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怪胎〉在高雄的學生免費試映要去看的,可惜那天要跟我爸去工作,所以一直拖到他上映後一天的今天,才跟YY一起去,他請我看哈哈。
我關注〈怪胎〉算很早,它的第一支前導預告,剪輯俐落搭配節奏明快的古典樂(見識淺薄不知道曲名)所營造的氣氛非常對我胃口,又發現是亞洲首部用iPhone拍攝的電影,手法的創新更讓我好奇它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
所以它上映前我就不停關注它的消息,從開始在國外屢獲獎項,到宣傳期的演員、導演的訪談我都不放過,同時也讓我對〈怪胎〉的期望越疊越高。
先說結論,〈怪胎〉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不是因為它是國片,不是因為它是一部創新的國片,只因為它是一部好電影,而好電影絕對值回票價,也更需要我們的支持。
因為攝影器材採用iPhone,儘管畫質已經足夠精細,但比起專業電影攝影機還是有段差距,從開演前其他電影的預告跳到本片,畫質的差距確實需要時間適應。
但這正是〈怪胎〉優秀的地方所在。
因為器材的受限,讓〈怪胎〉重新探討了電影的本質。難道一定是幾十、百萬的器材拍出的電影才是電影?難道一定要大爆破大場面才算電影?
到底什麼是電影?
先談景框,景框也是種說故事的媒介,從以前4:3的窄景框到現今追求越寬越廣的視野,好似唯有「大」才是好。
電影開場好像是1:1的正方形景框,展現主角OCD所癖好的「正、整齊、乾淨」,同時訴說主角的生活被OCD的症狀給限制住,好似被關在一個窄小的空間,直到主角OCD突然痊癒的那刻,電影景框才展開。
這應該是台灣第一部利用景框說故事的電影,國外近代的話我目前也只看過〈布達佩斯大飯店〉使用過這種手法(如有其他電影麻煩幫我補充謝謝)。
我想表達的是,因為器材受限,導演反而去追求了器材以外的元素,其實仔細思考,七零、八零年代的許多經典作品之所以經典,肯定不是因為畫質有多清晰,特效有多真實,而是在真正的「電影元素」去著墨。這部電影就是如此,並不全是為商業行為而做,反而有想挑戰「電影」本身的意義在。
電影前面的節奏把控不錯,雖然是介紹主角的OCD與日常的流水帳,但還算趣味,而整部片節奏與氣氛最好的便是男女主角相遇後,女主角霸氣中藏著嬌羞的舉動,與兩小無猜的化學反應,還有兩名OCD患者相處時的趣事。
很明顯看到導演無論在構圖、演員走位、布景、顏色、鏡頭運動等都下足功夫,不像一般國產電影,在〈怪胎〉裡是真的可以享受到電影藝術的魅力,而也是在電影進入主線劇情後,你會開始忘記所有的畫面其實都來自一台小小的iPhone。
因為太美太精緻了。
在此方面〈怪胎〉確實以國片來說做了很大的進化,有些畫面還頗有Wes Anderson的味道。玩笑說,想看台版Wes Anderson的作品,可以看〈怪胎〉。
劇情方面,我認為導演無論在節奏或氣氛都掌握得很不錯,前段兩人相遇的驚奇、趣味,交往後的各種挑戰與相處的歡快,中段感情開始生變的無奈與難過,有些對白真會有曾經從某個朋友情侶聽到的既視感,到後段所有委屈與折磨的爆發,與結尾驚奇且令人省思的轉折,此片確實達到高水準,讓人看得很爽快、投入、感同身受。
但我還是想特別提結尾的轉折。
或許是我有點劇情潔癖,從日常愛情電影突然轉換到黑色奇幻風格,即使導演有做交代,可我還是覺得有點卡,且兩人角色互換後重複日常的蒙太奇片段稍嫌多,沒有完全抓緊觀眾注意,因為前面都演過一遍,觀眾已經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況且女主角的工作還跟男主角一樣。
我覺得能以不同的日常事件來表達同一件事情,是可以做到的,例如女主角的工作可以變成在畫室,小王可以是某個上畫畫課的學生,兩人間的日常對話,也可以針對兩人的個性不同稍作變化,衝擊會更加深刻。
而兩人突然轉換身分,雖然有暗示是女主角吞安眠藥自殺而產生,但也沒有明確說明,是幻覺?還是輪迴轉世?我知道是為了讓兩人交換身分來凸顯主題,不得不做這樣的處理,但還是感覺有點硬。
但我問了YY,他在看電影前對〈怪胎〉一無所知,他說他覺得結尾的轉折很驚奇震撼。唉,對電影了解或研究過深,確實會對觀感有些折損,不過很高興這樣的處理對一般觀眾來說是加分的。
P.S 女主角真的好正好可愛,後面被劈腿真的好心疼喔喔喔。
合理票價: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