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爸:我很想顧小孩,但……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我想成為孩子的保護者、老師、照顧者,我真的想做到這些事。我只想確定他安全、快樂,而且享受生活。我想帶他探索這個世界。他出生之前,我甚至就期待要教他東西、帶他認識各種事物,還有陪伴他。──哈利(六個月大)的爸爸大衛

我與即將當爸爸的受訪者談到他們希望在孩子出生後扮演的角色時,絕大多數的人都像大衛一樣想當共親家長。這是為了跟伴侶同樣負起直接照料孩子的責任,給予直接的關愛。他們希望在教養孩子上,能夠與伴侶享有相等的地位,一起照顧、養育、安撫與教導孩子。孩子出生之後,這依然是他們的心願,但對很多人而言,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 — — 他們並不指望生物學、社會與政治能帶來幫助。除非人類的生殖技術出現大幅進展,否則男人無法生育、也無法哺乳。因此,無論這些父親的願望為何,除了極少數的例外,母親將會是孩子在出生前幾週裡的主要照顧者。雖然她將提供大部分的直接照顧,但卻無法提供重要的間接照顧 — — 金錢。如此一來,父親通常必須在寶寶出生後,立刻回到職場工作賺錢。儘管各個政黨為了擁護自家陣營的家庭友善政策而互相抨擊,以及從被挑選出的電視名人、演員到運動員等,都在提倡真正的男人會照顧子女的觀念,但統計數據卻呈現不同的現象。在英國二○一一到二○一二年之間,只有百分之零點六的新手爸爸申請額外育嬰假,與請產假的另一半一起照顧小孩。另外,雖然在家育兒的父親人數自一九九三年起的十年內成長了兩倍,但到了今日只剩二十二萬九千人,對比之下,全職母親則有兩百零五萬人。美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二○一四年有兩百萬名男性在家帶小孩,這個人數是一九八九年的兩倍,更遠遠高於一九七○年的六名 — — 你沒看錯,當時全美只有六位全職爸爸。

從研究看來這些少的可憐的比例,並不表示爸爸不願意照顧孩子,而是無法同時解決阻礙他們前進的兩個難題的結果:政府政策由於缺乏財政支援而遲滯不前,以及男女薪資差距依然顯著,意味著在財務上,許多夫妻負擔不起爸爸在家顧小孩、媽媽重返工作崗位的生活。

現在男性也可以請育嬰假,我記得是三個月,但只能領法定的產假薪水,所以沒什麼屁用。如果薪水這麼少,沒有人會真的想要請產假。我的意思是,很多男人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假如他們的太太可以請假這麼久還能領半薪或全薪,他們又怎麼會想請假,然後只領這麼一點錢?我覺得政府只是在空口說白話,沒有真的關心這件事。我一直都想請育嬰假,但不想領那麼低的薪水,不想在這種非常時期這麼做。──芙蕾雅(六個月大)的爸爸柯林

現在的爸爸希望投入父職,但又並未放棄保護與給予的本能,也就是說,對他而言賭上財務在家帶小孩,對生存所造成的風險太大。此外,許多男性遭遇根深蒂固的工作文化,其規定女性可以請產假,而男性最多只能請幾個禮拜,之後就得回到很可能幾乎不受新手爸爸身分所影響的工作環境。雖然「家庭友善」一詞暗指允許職涯育兒的政策應同樣適用男性與女性,但就許多男性而言,討論彈性工作或共同育嬰假的話題仍然令人退卻與掙扎。這表示,對於狄倫這樣的男性來說,善盡父職的抱負很快便遭遇到長久以來社會文化排斥全職爸爸的殘酷現實:

上週我們都在度假,因此我有一些時間可以陪伴佛萊迪和太太。這段期間,兒子大得很快,也變很多。可以看到他成長真的很棒,但問題(也是大難題)是,我在倫敦工作。每天早上六點半他醒來之前就得出門上班、晚上七點十五到家,而他七點半上床睡覺。因此,我一天只有十五分鐘可以跟他相處。這讓我了解到我正在錯過的時光,感覺很難受,因為我想見證他成長的每一刻,卻又必須負擔家計。現實就是這樣……事與願違。──佛萊迪(六個月大)的爸爸狄倫

因此,西方父親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必須同時滿足直接照顧孩子,但也得提供間接照顧的雙重需求。他們遇到在職媽媽再熟悉不過的兩難處境:如何兼顧工作與家庭生活,確保自己至少在這兩方面都做得不錯。對許多男性而言,直接照顧與間接照顧的角色之間的衝突,有可能成為他們在父職初期最不願見到的現實。陪產假的權利在世界各地差別甚大。這種母性與父性權利之間依然存在的鴻溝最明顯的表現,是世界一百九十六個國家中,只有九十二個有法定陪產假,其中半數國家還規定最多只能請三個星期或更少。與全球各地對於女性產假的開放形成對比。有鑒於此,我們很難不把這些數據看作是社會依舊認為爸爸與育兒無關的證據。

父性是天生內建,還是後天習得?
從「我」到「我們」,男人如何調適成為父親的過程?

新時代的爸爸不免面臨以下各種疑問:

‧ 怎樣才算得上是稱職的好父親?
‧ 初為人父的焦慮該如何排解?
‧ 父職會帶來何種心理與生理上的改變?

而這些爸爸的另一半,也可能會受這些煩惱所苦:

‧為什麼伴侶沒辦法立刻進入父親的身分,擔負起顧家及育兒義務?
‧我該如何理解並支持他走過扛起父職的過渡期?

《父親養成指南》作者安娜.麥菁博士是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的演化人類學家,專注父職研究將近十年。在本書中,她從五十萬年前的父親如何確保人類種族的存續,又與今日父職經驗有何種關聯說起,探討家庭中的「父親角色」與「父職經驗」。

《父親養成指南》不是一本教人成為完美父親的教戰手冊,而是讓爸爸們暢所欲言,從全新觀點來帶領讀者思考父親本質,檢視「身為父親」的科學、社會、文化意義,協助新手爸爸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踏上「為人父」這趟富有挑戰性的旅程!

raw-image

《父親養成指南》

────從只出一張嘴的豬隊友,進化成參與育兒教養的新時代神隊友!

🎁好書這裡買:
🛒博客來:https://bit.ly/2YpQuNE
🛒誠 品:https://bit.ly/2KiR3jQ
🛒金石堂:https://bit.ly/2M5bMtx
🛒讀書花園:https://bit.ly/2YDoCk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可孛羅的沙龍
33會員
61內容數
馬可孛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5
......那是村子唯一一次受到威脅。在那天前,東棟賓和南棟賓兩村的關係向來不錯。這個村子的若開人會越過田地去南棟賓的茶館坐,羅興亞人也會來這裡賣魚賣菜。但就算暴民不是來自南棟賓村,雙方在那場暴力後便不再來往,分隔兩村的田地成了兩個社區之間的無主之地。
Thumbnail
2021/11/25
......那是村子唯一一次受到威脅。在那天前,東棟賓和南棟賓兩村的關係向來不錯。這個村子的若開人會越過田地去南棟賓的茶館坐,羅興亞人也會來這裡賣魚賣菜。但就算暴民不是來自南棟賓村,雙方在那場暴力後便不再來往,分隔兩村的田地成了兩個社區之間的無主之地。
Thumbnail
2021/11/12
布帝洞位於梅宇河北岸,軍方和許多若開人警告,那個地區是穆斯林的大本營,只差一步就脫離緬甸了。但在二○一二年暴力後,當地的人口差異似乎產生逆效應,穆斯林不再多於佛教徒,至少在城鎮是如此。可即便在布帝洞,兩者的融合程度仍比若開邦其他許多地方來得高。
Thumbnail
2021/11/12
布帝洞位於梅宇河北岸,軍方和許多若開人警告,那個地區是穆斯林的大本營,只差一步就脫離緬甸了。但在二○一二年暴力後,當地的人口差異似乎產生逆效應,穆斯林不再多於佛教徒,至少在城鎮是如此。可即便在布帝洞,兩者的融合程度仍比若開邦其他許多地方來得高。
Thumbnail
2021/10/15
隨著維多利亞時代的開展,鮭魚毛鉤變得越來越精細複雜,毛鉤釣書籍的作者們也開始竭力宣揚偽科學,好證明這類極度昂貴的異國材料確實是必需品。他們之中最主要的鼓吹者,是一名紈褲子弟凱爾森。他出生於一八三五年,大部分的年少時光都花在打板球、長距離游泳和障礙賽跑,但最終讓其他愛好都黯然失色的,是毛鉤綁製圈。
Thumbnail
2021/10/15
隨著維多利亞時代的開展,鮭魚毛鉤變得越來越精細複雜,毛鉤釣書籍的作者們也開始竭力宣揚偽科學,好證明這類極度昂貴的異國材料確實是必需品。他們之中最主要的鼓吹者,是一名紈褲子弟凱爾森。他出生於一八三五年,大部分的年少時光都花在打板球、長距離游泳和障礙賽跑,但最終讓其他愛好都黯然失色的,是毛鉤綁製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育嬰假是一個很棒的政策! 今天看到天下雜誌的文章,談的是一位先生請育嬰假在家帶小孩的感想,那篇文章讓我想到我自己常和很多未婚的女性說:「要結婚、生小孩的話,如果可以的話先讓先生先請育嬰假。」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建議?其實我們夫妻也是有請過育嬰假(第一批的使用者),而且夫妻兩人都請過,但在最一開始請育嬰
Thumbnail
育嬰假是一個很棒的政策! 今天看到天下雜誌的文章,談的是一位先生請育嬰假在家帶小孩的感想,那篇文章讓我想到我自己常和很多未婚的女性說:「要結婚、生小孩的話,如果可以的話先讓先生先請育嬰假。」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建議?其實我們夫妻也是有請過育嬰假(第一批的使用者),而且夫妻兩人都請過,但在最一開始請育嬰
Thumbnail
爸爸們真的「天生比較不會帶小孩」嗎?據美國社會學家研究,多數爸爸都有意願照顧孩子,但一方面家中支出增加、工作繁重帶來壓力,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照顧得不好,有些爸爸育兒時的粗神經表現,其實是一種獨自面對育兒壓力的消極抵抗。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其實爸爸都想當神隊友?
Thumbnail
爸爸們真的「天生比較不會帶小孩」嗎?據美國社會學家研究,多數爸爸都有意願照顧孩子,但一方面家中支出增加、工作繁重帶來壓力,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照顧得不好,有些爸爸育兒時的粗神經表現,其實是一種獨自面對育兒壓力的消極抵抗。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其實爸爸都想當神隊友?
Thumbnail
你覺得「成為爸爸」意味著什麼?也許有人覺得是意味著「要負起責任,讓孩子尊敬」;有人則認為是「要更努力賺錢,讓孩子生活無虞」;或者是相反的,要「減少工作,陪伴孩子成長」……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Thumbnail
你覺得「成為爸爸」意味著什麼?也許有人覺得是意味著「要負起責任,讓孩子尊敬」;有人則認為是「要更努力賺錢,讓孩子生活無虞」;或者是相反的,要「減少工作,陪伴孩子成長」……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Thumbnail
 一想到「請育嬰假的爸爸」你想到什麼?是不是腦中立刻浮現「神隊友」「好老公」的形象?甚至直接浮現了修杰楷帶咘咘或波妞的臉?或是在《月薪嬌妻》播出特別篇之後,浮現平匡努力捍衛育嬰假權利的景象?  其實,當越來越多爸爸想投入育兒,爸爸們遇到的阻力或困境其實比我們想像中
Thumbnail
 一想到「請育嬰假的爸爸」你想到什麼?是不是腦中立刻浮現「神隊友」「好老公」的形象?甚至直接浮現了修杰楷帶咘咘或波妞的臉?或是在《月薪嬌妻》播出特別篇之後,浮現平匡努力捍衛育嬰假權利的景象?  其實,當越來越多爸爸想投入育兒,爸爸們遇到的阻力或困境其實比我們想像中
Thumbnail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孩子啊,那是因為....媽媽不讓他回家...
Thumbnail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孩子啊,那是因為....媽媽不讓他回家...
Thumbnail
現在男性也可以請育嬰假,我記得是三個月,但只能領法定的產假薪水,所以沒什麼屁用。如果薪水這麼少,沒有人會真的想要請產假。我的意思是,很多男人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假如他們的太太可以請假這麼久還能領半薪或全薪,他們又怎麼會想請假,然後只領這麼一點錢?我覺得政府只是在空口說白話,沒有真的關心這件事。
Thumbnail
現在男性也可以請育嬰假,我記得是三個月,但只能領法定的產假薪水,所以沒什麼屁用。如果薪水這麼少,沒有人會真的想要請產假。我的意思是,很多男人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假如他們的太太可以請假這麼久還能領半薪或全薪,他們又怎麼會想請假,然後只領這麼一點錢?我覺得政府只是在空口說白話,沒有真的關心這件事。
Thumbnail
有小孩之前,我夢到我待在房間,坐在搖椅上安撫正在哭鬧的寶寶。在小女兒出生之前,我把母親的搖椅搬到女兒的房間。當夢境裡的畫面成真,心想「終於!我坐在搖椅上!懷裡還抱著寶寶!」如同人們憧憬白色婚禮般,這是我有小孩之後的夢想。
Thumbnail
有小孩之前,我夢到我待在房間,坐在搖椅上安撫正在哭鬧的寶寶。在小女兒出生之前,我把母親的搖椅搬到女兒的房間。當夢境裡的畫面成真,心想「終於!我坐在搖椅上!懷裡還抱著寶寶!」如同人們憧憬白色婚禮般,這是我有小孩之後的夢想。
Thumbnail
西國陪產假 西班牙的四月一號不是愚人節,對許多爸爸來說,那可是人生分水嶺。因為自今年四月一日起,西國父親的陪產假一路增加來到了八周,同時宣布,打算每年增加,直到2021年,與西班牙母親產假一樣,同為16周。
Thumbnail
西國陪產假 西班牙的四月一號不是愚人節,對許多爸爸來說,那可是人生分水嶺。因為自今年四月一日起,西國父親的陪產假一路增加來到了八周,同時宣布,打算每年增加,直到2021年,與西班牙母親產假一樣,同為16周。
Thumbnail
是不是?要再思考一下,你買的蛋糕、花束、刮鬍刀、按摩椅、鑽錶,跟你訂的餐廳,除了給商人亮眼的業績之外,8月8日對你而言,究竟是你的父親真的這麼值得巴結,還是,你不得不巴結的,其實只是父權?
Thumbnail
是不是?要再思考一下,你買的蛋糕、花束、刮鬍刀、按摩椅、鑽錶,跟你訂的餐廳,除了給商人亮眼的業績之外,8月8日對你而言,究竟是你的父親真的這麼值得巴結,還是,你不得不巴結的,其實只是父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