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長遠的利益,你願意犧牲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講到哈利波特裡的反派魔王,無論是否讀過原著,幾乎人人都能答出「佛地魔」。

佛地魔擅於掌握人們的恐懼,用死亡殺戮箝制人心。有很多年的時間,連他的名號都成了不能講的禁忌。他支配的食死人集團更是一個冷血暴力的組織,在不赦咒下犧牲的亡魂不勝枚舉。

這樣的佛地魔很可怕,但卻不是最可怕的。

比起他的黑巫師前輩──葛林戴華德,佛地魔只是個格調不高的暴力獨裁者。

哈利波特之後,JK羅琳又推出了前傳「怪獸與怪獸產地」系列。敘事時序提前到鄧不利多和葛林戴華德的壯年時代,當這位黑巫師真正登場時,讀者們突然發現:

欸,同樣都是黑魔王,葛林戴華德怎麼比佛地魔有型這麼多???

raw-image

答案絕對不是因為佛地魔沒有鼻子,葛林戴華德卻由帥叔強尼戴普飾演(雖然強叔真的有加分)。

相較於只訴求力量的佛地魔,葛林戴華德其實是個更有「格調」的反派人物。正確來說,他有理想──對,他是個很有理想的魔王。

你說,魔王還有理想?

是的,而比起佛地魔以死亡和利益操控食死人的手段,葛林戴華德更加能吸引人效忠、也更加危險。

導演大衛·葉慈對葛林戴華德有這麼一番評論:

「如果與佛地魔持不同意見,他會立刻殺了你,但是葛林戴華德能在五分鐘內說服你放棄立場,加入他的陣營。」

而葛林戴華德的主張是什麼?

讓長久被邊緣化的巫師族群站上歷史的舞台,統領整個人類。讓更有力量的巫師引導歷史,打造一個他所期待的和諧社會。

而他的口號是:「為了更長遠的利益。」

raw-image

是的,利益,為了多數人的利益、為了更長遠的利益。在第二集中葛林戴華德的佈道大會,訴求就是「更長遠的利益」

葛林戴華德只是想要不計代價去做心目中認為正確的事。他主要的訴求是和諧,但要用他的方法。

所以為了謀求更大的利益,有些手段是迫不得已的,有些犧牲是在所難免的。但為了那個更大更好的目標,就算有少數人慘呼哀號,灰飛煙滅,也是不得已的抉擇。


1928年,有個文弱羞怯的青年,他身體孱弱,但愛好動物,愛好自然。他熱情的和孩子們討論如何照顧、愛護動物,並批判獵人「會殺死有如此可愛眼眸的鹿簡直是異常。」

而這位青年將在今天迎娶他魂牽夢縈的佳人,共組家庭。

在神的祝福下,新郎親吻新娘,他對心愛的新娘發誓:

「在我們的家,我們的城堡,我們將遠離所有的骯髒。」

他的確是一個愛妻愛子的好父親,無論他日後公務有多繁忙,他總是不忘給妻兒捎去禮物。那是戰亂而物資貧乏的年代,但這位父親總有辦法寄來貂皮大衣、金手鐲、銀托盤、或是異國風的陶瓷娃娃。

在他閒暇之時,他陪著女兒騎馬、划船,共度田野鄉村生活。他寫給女兒的信,殷殷叮囑著:「生活裡要永遠正直、成熟、善良。」

他致力想要達成他對妻子的婚誓──為了一個更好的世界,更長遠的利益,所以我們要盡力遠離所有的骯髒與不潔。

那些骯髒包含了:殘疾者、先天性遺傳疾病患者、同性戀,異議者,噢!還有那些像臭蟲一樣的吉普賽人與猶太人。

所以這位父親非常努力的清掃世界的骯髒,他是集中營最高管轄者,致力於種族清洗,維護亞利安血統的純淨。

他的名字是海因里希·魯伊特伯德·希姆萊,是希特勒的重要臂膀,被認為對歐洲600萬名猶太人、同性戀者、共產黨人和20萬至50萬名羅姆人的大屠殺以及許多武裝親衛隊的戰爭罪行負有主要責任。德國《明鏡》週刊中對希姆萊的評價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劊子手」。

raw-image

噢對了,這個喜愛動物的男人,在初次觀看猶太人被槍斃的畫面時,他吐了;在初次看毒氣室的施行狀況時,他也暈眩嘔吐。

我不知他的嘔吐原因是什麼。

不過很多人在打蟑螂時也會覺得噁心。也許他嘔吐的原因跟看到蟑螂爆漿時的反應一樣?

但即使吐了,我也還是要滅絕,因為他們是害蟲。

是危害這個美麗花園的害蟲。

一切,都是為了最崇高的利益。


葛林戴華德的可怕,在於他能在五分鐘內讓你認同他的主張。

有何不好?只要我隸屬既得利益的安全區中,我為何要阻止他的做法?

而利益,本來就是每個人、團體、國家所追求的。我們常說國際外交只是一場場利益的交換遊戲,是的,所以當梁惠王問「你要帶給我什麼利益?」時,梁惠王並沒有錯。

很多人說,是孟子錯了。國家要的只有利益,你去談什麼仁義?如此的迂腐、不切實際,活該你繼續失業周遊列國下去。

可是,讓我們仔細想想,當利益成為無限上綱的神主牌,整個團體、民粹可以瘋狂到什麼地步?

為了多數人的利益,所以都更是必然的,違章建築本來就該強制拆除。

為了更多人的利益,少數族群的犧牲也是在所難免的,請你們自己摸摸鼻子忍耐。

為了更多人的利益,所以我們不需要阻礙者、妨礙者、緩行者,他們的孱弱只是拖垮整個族群前進的腳步,他們應該、被丟下。

《正義》這本書開頭就是一道兩難題:

失控的火車即將撞死前方的五個工人,而轉向只會撞死一個,犧牲一人救五人,你做不做?
從健康的人身上取下器官,可以救活五個人,你做不做?


raw-image

而在這問題之後還有進階題:

如果今天要你親手推下一個人,但可以救活五個人,你會不會動手?

這些題目沒有標準答案,現實是,我們的社會確實保障多數人的權利。我們可能都是那個既得利益者,直接推人致死我們會猶豫,但只要保持沉默,就能讓政策為我們推人下去。

孟子說,王啊,如果一個國家上下只追逐著利益,奉利益為最高指標,這個國家會很危險的。(上下交征利,則國危矣)

而一個只有利益導向的國家,很難讓人民真正產生認同。人民早已習慣追逐利益,只會不斷追求更大的利益。如果有機會,也會毫不猶豫地拋棄原生國家、移民,前往更棒的牛奶與蜜之國。

所以王啊,有個東西也許你覺得很迂腐,但你聽說過仁義嗎?

講到仁義可能很多人要翻白眼了,我換個詞吧!

你聽過「公民素養」嗎?

一個真正具有公民素養的國家,他的人民懂得進退取捨、懂得在救護車經過時自發性的禮讓,懂得在無人的紅燈前停下,懂得在沒人管制的收票口前主動繳費。

當公民素養深化入心,人民懂得自尊自重;在既得利益之前,人民記得反思弱勢族群失去的,並留意該爭取的正義。

論語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有恥且格」。

用今天的說法,一個真正進步的國家,不是只用經濟評估,而是這個國家的人民,他們有足夠的公民素養,自尊自重。

諷刺的是,當利益成了一個國家的大旗,「為了更長遠的利益」,很多東西就變得無足輕重了。

同時,利益可以無限上綱成更多名目,譬如說「維持社會穩定」、「維持國家安定」。

與不可牴觸的多數利益來說,其他不合群的異數者,就只是花園裡的害蟲,應該清除。

利可以是一己之小利,也能是多數人幸福之利益。但無論「小利」、「大利」的取得,孟子說,都應以「義」為最高判斷標準,以義當作是煞車線,隨時減速、檢視修正軌道。

否則,這台全力向利衝去的火車,終將失控而翻覆。

孔子說,以利為行事標準,會遭致怨恨。(放於利而行,多怨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句話已是老生常談,但說這句話的同時,已是放棄人具有主體性、自覺心與道德心的可能性。將滿足私慾合理化,而徹底否定了人具有「超我」的可能性。

否定了捨己為人的高尚、否定犧牲小我的選擇;

否定人可以讓自己不同於畜牲的自我抉擇,否定人具有反省檢討的省思能力。

孟子說,人是有向善的可能性的,人是可以更超越「我執」的。

但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放棄了自我提升的可能性。

甚至,我們會說,「有錢賺為何不賺?」「有利為何不爭?」

在利之前,環保、尊嚴、自由、尊重、平等、愛、道德,

全部都是迂腐不切實際。


寫這篇文章時,我心情非常沉重。

三年前我曾遊歷達豪集中營,二月寒冬中我穿著羽絨大衣,佇立集中營空曠的廣場上,口袋裡塞滿暖暖包,還是瑟瑟發抖。

raw-image

導覽資料說明,每天早晨,集中營的囚犯都要集合點名,在寒冬中他們只有薄薄一件條紋囚衣,長達數個小時的集合,往往撐不住的人就一個個倒下,直接死亡。

我想著這不該再重複的歷史,然後看著相似的事依舊在這個世界繼續發生。

為了更大的利益、為了社會的穩定、為了國家的安定秩序。

在這些口號之下,你除了順從沒有別的選擇了。

催淚彈如雨落在校園,學生在街頭被拘捕,坦克車輾過人民肉身,異教徒異文化需要改造…….

一切都是,為了最大的利益。


比起暴力鎮壓的佛地魔,葛林戴華德是更危險的存在。

面對暴政威脅人們會揭竿而起,但面對利益時我們容易臣服。

後世學者曾研究為何納粹主義能像傳染病一樣風靡人心,在眾多研究資料中,有一位失業者在參與納粹演講後,在日記上寫道:

「我終於找到我長久以來一直在苦苦追尋的東西!正義、與發展。」

他興奮的紀錄:「這些理念總有一天,會成為世界其他純淨民族的世界觀。....世界將會更加真摯的迎來和平。」

他用花園裡的花朵來比喻想像中的世界,「每一種花朵都將以自己的方式綻放──只要他們沒有毒的話。」

正義、發展、大家的利益──這些理念都很美好不是嗎?

最初的最初,追求更長遠利益的葛林戴華德,也是一個充滿理念與才華的年輕人。

raw-image

「義利之辯」真的只是迂腐的文教考題嗎?

每日看著國際新聞,我不禁歎息。


****補充

書迷們找出葛林戴華德設定中的諸多巧合,有許多設定與歷史極為相似。

其中一項,葛林戴華德失勢的那年是1945,

那一年,希特勒戰敗自殺。

有興趣的人可以讀這一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羊咩老師的追劇國文課的沙龍
841會員
71內容數
古文讀起來霧煞煞,但說到底依舊是人類的那些事,用看戲的方式打開古文,發現他們的悲歡離合其實就是一場場精采大戲。
2025/03/25
這本《第二堂人生國文課》,我不再只用影劇漫畫結合。我們用課文看社會議題,看人性,更要看每一次人生關卡,自我的抉擇。 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Thumbnail
2025/03/25
這本《第二堂人生國文課》,我不再只用影劇漫畫結合。我們用課文看社會議題,看人性,更要看每一次人生關卡,自我的抉擇。 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Thumbnail
2025/03/05
我很喜歡朱自清的〈背影〉,因為他是一個不完美的故事。 朱自清在這篇文章中,有好幾處模糊淡筆,交代的不清不楚:「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 為什麼兩年未見?朱自清並未寫出。因為那可能是他說不出的痛。
Thumbnail
2025/03/05
我很喜歡朱自清的〈背影〉,因為他是一個不完美的故事。 朱自清在這篇文章中,有好幾處模糊淡筆,交代的不清不楚:「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 為什麼兩年未見?朱自清並未寫出。因為那可能是他說不出的痛。
Thumbnail
2025/01/06
如果場景移到現代,你是梨商,碰到老道跟你乞討,盧個沒完,旁邊圍觀群眾越來越多,甚至拿起手機開始直播,你該怎麼辦?
Thumbnail
2025/01/06
如果場景移到現代,你是梨商,碰到老道跟你乞討,盧個沒完,旁邊圍觀群眾越來越多,甚至拿起手機開始直播,你該怎麼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幾百年前,在你們那邊的世界,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大戰,好像叫十字軍東征是吧?很多人戰死,也有很多人感染瘟疫而死。大量的血腥和死者的怨念,以及毒氣凝聚在戰場上無法消散,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意識跟人格。它就是魔王克里斯提昂,所有負面能量的集合。其實所有的惡魔大致都是這樣誕生的,只是那東西特別強大。
Thumbnail
「幾百年前,在你們那邊的世界,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大戰,好像叫十字軍東征是吧?很多人戰死,也有很多人感染瘟疫而死。大量的血腥和死者的怨念,以及毒氣凝聚在戰場上無法消散,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意識跟人格。它就是魔王克里斯提昂,所有負面能量的集合。其實所有的惡魔大致都是這樣誕生的,只是那東西特別強大。
Thumbnail
在我看來,《哈利波特》最核心的思考議題乃是「死亡」。小說的開頭就是始於死亡(詹姆、莉莉、佛地魔),而結尾就更不用說了,霍格華茲大戰就是一場大型發便當盛會,而且最後一部的書名就是「死神聖物」。死神並不是魔法世界中真實存在的神靈,而只是「死亡」的具象化;作者已明白告訴我們,整套小說必須以「死亡」這個議題
Thumbnail
在我看來,《哈利波特》最核心的思考議題乃是「死亡」。小說的開頭就是始於死亡(詹姆、莉莉、佛地魔),而結尾就更不用說了,霍格華茲大戰就是一場大型發便當盛會,而且最後一部的書名就是「死神聖物」。死神並不是魔法世界中真實存在的神靈,而只是「死亡」的具象化;作者已明白告訴我們,整套小說必須以「死亡」這個議題
Thumbnail
格蘭德爾‧馮‧布雷希特,第三十一代布雷希特子爵。二十歲,白金色的長髮,冰藍的眼眸。
Thumbnail
格蘭德爾‧馮‧布雷希特,第三十一代布雷希特子爵。二十歲,白金色的長髮,冰藍的眼眸。
Thumbnail
!!!警告,本篇有劇透 !!! 一些看完《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的感想。
Thumbnail
!!!警告,本篇有劇透 !!! 一些看完《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的感想。
Thumbnail
三集中唯一沒在及格邊緣掙扎的作品,儘管為了收拾前作、戲外各種爛攤子而疲於奔命,系列最根本的定位問題也陰魂不散,但本片至少做到聚焦於充滿魅力的角色、張力極強的情感衝突和更勝於以往的華麗視覺效果。​|系列觀眾的心路坎坷:現在是最好的上車點|​推薦給所有對奇幻類型、魔法世界甚至是BL有興趣的朋友
Thumbnail
三集中唯一沒在及格邊緣掙扎的作品,儘管為了收拾前作、戲外各種爛攤子而疲於奔命,系列最根本的定位問題也陰魂不散,但本片至少做到聚焦於充滿魅力的角色、張力極強的情感衝突和更勝於以往的華麗視覺效果。​|系列觀眾的心路坎坷:現在是最好的上車點|​推薦給所有對奇幻類型、魔法世界甚至是BL有興趣的朋友
Thumbnail
話說在前 我是哈迷。從哈利波特系列到怪獸系列,只要能找著書,本本都看完了,像是《被詛咒的孩子》、《歷史的魁地奇》等。而《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則是一本奇獸紀錄,明明只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教課書,卻也讓我讀得甘之如飴,而且相當喜歡。 談談那些「秘密」吧!
Thumbnail
話說在前 我是哈迷。從哈利波特系列到怪獸系列,只要能找著書,本本都看完了,像是《被詛咒的孩子》、《歷史的魁地奇》等。而《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則是一本奇獸紀錄,明明只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教課書,卻也讓我讀得甘之如飴,而且相當喜歡。 談談那些「秘密」吧!
Thumbnail
鹹鹹非常喜歡哈利波特,不管是書還是電影,超級愛。如果可以,我想變成『佛地魔‧湯姆瑞斗』一天。
Thumbnail
鹹鹹非常喜歡哈利波特,不管是書還是電影,超級愛。如果可以,我想變成『佛地魔‧湯姆瑞斗』一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