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對於台灣以至香港的籌眾登報的發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點驚訝阿滴發起募款在紐約時報登廣告會引起這麼多紛擾。這讓我想起去年(2019年)香港人首次募款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報章媒體登刊廣告的事情。

當時因為要趕在G20前登報,時間說有多緊湊就有多緊湊。大家只知道「要課金!」,連將會登在哪些國家的哪些媒體也沒有資訊,版面設計、文案內容,甚至連使用的語言都不清楚。

當時得到就只有發起者向大家許下成品一定高品質的保證。卻連發起者的真實身份,以及連結起來的成員所組成的組織規模有多少人、是甚麼背景、專業程度也無從得知。

現在以下這個官方網頁也是那群香港人在籌眾登報後才架設的。

比起台灣是有名有姓有樣貌,你無論如何都找得到,就算你找不到媒體記者也會找得到的阿滴。
香港這個由不知背景的組織所發起的募款更有爭議性吧?

然而,當時登報籌眾出現的紛爭只有因募款超額停止募款而未能課金的港人,在抱怨金額上限太低、投訴怎麼自己會不能課金。

作為當時有成功課金的一員,也許聽起來有點衝昏頭腦,但我是抱著「如果是騙局就沒辦法,但無論如何我我想成就這件事」的心態課金。比起登報後的實際效果,我覺得只要可以讓世界上的人知道「香港」,就足已;將「香港」這個曾經響噹噹的名字重新映入世界的眼簾,不致丟失在時間的恆河就夠了;能夠讓世界的人知道「香港人」有話想講就好了。

因為無可否認地,這些許年來香港這顆東方之珠暗淡了不少,而且暗淡到快要消失在外國人的記憶裡。

在登報廣告確實面世前,我不會知道內文會是怎樣,亦不認為內文會跟我的想法完全吻合(事實上也如此),因為這個要求是嚴苛而不現實的。於我來說,這次籌眾登報只要能夠讓世界知道「香港」有「官方」和「民間」兩種聲音,已足夠值得。

阿滴的登報爭議粗略來說主要有兩點:
  1. 覺得少數人不能代替大多數人發聲
  2. 不能承擔未知結果的國際輿論方向

這兩點都讓我不禁想: 「當時的台灣人是怎樣看香港人的登報呢?」

很無聊?馬上翻頁完全沒在讀?「還好不是我」?「關我甚麼事」?「字太多不想看」?「那八隻字要從何讀起」?「這廣告真怪」?現在才知道香港人有在示威?提高對政治的敏感度?要增加對中共的警覺性?對香港人增加除了「旅客」以外的印象?為香港人的遭遇感到痛心?覺得態度一向雞掰的香港人應該要受些教訓?

什麼都有可能吧?

所謂的「輿論」看似是「一個看法」,然而實際上是由眾多不同的思想集結而成。當中有相同的、相似的、相異的、甚至相反的,都會被簡略成同一個看法。同樣道理,登報的內容都是一樣,沒可能照顧到所有人的想法、讓所有人都感到滿意,這些要求太異想天開。

事實上一個登報只要正確的傳達出想傳達的訊息而且沒有造成冒犯就已經合格有餘。所以我對自己在課金香港的籌眾登報計劃後看到的登報內容,是超越滿意的喜出望外;亦覺得台灣由阿滴開始發起的登報計劃的成品,是值得獲得讚賞的完滿。

在我眼中#TaiwanCanHelp的登報

我眼中這次 #TaiwanCanHelp 的登報,意味著「台灣人決定不再依賴及等待台灣官方向世界表態」的行動。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香港的籌眾登報計劃中,認為只要讓世界知道「香港」裡,除了香港政府外,還有「香港人」分別的兩種聲音,已經是值得課金登報的原因。

那麼,套用在 #TaiwanCanHelp 上,明明台灣政府的行為,比如向各國捐贈口罩和醫療物資,積極合作及投入研發疫苗,跟這次台灣民間的集資登報都是同樣傳達出「台灣支援世界」。這麼一來為什麼還要集資登報,像是重覆發放同一訊息般呢?

事實上這是一個存在重要意義的行動。

觀乎國際,云云國家中,為了外交利益莫視民意去援助別國的事例比比皆是。而這次台灣民間籌眾的登報是,跟香港的籌眾登報一樣具有脫離「官方」的框框,由民眾直接向國際發聲、進行的外交行為的意義。

感覺上就是台灣人在對世界喊話:

「欸!台灣政府支援其他國家不是為了撈外交曝光率這種功利原因啦!我們台灣人是真的打從心底希望可以支援到被疫情重創的你們。」

這表現出台灣人對身為「世界公民」的意識。我認為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這種行為是值得鼓舞而且重要。不再是被誤認成中國人時說: 「不是中國,是台灣。我是台灣人。」 這種由澄清為基礎而讓人認識的「台灣」。

而是抬起頭勇敢自信地說:「我是台灣人,我想說⋯⋯」

「成效」

有很多人質疑登報後得到的成效結果,但在我眼中這是不需要放大的考量。我相信任何事都會有其影響力、有其意義,而且需要累積。無論或大或小、是益或害、於我或他人、即時又或百年以後。

香港有因為登報而脫共嗎?
沒有。

香港人有因為登報而死少幾個人嗎?
沒有。

看似毫無效果、徒勞無功吧?
看似香港人浪費了一筆大錢吧?
但我相信事情發生就必然存在影響力,只是那個影響力沒有發生在你的可見範圍內,你才覺得「亳無用處」。

最少香港人及台灣人都開創了以民眾集資,在國際媒體上登報的先河,讓「外交」這回事不再是「官方限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夜照_NightLight的沙龍
10會員
4內容數
一個放著自己想法的地方。 自問比較邊緣,所以是「世界邊緣」。 比起「給人看的文章」更像是「給自己看的文章」的收納所。 比起「分享想法的文章」更像是「紀錄想法的文章」的收納所。
2021/03/15
以下是跟寫作的友人傾訴後再稍為整理一遍的文字,以記錄當刻的焦慮為原意,再寫下一點小反思。
2021/03/15
以下是跟寫作的友人傾訴後再稍為整理一遍的文字,以記錄當刻的焦慮為原意,再寫下一點小反思。
2020/09/16
這篇我寫得盡量主觀。 誰跟你客觀啦,要客觀自己不會看多些人的見解比對吼?  如沒興趣了解香港裡其中一個香港人的想法可以返回上一頁,謝謝。  簡單來說,我覺得「香港人」被無端放上台,拿來當捅刀的刀。然後還一堆人衝昏頭腦地說這說那。 很吵。 首先香港這邊當天都在關注的——是被中國抓了的十二位香港人的家屬
2020/09/16
這篇我寫得盡量主觀。 誰跟你客觀啦,要客觀自己不會看多些人的見解比對吼?  如沒興趣了解香港裡其中一個香港人的想法可以返回上一頁,謝謝。  簡單來說,我覺得「香港人」被無端放上台,拿來當捅刀的刀。然後還一堆人衝昏頭腦地說這說那。 很吵。 首先香港這邊當天都在關注的——是被中國抓了的十二位香港人的家屬
2020/06/01
這是一篇我在被一班人指責自己「不關心香港」,並不斷質問我「是不是香港人」後,受刺激下而寫的文字。 是一篇有關我對於政治的感受,寫的時候盛戴著很濃重的情緒的文字。
2020/06/01
這是一篇我在被一班人指責自己「不關心香港」,並不斷質問我「是不是香港人」後,受刺激下而寫的文字。 是一篇有關我對於政治的感受,寫的時候盛戴著很濃重的情緒的文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日本政策、以及在日台灣人的身份,回應網紅錫蘭對台灣缺點做出的評論。內文分為媒體、交通以及市容三部分,也夾雜一些個人經驗談。
Thumbnail
以日本政策、以及在日台灣人的身份,回應網紅錫蘭對台灣缺點做出的評論。內文分為媒體、交通以及市容三部分,也夾雜一些個人經驗談。
Thumbnail
你們是台灣人嗎? 還是中國台灣。
Thumbnail
你們是台灣人嗎? 還是中國台灣。
Thumbnail
恭喜台灣,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宣佈「2021年經濟自由度調查」結果,台灣從184個經濟體中排名第6,繼新加坡之後成為亞洲第二最自由經濟體!大家知道嗎?香港自1995年起,連續25年成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第一位,直至2020年才滑落一名,今年更因為被真正一國兩制,所以視為中國其中一個城市,不再獨立評級。恭
Thumbnail
恭喜台灣,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宣佈「2021年經濟自由度調查」結果,台灣從184個經濟體中排名第6,繼新加坡之後成為亞洲第二最自由經濟體!大家知道嗎?香港自1995年起,連續25年成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第一位,直至2020年才滑落一名,今年更因為被真正一國兩制,所以視為中國其中一個城市,不再獨立評級。恭
Thumbnail
疫情khah huê,逐家koh開始出洞門leh行踏,lán beh迎接防疫新生活。總--是,tī世界其他所在,無thang像台灣án-ne恬靜平安。香港反送中運動滿一冬--ah,中國對香港政治ê控制suah有ke無減,做伙來看陳亮穎tī舊年運動hit時ê觀察kap反思:〈看著香港ê遭遇,思想……
Thumbnail
疫情khah huê,逐家koh開始出洞門leh行踏,lán beh迎接防疫新生活。總--是,tī世界其他所在,無thang像台灣án-ne恬靜平安。香港反送中運動滿一冬--ah,中國對香港政治ê控制suah有ke無減,做伙來看陳亮穎tī舊年運動hit時ê觀察kap反思:〈看著香港ê遭遇,思想……
Thumbnail
有點驚訝阿滴發起募款在紐約時報登廣告會引起這麼多紛擾。這讓我想起去年(2019年)香港人首次募款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報章媒體登刊廣告的事情。 當時因為要趕在G20前登報,時間說有多緊湊就有多緊湊。大家只知道「要課金!」,連將會登在哪些國家的哪些媒體也沒有資訊,版面設計、文案內容,甚至連使用的語言都不清楚
Thumbnail
有點驚訝阿滴發起募款在紐約時報登廣告會引起這麼多紛擾。這讓我想起去年(2019年)香港人首次募款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報章媒體登刊廣告的事情。 當時因為要趕在G20前登報,時間說有多緊湊就有多緊湊。大家只知道「要課金!」,連將會登在哪些國家的哪些媒體也沒有資訊,版面設計、文案內容,甚至連使用的語言都不清楚
Thumbnail
撰寫:黃瀾思 中國全國人大宣布製定“港版國安法”,以填補香港長期未能就《基本法》23條自行立法的國家安全漏洞。消息一出,馬上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尤其對香港本地而言,無疑是核彈級的震撼。在不安與恐懼混雜下,大數據顯示港人搜尋“移民”等字眼激增四倍,鄰近的台灣自然成為其中的熱門選項。 根據台灣移民
Thumbnail
撰寫:黃瀾思 中國全國人大宣布製定“港版國安法”,以填補香港長期未能就《基本法》23條自行立法的國家安全漏洞。消息一出,馬上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尤其對香港本地而言,無疑是核彈級的震撼。在不安與恐懼混雜下,大數據顯示港人搜尋“移民”等字眼激增四倍,鄰近的台灣自然成為其中的熱門選項。 根據台灣移民
Thumbnail
募資專案發起到紐約時報紙媒傳播效益 WHO can help? WHO can help? Social media. 專案的目的是要反擊4/8 WHO日內瓦總部的例行記者會上,譚德塞公開飆罵台灣 3 分鐘,針對臺灣人種族歧視的一系列不實指控。 當時 #ThisAttackComesFromT
Thumbnail
募資專案發起到紐約時報紙媒傳播效益 WHO can help? WHO can help? Social media. 專案的目的是要反擊4/8 WHO日內瓦總部的例行記者會上,譚德塞公開飆罵台灣 3 分鐘,針對臺灣人種族歧視的一系列不實指控。 當時 #ThisAttackComesFromT
Thumbnail
整件事情的緣由,是台灣一些網路上的朋友針對WHO秘書長譚德塞的發言,發起了一個募款在紐約時報上購買全版廣告,為台灣目前地位發聲的運動。
Thumbnail
整件事情的緣由,是台灣一些網路上的朋友針對WHO秘書長譚德塞的發言,發起了一個募款在紐約時報上購買全版廣告,為台灣目前地位發聲的運動。
Thumbnail
這個專案在短短18小時內,募得1023萬餘元新台幣,總贊助人數達15323人。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也有許多不同領域專家提出意見與貢獻,而我則希望由行銷與社會觀察的角度,來談談這次事件的我見,讓更多人能夠開啟具建設性的思考,並能以友善態度來的支持與關心社會議題。
Thumbnail
這個專案在短短18小時內,募得1023萬餘元新台幣,總贊助人數達15323人。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也有許多不同領域專家提出意見與貢獻,而我則希望由行銷與社會觀察的角度,來談談這次事件的我見,讓更多人能夠開啟具建設性的思考,並能以友善態度來的支持與關心社會議題。
Thumbnail
某黨黨工說著:「事實上,我們支持香港民眾的自由民主人權,是沒有問題的……,當民進黨政府操縱過頭……,譬如蔡英文政府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那簡直是政治操作嘛!」,我頓時感覺心裡不適,有種憤恨難平的感概,難道這就是台灣政客為拚選舉關注度,而產生的說法嗎?
Thumbnail
某黨黨工說著:「事實上,我們支持香港民眾的自由民主人權,是沒有問題的……,當民進黨政府操縱過頭……,譬如蔡英文政府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那簡直是政治操作嘛!」,我頓時感覺心裡不適,有種憤恨難平的感概,難道這就是台灣政客為拚選舉關注度,而產生的說法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