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人生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或許可以說,變化與不變是所有小說主題的預設值——伴隨著記憶和身份認同。小說內容要跟變化毫無瓜葛是不可能的任務。」——大衛.米契爾 David Mitchell
根據文化部委託的閱讀調查,台灣人一年平均閱讀的紙本圖書和電子書合起來約為7.5本。想問問大家今年閱讀了幾本書呢?在大家的書單裡,是不是曾經有哪一本書影響了你的一生呢?
大衛.米契爾說:「伴隨著記憶和身份認同,小說內容要跟變化毫無瓜葛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的一生也都在積累回憶的同時尋找自己,閱讀過什麼樣的書,同樣也形塑我們的一生。上週,我們與新經典文化合作,在方格子臉書社團「方格子vocus格友俱樂部」舉辦活動,贈送這本書籍《故事如何說再見》給格友們,同時我們也邀請方格子的創作者們留言分享影響他們人生的一本好書。
《故事如何說再見:作家的創意、靈感和寫作歷程》
44位當代文壇名家組成的夢幻寫作團隊,各自分享讀過的作品如何改變了自己,探討創作、認同,以及故事與文學的力量。既是私密的閱讀回憶錄,也是精闢的文學評論,更是大師級的寫作課。

請問影響你最深的一本書是?
它為你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 寫奇幻小說的Moonrogu:影響我最深的是《向達倫大冒險》,這是一套青少年奇幻文學,它在我小時候奠定了對說故事的熱愛。
  • 寫娛樂評論的家安老師:很喜歡《小王子》除了考試好用(以外),也可以讓自己靜心思考人生。
  • 寫閱讀時光的曾箏:喜歡《千江有水千江千江月》溫柔含蓄的情感,引領我親近佛法,看淡人世的功名利祿,珍惜自身擁有的一切。
  • 寫時事評論的陳伯彥:影響最深的一本書是王溢嘉老師的《青春第二課》,讓我看見許多人的故事,也告訴自己可以這樣分享故事給別人。
  • 寫短篇小說的三奴:芥川龍之介的《竹藪中》是一篇多角色第一人稱,無結局無真相的短篇小說。影響我從此熱愛讀芥川,胃也跟著痛起來。
  • 寫親子關係的仙PIG:影養我最深的一本書是查理‧蒙格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裡面充滿了他的人生智慧!從不同的想法轉變了我對世界的看法!
  • 寫閱讀書評的何晨瑋 Vicky Ho:很喜歡《善意之書:每天做一件好事,改變壞掉的世界》這本書,讓溫暖的笨蛋相信「世界會因為善行而改變」,這是幸福的!
  • 寫科普文章的陳政佑: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是葛詹尼加的《我們真的有自由意識嗎?》,這是講認知神經科學的科普書,讓我決定把清大生科填第一志願,朝研究神經科學努力中。
  • 寫人生經歷的葉紹平: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是《跟著輪椅島遊玩台灣,無障礙旅遊》,它讓我看見身障者與環境的關係。
  • 寫閱讀書評的琳聽: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是茱莉亞卡麥隆的《寫,就對了!》是它帶我走進寫作,讓我藉著寫作療癒自己,感受文字強大的力量。
  • 寫插畫創作的芒現Mang Slan_art:影響我最深的是,蘇予昕心理師的《活出你的原廠設定》,這本書教會我如何接納自己,進而接納所有的人、事、物,書中也有很多小練習,能幫助讀者解決生活上各種心理問題。讀完這本書後,真的發現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跟以往不太一樣了~
  • 寫影評書評的林莉蓉: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絕對是佐野洋子的《無用的日子》。乍看之下似乎只是厭世老太婆的人生觀,實際上卻蘊藏了無限的溫柔,是真正對這個世界有愛的人才寫得出來的。這是一本我死後也想帶進棺材的一本書。這輩子能遇見洋子,被她的文字深深治癒著,真的太幸福了。
  • 陳冠婷:影響我最深的作者是林達陽,他的文字總讓我想起寫作的初衷以及人善良細膩的本質。
  • 陳怡諠:陳文茜的《我相信,失敗》,裡面紀錄了十位夢想飛行者的人生故事,在追逐夢想的路上怎麼可能免於灰心喪氣、挫折失敗,然而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失敗或許會是你過程中最美好的禮物!
  • 黃鈺淇:很喜歡《牧羊少年奇幻旅程》,這讓我有能量能去追尋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是來自格友們的回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部分格友們心中摯愛的作家也都有在方格子開設出版專題哦,看著文字的力量持續發酵,我們也就更有動力,希望能讓更多好的內容被看見。
歡迎大家在留言處與我們分享:你的那本「人生書」是哪本呢?

閱讀更多:追蹤、按讚方格子「重讀者」粉專,一起閱讀更多好書、更多深度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燈光璀璨繁榮的城市,被人美名為「東方之珠」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亦是令我失望、絕望、充滿希望、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樂的地方。作為九十年代、回歸前出生的孩子,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變化。
當年董建華及葉劉淑儀為廿三條國家安全法立法,那時是我第一次上街遊行,我和同學穿著黑衫,在銅鑼灣出發,看著逼滿街道的人,結果五十萬人上街,最後田北辰請辭,政府在沒有足夠票數下,廿三條只能徹回。 我想就是從那時起,開始留意政治,意識到港人治港只是一個笑話。
燈光璀璨繁榮的城市,被人美名為「東方之珠」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亦是令我失望、絕望、充滿希望、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樂的地方。作為九十年代、回歸前出生的孩子,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變化。
當年董建華及葉劉淑儀為廿三條國家安全法立法,那時是我第一次上街遊行,我和同學穿著黑衫,在銅鑼灣出發,看著逼滿街道的人,結果五十萬人上街,最後田北辰請辭,政府在沒有足夠票數下,廿三條只能徹回。 我想就是從那時起,開始留意政治,意識到港人治港只是一個笑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寫於2021/04/10     Hi there,今天想分享即將舉行線上演唱會的張棟樑,在2007年的經典歌曲,〈王子〉。當年以〈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寂寞邊界〉、〈北極星的眼淚〉等經典歌曲走紅的張棟樑,在4月18日的時候將要舉辦線上演唱會,看到這個資訊讓我想到,在他的歌當中我最喜歡就是〈王
總之,我們在全班面前起了衝突, 那一次他情緒過後哭著跟我道歉 幾天後持續討好,確認我沒有討厭他才安心。 我也發現自己這段時間以來, 常利用僅存不多改作業的時間安撫他, 晚自習時把他帶在身邊,關係建立都不是做白工。 但我卻很後悔當時在全班面前對他威脅、 破口大罵、甚至是正面跟他的情緒衝突。
Thumbnail
秋天有一種微涼的蕭瑟,正是時候傷悲春秋。 如果能寫詩來抒發對於秋的傷感是再好不過了,不過畢竟不是詩人,那就選一首秋天的歌唱起來吧! 我個人到了秋天都會忍不住唱起「秋蟬」這首歌,除了旋律帶有秋天的哀戚(適合用一種幽幽的方式吟唱),也喜歡它的歌詞,不太口語,卻有一種老派的浪漫。
Thumbnail
圖片來源: 牠 (電影) 維基百科 / Amazon.com 「It」改編自恐怖小說作家史蒂芬·金的暢銷小說《牠》,於1990年翻拍為美國電視電影《靈異魔咒》,2017年由阿根廷導演安迪·馬希提改編執導電影《It: Chapter One》,2019年推出續集《It Chapter Two》。  跳
Thumbnail
喜歡巴黎當代藝術與文學的人我覺得這部電影很適合介紹給她們!
Thumbnail
<p>自古以來華人文化傳統中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都被打破了,人生的階段,界線已經非常模糊。已經沒有人在乎事情是什麼年齡適合做的,任何時候,只要你高興,做任何事情都可以。</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寫於2021/04/10     Hi there,今天想分享即將舉行線上演唱會的張棟樑,在2007年的經典歌曲,〈王子〉。當年以〈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寂寞邊界〉、〈北極星的眼淚〉等經典歌曲走紅的張棟樑,在4月18日的時候將要舉辦線上演唱會,看到這個資訊讓我想到,在他的歌當中我最喜歡就是〈王
總之,我們在全班面前起了衝突, 那一次他情緒過後哭著跟我道歉 幾天後持續討好,確認我沒有討厭他才安心。 我也發現自己這段時間以來, 常利用僅存不多改作業的時間安撫他, 晚自習時把他帶在身邊,關係建立都不是做白工。 但我卻很後悔當時在全班面前對他威脅、 破口大罵、甚至是正面跟他的情緒衝突。
Thumbnail
秋天有一種微涼的蕭瑟,正是時候傷悲春秋。 如果能寫詩來抒發對於秋的傷感是再好不過了,不過畢竟不是詩人,那就選一首秋天的歌唱起來吧! 我個人到了秋天都會忍不住唱起「秋蟬」這首歌,除了旋律帶有秋天的哀戚(適合用一種幽幽的方式吟唱),也喜歡它的歌詞,不太口語,卻有一種老派的浪漫。
Thumbnail
圖片來源: 牠 (電影) 維基百科 / Amazon.com 「It」改編自恐怖小說作家史蒂芬·金的暢銷小說《牠》,於1990年翻拍為美國電視電影《靈異魔咒》,2017年由阿根廷導演安迪·馬希提改編執導電影《It: Chapter One》,2019年推出續集《It Chapter Two》。  跳
Thumbnail
喜歡巴黎當代藝術與文學的人我覺得這部電影很適合介紹給她們!
Thumbnail
<p>自古以來華人文化傳統中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都被打破了,人生的階段,界線已經非常模糊。已經沒有人在乎事情是什麼年齡適合做的,任何時候,只要你高興,做任何事情都可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