」、「時間和空間具有內在統一的性質」等等句子,莫不讓人想到「記憶」這個像時間卻又不是時間、像空間卻又不像空間的事物。

這讓我們不經這麼想:如果對海德格來說,「存在」是一種讓時間、空間得以緊密結合的事物,並進而形成「自為」(使外物成為自身並在其中展開、顯現)的存在。那麼讓自為的「存在」得以存在的「根源」——是否可以就是人的記憶呢?因為似乎也只有記憶,讓人們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不僅僅只是單單活著,而是多了一種時空的意識——也就是使過往、現在、未來預期成為為自己存在的——的「存在」。

這大概也是為何《命運石之門》的作者,會突然讓紅利栖跟岡部提到海德格的想法:人是時間性的存有,並讓岡部的書架上出現《存在與時間》這本書的緣故。暗示《命運石之門》不只是部單純科幻題材的動漫,更是一部省思存在、記憶、時間的哲學鉅作。之中反映著這部作品對海德格哲學的相關詮釋。只不過讓人更能感受海德格哲學對這部作品的影響,或許是他的劇場版。因為這部作品直接地處理了「存在」這一議題。

在《命運石之門》的劇場版——《負荷領域的既視感》裡,岡部透過時間機器不停地改變未來,穿梭、經歷了不同可能的世界(也就是不同的世界線)。並最終終於到達一個自己的青梅竹馬——真友理和戀人——紅莉栖都不會死,而第三世界大戰、SERN科學機構成為極權政府統治世界的未來皆不會發生的世界,也就是被名為命運石之門(Steins Gate)的世界線。

但厄運並沒有就此結束。經歷過不同世界線的岡部,因為只有他擁有著在穿梭世界線時不會忘記前一個世界線記憶的能力。因此在這個新的世界線裡,身邊的人都不知道在另外許許多多的世界線裡,岡部與他們經歷了多麽痛苦或深刻的經歷、事件。

正確來說,當我們說岡部從一個世界線穿梭到另外一個世界線時,這樣的描述其實並不精準。因為並不是岡部這個人穿梭到另外一個世界線,而是存在在這個世界線中的岡部把這個世界線自己的記憶,透過時間機器傳送到另外一個世界線的岡部腦中。而在傳送的過程中,其實所有在這個世界線中的人的記憶也會一併傳送到另外一個世界線的「自己」。但其他人的記憶傳送並不完全,這個世界線自己發生的記憶傳送到那個世界線的「自己」時,並沒有成為記憶,而是變成另外一個世界線的自己晚上會做到的片段的夢。而只有岡部的記憶傳送是完全成功的。也因此他記得在其他世界線中的自己經歷到事情。但這樣的傳送嚴格來說又並非單純的傳送,而是進一步的取代。因為另外一個世界線中的岡部在收到傳送過來的記憶時,便會忘記原本這個世界線的自己的記憶,而變成像是完全從另外一個世界線過來的岡部,所以必須向身邊的夥伴詢問自己在這個世界線的過往,因為在接收完另外一個世界線自己的記憶後,他便忘記自己在這條世界線的記憶。

不同的世界線上的記憶取代了原本就活在命運石之門這條世界線上的岡部的記憶。這樣的岡部,存在他的過往的,變成是其他對這個世界線來說並不存在的記憶。而原本在這個世界線中的記憶,不知是消失了,還是變成很快就被遺忘的夢,再也無法喚醒。因此有一天,岡部突然在這條世界線上消失了。在那消失的瞬間,身邊的人也突然忘記這個人,關於岡部的記憶全部成為劇中的既視感,或是夢中恍惚出現的身影。只有在一些時刻心中才湧上好像有一個人曾經生活在旁邊,但卻想不起來他是誰的感覺。

這些人中只剩下岡部的戀人——紅莉栖,沒有完全忘記這個人。儘管曾有一段時間她遺忘了岡部,但透過岡部送給她一直想要的專用叉子,她才陡然想起岡部的存在。並製作了時間機器回到過去,試圖拯救岡部「存在」(記憶)的「消失」。

斯蒂格勒在《技術與時間》認為,人透過技術,讓自己不用耗費太多的腦力去記得各式各樣雜七雜八的事務,而是只要在需要的時候,把檔案、書籍、影片「叫」出來,就可以回想曾經記錄、記憶的東西。這樣的現象也因此被他稱為技術的「知識外置化」或者「記憶的外置化」。技術,因此不會只是單純的外物,而是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形塑了人類記憶的方式。甚至構造了記憶在形成時的時間感。

由此,技術對人產生了相反的兩面。一方面技術的產生,人們可以很輕易地忘記一些事物,因為他知道自己可以不用記。但另一方面,技術的發展,也讓人們可以「記得」大量的資訊。斯蒂格勒擔心的是,會不會以後技術的其中一面慢慢地壓過另外一面,也就是人們不再透過技術去「回想」,而是只是把技術當成對自己沒有意義的資料庫。每天接受大量資訊的衝擊,癱瘓了注意力,無暇回想,也無瑕反思。從此成了資訊衝動的生物。停留在「現在」,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技術一體兩面的性質,在《命運石之門》系列的動畫中有著非常精彩的表現。不論是《命運石之門》中的岡部,還是《負荷領域的既視感》中的紅莉栖,他們都是透過斯蒂格勒說的「記憶外置化」來回想起曾經經歷過的經驗。但也透過技術(時間機器)停留、徘徊在不同的「現在」,不知要選擇怎樣的過往,來達成怎樣的未來。

改變過去是有風險的,一旦不小心,不但連自己想要改變的沒有成功,還會把一些原本在未來珍惜的關係變成沒發生而不存在的記憶。而「沒有人記得自己記得的事物,是痛苦的」。

最後她終於想到挽救岡部消失的方式,就是回到這條世界線的岡部的童年,植入深刻的經驗(初吻),形成岡部在這條世界線上,即便後來接收了其他世界線的記憶,也永遠不會忘記的過去的記憶。由此,岡部又重新出現、「存在」在這條世界線上了。

《命運石之門》告訴我們:記憶,是永遠無法取代的「存在」,不論是對他人還是我們自己。而他人的「存在」之所以那麼重要,是因為他人的「存在」往往也是以記憶的方式進入我們構成自己存在的「存在」。岡部要紅莉栖忘記自己,免得未來的她過地太痛苦,但事實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別人的存在早已以記憶的方式成為了自己的「存在」,那麼遺忘,幾乎等於否定了自己某一部份的「存在」。就如紅莉栖在劇中說的:

「人們總是注視著除了自己以外的……某個重要的事物。」

記憶,是「存在」透過外物構成自身不可或缺的途徑,並且維繫著「存在」與世界的關係。海德格說人是時間性的存有,意味著人的本質,是不停變化的時間。但或許真正最好的理解,是人的本質其實就是自己與他人、外物所形塑的記憶吧。一旦記憶不同了,存在的也是不同的人了。而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記憶,幾乎也無法認識自己,形成所謂的「自我」了。

(本文章同步發佈於Medium部落格:文學實驗室

FB粉專:https://pse.is/TCBRA

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bungousteins/

延伸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1K會員
122內容數
「我只知道掌握不住自己靈魂的人,才是真正的落伍者。」 — — 坂口安吾〈何去何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玉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命運石之門》是將近10年前的動畫了,然而一直到現在,心中其實都一直難以忘懷。甚至在心裡深信,今後在討論時間、記憶、存在議題上,大概不會有作品能夠超越他了。 有趣的是,再怎麼難以忘懷、雋永,直到2020年,我始終無法明白為何《命運石之門》能讓當初的自己感動到現在也無法忘記。除了說劇情好看,人物有趣
一般來說,人們總把《命運石之門》看成是一部探討「時空旅行」的科幻動漫。然而,對筆者而言,其實《命運石之門》更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與其說他談論的是所謂的時空,不如說他談的——其實更像是夢這個主題。並從這個主題討論記憶還有人的本質。
《情色論》X《人渣的本願》 撇開薩德的《索多瑪一百二十天》、《貞女的厄運》外,法國哲學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957年發表的《情色論》(L’Érotisme),是後世人們在研究情色、性愛時,另外一部無法迴避的重要經典。這部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和他的書名相反,他並不
《小偷家族》書影與電影海報 是枝裕和2018年的作品——《小偷家族》——對我來說是一個難以揮之而去的幽魂。這部作品雖然延續導演慣常碰觸的主題,探討血緣與家人之間的命題。但當中我一直感覺,比起導演其他的作品(例如:《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還有一個更曖昧的元素、情感,在這部電影裡流動,暗暗攪動
《我是貓》,截自博客來。 《我是貓》或許是夏目漱石在現今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吧?同時,也是當初使他一舉成名的大作。然而,或許最諷刺的是,我認為《我是貓》同時也會是夏目漱石的作品中被誤解最深的。或者至少,他是最容易被誤會的作品。 想寫這篇文章的契機有兩個,第一個源自前一年,某天在書店裡看到某一家的出版社把
前陣子其實就已經看過那時上映的《小丑》了,當時看了一直覺得,自己應該為此寫一些東西。但除了一些要事耽擱,所以導致現在才動筆外,最主要卻是因為我理解到:如果不去重新理解太宰治在《人間失格》和《小丑之花》裡所寫的「笑」,我大概也無法面對電影中小丑暴力、殘酷背後的苦。
《命運石之門》是將近10年前的動畫了,然而一直到現在,心中其實都一直難以忘懷。甚至在心裡深信,今後在討論時間、記憶、存在議題上,大概不會有作品能夠超越他了。 有趣的是,再怎麼難以忘懷、雋永,直到2020年,我始終無法明白為何《命運石之門》能讓當初的自己感動到現在也無法忘記。除了說劇情好看,人物有趣
一般來說,人們總把《命運石之門》看成是一部探討「時空旅行」的科幻動漫。然而,對筆者而言,其實《命運石之門》更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與其說他談論的是所謂的時空,不如說他談的——其實更像是夢這個主題。並從這個主題討論記憶還有人的本質。
《情色論》X《人渣的本願》 撇開薩德的《索多瑪一百二十天》、《貞女的厄運》外,法國哲學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957年發表的《情色論》(L’Érotisme),是後世人們在研究情色、性愛時,另外一部無法迴避的重要經典。這部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和他的書名相反,他並不
《小偷家族》書影與電影海報 是枝裕和2018年的作品——《小偷家族》——對我來說是一個難以揮之而去的幽魂。這部作品雖然延續導演慣常碰觸的主題,探討血緣與家人之間的命題。但當中我一直感覺,比起導演其他的作品(例如:《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還有一個更曖昧的元素、情感,在這部電影裡流動,暗暗攪動
《我是貓》,截自博客來。 《我是貓》或許是夏目漱石在現今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吧?同時,也是當初使他一舉成名的大作。然而,或許最諷刺的是,我認為《我是貓》同時也會是夏目漱石的作品中被誤解最深的。或者至少,他是最容易被誤會的作品。 想寫這篇文章的契機有兩個,第一個源自前一年,某天在書店裡看到某一家的出版社把
前陣子其實就已經看過那時上映的《小丑》了,當時看了一直覺得,自己應該為此寫一些東西。但除了一些要事耽擱,所以導致現在才動筆外,最主要卻是因為我理解到:如果不去重新理解太宰治在《人間失格》和《小丑之花》裡所寫的「笑」,我大概也無法面對電影中小丑暴力、殘酷背後的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取消了形上真理觀,海德格關心的是我們所處的生活世界。在胡賽爾「意識一定是關於某物的意識」重新把主體和外在世界連接起來之後,海德格更進一步探問這個主體是如何與外在世界互動。面對人是什麼的問題,海德格直截明瞭的答:我在這裡。
我們生命中無產出的時期彷彿漫無脫的,但在潛意識間,這些時光卻往往以最深遠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 江逸夫 我們的時光 - 時間與光陰 我們經常說時間很寶貴,我們要爭取時間做有意義的事,但每人對「意義」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喜歡自己待在一角看看書本享受寧靜的時間,但有些人喜歡與他人相處,去旅行感受不同
Thumbnail
認識時間藍圖,只有個人的高級心智體能做到。時間無處不在,既在現實的殘酷裏,也在美好的天堂裏。時間有它的全息模樣,在各個時空中,時間有它自己的能量場。 比如現實的殘酷在時間中發生,現實的時間就攜帶殘酷的能量而存在於生活。現實的時間能量場就因爲殘酷,成爲負面的時間能量場。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一種假設、一種建立在人類共同認知上的基本概念。你的情緒刻劃時間的長度,因此時鐘時間是你情感強度稀釋或濃縮了的世界時間,你和同類的時間變化是無法相同的但遵守相同的協議。你自己在不同情緒下的「時間」感受也有巨大的差異,這不是幻覺或自我催眠,實則是你有個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Thumbnail
  在理解《存有與時間》的相關概念之後,本文欲嘗試以海德格的存有論為進路,探討文化資產的新面向,即思考如何從一般對於文化資產通俗的理解,到以「此在」之「文化資產性」的存有可能性。   文化資產為何有價值?對於「此在」(人)以外的存在物,文化資產如同一般的存在物,無任何特別或意義之處,唯
Thumbnail
  《存有與時間》1927於德國出版,作者為時年38歲的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對「此在」預備性的基本分析,第二部分為「此在」與「時間性」;《存有與時間》即「存有」關聯於「此在」、「時間」關聯於「時間性」。筆者欲從探討《存有
Thumbnail
無的遺忘─痕跡   海德格(Heidegger,1889-1976)在喚起「存有」時,什麼依舊被遺忘了?什麼是「遺忘」?死亡是遺忘嗎?德希達(Derrida,1930-2004)說:「我總是力圖使我自己處在哲學思辨的界限上,我說的是界限,而不是死亡,因為我根本不相信今天人們所輕易說的哲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2022/12/20所撰舊文) 若試圖用世間能夠理解的詞彙的話,我認為業似乎就如同「記憶」 這種「記憶」包含各種意義層面上的記憶,有無形的(能量)、有物質的 而這份記憶能夠從各種形式與位置上被儲存與讀取 例如身體(基因),頭腦(記憶/創傷/慣性),天賦(天生的專長),經歷(量子糾纏?/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取消了形上真理觀,海德格關心的是我們所處的生活世界。在胡賽爾「意識一定是關於某物的意識」重新把主體和外在世界連接起來之後,海德格更進一步探問這個主體是如何與外在世界互動。面對人是什麼的問題,海德格直截明瞭的答:我在這裡。
我們生命中無產出的時期彷彿漫無脫的,但在潛意識間,這些時光卻往往以最深遠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 江逸夫 我們的時光 - 時間與光陰 我們經常說時間很寶貴,我們要爭取時間做有意義的事,但每人對「意義」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喜歡自己待在一角看看書本享受寧靜的時間,但有些人喜歡與他人相處,去旅行感受不同
Thumbnail
認識時間藍圖,只有個人的高級心智體能做到。時間無處不在,既在現實的殘酷裏,也在美好的天堂裏。時間有它的全息模樣,在各個時空中,時間有它自己的能量場。 比如現實的殘酷在時間中發生,現實的時間就攜帶殘酷的能量而存在於生活。現實的時間能量場就因爲殘酷,成爲負面的時間能量場。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一種假設、一種建立在人類共同認知上的基本概念。你的情緒刻劃時間的長度,因此時鐘時間是你情感強度稀釋或濃縮了的世界時間,你和同類的時間變化是無法相同的但遵守相同的協議。你自己在不同情緒下的「時間」感受也有巨大的差異,這不是幻覺或自我催眠,實則是你有個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Thumbnail
  在理解《存有與時間》的相關概念之後,本文欲嘗試以海德格的存有論為進路,探討文化資產的新面向,即思考如何從一般對於文化資產通俗的理解,到以「此在」之「文化資產性」的存有可能性。   文化資產為何有價值?對於「此在」(人)以外的存在物,文化資產如同一般的存在物,無任何特別或意義之處,唯
Thumbnail
  《存有與時間》1927於德國出版,作者為時年38歲的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對「此在」預備性的基本分析,第二部分為「此在」與「時間性」;《存有與時間》即「存有」關聯於「此在」、「時間」關聯於「時間性」。筆者欲從探討《存有
Thumbnail
無的遺忘─痕跡   海德格(Heidegger,1889-1976)在喚起「存有」時,什麼依舊被遺忘了?什麼是「遺忘」?死亡是遺忘嗎?德希達(Derrida,1930-2004)說:「我總是力圖使我自己處在哲學思辨的界限上,我說的是界限,而不是死亡,因為我根本不相信今天人們所輕易說的哲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2022/12/20所撰舊文) 若試圖用世間能夠理解的詞彙的話,我認為業似乎就如同「記憶」 這種「記憶」包含各種意義層面上的記憶,有無形的(能量)、有物質的 而這份記憶能夠從各種形式與位置上被儲存與讀取 例如身體(基因),頭腦(記憶/創傷/慣性),天賦(天生的專長),經歷(量子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