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本還是夲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小邦周在臉書上海巡,發現鋼筆達人小黑大叔因為寫了「本」字異體「夲」(上大+下十),而被網友指正寫了錯字。究竟「夲」是不是「本」的錯字呢?


  首先,「夲」(上大下十)做為「本」的異體字,在書法筆順上可能有一定的優勢,使得古代的書法作品會以「夲」來代替「本」字。雖然破壞了指事構形,但過去俗寫多混用,也就成了正常現象了。


  不過,「夲」這個字到底本來是不是「本」,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了。「夲」在《說文解字》中被拆分成「大」加上「十」,是前進的意思,讀音如同「滔」。


  這樣說來,「夲」、「本」二字兩個字之所以能發生字與字的連結,似乎是因為「夲」長得很像「本」,又好寫,便拋棄了自己的靈魂,轉生成為「本」字的異體。


  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經過古文字學家的研究,「夲」可能是個無中生有的字。他的原形,可能拆解自圖片上那長得像連根帶葉的「𠦪(禱)」字下半部。(今天的「禱」字是重組後的形聲字)。連根帶葉的「𠦪(禱)」字,在古文字中出場次數不少,但是他下半部的「夲」字,就未曾出場過。

raw-image

  
  像這樣一個沒有被用過的死字,不禁讓人聯想起「穆」字的右邊。我們之前曾經介紹過,「㣎」同樣是被《說文解字》許慎拆分出來的虛構文字。https://www.facebook.com/XiauBanZhou/photos/820421238150547

  學者認為,這個「夲」字,是許慎為了統合奏、暴、皋等字而拆解出來的。「夲」的讀音「滔」,應該源於連根帶葉的「禱」字。

  雖然「夲」字源於連根帶葉的「禱」字,可以說是完全不用的死字,只是個許慎拆解漢字構件的產物,但藉由寄生「本」字,成為其異體,也是一樁怪談。

  最後,把「本」寫成「夲」,可能早在西漢時代的馬王堆帛書中就已經出現了,有著兩千年的傳統呢!

 

參考資料:
季旭昇:《說文新證》
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
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野蠻小邦周之方格子分舵的沙龍
15會員
26內容數
2022/04/04
 不知道大家是否在小學時,因為把忽寫成了怱而被扣分呢?你是否想過,這兩個這麼像的字,有什麼關係呢?
Thumbnail
2022/04/04
 不知道大家是否在小學時,因為把忽寫成了怱而被扣分呢?你是否想過,這兩個這麼像的字,有什麼關係呢?
Thumbnail
2021/06/22
說到漢字的年經文,你會想到什麼呢? 大概是燚茻犇驫龖䲜等同形漢字聚合體吧? 很博大精深嗎?其實還好吧。 這類漢字,屬於重覆同一偏旁的會意字。 但有時候,他們又不是會意字。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2021/06/22
說到漢字的年經文,你會想到什麼呢? 大概是燚茻犇驫龖䲜等同形漢字聚合體吧? 很博大精深嗎?其實還好吧。 這類漢字,屬於重覆同一偏旁的會意字。 但有時候,他們又不是會意字。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2021/06/16
我們現在看到的「害」字,看不出有什麼「傷害」的意思,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某人元神侵占他人肉體,到底是失去原本形體比較虧,還是失去元神比較傷呢?
Thumbnail
2021/06/16
我們現在看到的「害」字,看不出有什麼「傷害」的意思,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某人元神侵占他人肉體,到底是失去原本形體比較虧,還是失去元神比較傷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偈頌一百三十三首 其二十一》 南宋 · 釋居簡 今日中夏了也,畢竟事作麽生。 當陽一機,轉身一步。 左右逢原,了無回互。 本等牧牛人,何曾頭角露。 【生】,是唐人習慣用的語尾助詞! 等於「樣,然」,例如:唐.李白〈戲贈杜甫〉詩:「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至今,閩語還保留此種說法,
Thumbnail
《偈頌一百三十三首 其二十一》 南宋 · 釋居簡 今日中夏了也,畢竟事作麽生。 當陽一機,轉身一步。 左右逢原,了無回互。 本等牧牛人,何曾頭角露。 【生】,是唐人習慣用的語尾助詞! 等於「樣,然」,例如:唐.李白〈戲贈杜甫〉詩:「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至今,閩語還保留此種說法,
Thumbnail
  最近小邦周在臉書上海巡,發現鋼筆達人小黑大叔因為寫了「本」字異體「夲」(上大+下十),而被網友指正寫了錯字。究竟「夲」是不是「本」的錯字呢?
Thumbnail
  最近小邦周在臉書上海巡,發現鋼筆達人小黑大叔因為寫了「本」字異體「夲」(上大+下十),而被網友指正寫了錯字。究竟「夲」是不是「本」的錯字呢?
Thumbnail
說到漢字的年經文,你會想到什麼呢? 大概是燚茻犇驫龖䲜等同形漢字聚合體吧? 很博大精深嗎?其實還好吧。 這類漢字,屬於重覆同一偏旁的會意字。 但有時候,他們又不是會意字。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說到漢字的年經文,你會想到什麼呢? 大概是燚茻犇驫龖䲜等同形漢字聚合體吧? 很博大精深嗎?其實還好吧。 這類漢字,屬於重覆同一偏旁的會意字。 但有時候,他們又不是會意字。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第一節 《說文解字》的體例與刊印版本 篆書是漢字當中,年代最早的字體,廣義的篆書包括秦代以前所書寫使用的文字。因古代簡牘材質易於腐朽,不易保存,故秦以前的篆書,原始墨跡傳世甚少。所幸在紙張普及應用廣泛的時代,古文字透過描摹得以傳佈流傳,尤其紙張在青銅器或刻石等拓印的應用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青銅銘
Thumbnail
第一節 《說文解字》的體例與刊印版本 篆書是漢字當中,年代最早的字體,廣義的篆書包括秦代以前所書寫使用的文字。因古代簡牘材質易於腐朽,不易保存,故秦以前的篆書,原始墨跡傳世甚少。所幸在紙張普及應用廣泛的時代,古文字透過描摹得以傳佈流傳,尤其紙張在青銅器或刻石等拓印的應用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青銅銘
Thumbnail
簡牘名蹟選1 湖南篇(一)-68頁 釋文: 卅四年十月以 盡四月、吏曹 如果把這樣的字稱為「篆書」,而其他同時期的文字稱為「古隸」或「隸書」其實是錯誤的。兩者其實並無差別,差別只有大小,會形成粗細一致的線條,也祇是相同毛筆書寫大字的物理特性。而且這樣「大字」在秦漢墨跡文字上並不多,若用「特例」來代
Thumbnail
簡牘名蹟選1 湖南篇(一)-68頁 釋文: 卅四年十月以 盡四月、吏曹 如果把這樣的字稱為「篆書」,而其他同時期的文字稱為「古隸」或「隸書」其實是錯誤的。兩者其實並無差別,差別只有大小,會形成粗細一致的線條,也祇是相同毛筆書寫大字的物理特性。而且這樣「大字」在秦漢墨跡文字上並不多,若用「特例」來代
Thumbnail
方音之為用,其一,在於訓詁古籍,語先於文,語音要落實為文字之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借現有的同/近音字。古籍中,出現怪字,怪詞,除了從前後文去訓詁,再來,就是要從音入手!也就是「義」乖不明,則尋音解!一種可能,為狀聲字,詞,第二種,則為假借音字!然,假借亦有兩種, 一是大家熟知的「錯別」假借!或說「
Thumbnail
方音之為用,其一,在於訓詁古籍,語先於文,語音要落實為文字之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借現有的同/近音字。古籍中,出現怪字,怪詞,除了從前後文去訓詁,再來,就是要從音入手!也就是「義」乖不明,則尋音解!一種可能,為狀聲字,詞,第二種,則為假借音字!然,假借亦有兩種, 一是大家熟知的「錯別」假借!或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