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沒有人認識我的同學會】將這些記下生命厚度的明信片,一封封送到你能收到的那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Photo by FisH
今日藥帖 : 李榮浩 Ronghao Li 的 - 爸爸媽媽 MaMa & PaPa

逃了很久的難,吃了許多的苦,離家鄉好遠好遠,一輩子都騎著幸福牌自行車;
每天在家吃飯,總是待在地下室的房間讀書,沒教出過功成名就的學生;
沒有特別被誰看得起,沒貪過別人也沒有揮霍過一塊錢,待人禮貌非常謙虛;
平生最怕對不起誰,不願意給人添麻煩,這是我的老爸爸。
有一陣子很迷戀理智型的書籍,當看到大田為這一本書做宣傳時,被手繪的課桌椅與”老王”這件事給吸住眼球。被理性拎著走了好長一段,我以為閉上眼睛,那股掠過鼻酸直接衝上眼窩的刺痛感,就不會嗆的讓眼淚滴下來,但一切是一場誤會吧! 即便閉上眼睛,傷心依舊是傷心。
這也是一種浪漫,為了記得,我要為你寫下一本。關於那個我們再也不會經歷,但我卻願意停下來閱讀的紮實歲月。提醒著自己當僅單面的感受到世界一再強調效率與效益時,有時停下來看看這些文字,它們能溫潤的像心臟。
那些類似姑姑說著爺爺年少的故事,我時常邊看邊想起上一輩的人生圖樣,那個我們沒有經歷過,只是聽聞卻沒有細細追問的年代,好像收藏在櫃子裡許久的那罐梅子酒,拔出軟塞後飄出沉穩的香氣,撲鼻而來的是其中酸甜。⠀⠀
我猜是這本書給我一個想法,開始對家人的過往與青春有了好奇,想知道那些我沒有去過的人生,是何等精彩或怎樣辛苦,果然聽到了許多現在到未來都不會再有的時光,我要記下來。

除了爭奪、除了恐懼,活過那樣年代的人們是用怎樣地中心思想與意念,堅持生活了下來 ? 存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我們聽過太多關於大時代的分離與悲劇。

作者一次次從”親愛的老王”年輕時所教導的學生那裏得到層層地回饋,不是肉眼上看得見收的到什麼禮物或物質,但能被記在心裡的,永遠最珍貴。等到有一天年紀越長的時候只會記得最痛苦與最美好的記憶,我從前不懂的奶奶的教誨為什麼只是”善良”卻沒有其他,現在明白因為那些曾不以為意真心的善行善意,會為他人在心中種下一顆種子,當它萌芽時也會將這放善念傳承下去,有許多的想法現在聽來很復古不科技或不夠理性,但永遠無法被複製與取代。
我記得那年在奶奶的告別式上來了很多沒有看過的陌生與熟悉地面孔,大部分來的人向親屬致意後,都會走向奶奶的孩子們鞠躬,握握他們的手,抱抱他們時輕撫著他們的背,說起自己在何時,曾經被奶奶無聲的幫助過怎樣的難渡的時候,從好多人嘴裡聽到這些那些的事情,才知道原來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光裡,她都對誰伸出過援手,卻沒有提過,啊這時,我也突然想起她小時候低頭看著我的柔軟眼神與牽著我那掌心。
那是個有髮禁、衣禁、鞋禁、歌禁,學校會推行國語委員與專管思想的保防幹事的年代,在同事中被視為”魯蛇的糊塗仔老王”,給學生除了刻板打罵以外的溫和對待,我想那不是懦弱或離軌,他只是想用自己不疾不徐的步調,當一個自己想要成為地教職者。
Photo by FisH
味覺跟聽覺一樣,和回憶是黏在一起的。
在這個什麼都有得年代,老王想念的是兒時最不值錢不稀奇的東西,也許煎餅或每逢中秋時三爺爺帶來的提漿月餅,都只是想念的載體而已。

這一段說到老家都是這樣,依著原湯化原食的延伸,吃餃子得配餃子湯,而不是現代櫃台旁菜單上的套餐酸辣湯。除了要磨墨準備紅紙寫下祖先牌位的書法以外,似乎活生生寫出我的兒時記憶。
每到了年節時分,一大清早(根本是七早八早)奶奶媽媽分別會錯開時間,拉著某台在柏油路上會發出框啷框啷聲的菜籃拖車,上傳統市場採購需要祭拜祖先神明的三牲蔬果、傳統糕點、素菜飯盒、金紙......。擠在你來我往的市場中,不知道那是人情味還是混雜著男女老少的汗水味,我有一次發現,秋冬天跟春夏天的味道都不盡相同。
在大人結束採買到家前,孩子們也得很識相的早起幫忙張羅一些廚房以外的事情,
舉凡擺桌子、準備餐盤筷子、七個紅色塑膠酒杯、金爐、打火機、一杯生米、乾淨的水盆與毛巾。

終於媽媽進家門了,也沒閒下來歇會兒,而是繼續打點著將生食變成佳餚一道道擺上貢桌,還必須細細數著”碗數”是否足夠,然後等時辰一到,便喚著大家一人一炷香向祖先、門口公、地基主報備今天準備的飯菜,請它們來享用。

開始說出,感謝這一年的守護讓一家平安順遂 (無論是否平安順遂都得這樣稟報)然後收集好每炷香,插進最前頭的米杯中,每次我都以為到這裡就是告下第一段落。

然後得仔細端看時間與每柱香的燃燒進度,添加酒水和重新插上新的一柱香。這樣的日子不知覺得竟也度過了整個童年與青春。什麼時候結束這樣的習俗,大概是爺爺奶奶離世以後,大家都推崇環保,也都不鼓勵太點焚香與燒金紙。
我留下妳復古但收納空間欠佳的皮包,和妳的明星花露水;
也留著你的皮箱和你讀過的書,這些東西也許在將來的將來都將消失,但我想留想得也許只是你待過這裡的微弱證明。

很喜歡書裡裏頭有一雙鞋的照片,是親愛的老王與妻子的鞋。
好像我常在等待紅燈轉綠的60秒內,只要看見滿頭白髮的老夫妻,無論是否執子之手,也許是並肩或一人坐在輪椅,另一人幫忙推著,眼光都捨不得移開,也捨不得往前,覺得只有60秒的紅燈好像不夠我觀賞,無論是不是搭配著夕陽的背景,都會覺得儘管步伐緩慢都值得被忽略,因為這幅畫好美。
第一次在書店翻閱這本書時,外婆還在世,我只是想起在更多年前奶奶的那一場離別,但因為太多片段真實的我幾度闔上將它放回大田出版的櫃上,然後離開書店想吹點風,讓還在眼眶的水分可以蒸發。
後來,實在很想把這本書送給一個很喜歡的長輩,然後也剛好遇上親愛的外婆離世,我再度拾起它看了一遍,感覺更加深刻了,那些從親愛的老王年少、養子、奮鬥、樸實,待人溫和待學生也是不知為何都讓我想起姑姑說起自己爸媽的那個樣子,原來除了不捨遺憾,是愛。
然後一路寫到了親愛的老王進入九旬、出現退化、請來了麗莎、一些很可愛的言語和言行,直到在醫院幾度來回、手術以及醫院電梯與長廊的段落,都近的像是自己昨日得經歷不再抑著衝上來眼窩的酸楚好幾次闔上書本,讓視線盡情模糊。
Photo by FisH
這樣說起人生,好像太短淺。隨著科技的發達,很多事情因為看來理所當然,也就對這些感受更加無意識,沒有想過它反面或更加深層的意義。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給親愛的老王,總是突然想起你,人生許許多多的事情,因為你,變得更重要了。


最後我想,我已經沒有辦法寫得再多,因為這跟人生經歷很有關聯,在幾經真真正正失去親人後,會在心裡悠悠地起很多很多很多漣漪,它分別也會在人生各種階段濺起水花,像等待過、驚見的海豚尾巴,來不及按下手機螢幕,就又淺入海底一樣,也像火花那樣是一眼瞬間的驚艷。

人生真的很長也很短,希望透過這些文字,時時提醒自己在過眼雲煙的生活片段,即便是忙碌都,記得緩下腳步看看身邊那些,陪伴你成長的人,即便只是一個擁抱或一句溫柔的問候,希望我們都不要為自己徒留遺憾又頻頻回頭觀望感傷。

# 書名: 沒有人認識我的同學會:寫給親愛的老王
#作者:王蘭芬
#出版社: 大田出版
#出版日期:2019/06/12

#作者簡介:
畢業於東吳大學英文系,曾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當代文學研究所就讀,當過報社記者,
主跑影劇和藝文新聞。是一對龍鳳胎的媽,現為專職寫作者。
著有小說《圖書館的女孩》《影劇小記者的秘密日記》《旋轉木馬嘩啦啦啦》《夏天與甲蟲的故事》《寂寞殺死一頭恐龍》。
#內容簡介:
每年中秋一吃到提漿月餅,就思念三爺爺,想起他走入夜色的駝背身影;
每年生日吃餃子喝餃子湯,大年初一寫紅紙看爸爸一人吃掉酸餃子。
許多人,許多事,從遙遠的年代,消逝的時光中,走跳出來,那麼平凡卻生猛活力,忘也忘不掉。
後來的後來,父親行動越來越遲緩,類帕金森氏症,他慢慢失憶,有時候像是奇幻老人,每天都有一些出其不意的對話,讓我們又哭又笑又心疼……

這本書寫給父親,寫給同輩人,寫給年輕的你,那些像黃金般發光發亮的記憶,是永遠的珍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45內容數
許多時候人生是絕對孤獨的, 在不想聊天的時候,在沒有話題的時候, 也未必能時刻保持熱情與包容,因為更多時間裡很難找到絕對理解你的人, 所以這些那些堆疊起來,便成為願意閱讀的理由, 想為自己留白的時候、不需要言語的時候, 進入一本書的觀點是暫時安全的, 因為那裏的世界是全新,而你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isH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怎麼樣稱得上是工作的自由 ?! 我很喜歡書上這句話: 「我想試試,純粹以真實的態度行事,可否在社會上生存。」不刻意包裝一個社會的我,與真實的我 ;而是用真實的我,圍繞社會的我,當我感到扭曲時,就端出真實的我,去衡量那些世俗的判斷與對錯。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不再被對與錯,有或沒有這樣的通俗回答給侷限,知道自己的所有選擇都是行動,都是「有」。 只有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說出真相, 才能讓我們得到解脫,而那些答案才會像道路一般顯現。
無論世界過去與未來是如何、將如何地對待妳,也許會帶來無奈與遺憾,都希望我們成為一朵棉花糖,不管我們的外表對他人來說是何等價碼,只要我們自己相信,我有何等價值,足矣。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人生中有許多低潮的時刻都從自我反省開始,那必定是一個很孤單的過程,且無法與他人用三兩句或兩三個小時的午茶時光可訴盡,必定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把自己丟進很深沉的思考裡面,也許你因此在哪一個moment錯用了尖酸的方式表達真意而感到自責,除了想跟自己好好對話以外,我也想跟你好好說話。
就像《小王子》的旅途,對自己擁有的玫瑰有了遲疑,想透過出走找解答,繞境好多星球看見不同人生的生命哲學時,發現每個人都如此不同,也更認識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最後才發現,也許世界上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沒有最正確、最好的那一個選擇,但我們能自由的注入時間與愛,讓自己所選的那一個如此不同。」
怎麼樣稱得上是工作的自由 ?! 我很喜歡書上這句話: 「我想試試,純粹以真實的態度行事,可否在社會上生存。」不刻意包裝一個社會的我,與真實的我 ;而是用真實的我,圍繞社會的我,當我感到扭曲時,就端出真實的我,去衡量那些世俗的判斷與對錯。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不再被對與錯,有或沒有這樣的通俗回答給侷限,知道自己的所有選擇都是行動,都是「有」。 只有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說出真相, 才能讓我們得到解脫,而那些答案才會像道路一般顯現。
無論世界過去與未來是如何、將如何地對待妳,也許會帶來無奈與遺憾,都希望我們成為一朵棉花糖,不管我們的外表對他人來說是何等價碼,只要我們自己相信,我有何等價值,足矣。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人生中有許多低潮的時刻都從自我反省開始,那必定是一個很孤單的過程,且無法與他人用三兩句或兩三個小時的午茶時光可訴盡,必定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把自己丟進很深沉的思考裡面,也許你因此在哪一個moment錯用了尖酸的方式表達真意而感到自責,除了想跟自己好好對話以外,我也想跟你好好說話。
就像《小王子》的旅途,對自己擁有的玫瑰有了遲疑,想透過出走找解答,繞境好多星球看見不同人生的生命哲學時,發現每個人都如此不同,也更認識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最後才發現,也許世界上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沒有最正確、最好的那一個選擇,但我們能自由的注入時間與愛,讓自己所選的那一個如此不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說起我的祖父祖母,實在是沒有太多印象了。 因母親與公婆的不睦,我們回祖父母家的頻率不高,硬擠出腦裡只有那麼些許的片段。記憶中的祖父是高高壯壯的,眼睛小小的,帶著眼鏡,神情裡儼然透露出一股威嚴跟兇氣。但再回憶起來,祖父又是和藹的,記得每次他見到我時的笑容,把小小的我抱在腿上說不出的高興。迪化街舊時有
Thumbnail
孩子如果在功能健全的家庭長大,爸爸媽媽的愛不缺席,生活和求學一路順遂,撇除家境和功課好壞,能在這樣圓滿的家庭長大算是相當有福氣的。父母給的愛很理所當然,所以孩子無法想像家中只有阿公或是阿嬤一人隔代教養的愛有多微薄、弱不禁風。這樣子的孩子,沒有強而有力的依靠,走歪路或許是常態。 有一位國小退休老
Thumbnail
此篇獻給我敬愛的爺爺。 外公(以下稱呼為爺爺,如果沒有要解釋我不會分爺爺跟外公)總是要他的孫子們多念書,因為知識是自己的,剩下的物質都只是身外之物,他篤信著想要改變什麼都先從獲得知識開始。 小時候我以為是因為爺爺當老師才會這樣,直到有一天爺爺說:「我會去讀書是因為我很懶惰。」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Thumbnail
我常常思量,老爸給我的遺產究竟是什麼? 我覺得還是心性吧!正如同老爸,我也曾被認為是個「爛好人」; 我同他一樣「安分守己」,一個工作做到退休。 我同他一樣「孤單」,也沒什麼朋友,但是個可以信賴的人。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要和小朋友互動,對我,我感覺到我不會聽大人的話,我父母也沒教過我要怎樣做人。我父親的學歷只有小學三年級,我母親沒上過學。但我母親識一點字,據他說,他是聽歌看著歌詞學來的。   父母都是好人,只不過他們的人生要不斷的付出,就是要不斷的工作。好像是我未滿十歲哪年,我的父親大劫來了,就是患上癌症,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說起我的祖父祖母,實在是沒有太多印象了。 因母親與公婆的不睦,我們回祖父母家的頻率不高,硬擠出腦裡只有那麼些許的片段。記憶中的祖父是高高壯壯的,眼睛小小的,帶著眼鏡,神情裡儼然透露出一股威嚴跟兇氣。但再回憶起來,祖父又是和藹的,記得每次他見到我時的笑容,把小小的我抱在腿上說不出的高興。迪化街舊時有
Thumbnail
孩子如果在功能健全的家庭長大,爸爸媽媽的愛不缺席,生活和求學一路順遂,撇除家境和功課好壞,能在這樣圓滿的家庭長大算是相當有福氣的。父母給的愛很理所當然,所以孩子無法想像家中只有阿公或是阿嬤一人隔代教養的愛有多微薄、弱不禁風。這樣子的孩子,沒有強而有力的依靠,走歪路或許是常態。 有一位國小退休老
Thumbnail
此篇獻給我敬愛的爺爺。 外公(以下稱呼為爺爺,如果沒有要解釋我不會分爺爺跟外公)總是要他的孫子們多念書,因為知識是自己的,剩下的物質都只是身外之物,他篤信著想要改變什麼都先從獲得知識開始。 小時候我以為是因為爺爺當老師才會這樣,直到有一天爺爺說:「我會去讀書是因為我很懶惰。」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Thumbnail
我常常思量,老爸給我的遺產究竟是什麼? 我覺得還是心性吧!正如同老爸,我也曾被認為是個「爛好人」; 我同他一樣「安分守己」,一個工作做到退休。 我同他一樣「孤單」,也沒什麼朋友,但是個可以信賴的人。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要和小朋友互動,對我,我感覺到我不會聽大人的話,我父母也沒教過我要怎樣做人。我父親的學歷只有小學三年級,我母親沒上過學。但我母親識一點字,據他說,他是聽歌看著歌詞學來的。   父母都是好人,只不過他們的人生要不斷的付出,就是要不斷的工作。好像是我未滿十歲哪年,我的父親大劫來了,就是患上癌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