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己的父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是8/8也是所謂的父親節,一早陸續看到社群,也有一些好友特別傳來祝福。


其實~我很早就成為父親這個角色,但是父親的功能,我卻一直覺得自己是不足的。


幼年時期父親需要上班,相處時間有限,父親從公職退休後還有一段在外地工作的時期。


等到他真正退休時,正值叛逆時期的我,時常不在家,因此也沒有把握與父親相處的機會。


等到自己組成家庭又服完兵役,稍微懂事時,父親也因為疾病而過世。


對於父親,記憶中很渴望與他有很多的連結,但卻未能如願。


現在回想起來當年的自己也有好多對他的未滿足期待。


前面說過,自己早年的經驗,對於孩子自己也沒有做到很好的陪伴與教養。


一直到後來有機會接觸家庭教育的相關課程,透過學習、成長而漸漸探索父親跟我,還有我跟孩子之間的關係。


在與父親的早年生活中,不能說是父親缺席,而是我自己也沒有把握相處的機會。


這幾年有機會接觸家族治療,深入家庭系統,除了跟母親有很多的連結(慶幸媽媽還在),也才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因為對父親的未滿足期待,內在始終有著一份遺憾。


也是因為接觸薩提爾模式的學習,在團體中學習到可以成為自己的父母,撫育那個當年自己未滿足的期待。


說也特別,就是因為這樣一次次的接觸、探索、陪伴、滋養自己,好像那個早年自己不足的父親角色也較能展現功能。


就這樣除了真的可以陪伴孩子,重要的還成為了自己理想的父親。


透過學習而了解期待與未滿足的期待都是自己的,也唯有自己需要為其負責,如此就能把當年對父親的未滿足期待拿回來。


透過這幾年的學習、練習,孩子如何看待,我無法確知。但對於自己能否感受到成為自己的父親,照顧的這份愛與滋養卻是全然可以透過自己感受得到。


說也特別,當能對自己負起責任,扮演自己的父親陪伴自己,似乎也就重新的連結當年以為沒有從父親身上得到的愛。


原來愛一直都在,也才真正體會薩提爾女士所說的:父母親給予的愛雖不一定是符合並適切的,但卻總是盡其所能的。


自己也有另一個發現,當真的能把焦點帶回自己身上,過去曾經有時會投射在重要他人身上(如師父、老師、權威人士)的投射,也會跟著收攝回來。


唯有如此,跟他人互動時才是建立真正的情誼與連結,而不是一種帶著未滿足期待的投射。


今年的父親節,我在監所跟很多同學一起上課,在課堂上也有很多的父親,而我們都還在學習成為自己的父親,為自己的生命跟成長負責。


傍晚回來太太說要請我吃牛排,我很開心、欣然的接受,因為這些年,自覺家中扮演父親的角色也做得還不錯。


吃完飯還早,晚上十點還有線上會議,途經一家越式洗髮,覺得很新奇(之前就有耳聞),跟太太說,我們去體驗一下。


當下的內心也覺得可以為自己送給自己一個父親節的禮物。


結果太太說:賺到了,請我吃飯沒花很多錢,還享受到越式的洗髮體驗,投報率很高。


晚上開完會,小女兒也還有工作,特別在十二點以前趕回來,帶了一個蛋糕要祝我父親親快樂。


我真的很幸福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407內容數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2025/03/02
透過學習諮商輔導,反思兒時經驗,並在與特殊孩子的互動中,重新連結過去的運動和遊戲經驗,例如桌球、籃球、羽球、撲克牌等,這些活動不僅喚醒兒時記憶,也幫助作者重新認識自己。
Thumbnail
2025/03/02
透過學習諮商輔導,反思兒時經驗,並在與特殊孩子的互動中,重新連結過去的運動和遊戲經驗,例如桌球、籃球、羽球、撲克牌等,這些活動不僅喚醒兒時記憶,也幫助作者重新認識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只是想要分享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自己的一些想法與經驗,總是認為教養不是規範,更不是無限上綱的準則。在書寫的過程中,更多是對於自己角色的提醒,或者就當成兩個孩子的父親的叨叨絮語吧!
Thumbnail
只是想要分享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自己的一些想法與經驗,總是認為教養不是規範,更不是無限上綱的準則。在書寫的過程中,更多是對於自己角色的提醒,或者就當成兩個孩子的父親的叨叨絮語吧!
Thumbnail
最近過得好嗎?一轉眼已經是八月份了! 下週就是父親節,先預祝全天下的父親,父親節快樂! 有些人可能沒辦法時時刻刻陪伴在爸爸身邊、有些人可能在你心中「父親、爸爸」的角色並非是你真正的生父,可能是母代父職、隔代或是其他照顧你長大的長輩、在你人生某個階段無私陪伴你成長的人… 等。 這陣子聽到
Thumbnail
最近過得好嗎?一轉眼已經是八月份了! 下週就是父親節,先預祝全天下的父親,父親節快樂! 有些人可能沒辦法時時刻刻陪伴在爸爸身邊、有些人可能在你心中「父親、爸爸」的角色並非是你真正的生父,可能是母代父職、隔代或是其他照顧你長大的長輩、在你人生某個階段無私陪伴你成長的人… 等。 這陣子聽到
Thumbnail
兒子在台北唸書到工作已經幾年了,我們偶而有機會就會一起聚聚吃飯聊聊,今天回臺北探望媽媽,媽媽喜歡喝一家湯的店就在兒子工作的地點對面,我除了去買湯,也順便買了一杯飲料去給兒子探班。 兒子看起來也蠻開心的,還跟我介紹了店裡的主管,因為他在上班,我停留的時間不長,離開時我自己的內心也暖暖的。 走著走著,腦
Thumbnail
兒子在台北唸書到工作已經幾年了,我們偶而有機會就會一起聚聚吃飯聊聊,今天回臺北探望媽媽,媽媽喜歡喝一家湯的店就在兒子工作的地點對面,我除了去買湯,也順便買了一杯飲料去給兒子探班。 兒子看起來也蠻開心的,還跟我介紹了店裡的主管,因為他在上班,我停留的時間不長,離開時我自己的內心也暖暖的。 走著走著,腦
Thumbnail
爸爸的期待,是爸爸的期待,而我的決定,是我的決定。兩者不衝突,也不影響。
Thumbnail
爸爸的期待,是爸爸的期待,而我的決定,是我的決定。兩者不衝突,也不影響。
Thumbnail
經過今年的父親節,似乎更認可自己父親的這個角色。 除了太太女兒個別請吃飯,還有在工作的兒子也傳訊息給我,晚上小女兒下班還帶了一個蛋糕祝我父親前快樂。其實~一直以來自己對於父親的角色是最不確定的。 我是外省第二代,媽媽是本省人,我就是人稱的芋頭蕃薯。
Thumbnail
經過今年的父親節,似乎更認可自己父親的這個角色。 除了太太女兒個別請吃飯,還有在工作的兒子也傳訊息給我,晚上小女兒下班還帶了一個蛋糕祝我父親前快樂。其實~一直以來自己對於父親的角色是最不確定的。 我是外省第二代,媽媽是本省人,我就是人稱的芋頭蕃薯。
Thumbnail
昨日是八月八日父親節,女兒一大早便爬到老公的身旁對他撒嬌說等放學回來要幫忙槌槌背並說聲:「爸爸辛苦了!」想著女兒的這一番話,我沈澱了一整個早晨,邊閱讀邊思考到底在天上的父親教會了我什麼?他又留給我什麼樣的禮物呢? 願全天下的父母都能繼續學習成長,也願所有的孩子都能保有思考與感受愛。
Thumbnail
昨日是八月八日父親節,女兒一大早便爬到老公的身旁對他撒嬌說等放學回來要幫忙槌槌背並說聲:「爸爸辛苦了!」想著女兒的這一番話,我沈澱了一整個早晨,邊閱讀邊思考到底在天上的父親教會了我什麼?他又留給我什麼樣的禮物呢? 願全天下的父母都能繼續學習成長,也願所有的孩子都能保有思考與感受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