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時香菓是橘子 2000 年前名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非時香菓是一種水果的名字,而且大多數的我們還都吃過。在距今約兩千年前,有位日本人遠渡重洋,將一種金黃色、香香的水果帶到日本,從那之後日本就有橘子了,經許多歲月的改良後,就成了今日的蜜柑啦。這次日文課的主題就是要向日文老師解釋御菓子的典故啦!

非時香菓的傳入日本的故事

就讓我們來看看,當年橘子來到日本的故事吧!這件事在「日本書紀(にほんしょき)」和「古事記(こじき)」兩本記載日本歷史的古書上,都有記載這段故事。
御菓子的故事發生在日本第十一代天皇,垂仁(すいにん)天皇還活著的時候。垂仁天皇因為生病的關係,於是命令田道間守(たじまもり)遠渡重洋,到常世國(とこよのくに)去尋找不老不死的仙丹妙藥。
常世國在哪呢?它是出現在日本神話裡的國度,在大海的彼方,是一個永久不變的不老不死、返老還童的烏托邦。

時機不對,太遲了…

田道間守歷經 10 年,最後終於找到了不老不死的靈菓,非時香菓,好不容易回到了日本,要獻給垂仁天皇時,卻發現天皇已經駕崩。
於是,田道間守到天皇的墳前,哭到一個不行。最後他獻上半數給皇后,另外一半則種在天皇的陵前,接著就跟隨天皇的腳步…結束了這一生。
目前認為奈良市的寶來山古墳是垂仁天皇的陵墓,傳說田道間守的墳墓也在那附近。

從橘子到蜜柑

據說,當初田道間守帶回來的橘子,一開始是種在今日和歌山縣海南市的橘本神社附近的「六本樹の丘」。該神社主要祭祀田道間守,並把他奉為橘子跟御菓子之神,每年的 10 月 10 日,橘本神社會舉辦「蜜柑祭」。
此外,每年的 4 月 3 日會舉行全國銘菓奉獻祭「菓子祭」,全日本各地的菓子製作者們會獻上自己的產品,祈求生意興隆。在 Youtube 上有菓子祭的影片…
另外,除了橘本神社,兵庫縣的中鳩神社也是祭祀田道間守的神社,在每年的 4 月的第三個星期日舉辦菓子祭和橘花祭(きっかさい)。

「お菓子」以前是水果的意思

沒學過日文的人,看到御菓子(お菓子 = おかし),就字面上的理解八成會是水果,但實際去日本買東西的時候,卻會覺得奇怪,怎麼那些糖果餅乾都是放在「お菓子」的貨架上? 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詞的意思還真的是水果,是後來才變成糖果點心的意思,日本的叫做「和菓子」,國外的叫做「洋菓子」。

參考資料

  1. わかやま記紀の旅 ~古事記・日本書紀からたどる和歌山の旅~
  2. 田道間守 – Wikipedia
  3. お菓子の神様 中嶋神社
  4. 田道間守の伝説(橘の起源説話)
  5. 神社在日本哪都有,但在那之是什麼,第一座神社又在哪?
avatar-img
3會員
7內容數
喜歡學習新知,特別是一些不太重要,但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席尼日雜生活 的其他內容
握壽司、天婦羅、蒲燒鰻,還有蕎麥麵是我們現在還滿常見,也可能偶爾會吃的日式料理,而它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日本人飲食當中的一份子呢?一起來探索這些食物的起源吧!
握壽司、天婦羅、蒲燒鰻,還有蕎麥麵是我們現在還滿常見,也可能偶爾會吃的日式料理,而它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日本人飲食當中的一份子呢?一起來探索這些食物的起源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麻豆文旦的由來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間,當時台南麻豆區引進文旦樹苗栽種,逐漸成為當地名產。日治時期,麻豆文旦因其獨特的香甜風味深受日本天皇喜愛,被列為御用水果。中秋吃文旦的習俗隨著文旦普及而興起,因其產季與中秋相符,逐漸成為健康且實惠的送禮佳品。如今,麻豆文旦不僅是水果,更代表了台灣中秋文化的重要象徵。
甘蔗品種的引進與育種簡史 二戰嚴重摧殘台灣糖業 引進N:CO 310 【高糖度、抭病性強、適應性強】特性使台糖起死回生 N:CO 310 的貢獻與影響
Thumbnail
公車搭到「樁神社前」下,就到了別名「樁神社」的伊豫豆比古命神社。這個神社有什麼特別的呢?在全日本40多個都道府縣中,唯有愛媛縣是以古事記裡的女神「愛媛」為名,伊豫豆比古命神社正是唯一祀有這位女神的神社。一起來參拜這座保佑開運繁榮的神社吧!
Thumbnail
說到京都甜點,就一定要提到百年老店,京都第一家洋菓子店『村上開新堂』要等10個月的鐵盒餅乾。 京都藝術文化中心的館長酒井先生著書《京都百年老店》中,在充滿好吃的和菓子的京都中,做洋菓子的村上開新堂被京都人稱為傳奇的老店。 日本餅乾愛好者說到餅乾口袋名單,村上開新
Thumbnail
「牛軋糖」不會太甜,又不黏牙,是大家喜愛的糖果。可是何以名之為「牛軋糖」?一般人往往不甚清楚。   相傳明代浙江考生「商輅」,某夜夢見自己跪於文昌殿前,祈求文昌帝君保佑考試順利,供桌上備有筆墨紙硯、一盤花生和麥芽糖。這時文昌帝君突然顯靈,對著供桌,手臂一揮,只見供桌上的花生自動去殼,一一飛入
Thumbnail
「桃園神社」位於桃園市虎頭山西側,興建於日據時期昭和13年(1938年),祭祀天照皇大帝、日本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掌管五穀豐收的豐受大神、明治天皇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等日本人的神明,是日本境外保存最完整的日本神社,民國八十三年公告為桃園市定古蹟!
Thumbnail
月桃是台灣原生種的芳香植物,是端午的民俗植物、也是藥食同源的植物。在物質匱乏與醫療不開化時代,台灣先民,無論是漢人還是原住民,對月桃都有太多的索取,而月桃就像大地之母,以她強健的生命力、寬闊的胸襟、噴湧的奶水,慷慨地滋養這塊土地的子民。本文主要介紹月桃的鄉野傳奇與涵蓋從葉、花、根、心的月桃全料理。
Thumbnail
冬葵,被譽為「百菜之主」,從詩經到唐宋,不管在文學、農書或醫書都有很多記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曾是如蔥韭一般家常的蔬菜。卻因氣候變遷而退出人們的餐桌,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將其列為草類。甚至被外來的向日葵給奪名了。為深入了解冬葵,我們買種子回來播種、採收進而做羹湯,嘗試復原這道古老菜羹的滋味。
Thumbnail
接下來,我就真的要講一個”鬼故事”了! 也同樣位於轆轤町 就在離六道珍皇寺不遠的路口,有一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糖果舖 沒想到,這裡一直販售著有四百多年裡歷史的京都名物 - - 「#幽靈子育飴」 江戶時代(慶長四年),這間賣糖的小舖,據說每到深夜,就會有一位神秘的年輕女子拿一文錢到店裡買糖。
Thumbnail
唐朝詩人王維在《相思》一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後來不少人把紅豆拿來代表相思,以物抒情。而來到日本,許多甜點當中都加入紅豆,最中餅、大福、銅鑼燒、餡蜜以及數不清的和菓子,都能看到紅豆的身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麻豆文旦的由來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間,當時台南麻豆區引進文旦樹苗栽種,逐漸成為當地名產。日治時期,麻豆文旦因其獨特的香甜風味深受日本天皇喜愛,被列為御用水果。中秋吃文旦的習俗隨著文旦普及而興起,因其產季與中秋相符,逐漸成為健康且實惠的送禮佳品。如今,麻豆文旦不僅是水果,更代表了台灣中秋文化的重要象徵。
甘蔗品種的引進與育種簡史 二戰嚴重摧殘台灣糖業 引進N:CO 310 【高糖度、抭病性強、適應性強】特性使台糖起死回生 N:CO 310 的貢獻與影響
Thumbnail
公車搭到「樁神社前」下,就到了別名「樁神社」的伊豫豆比古命神社。這個神社有什麼特別的呢?在全日本40多個都道府縣中,唯有愛媛縣是以古事記裡的女神「愛媛」為名,伊豫豆比古命神社正是唯一祀有這位女神的神社。一起來參拜這座保佑開運繁榮的神社吧!
Thumbnail
說到京都甜點,就一定要提到百年老店,京都第一家洋菓子店『村上開新堂』要等10個月的鐵盒餅乾。 京都藝術文化中心的館長酒井先生著書《京都百年老店》中,在充滿好吃的和菓子的京都中,做洋菓子的村上開新堂被京都人稱為傳奇的老店。 日本餅乾愛好者說到餅乾口袋名單,村上開新
Thumbnail
「牛軋糖」不會太甜,又不黏牙,是大家喜愛的糖果。可是何以名之為「牛軋糖」?一般人往往不甚清楚。   相傳明代浙江考生「商輅」,某夜夢見自己跪於文昌殿前,祈求文昌帝君保佑考試順利,供桌上備有筆墨紙硯、一盤花生和麥芽糖。這時文昌帝君突然顯靈,對著供桌,手臂一揮,只見供桌上的花生自動去殼,一一飛入
Thumbnail
「桃園神社」位於桃園市虎頭山西側,興建於日據時期昭和13年(1938年),祭祀天照皇大帝、日本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掌管五穀豐收的豐受大神、明治天皇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等日本人的神明,是日本境外保存最完整的日本神社,民國八十三年公告為桃園市定古蹟!
Thumbnail
月桃是台灣原生種的芳香植物,是端午的民俗植物、也是藥食同源的植物。在物質匱乏與醫療不開化時代,台灣先民,無論是漢人還是原住民,對月桃都有太多的索取,而月桃就像大地之母,以她強健的生命力、寬闊的胸襟、噴湧的奶水,慷慨地滋養這塊土地的子民。本文主要介紹月桃的鄉野傳奇與涵蓋從葉、花、根、心的月桃全料理。
Thumbnail
冬葵,被譽為「百菜之主」,從詩經到唐宋,不管在文學、農書或醫書都有很多記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曾是如蔥韭一般家常的蔬菜。卻因氣候變遷而退出人們的餐桌,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將其列為草類。甚至被外來的向日葵給奪名了。為深入了解冬葵,我們買種子回來播種、採收進而做羹湯,嘗試復原這道古老菜羹的滋味。
Thumbnail
接下來,我就真的要講一個”鬼故事”了! 也同樣位於轆轤町 就在離六道珍皇寺不遠的路口,有一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糖果舖 沒想到,這裡一直販售著有四百多年裡歷史的京都名物 - - 「#幽靈子育飴」 江戶時代(慶長四年),這間賣糖的小舖,據說每到深夜,就會有一位神秘的年輕女子拿一文錢到店裡買糖。
Thumbnail
唐朝詩人王維在《相思》一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後來不少人把紅豆拿來代表相思,以物抒情。而來到日本,許多甜點當中都加入紅豆,最中餅、大福、銅鑼燒、餡蜜以及數不清的和菓子,都能看到紅豆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