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展覽| 王思遨《After Nothing Happens》:失敗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Nicole Wong﹙王思遨﹚的極簡美學,以隨處可見的日常物品為材的創作,配合一起總有種朦朧的詩意和趣味。她的作品就像一個寓言故事 —— 乍看簡單而有趣,但必須細嚐才能品出背後的意味深長。

她在Rossi & Rossi 的最新個展「After Nothing Happens」感覺像個大蜘蛛網,展示的作品有延續她前作對物品功能、溝通、時間等等的討論,但最終把網連結起來的卻是名為「失敗﹙failure﹚」的絲。﹙個人認為failure比較符合後續的討論,因為作品的概念包含了失效、失敗等各種failure。﹚


先來看看舊作吧:

raw-image

《I Will Tell You In Person》﹙2017﹚,一本簡單的琴譜,藏着一個物種的悲歌。樂譜取材自一種絕種鳥類的鳴叫,這種鳥在絕跡之前,雄鳥和雌鳥會進行二重唱;但在那段最後的錄音中,我們卻只能聽到孤鳥獨鳴。這一聲聲孤獨的呼喚唱出了整個物種滅絕的無奈,同時也展現了Nicole Wong其中一個經常引用的創作主題:「物の哀れ」。物哀是日式美學中很重要的概念,簡單而言就是從世間萬物的姿態中體會各種微小的情緒。從一段錄音中,我們可以感悟一整個物種滅絕的渺小;這種感觸完美地展現了物哀。

除了藝術家的美學之外,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失效的溝通過程。這件作品正好和藝術家的前作《Hope It Reaches You Well》﹙2016﹚相呼應;該前作的靈感源於一個電影角色一直寫信到沒人收信的地址,Nicole Wong便記錄了這些書信內容,並翻譯成盲人凸字再放入膠箱中。作品的「形式」和「內容」因此產生了矛盾 —— 懂凸字的人摸不到、看到的人不懂凸字,這些信件永遠無法被世人明白。Communication,源自於拉丁文的「communis」,具有「分享」或「建立共同想法」之意;而一份單聲部的琴譜,展現給我們的正是這麼一個永遠沒有回應、也無法被理解的交流。正如Nicole Wong所言:「溝通是一條脆弱的線,一旦崩斷,便會從此失去意義。」


藝術家對日常物品的再創作和對「功能」的探討也能在這個個展中窺探一二。《Still Fountain》﹙2020﹚乍看之下就像個普通的鐵架,但靠近了才發現架框上有黑色的墨水仿如音樂噴泉一樣起伏。

raw-image

我們可以說,這是一件「失敗」的家具;因為那些「毫無用處」的墨水使其承載物品的功能報廢,它已經失去了作為一個鐵架存在的意義。但若視之為「藝術品」,則每一個元素都有其意義。

這件作品仿佛在挑戰由現代主義先驅Louis Sullivan提出的「形式服從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思想,提出了疑問:一件物品的價值,該如何衡量呢?從一個角度界定的「失敗」,真的就是失敗嗎?

raw-image

同樣以被廢棄物為基礎的還有《Dark Waters》系列 ﹙2020﹚。藝術家在被遺棄的軟木板上舖上深色布料,營造出水面波光粼粼的光影和流動感。同時,每件作品上都有幾句和水有關的神話內容蝕刻在玻璃面板上。

這一個新系列乍看也是對「功能」和「內容」的探究,但有幾點細節卻值得我們玩味。我發現在Rossi & Rossi Project 的作品介紹中有這麼一句話:「藝術家表示她在凝視半披上緞面的軟木板時,感覺仿佛在凝視着深淵。﹙The artist described gazing into the bulletin board with its half draped satin background, feeling as if she was gazing into the abyss.﹚」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會凝視你。」當我們看着這個系列,我們看到甚麼?我們看到蝕刻在玻璃上的故事反映在「水面」上,在被遺忘的物件上映照的是講述遺忘的故事 —— 有孟婆、也有冥河﹙River Styx﹚。我們看到「失敗的」、沒有價值的物品會被遺忘;但若如神話故事所說,我們的一切在生命的盡頭都終將被遺忘,那是不是說我們也是一種「失敗」?

「失敗」,之於人類是甚麼?


在展場中間,也是整個個展的中心作品就是一部鋼琴,自動播放着經典而優美的月光奏鳴曲。但聽着聽着,就覺得不妥了:怎麼中間斷斷續續的?誒這裏是不是彈錯了?以下是Erikson Ting在開幕現場演奏《Étude》﹙2019–20﹚的表演,大家可以閉上眼聽聽,像不像一首名副其實的練習曲﹙Étude﹚?

這部作品的靈感源於Nicole Wong的鄰居一次又一次的重複練習彈琴;那些絆絆磕磕、機械性的練習全是「失敗」的演奏,但同時也是通往真正藝術的唯一之路。如果你會樂理,看着鋼琴四周的琴譜,你會看到這些密密麻麻的音符中記錄了一個不屈不朽地在失敗中堅持的靈魂。

「失敗」之於人類是甚麼?

或許Nicole Wong在展題中早已給出了答案 ——「After Nothing Happens」—— 甚麼也不會發生。「失敗」本身毫無意義,一時的失敗也不代表甚麼。跌倒了就再站起來,這是銘刻在人類血脈中的本能。

在Nicole Wong的個展中,我看到了在名為「失敗」的暗水上,映照出了人類在挫折中堅毅不屈地挑戰的身影。


raw-image

本文所有圖片均由Rossi & Rossi與藝術家惠允使用。
All images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Rossi & Rossi, Hong Kong.

Nicole Wong: After Nothing Happens
HONG KONG Rossi & Rossi
13 JUN – 01 AUG 20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如無書
20會員
30內容數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不如無書的其他內容
2024/09/03
看畢這個展覽,我覺得村上隆所追求的藝術之路正是他的もののけ ── 既讓他在家鄉被千夫所指、也令他在海外收穫萬人景仰;是不瘋魔不成活的詛咒、也是祝福。
Thumbnail
2024/09/03
看畢這個展覽,我覺得村上隆所追求的藝術之路正是他的もののけ ── 既讓他在家鄉被千夫所指、也令他在海外收穫萬人景仰;是不瘋魔不成活的詛咒、也是祝福。
Thumbnail
2024/01/27
《離騷幻覺》其中一幕,是單純的黑底白字,以滿屏寫道:「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當中字字泣血。
Thumbnail
2024/01/27
《離騷幻覺》其中一幕,是單純的黑底白字,以滿屏寫道:「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當中字字泣血。
Thumbnail
2023/05/13
一直在香港創作的兩位藝術家都在作品中表現了香港自疫情後,日常生活一些微不足道但又實實在在的變化。火車車卡由12卡變成9卡;不再存在的麗晶賓館、牛頭角下邨和蓮香樓;還有那萬家燈火背後的人 ── 再過幾年,他們還在不在呢?
Thumbnail
2023/05/13
一直在香港創作的兩位藝術家都在作品中表現了香港自疫情後,日常生活一些微不足道但又實實在在的變化。火車車卡由12卡變成9卡;不再存在的麗晶賓館、牛頭角下邨和蓮香樓;還有那萬家燈火背後的人 ── 再過幾年,他們還在不在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們總是偏好將眼光放在那些已確認的事物上:也許是那些美好的擺拍、重要的政治事件、廣被討論的社會議題等等。但有很多時候,一些瑣碎的、幽微的情感,像是浮光掠影般的懸在那裡,我們若有所感,卻又指認不能......
Thumbnail
人們總是偏好將眼光放在那些已確認的事物上:也許是那些美好的擺拍、重要的政治事件、廣被討論的社會議題等等。但有很多時候,一些瑣碎的、幽微的情感,像是浮光掠影般的懸在那裡,我們若有所感,卻又指認不能......
Thumbnail
我們不想讓作品只是意識的魁儡,我要怎麼突破自己的邊界?思考「想要擺脫卻還是待在其中」的情境,是邊界感最明顯的時刻,同時,我們也會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各自邊緣之外的「無緣」。所以,能夠交疊的,已經是我們透過他人而抵達的邊境,因為和他人相遇,使我們有能力透過理解而發生轉變。
Thumbnail
我們不想讓作品只是意識的魁儡,我要怎麼突破自己的邊界?思考「想要擺脫卻還是待在其中」的情境,是邊界感最明顯的時刻,同時,我們也會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各自邊緣之外的「無緣」。所以,能夠交疊的,已經是我們透過他人而抵達的邊境,因為和他人相遇,使我們有能力透過理解而發生轉變。
Thumbnail
抵達時沒有招呼、沒有預告,觀眾和表演者分不出來的站在門口。空氣中有種沒有方向的忐忑。過了一會兒,俞萱帶大家走到旁邊的小泥地,注視著地上還未分解的蛋殼菜渣,說起關於湖之鏡的事情。
Thumbnail
抵達時沒有招呼、沒有預告,觀眾和表演者分不出來的站在門口。空氣中有種沒有方向的忐忑。過了一會兒,俞萱帶大家走到旁邊的小泥地,注視著地上還未分解的蛋殼菜渣,說起關於湖之鏡的事情。
Thumbnail
【講座】【2022.01.29(六) 10:00—12:00_ART x English x Life(10)_ 脆弱畫室:一起走的修復之路】 【分享者】曾品璇老師 年輕時在學校用心且用力的教書,但後來卻遇到與學生的衝突及困境。 “提起勇氣,面對失敗。藝術是連結失敗最後途徑。” 【社區工作以共存】
Thumbnail
【講座】【2022.01.29(六) 10:00—12:00_ART x English x Life(10)_ 脆弱畫室:一起走的修復之路】 【分享者】曾品璇老師 年輕時在學校用心且用力的教書,但後來卻遇到與學生的衝突及困境。 “提起勇氣,面對失敗。藝術是連結失敗最後途徑。” 【社區工作以共存】
Thumbnail
文/吳文君(閱讀盪鞦韆主筆) 「美有時候靠近『善』一點,有時候靠近『真』一點,有時候它們彼此推開,有時又像是扶住彼此的一面牆,得互相倚靠才不會坍塌,得互相溫暖才不會碎成塵埃。沒有人能真正釐清它們的關係,就像沒有人能夠到達地心,或情人的心底。這些力量的總合,我們稱之為藝術的力量。」——吳明益(201
Thumbnail
文/吳文君(閱讀盪鞦韆主筆) 「美有時候靠近『善』一點,有時候靠近『真』一點,有時候它們彼此推開,有時又像是扶住彼此的一面牆,得互相倚靠才不會坍塌,得互相溫暖才不會碎成塵埃。沒有人能真正釐清它們的關係,就像沒有人能夠到達地心,或情人的心底。這些力量的總合,我們稱之為藝術的力量。」——吳明益(201
Thumbnail
一直在等,一直在數,不就是在消磨所有人的耐性,助長負面情緒?我們像是一直將目光都投射在「遺失」之上,per se的編曲和演唱注入的,是一份暖意、一份同行的暖意。這,不就是我們在遺失的同時,收獲到的珍貴東西?
Thumbnail
一直在等,一直在數,不就是在消磨所有人的耐性,助長負面情緒?我們像是一直將目光都投射在「遺失」之上,per se的編曲和演唱注入的,是一份暖意、一份同行的暖意。這,不就是我們在遺失的同時,收獲到的珍貴東西?
Thumbnail
聽說過「出租情人」嗎?報導者最近的系列報導,討論著網路如何推進多元陪伴、寂寞經濟,變得少接觸、少溫度。選擇怎樣的生活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我們是否開始害怕承諾、害怕失去呢?作為一種實體展、展出真實陶作,在「臺灣國際陶瓷雙年展」我回顧對陶瓷的熱愛、也聯想起人際關係的易碎敏感。從陶到人,如何看待失去這件事?
Thumbnail
聽說過「出租情人」嗎?報導者最近的系列報導,討論著網路如何推進多元陪伴、寂寞經濟,變得少接觸、少溫度。選擇怎樣的生活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我們是否開始害怕承諾、害怕失去呢?作為一種實體展、展出真實陶作,在「臺灣國際陶瓷雙年展」我回顧對陶瓷的熱愛、也聯想起人際關係的易碎敏感。從陶到人,如何看待失去這件事?
Thumbnail
你能想像,在某個時間點後,就無法再回望人生,連一點回望的餘力都沒有。生活一直向前,走到從未想像過的低處,走成現在這個被社會貼滿標籤的樣子。而脆弱畫室,就像伸進黑暗中的一雙手,帶來畫筆和畫紙,緊緊地拉住這些人......
Thumbnail
你能想像,在某個時間點後,就無法再回望人生,連一點回望的餘力都沒有。生活一直向前,走到從未想像過的低處,走成現在這個被社會貼滿標籤的樣子。而脆弱畫室,就像伸進黑暗中的一雙手,帶來畫筆和畫紙,緊緊地拉住這些人......
Thumbnail
「失敗」之於人類是甚麼?或許Nicole Wong在展題中早已給出了答案 :「After Nothing Happens」, 甚麼也不會發生。跌倒了就再站起來,這是銘刻在人類血脈中的本能。
Thumbnail
「失敗」之於人類是甚麼?或許Nicole Wong在展題中早已給出了答案 :「After Nothing Happens」, 甚麼也不會發生。跌倒了就再站起來,這是銘刻在人類血脈中的本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