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比莉小姐到歐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Ladylove -Billie Holiday | United Artists Jazz

編譯|BbSs

比莉在自傳《Lady Sings the Blues》裡回憶,第一次歐洲巡迴演唱那一章的篇名是 <Dream of Life>, 由此可知這個 「第一次」對她來說,真是場圓夢的初次旅途。相對的,也是當時的歐洲聽眾難以置信的直接面對的初次。

從1933年開始 ,英國第一篇關於比莉的報導開始後,到1953年她歐洲行之前, 所有歐洲爵士樂熱衷者透過她的黑膠專輯、電台廣播以及爵士雜誌, 比莉在歐洲樂迷們心中已經成了擋不住的女伶傳說。1954年1月11日飛機在斯德哥爾摩著陸, 比莉在自傳說:「我從沒看過這麼多雪和這麼多熱情問候, 上百人帶著花, 不管是記者、 攝影師 ,還是樂迷,大家堆滿微笑,整個機場都渙散著愉快的光芒。」

這次長達一個月的巡迴,是由英國籍爵士樂評人Leonard Feather一手促成,他以自己電台節目「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系列統籌了這次The Jazz Club USA tour。比莉欣然答應這個來的正是時候的機會,因為她當時在紐約沒有什麼演出的機會。 在那個還沒有大型爵士節的時代裡, 爵士樂手僅有在夜間俱樂部才有表演的機會, 尤其在紐約,爵士樂手如果要在有酒吧的俱樂部表演還需要申請俱樂部工作證 (cabaret card), 但事實上負責發放和取消工作證的官僚機構,就跟美國警政衙門一樣,無理蠻橫操作著根生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一樣令人詬病;比莉和一些知名的爵士樂手(譬如: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和鋼琴手孟克)都曾因為使用藥物問題而被取消對他們賴以為生的工作證。

比莉在自傳裡提到,相較於當時美國本土對爵士樂的看法,歐洲更尊崇爵士樂手對音樂的創新和貢獻。她驚異歐洲媒體以藝術家的身份訪問她, 她說「歐洲記者樂評是真正想多了解爵士樂, 他們的耳朵聽進去了、腦袋認真感受了, 不像美國自認為權威的樂評,都是在『好創作』發生10年後才跟上進度」。

三十天四十場的歐洲巡迴從北歐開始,瑞典,挪威, 丹麥一個星期, 然後飛到德國10天, 中間還去了荷蘭及比利時, 再來是巴黎, 瑞士,最後一場則在倫敦。

在德國跑了8個城市,算是這次巡迴待最久的國家,她對德國人熱愛爵士印象深刻, 比莉回憶在柏林的時候, 有一位小伙子一直「求」她去看看號稱柏林唯一的swing band, 還對她說「就像查理帕克一樣喔」。 她終於拗不過年輕人的央求以及自己的好奇心, 她記得那是她最愉快的時光:「我從沒聽過這麼搖擺的演奏了!雖然他們最新的唱片也不過是1949, 50年的, 但這些年輕人真的是用心練習了,我們美國黑人樂手應該要向他們致敬,像查理帕克的樂手,或 像我一樣的演唱者,我們是天生有這些音感節奏細胞,但這些年輕人不是, 他們先認真的聽, 下了功夫練, 再聽, 再練, 才有這樣的演奏。我們也應該對他們的父母致敬, 他們尊敬音樂, 他們的文化向來如此, 對他們來說這是藝術, 不管是貝多芬還是查理帕克, 他們都一樣尊敬。如果他們的小孩說想要成為爵士樂手,他們不會覺得小孩瘋了, 他們會給他一把喇叭, 送他去上課。 在美國,看看當John Hammond* 跟他父母說他喜歡爵士樂, 他的父母會覺得為什麼要跟黑人鬼混呢?」。

「我們本來在這個領域應該有更大的突破的,但在美國唯一看得起爵士樂的人,則是因為爵士樂賺了錢的人。」她語重心長地講出真話。

身為非洲裔女性, 比莉在美國本土已經很習慣媒體的負面描寫。但是這次的歐洲行, 不管是在丹麥還是在英國, 比莉覺得受到以藝術家的身份被尊重著, 各地媒體一致宣稱爵士樂迷都被比莉優雅又熱情自發流洩出的嗓音著迷了。這樣正面的回饋展現在比莉的現場演唱, 她獲得了來自歐洲聽眾的熱情擁護,幾乎成了另一個歌者。


關於這張1962年復活的黑膠,收錄的兩場演奏。

本來因為主持人Feather德語開場白,讓這張新出土黑膠播放時,有種在德國科隆的演唱會的氣氛, 但科隆的錄音後來也出土壓製成CD發行了, 並確認是1954年1月22日;即使在黑膠背面仍然寫著“A Concert in Germany”,事實上這張收錄的,確認是2月4日在瑞士的Basel。

隨行的樂手也很有來頭, 分別是Carl Drinkard Trio 的團長鋼琴手,Red Norvo Trio的 吉他手Jimmy Raney、貝斯手Red Mitchel和顫音琴的團長Red Norvo;Buddy DeFranco Quartet 的單簧管手Buddy DeFranco和鋼琴手Sonny Clark; 還有由Beryl Booker帶領的三人組女生團(這次只有鼓手Elaine Leighton和鋼琴手團長)。

B面第一首是長達11分半的<Billie’s Blues> , 一開始我們就可以感受到現場興奮的氣氛,由鋼琴的顫音和著單簧管帶出來的搖擺開頭。接著是在比莉錄音中第一次出現的vibraphone (顫音琴), 吉他手Jimmy Raney和鋼琴手Sonny Clark配合的天衣無縫; 貝斯手Mitchell則完美結尾了這一輪讓比莉再度進入合奏。

接著在幾乎7分鐘的 <Lover Come Back to Me> ,我們聽到比以往還輕快許多的合奏,每個樂手有更多即興的表情, 比莉在最後,讓整個節奏緩慢下來, 我們彷彿看到她輕舉著手肘, 左側插著大朵白色栀子花的黝黑頭髮微微向後傾斜,她的嘴緩慢開合吐出:

『The sky is blue

The night is cold

The moon is new

But love is old

And while I'm waiting here

This heart of mine is singing

Lover, come back to me

天是深藍

夜是冷酷

新月高掛

愛已老去

但我還是在這裡

心底唱著

回到我身邊吧

我的愛人』

比莉的自傳裡大部分記錄了她生活的困頓和搏鬥,但回憶歐洲巡迴的這篇充滿了開懷的軼事, 在她地表生命結束前5 年, 歐洲之行給了她高昂的士氣,那個她人生中圓夢的聲音都記錄在這張黑膠的溝槽間。

*John Hammond 是活躍於1930-1980 年的知名音樂製作, 人權運動者,及樂評。傳聞在20年代末他在紐約就讀貴族寄宿學校時常常會偷溜到黑人區Harlem聽爵士樂。

曲目一覽

Side A:

1 Announcement by Leonard Feather

2 BLUE MOON

3 ALL OF ME

4 MY MAN

5 THEM THERE EYES

6 I CRIED FOR YOU

7 WHAT A LITTLE MOONLIGHT CAN DO

8 I COVER THE WATERFRONT


SIDE B:

1 BILLIE’S BLUES

2 LOVER, COME BACK TO ME

演奏者一覽

SIDE A:

CARL DRINKARD, piano

RED MITCHELL, bass

ELAINE LEIGHTON, drums


SIDE B, [1-2]:

RED NORVO, vibes

BUDDY DeFRANCO, clarinet

JIMMY RANEY, guitar

SONNY CLARK, first piano solo

BERYL BOOKER, second piano solo

RED MITCHELL, bass

ELAINE LEIGHTON, drums


raw-image
在左邊是LeRoi (非裔詩人及人權運動者又名Amiri Baraka)紀念比莉的短詩: The Dark Lady of the Sonnets

在左邊是LeRoi (非裔詩人及人權運動者又名Amiri Baraka)紀念比莉的短詩: The Dark Lady of the Sonnets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輝龍的沙龍
37會員
47內容數
黑膠收集,有很多事情,和藏書有很大雷同的地方。小說家陳輝龍剛好都是這兩種恐怖病毒的重度成癮者。這幾年,他被爵士樂黑膠發行中,一種更有劇烈快感的『新出土』previously unreleased 唱片牢牢綑綁住,只要一有爵士唱片新出土,他幾乎沒有落空過。將一張張拆封播放,把這些珍寶給抵達這裡的你。
陳輝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8/18
如果查理帕克還在地表的話,8/29就要過100歲生日了。本社翻出這張1955年帕克在哈林的公寓地下室和其他年輕爵士樂手一起jamming的錄音,激起那些年輕爵士樂手的興奮這個午後,剛好發生在歷史名盤《Bird and Diz》錄音的前一個星期,難得的悠哉時光裡, 錄音記錄了帕克難得的一大段的獨奏。
Thumbnail
2020/08/18
如果查理帕克還在地表的話,8/29就要過100歲生日了。本社翻出這張1955年帕克在哈林的公寓地下室和其他年輕爵士樂手一起jamming的錄音,激起那些年輕爵士樂手的興奮這個午後,剛好發生在歷史名盤《Bird and Diz》錄音的前一個星期,難得的悠哉時光裡, 錄音記錄了帕克難得的一大段的獨奏。
Thumbnail
2020/07/29
他沒有任何當天樂團要演奏的樂譜,也沒有事先和樂團對過, 更離譜的是,他手上握著的是一把廉價的練習用塑膠薩克斯風。他站到台前, 完全不知道樂團當晚的曲目,有的只是多年的功力和一雙過人的靈敏耳朵... 誰曉得這張讓爵士史上讚嘆的《華盛頓DC之夜》,居然是在這種超即興的狀態下錄成的歷史之聲...
Thumbnail
2020/07/29
他沒有任何當天樂團要演奏的樂譜,也沒有事先和樂團對過, 更離譜的是,他手上握著的是一把廉價的練習用塑膠薩克斯風。他站到台前, 完全不知道樂團當晚的曲目,有的只是多年的功力和一雙過人的靈敏耳朵... 誰曉得這張讓爵士史上讚嘆的《華盛頓DC之夜》,居然是在這種超即興的狀態下錄成的歷史之聲...
Thumbnail
2020/07/12
『咆勃爵士』、『反主流文化』、 以及『脱拍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新詩創作』;身陷這三股流派匯集的震央核心者,正是我們要介紹的主角,一直在路上的傑克·克魯亞克。他短暫的人生中, 致力於結合即興爵士和創作詩詞的朗讀, 留在地表三部歷史性的朗讀錄音專輯。
Thumbnail
2020/07/12
『咆勃爵士』、『反主流文化』、 以及『脱拍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新詩創作』;身陷這三股流派匯集的震央核心者,正是我們要介紹的主角,一直在路上的傑克·克魯亞克。他短暫的人生中, 致力於結合即興爵士和創作詩詞的朗讀, 留在地表三部歷史性的朗讀錄音專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藍調和搖滾樂史上,鮮少有人能像威利·梅-"大媽"-桑頓(Willie Mae ‘Big Mama’ Thornton),既有全方位的影響,但卻長時間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與當時許多傑出的歌手不同,大媽桑頓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甚至沒有上過歌唱課,那令人難以置信的才華都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自學成才的。
Thumbnail
在藍調和搖滾樂史上,鮮少有人能像威利·梅-"大媽"-桑頓(Willie Mae ‘Big Mama’ Thornton),既有全方位的影響,但卻長時間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與當時許多傑出的歌手不同,大媽桑頓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甚至沒有上過歌唱課,那令人難以置信的才華都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自學成才的。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使你更理解爵士樂的一本攝影集。 謝謝喜愛爵士樂的詩人鴻鴻願意出版這本書。   接觸搖擺舞Swing Dance後, 了解搖擺舞一開始是美國黑人跳的舞, 起源自1920 年代紐約的哈林區(Harlem) 當時他們還是奴隸, 為了宣洩情緒, 開始跳的舞蹈。 搖擺舞在非裔社群與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使你更理解爵士樂的一本攝影集。 謝謝喜愛爵士樂的詩人鴻鴻願意出版這本書。   接觸搖擺舞Swing Dance後, 了解搖擺舞一開始是美國黑人跳的舞, 起源自1920 年代紐約的哈林區(Harlem) 當時他們還是奴隸, 為了宣洩情緒, 開始跳的舞蹈。 搖擺舞在非裔社群與
Thumbnail
女性鋼琴家經常被詢問到如何平衡音樂事業和家庭,近期和國家交響樂團巡演的法籍喬治亞鋼琴家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就示範了如何邊帶娃邊巡演,舉手投足之間都顯露著母愛。 國家交響樂團在德國時間9日於漢堡易北愛樂廳彩排,當時卡蒂雅正在和樂團排練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她的先生帶著一歲女兒
Thumbnail
女性鋼琴家經常被詢問到如何平衡音樂事業和家庭,近期和國家交響樂團巡演的法籍喬治亞鋼琴家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就示範了如何邊帶娃邊巡演,舉手投足之間都顯露著母愛。 國家交響樂團在德國時間9日於漢堡易北愛樂廳彩排,當時卡蒂雅正在和樂團排練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她的先生帶著一歲女兒
Thumbnail
我沒想過會來紐約第二次,這對我這個無車無房的人來說,一次就要把錢梭哈的程度,算是想都不敢想⋯ 怎麼我還是這麼衝動呢?或許⋯我真的很愛音樂劇吧!上一次吃了秤砣鐵了心,在接觸台灣音樂劇時,決定來朝聖一次,百老匯長什麼樣子,一切都像夢幻一樣,表演者在舞台上的精準下的自在、舞台設計與音樂的細膩情緒,都讓我
Thumbnail
我沒想過會來紐約第二次,這對我這個無車無房的人來說,一次就要把錢梭哈的程度,算是想都不敢想⋯ 怎麼我還是這麼衝動呢?或許⋯我真的很愛音樂劇吧!上一次吃了秤砣鐵了心,在接觸台灣音樂劇時,決定來朝聖一次,百老匯長什麼樣子,一切都像夢幻一樣,表演者在舞台上的精準下的自在、舞台設計與音樂的細膩情緒,都讓我
Thumbnail
一個農家年青人愛上彈琴技巧高超、音樂世家的小姐,他沒有彈琴天份,卻不知道自己是編曲天才,一位中年鋼琴家同情他的單戀之情,答應在鋼琴方面指導他。
Thumbnail
一個農家年青人愛上彈琴技巧高超、音樂世家的小姐,他沒有彈琴天份,卻不知道自己是編曲天才,一位中年鋼琴家同情他的單戀之情,答應在鋼琴方面指導他。
Thumbnail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
Thumbnail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
Thumbnail
能寫出一首令許多人傳唱至今的經典好歌不容易。雖然詞曲創作者經常隱身在歌曲背後不太為人所知,但這位創作人可不僅寫歌或出唱片,還是演員和音樂劇演員。她有過一張備受音響發燒友推崇的專輯《Dreaming》,在台灣口耳相傳至今,想必不少人收藏,而發行至今38年,還能推出高音質紀念版本,可見張專輯在流行樂界中
Thumbnail
能寫出一首令許多人傳唱至今的經典好歌不容易。雖然詞曲創作者經常隱身在歌曲背後不太為人所知,但這位創作人可不僅寫歌或出唱片,還是演員和音樂劇演員。她有過一張備受音響發燒友推崇的專輯《Dreaming》,在台灣口耳相傳至今,想必不少人收藏,而發行至今38年,還能推出高音質紀念版本,可見張專輯在流行樂界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