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對於台灣以至香港的籌眾登報的發想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點驚訝阿滴發起募款在紐約時報登廣告會引起這麼多紛擾。這讓我想起去年(2019年)香港人首次募款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報章媒體登刊廣告的事情。
當時因為要趕在G20前登報,時間說有多緊湊就有多緊湊。大家只知道「要課金!」,連將會登在哪些國家的哪些媒體也沒有資訊,版面設計、文案內容,甚至連使用的語言都不清楚。
當時得到就只有發起者向大家許下成品一定高品質的保證。卻連發起者的真實身份,以及連結起來的成員所組成的組織規模有多少人、是甚麼背景、專業程度也無從得知。
現在以下這個官方網頁也是那群香港人在籌眾登報後才架設的。
比起台灣是有名有姓有樣貌,你無論如何都找得到,就算你找不到媒體記者也會找得到的阿滴。
香港這個由不知背景的組織所發起的募款更有爭議性吧?
然而,當時登報籌眾出現的紛爭只有因募款超額停止募款而未能課金的港人,在抱怨金額上限太低、投訴怎麼自己會不能課金。
作為當時有成功課金的一員,也許聽起來有點衝昏頭腦,但我是抱著「如果是騙局就沒辦法,但無論如何我我想成就這件事」的心態課金。比起登報後的實際效果,我覺得只要可以讓世界上的人知道「香港」,就足已;將「香港」這個曾經響噹噹的名字重新映入世界的眼簾,不致丟失在時間的恆河就夠了;能夠讓世界的人知道「香港人」有話想講就好了。
因為無可否認地,這些許年來香港這顆東方之珠暗淡了不少,而且暗淡到快要消失在外國人的記憶裡。
在登報廣告確實面世前,我不會知道內文會是怎樣,亦不認為內文會跟我的想法完全吻合(事實上也如此),因為這個要求是嚴苛而不現實的。於我來說,這次籌眾登報只要能夠讓世界知道「香港」有「官方」和「民間」兩種聲音,已足夠值得。
阿滴的登報爭議粗略來說主要有兩點:
  1. 覺得少數人不能代替大多數人發聲
  2. 不能承擔未知結果的國際輿論方向
這兩點都讓我不禁想: 「當時的台灣人是怎樣看香港人的登報呢?」
很無聊?馬上翻頁完全沒在讀?「還好不是我」?「關我甚麼事」?「字太多不想看」?「那八隻字要從何讀起」?「這廣告真怪」?現在才知道香港人有在示威?提高對政治的敏感度?要增加對中共的警覺性?對香港人增加除了「旅客」以外的印象?為香港人的遭遇感到痛心?覺得態度一向雞掰的香港人應該要受些教訓?
什麼都有可能吧?
所謂的「輿論」看似是「一個看法」,然而實際上是由眾多不同的思想集結而成。當中有相同的、相似的、相異的、甚至相反的,都會被簡略成同一個看法。同樣道理,登報的內容都是一樣,沒可能照顧到所有人的想法、讓所有人都感到滿意,這些要求太異想天開。
事實上一個登報只要正確的傳達出想傳達的訊息而且沒有造成冒犯就已經合格有餘。所以我對自己在課金香港的籌眾登報計劃後看到的登報內容,是超越滿意的喜出望外;亦覺得台灣由阿滴開始發起的登報計劃的成品,是值得獲得讚賞的完滿。
在我眼中#TaiwanCanHelp的登報
我眼中這次 #TaiwanCanHelp 的登報,意味著「台灣人決定不再依賴及等待台灣官方向世界表態」的行動。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香港的籌眾登報計劃中,認為只要讓世界知道「香港」裡,除了香港政府外,還有「香港人」分別的兩種聲音,已經是值得課金登報的原因。
那麼,套用在 #TaiwanCanHelp 上,明明台灣政府的行為,比如向各國捐贈口罩和醫療物資,積極合作及投入研發疫苗,跟這次台灣民間的集資登報都是同樣傳達出「台灣支援世界」。這麼一來為什麼還要集資登報,像是重覆發放同一訊息般呢?
事實上這是一個存在重要意義的行動。
觀乎國際,云云國家中,為了外交利益莫視民意去援助別國的事例比比皆是。而這次台灣民間籌眾的登報是,跟香港的籌眾登報一樣具有脫離「官方」的框框,由民眾直接向國際發聲、進行的外交行為的意義。
感覺上就是台灣人在對世界喊話:
「欸!台灣政府支援其他國家不是為了撈外交曝光率這種功利原因啦!我們台灣人是真的打從心底希望可以支援到被疫情重創的你們。」
這表現出台灣人對身為「世界公民」的意識。我認為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這種行為是值得鼓舞而且重要。不再是被誤認成中國人時說: 「不是中國,是台灣。我是台灣人。」 這種由澄清為基礎而讓人認識的「台灣」。
而是抬起頭勇敢自信地說:「我是台灣人,我想說⋯⋯」
「成效」
有很多人質疑登報後得到的成效結果,但在我眼中這是不需要放大的考量。我相信任何事都會有其影響力、有其意義,而且需要累積。無論或大或小、是益或害、於我或他人、即時又或百年以後。
香港有因為登報而脫共嗎?
沒有。
香港人有因為登報而死少幾個人嗎?
沒有。
看似毫無效果、徒勞無功吧?
看似香港人浪費了一筆大錢吧?
但我相信事情發生就必然存在影響力,只是那個影響力沒有發生在你的可見範圍內,你才覺得「亳無用處」。
最少香港人及台灣人都開創了以民眾集資,在國際媒體上登報的先河,讓「外交」這回事不再是「官方限定」。
一個放著自己想法的地方。 自問比較邊緣,所以是「世界邊緣」。 比起「給人看的文章」更像是「給自己看的文章」的收納所。 比起「分享想法的文章」更像是「紀錄想法的文章」的收納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何我恨惡香港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美國極右派對台灣的擔憂:關於台灣的民族意識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Thumbnail
avatar
水犬奇
2024-04-11
【個股產業資訊】台灣光阻液代理龍頭 - 崇越(5434),隨著AI晶片對於先進製程的需求,高階EUV光阻液需求將持續走揚日本在半導體材料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遙遙領先,但要是沒有日本半導體材料的支援,也做不出最先進的晶片。 所以AI晶片極度仰賴先進製程,我便朝著高階半導體材料去挑選具有發展性的公司,這間公司就是代理日本信越的崇越!
Thumbnail
avatar
Kelvin
2024-02-25
少子女化的台灣,對於租屋、買房的影響近年來台灣生育率敬陪末座, 生活的經濟壓力肯定是原因之一, 高房價,低起薪, 導致晚婚,低生育率, 在這一波逐年遞減的人口趨勢中, 對於房屋的供需, 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人口變化趨勢 讓我們來看2019~2028年, 這十年的人口變化, 2019年18歲的大學新鮮人
Thumbnail
avatar
Josh Daily
2023-11-23
精選文句-方格金句 #5-關於錫蘭對於台灣媒體的的控訴句子出處- 攻略#7- 自我檢測清單(心態篇)|方格子 vocus 想法- 因為我沒有付費,因此沒辦法根據他的文章原文的陳述來帶出這句話真實想表達的意義,所以我只能僅僅透過這段文字表面上做出的表述,來書寫出屬於我個人對於文字的理解與連結。 不試圖改變或控制他人意志,我想這是現代很多人應該做到
Thumbnail
avatar
偶是斜生
2023-09-25
加拿大的油條是扁的!?AI對於台灣油條的口味與料理建議"BeaverTail" 是加拿大一種受歡迎的傳統糕點,它的形狀和名字都受到了加拿大野生動物海狸的啟發。這種糕點的形狀類似於海狸尾巴,因此被稱為 "BeaverTail",而且它的外觀和口感都相當獨特。 BeaverTail 的主要成分是麵團,通常是用酵母麵團製作而成。麵
Thumbnail
avatar
十件衣服的世界旅行10Clothes WorldTravel
2023-08-13
台灣對於食品包裝的強制標示標籤有哪些要求?台灣有關食品標籤的相關規定是“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由台灣“食品藥品管理署”監管。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相關規定第22條,食品及食品原料的容器或外包裝,應以中文繁體及通用符號,對強制標示的事項進行標籤標示。
Thumbnail
avatar
台灣瑞歐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2022-12-30
您真的有愛台灣嗎?您對於台灣付出了多少呢?您對於台灣的愛是什麼呢?所謂的【愛台灣】會有幾種心情(或心態)。 您對於只是純粹的「感覺上」的喜歡台灣嗎?【愛】究竟是「形容詞」還是「動詞」呢?您說您愛台灣,是您對於物質生活感到滿意的嗎?那麼,您只是「感覺上」的喜歡台灣,並不代表您有付出與確實實踐【愛台灣】的行動力。在台灣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車、房子,更遑論成家立業了
avatar
唐.愛德華.阿奇爾
2022-11-29
對於戒嚴時代的台灣媽媽來說,語言是用來拆散親情的殘酷工具會想念全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互相討論的情景嗎?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上一代和下一代已經沒有共通語言了?面對這個天大的文化危機,已經被體制化的我們還渾然不覺是很正常的,接下來的「雙語國家」會再製造更多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avatar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1-10-30
對於台灣特有種,我想說的是...自從我以台灣29種特有鳥種為主題創作、開始畫鳥並自費出版了第一本《野性福爾摩沙圖誌001:裊裊》以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喜歡鳥嗎?」 每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我都會瞬間覺得嘴軟,因為我既不是特別喜歡鳥才畫鳥、我也不是本科生所以才畫鳥。許多人在翻完書本後的第一個反應多半都會以為我一定是很喜歡鳥⋯
Thumbnail
avatar
栗林田
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