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人是食人族?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一直以來,網路上都流傳著「商代人是食人族」的傳說。

但是,這個說法其實是有問題的。小邦周先講結論:目前還沒發現商代人直接食用人肉的證據,像是在垃圾坑中發現啃完的或煮熟的人骨,所以無法作出「商代人是食人族」這個結論。

之所以會有「商代人是食人族」這種說法,與商代墓葬與遺址中出土的大量人骨、甲骨刻辭脫不了關係。甲骨卜辭中常常見到關於「羌人」的記載,像是以羌人祭似祖先、擄獲羌人等等。在殷墟,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的祭祀坑,這些密集的祭祀坑位在商王大墓周圍,應該是用來祭祀商王的祖先們。有的祭祀坑埋的是牛、馬等動物,也有許多埋的是被犧牲的「殉人」。這些殉人有的沒有頭顱、有的沒有軀幹,有的被腰斬、有的被截肢,有些甚至是活埋,以現代的觀點來說可謂慘無人道。商代貴族的墓葬中也有許多陪葬人,有些和祭祀坑中的殉人一樣只有頭顱,有些則留有全屍,甚至還會配帶銅戈或小刀。最引人注目的、也最容易讓人聯想到食人族的,大概是兩個裝著人頭的銅甗(音「演」,蒸鍋)。學者發現甗內的人頭骨質地脆弱,應該是經過蒸煮。



raw-image


但是,商代人真的是食人族嗎?


大量的殉人有的是像動物一樣的祭品,有的可能是被視為墓主人的侍衛或僕人。後者當然不會成為食物,前者雖然可能被視為與動物同類的犧牲品,但他們都是直接被埋入祭祀坑中,沒有被烹煮、被切剁等等被當成食物的跡象。唯一兩個水蒸人頭都是在墓葬中發現的,其中一個裝著人頭的甗出土的時候旁邊還擺著一具無頭骨骸,應該就是這個水蒸人頭的身體。但是骨骸保存完整,顯然身體部份並沒有成為食物。被放在甗內的頭顱雖然經過蒸煮,但是整副頭骨維持原狀,也沒有變成黑白切被端上桌。另一方面,考古學家一般依靠古人吃剩的垃圾、煮飯用的炊煮器具來推敲古人的日常飲食內容與烹調方式,可是在目前已經發掘的垃圾坑中還沒發現被烹煮過的人骨,表示人肉應該不是商代人的食材之一。


簡言之,根據現有的資料,除了被帶往死後世界的僕役,商代貴族還會使用大量的人(許多是所謂的「羌人」)做為祭祀與喪葬的祭品。雖然我們現代人會在拜完祖先、神明以後分享祭品、大吃大喝,商代貴族似乎並沒有把祭品吃掉的習慣。目前也沒有證據顯示人肉是商代人日常飲食的一部份。值得一提的是,以人做為陪葬或祭品的儀式是貴族限定,因此,就算商代人確實有食用人肉,多半也只有貴族有此殊榮,一般平民大概是沒有這種機會的。


參考資料: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安陽殷墟劉家莊北1046號墓》,《考古學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野蠻小邦周之方格子分舵的沙龍
16會員
26內容數
2022/04/04
 不知道大家是否在小學時,因為把忽寫成了怱而被扣分呢?你是否想過,這兩個這麼像的字,有什麼關係呢?
Thumbnail
2022/04/04
 不知道大家是否在小學時,因為把忽寫成了怱而被扣分呢?你是否想過,這兩個這麼像的字,有什麼關係呢?
Thumbnail
2021/10/19
  最近小邦周在臉書上海巡,發現鋼筆達人小黑大叔因為寫了「本」字異體「夲」(上大+下十),而被網友指正寫了錯字。究竟「夲」是不是「本」的錯字呢?
Thumbnail
2021/10/19
  最近小邦周在臉書上海巡,發現鋼筆達人小黑大叔因為寫了「本」字異體「夲」(上大+下十),而被網友指正寫了錯字。究竟「夲」是不是「本」的錯字呢?
Thumbnail
2021/06/22
說到漢字的年經文,你會想到什麼呢? 大概是燚茻犇驫龖䲜等同形漢字聚合體吧? 很博大精深嗎?其實還好吧。 這類漢字,屬於重覆同一偏旁的會意字。 但有時候,他們又不是會意字。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2021/06/22
說到漢字的年經文,你會想到什麼呢? 大概是燚茻犇驫龖䲜等同形漢字聚合體吧? 很博大精深嗎?其實還好吧。 這類漢字,屬於重覆同一偏旁的會意字。 但有時候,他們又不是會意字。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現今的新年習俗幾乎都能從宋朝找到源頭, 像是祭灶、擺春飯、壓歲錢、除夕守歲、元旦燒香、 貼春聯、放鞭炮、初二回娘家、十五元宵等, 都能和宋朝遙相呼應。 ●宋朝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朝代,這個朝代商業發達,文化繁榮,皇帝有人味兒,大臣有風骨,市井小民的小日子和其他朝代相比,都要舒服得多。在相對寬鬆的政治制
Thumbnail
★現今的新年習俗幾乎都能從宋朝找到源頭, 像是祭灶、擺春飯、壓歲錢、除夕守歲、元旦燒香、 貼春聯、放鞭炮、初二回娘家、十五元宵等, 都能和宋朝遙相呼應。 ●宋朝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朝代,這個朝代商業發達,文化繁榮,皇帝有人味兒,大臣有風骨,市井小民的小日子和其他朝代相比,都要舒服得多。在相對寬鬆的政治制
Thumbnail
最早的臺灣人從哪裡來?史前時代的人類如何航海?就讓我們透過五個考古遺址,把這些史前人類冷知識一一揭密!
Thumbnail
最早的臺灣人從哪裡來?史前時代的人類如何航海?就讓我們透過五個考古遺址,把這些史前人類冷知識一一揭密!
Thumbnail
硝梟綺譚研究室(十九)【臺灣「番膏」配方】
Thumbnail
硝梟綺譚研究室(十九)【臺灣「番膏」配方】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曾經跟朋友爭執過"饅頭包了餡料究竟算什麼?"可能沒有不過我蠻常會跟朋友為了這種"社會"議題爭論不休 下班來個輕鬆趣味小文來增加奇怪的知識,讓你在跟同事理論更佔優勢(?) 一起來看看饅頭為什麼是饅頭吧!!!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曾經跟朋友爭執過"饅頭包了餡料究竟算什麼?"可能沒有不過我蠻常會跟朋友為了這種"社會"議題爭論不休 下班來個輕鬆趣味小文來增加奇怪的知識,讓你在跟同事理論更佔優勢(?) 一起來看看饅頭為什麼是饅頭吧!!!
Thumbnail
廢物加工胡亂調,殘餘農藥未曾消; 國家認證仍難信,怎可安心吃夜宵。 食安問題沸沸湯湯,從農藥殘留、塑化劑、餿水油,甚至有有湯頭添加罌粟殼,還有大陸的假雞蛋、假筍干;難道這是中國人的劣根性?有能力把廢物製造成看起來可食用的東西,基本上頭腦、技術堪稱一流,難道這種優秀的才能只能拿來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Thumbnail
廢物加工胡亂調,殘餘農藥未曾消; 國家認證仍難信,怎可安心吃夜宵。 食安問題沸沸湯湯,從農藥殘留、塑化劑、餿水油,甚至有有湯頭添加罌粟殼,還有大陸的假雞蛋、假筍干;難道這是中國人的劣根性?有能力把廢物製造成看起來可食用的東西,基本上頭腦、技術堪稱一流,難道這種優秀的才能只能拿來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Thumbnail
石器時代 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可能是在1.2萬年前遷徙至臺灣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約前50,000年前-7,000年之間),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目前台灣最早的文化為長濱文化[1](以八仙洞遺址最具代表性),以現有的證據而言推測他們住在東海岸,而在台南市左鎮區一帶,則挖掘出原始人類骨骸
Thumbnail
石器時代 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可能是在1.2萬年前遷徙至臺灣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約前50,000年前-7,000年之間),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目前台灣最早的文化為長濱文化[1](以八仙洞遺址最具代表性),以現有的證據而言推測他們住在東海岸,而在台南市左鎮區一帶,則挖掘出原始人類骨骸
Thumbnail
自歷史上第一個帝國-阿卡德帝國滅亡之後,小亞細亞從西元前17世紀進入西臺帝國統治,雖然西臺人是第一個發明鐵器的人類,但這段時期人類文明仍屬於以青銅器時代(西元前2200~800年)為主,稍微說明一下青銅器時代對於料理上的意義
Thumbnail
自歷史上第一個帝國-阿卡德帝國滅亡之後,小亞細亞從西元前17世紀進入西臺帝國統治,雖然西臺人是第一個發明鐵器的人類,但這段時期人類文明仍屬於以青銅器時代(西元前2200~800年)為主,稍微說明一下青銅器時代對於料理上的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