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編輯嚴選
想掙脫呵護才赫然發現,其實什麼都不會|寫寫散文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囉哩哆嗦的爸爸

爸爸雖然囉嗦,卻總是在我們做決定之前幫我們想好了一百種退路,總是說我太傻太天真,怕我一個人在外被欺負,怕我亂花錢最後沒錢吃飯,每次回家都偷偷塞錢給我;媽媽雖然難搞又神經質,卻也總是任勞任怨,每個來過我們家的人都以為我們不常住家裡、不常煮飯,還說根本是樣品屋吧,其實是媽媽的潔癖和強迫症同時發作。
阿公老了,和我印象當中的模樣有些許偏差。小時候的阿公很兇、會拿棍子打人、會背著二十幾公斤的農藥桶去田裡、會帶我去超商買飛壘泡泡糖、會不喜歡戴安全帽然後騎著摩托車找街坊打麻將、會在每年的大年初一開車載阿嬤去各處拜拜、會在早晨幫我泡燕麥,至今我仍想念那個味道,卻也只能責怪自己記憶力太差,想不起那款包裝的模樣、甚至想不起它究竟是不是燕麥。
2020年的阿公,每次吃飯都吃半碗就回房間了、嘴裡總是嚷嚷著:「人老了,不行了」,這是我覺得距離阿公最遙遠、最遙遠的時刻。小時候曾經做過至少三次阿公離開我們的惡夢,每一次都是哭著醒來,原來隨著我的慢慢長大,這個日子會越來越靠近。
舊時代的婚姻大多是父代決定的,阿公和阿嬤的個性天南地北,樂天的阿嬤交予我的是善良和知足惜福,裡頭包裹著對生命的敬畏。我會在客廳看戲說台灣、第一劇場、玫瑰瞳鈴眼,然後拉一個垃圾桶把腳放在上面開始啃甘蔗;我會把掉在桌上、地上的食物清理乾淨,或甚直接拍一拍吃下肚;我會在每一次丟垃圾的時候做好垃圾分類、在能使用的情況下不丟棄;我會在阿嬤說我不乖的時候難過著我怎麼讓她失望。

所以說,即將要邁入人生下一階段的我,到底拿幸運做什麼?

我今年二十四歲,加上國中住校的時期,爸媽舟車勞頓的幫我載送行李已經邁入第八個年頭,直到現在,除了載行李,還會來我生活的城市找我、帶我去吃飯,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想親眼確認我過得好不好,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這樣的。
有一年二二八假期,當時的我在台東讀書,學校方圓百里沒什麼餐廳,加上連駕照都沒有遑論摩托車,又碰上颱風的緣故,爸媽因為擔心我沒東西吃,居然就開著車,橫跨了北海岸與花東縱谷來找我,途中甚至還遇上大樹倒塌在路中的危險實況,那年2016,我十九歲。

果然零到五歲是最重要的階段,不管再多的陪伴,始終感到滿滿的不安

幼稚園吧,處在創業初期,總是工作到凌晨甚至不回家直接睡在工廠的爸媽,那天晚餐時候就回來了,晚上想和他們一起睡,但是被趕走了,我沒有去一樓找阿嬤睡,而是躲在二樓的沙發後面哭到睡著,然後再冷醒,再哭到睡著。
那天的媽媽依然失眠,她也來到了客廳的沙發,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那晚我也在。
礙於逞強與習慣懂事的我,總是把委屈憋在心裡,或許是從那刻練習起的。活著的這些年裡,哭得最輕鬆的一次是高二那年去拔智齒,麻藥退了之後的我放聲大哭,多少次委屈的時候都想回到那個狀態,歇斯底里用盡全力、用盡生命的,放聲大哭。

想掙脫呵護,赫然發現,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會,是一輩子的孩子

上個週末爸媽載弟弟還有他的行李去嘉義,臨時因為全國疫情升級導致延後開學,於是他們仨北上後一起來找我。相較普遍家庭來說,有這樣的爸媽真的很幸福,畢竟何德何能可以一直獲得疼愛與照護。
但也因為長期以來的過度保護,使我的性格上逐漸養成叛逆的因子。適逢寒暑假我都盡可能的安排出外的機會,譬如北京實習、農委會協作的社區種田、蘭嶼打工換宿、偏鄉教育營隊等等,想盡辦法的想一個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卻也因為這份執著,逐漸地暈頭轉向,我開始不知道自己在追逐的到底是什麼,是自由的氛圍?是闖蕩的視野?是人格塑造的養分?還是壓跟只是想逃脫呵護?
在外縣市生活和以前那些寒暑假小打小鬧的活動不一樣,所有的旅行與體驗,在心裡其實都有意識的知道這些文化衝擊是有期限的,所以儘管不適應卻也不會感到太多的慌亂。
出社會最大的衝擊就在於,真的、真的要開始為自己負起責任了,但在掙脫呵護的瞬間,才赫然發現,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會,是一輩子的孩子。

後記

「在二樓的沙發後面哭到睡著,然後再冷醒,再哭到睡著」我知道這件事影響我的內心世界很久很久,但是不知道影響這麼深。昨天打下這段話後,突然的就哭了,今天再次閱讀自己寫的段落,又哭了,不是流淚的那種哭泣,是腦中的思緒已經把我帶回從前的場景,哭得像是五歲的自己,委屈與不知所措集於一身。
這幾天也是有看書、看電影,都是很棒的內容,雖然效率很差,但真的很想趕快整理成【閱讀書評】、【影像反思】和大家分享,但就是提不起勁,突然的又進入到憂鬱的週期,希望自己趕快好起來!再變成充滿正能量、喜歡分享的予晞!
因為我真的好希望可以藉由分享,讓大家看到更多好作品。作品是人們傳遞對社會價值觀的媒介,它是一種很魔幻的形式,每個人表現的手法不盡相同,每個人解讀的眼光也是,因為反思藏在自身過往的經驗裡,藏在對生活意識的覺察裡,所以,不管是正能量的我、低潮的我,都是我人格的一部分,只是更希望低潮可以盡快過去,很多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55 字、6 則留言,僅發佈於糖漬檸檬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212會員
185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關係中的造神運動,靠近後才發現不是自己想的那樣—關係只能盲目嗎?那天和朋友聊天,他說:「我在感情中,常常一開始將對方想像成某個樣子,然後覺得好像滿喜歡他的,但是一旦對方做出和我想像中不一樣的行為之後,我就瞬間覺得幻想破滅…。」 我相信在感情世界中,多的是這種「將期望投射到對方身上」的狀況,不說感情的話,就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時常不自覺做出這樣的舉動。就拿…
Thumbnail
avatar
溫曉風
2021-07-05
不上不下的三十歲,回頭一撇才發現我已經活成當年十八歲時自己想要的模樣。       小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到三十歲,一定是個瀟灑、帥氣地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有很大成就的一個女人。 只能說當年不愧只是個孩子,天真的以為到三十歲的時光很長,已經足夠成就自己、成就某些事。 轉眼到現在,才發現十幾年的歲月只不過夠我去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夢想是什麼?花了很
Thumbnail
avatar
大莫的宇宙日記
2020-10-10
妳將全部交給他,到頭來才發現他只是想騙妳上床妳以為妳們在談戀愛,到頭來才發現他只是在騙妳的感情,想和妳上床。
Thumbnail
avatar
安格霓思的旅行生活
2020-02-02
我們非得要是X的成員且知道X在想什麼,才能夠為X的權利進行辯護嗎?當我們面對類似「你不是X且不懂得X在想什麼,沒有資格為他們發聲」的說詞時,能夠如何用符合學理的方式反駁對方?因為本文的案例是針對桃園市長候選人的政見及其面對批評者的質疑時的回應來進行評論,所以採取了正義論,但是正義論不是使用羅爾斯的,而是使用當代美國哲學家納斯邦的正義論作為筆者反駁吳富彤的主要論據。
Thumbnail
avatar
朱建豪
2018-11-16
<p>字尤詩想─ 天才</p> 有的人用一生的愛情,來成就一個天才的誕生。 一如莫迪利亞尼與珍妮‧艾比荳妮。 有的天才窮極一生,也成就不了一樁愛情。一如梵谷。 在愛情面前,沒有人是特權階級。 -----------------
Thumbnail
avatar
尤秋玲 / 字尤字在寫作簿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