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擔任管理員的臉書社團《
哲學思考練習團》裡,正在進行一個活動,名為「今晚,我想來點思考題....」, 這是因應首次舉辦團內講座的暖身活動。
思考練習團,顧名思義是學習者練習思考的基地,「思考」這件事聽起來大家都會,獨立思考更是現在很潮的形容詞。然而,在感情的世界裡,真的能夠應用理性思考嗎?
在感情的世界裡,謊言與坦白一直存在。
美麗的謊言好還是真誠的坦白好?
在練習團裡回答的社員們,獲得大多數人支持的是希望伴侶關係裡是真誠的坦白,但同意坦白有衝突的風險;有人同意美麗的謊言聽者感覺舒服,坦白難以接受;另一派表示謊言說到底就是真的,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真相;有幾位說小事說謊沒關係大事坦白才可以,公然表示自己可以接受雙重標準,還有一說是謊言維持表面和諧,坦白帶來殘酷現實,只是選擇的CP值高低。有哲學班同學說:真誠才是完美執行方向,只要夠真誠其實講什麼無所謂。
是暖還是渣? 拿哲學當試紙
這令我好奇,哲學有談過關於說謊的思考嗎?其實有的。
假設有一男一女分別為小明與小華,小明同意美麗的謊言比真誠的坦白好,一直抱持著遊戲人間的態度周旋在女性中。但是他遇到小華時,就主張雙方要真誠的坦白,才能有繼續交往下去的機會。你認為小明是真心交往還是在進行渣男的修煉?
在哲學裡有個「說謊者悖論」,簡單的說是有個說謊的人告訴眾人他正在說謊而形成矛盾。如果小明原本就一直說謊,那他告訴小華說他真的在說謊時,就表示小明說了真話。與原來小明主張「一直說謊」的前提是互相違悖的。
在線上哲學課裡,會以主題形式請同學列出三個好處或壞處,做為練習思考的彈性應用題。說謊的壞處傳頌千里,我試著思考說謊的三個好處:增加事情運作的空間、只要不被發現就是真的、減少對方情緒反彈。想到這裡我發現好處還可以追加兩個:雙方的關係會變好,獲得額外的資源等等。說謊竟然有這麼多好處!
還有一種謊言是「White Lie」白色謊言,指的是不會引起傷害的謊言。時常運用在社交場合中,基於禮貌或避免尷尬,出發點是想展現自己討喜的一面而非想要欺騙對方。在謊言裡還可以獲得自己的自信心與安全感,我推論說謊的人想獲得的很多而付出得少,這是一種貪心的表現。
包在謊言背後的貪心,若非善意只考慮自己的好處,便成了傷人的手段。謊言與欺騙,隨著科技的進步,方式也跟著花俏繁複。接收謊言者像是未經通知被放上在運轉中華麗旋轉木馬的路人。繞著軸心轉圈圈。大家還說你好棒棒,當自己覺察成為被騙,想離開還得花一番力氣,克服高度與離心力的障礙,爬下正在運轉中的旋轉木馬。日本童謠裡要求約定者「說謊的人要吞一千根針」,想來應是相信後發現被騙者的怨念留筆。
謊言的對立是坦白還是信任
信任與相信有什麼不一樣
有句話說:「你能騙到的,都是相信你的人。」
接收者內心存在對說謊者的相信值,是謊言成立的關鍵。一旦接收者的相信歸零,說謊者說的無論是坦白還是謊言,對接收者來說根本無關緊要,因為失去信任說什麼都是白說。而信任與相信又有什麼不同?根據國語辭典的定義,相信釋義是「認為可以信賴」,信任是「相信而敢於托付。」信任多了托付的行動。也就是相信是心理的,而信任多了行動。
「說謊」背後代表這個人希望維持良好的關係,代價是被發現後信用破產,維持良好關係的期望就破滅,還有道德危機。「坦白」執行時雖有較大衝突的風險,相互信任下還是有找到妥協的進行可能,在社團裏做的小眾意見調查, 大多數人還是希望伴侶坦白,找到可以一起討論的方向。
世間萬物不變的就是變,這一時的坦白也許就變下一刻的謊言,也許正如同團員所說的,無論認為自己說的謊言還是坦白,真誠以待才是溝通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