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一站,報名說明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全台現有的育幼院有一百多間,但有收出養執照的只有九間(2020年)。當有孩子進到機構預備出養時,原則上會先從該機構的收養申請人開始媒親,如果沒有合適的,就會讓其他機構的收養人媒親,最後才是跨國境收養人。無論在哪一個機構,參加說明會或進行電話諮詢,都是收養流程的第一步。

  前一篇文章有提到,2012年後台灣的收出養法規有了調整,辦理收養一定要經過政府認可的機構,程序上變得比較複雜,想收養的家庭實際上要花比過去長上許多的時間和精神,才能如願以償。這段過程需要與機構長期密切的聯繫,所以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機構是蠻重要的事。

  所謂需求,包含交通距離的遠近、機構本身的屬性(通常各機構有不同的擅長,被安置到該機構的孩子也會有不同,比如基督徒救世會的孩子較多有高風險背景,可能有醫療需求;安置在勵馨的孩子則可能較多是因未成年懷孕。當然這並不是清楚劃分的,實際上各機構仍可能有各種情況的孩子,只是比例上的問題,申請人可以做個粗略的參考)。此外,還有收養人與孩子的年齡差(有的規定差距45歲以內,有的48歲,也有的是50歲),能否配合機構上課的時間安排,又或者如果收養人是單身或同性伴侶,哪些機構的態度比較友善(目前所知兒福和勵馨是比較開放的)。這些都要先詢問清楚,才不會造成日後的困擾。

  我們住在台北,所以一開始接觸了在台北的四間機構,包括兒福聯盟、忠義基金會、勵馨基金會、基督徒救世會。很想要詳細分享當時和各機構接觸的對話和心得,但因沒有馬上記錄下來,本來記得很清楚的細節,沒想到隔了一年多,很多都不那麼清晰了。只能大致還原,希望能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參考。

  決定報名說明會後,我們開始搜尋各個機構的網頁,剛好救世會不久後就有一場說明會,所以我們直接先網路報名。其他機構因為近期沒有說明會公告,所以我一一打電話詢問。也還好有打電話,才知道像是對於忠義、勵馨來說,電話諮詢也是流程的一環,忠義在電話諮詢過程中還會初步篩選,通過的家庭才會收到參加說明會的邀請。

  對忠義跟勵馨的印象是社工都非常親切,本來我只是想詢問說明會的時間,沒料到他們會問細節,所以有點小緊張。他們問我的問題包括:收養的動機,夫妻的職業、收入,對收養孩子的期待,同住的家庭成員有誰、家庭成員對收養的態度等等。一通電話講完大概花了三、四十分鐘。

  關於忠義的電話諮詢,我自己感覺關鍵是在對孩子的期待,也就是對不同背景的孩子的接受程度為何。相較於早年,出養孩子的因素比較單純,很多只是經濟因素,但隨著社會環境不同,出養原因也變得複雜,比如父母吸毒比例變高,近年因為東南亞移工或婚姻移民的增加,也有少部分失依孩子具有東南亞血統。很多孩子其實本身沒有特殊情況,只因為原生家庭的背景,就使得邁向新家的路充滿波折。所以如果收養人能對孩子抱持較開放的心態,會比較容易媒親成功,等待的時間也會比較短。

  對勵馨印象比較深的是,社工問我家中長輩的態度。那時因為八字都還沒一撇,也預期長輩會比較保守(然後很會碎念),為了我們的耳根著想,完全沒有跟他們提,甚至本來還默默打算,等所有前置程序走完,確定通過資格審核之後,再來公布這件事也不遲吧。

  「建議你們要早點跟長輩溝通,家中長輩的態度會影響收養資格的審核喔。」社工如是說。

  「什麼!!!」聽到這句話,我整個有「完蛋了」的感覺,好像被迫要提早面對最不想處理的部分。

  講到這裡,想補充說明一下。由於各個機構都是獨立的財團法人,辦理收養的流程雖然大致相同,但是作業程序、審核標準上會稍有不同。這也是為什麼前面說要盡量找符合自己需求的機構。

  我們後來在聽救世會的說明時,社工提到一個他們機構的案例。有一位收養人,因為預期母親會反對,所以決定先從親戚下手,想讓親戚幫忙一起說服母親,沒想到親戚牌失效,母親依然不為所動。但他並沒有放棄,還是繼續收養程序。沒想到孩子真正進到家裡之後,母親馬上被小孩融化,後來最疼孩子的其實就是這個阿嬤。

  講這個故事的用意是想舉例說明,各機構的審核有不同的看重,對於長輩的態度,勵馨的期待可能是都要溝通好,而救世會可能就比較彈性一些(也不是說不重要)。當然這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你而已,救世會也有其他嚴格的點,是勵馨不那麼介意的。

  總之,後來我們沒有參加勵馨的說明會,不是不想去,而是因為,在勵馨排隊的人太多!!!本來當年底該有一場說明會,也直接取消了,得等到隔年春季才會再辦。(我打電話的時候才八月...)

  兒福的話,剛好跟我通話的社工比較「冷」一點(我想也是因他們都很忙),電話時間沒有很長,大致「報告」了一遍程序之後,就結束了,沒有問我太多問題。兒福是個別進行收養會談,沒有統一的說明會,所以有意願進一步了解的還是要先電話和他們聯繫。收養人在收養過程中可以提出的期待是:孩子的年齡、性別、健康情況、原生家庭背景,至於小孩的長相是不能挑的,也就是在確定媒親之前,不會讓你看小孩的照片。(這點各機構應該大致相同)

  在這通有點制式的電話裡,我也第一次聽到收費的標準,然後有點嚇了一跳這樣。

  雖然機構都是非營利組織,但是新法實施後,政府不再提供收養服務補助,再加上收出養的法規和程序需求提高,要有專業的社工人員在出養方、收養方、及被出養人之間三方協調,說真的蠻不容易,另外還有其他的行政管理支出,要求收養人付費其實也很合理。目前各機構的收費標準大致相同,國內收養大概是10萬上下。(跨國境收養據說要2、3萬美金)

raw-image

  目前有收出養服務的機構名單如下:

  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機構地點: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
  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機構地點:台北市
  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機構地點: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
  天主教福利會,機構地點:新北市
  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機構地點:台南市
  高雄市私立小天使家園,機構地點:高雄市
  宜蘭縣私立神愛兒童之家,機構地點:宜蘭縣
  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機構地點:台東縣

  *基督徒救世會雖有收出養執照,但今年組織調整,目前好像暫時沒有承接新的收養服務,想進一步了解的申請人可以再打電話問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倚的沙龍
62會員
59內容數
林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1
通過收養資格審查後,我們帶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準備等待孩子的到來。在這天之前,社工反覆確認過我們的收養期待。在收養法規還不明確的年代,收養父母通常是憑藉「眼緣」選擇孩子,到育幼院看一看感覺一下來決定,有時候這種直覺很準,像是一種和孩子之間的感應,往後也真的開啟美好的緣分。但在法規改了之後......
Thumbnail
2023/06/21
通過收養資格審查後,我們帶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準備等待孩子的到來。在這天之前,社工反覆確認過我們的收養期待。在收養法規還不明確的年代,收養父母通常是憑藉「眼緣」選擇孩子,到育幼院看一看感覺一下來決定,有時候這種直覺很準,像是一種和孩子之間的感應,往後也真的開啟美好的緣分。但在法規改了之後......
Thumbnail
2023/03/19
這個世代對於收出養的態度,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它不再是個難以啟齒的秘密,不再專屬於傷痛和缺憾。就像一般的家庭,他們的喜怒哀樂也需要出口和共鳴。近年有很多圍繞在收養主題的電影,從生父母、養父母、孩子、到收養機構,都有不同程度的著墨。
Thumbnail
2023/03/19
這個世代對於收出養的態度,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它不再是個難以啟齒的秘密,不再專屬於傷痛和缺憾。就像一般的家庭,他們的喜怒哀樂也需要出口和共鳴。近年有很多圍繞在收養主題的電影,從生父母、養父母、孩子、到收養機構,都有不同程度的著墨。
Thumbnail
2022/11/13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2022/11/13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通過收養資格審查後,我們帶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準備等待孩子的到來。在這天之前,社工反覆確認過我們的收養期待。在收養法規還不明確的年代,收養父母通常是憑藉「眼緣」選擇孩子,到育幼院看一看感覺一下來決定,有時候這種直覺很準,像是一種和孩子之間的感應,往後也真的開啟美好的緣分。但在法規改了之後......
Thumbnail
通過收養資格審查後,我們帶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準備等待孩子的到來。在這天之前,社工反覆確認過我們的收養期待。在收養法規還不明確的年代,收養父母通常是憑藉「眼緣」選擇孩子,到育幼院看一看感覺一下來決定,有時候這種直覺很準,像是一種和孩子之間的感應,往後也真的開啟美好的緣分。但在法規改了之後......
Thumbnail
有人會問我們為何要認養女兒? 有人會問我們作為寄養家庭的感受是什麼? 我們是收養,不是認養,也不是寄養啦! - #收養,又稱為領養,收養是法律上的用詞。收養完成了,我們就建立法律上的親子關係囉! #寄養,可以想成暫時性的,讓孩子寄託給寄養家庭,等待有一天可以順利被收養,或沒能等到,就可能改到育幼院。
Thumbnail
有人會問我們為何要認養女兒? 有人會問我們作為寄養家庭的感受是什麼? 我們是收養,不是認養,也不是寄養啦! - #收養,又稱為領養,收養是法律上的用詞。收養完成了,我們就建立法律上的親子關係囉! #寄養,可以想成暫時性的,讓孩子寄託給寄養家庭,等待有一天可以順利被收養,或沒能等到,就可能改到育幼院。
Thumbnail
面對社會快速變遷衍生的種種不安定,替代式家庭照顧服務,俗稱寄養家庭,在我們竭盡所能想織起的這張社會安全網中,可能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寄養家庭—孩子堅實的後盾
Thumbnail
面對社會快速變遷衍生的種種不安定,替代式家庭照顧服務,俗稱寄養家庭,在我們竭盡所能想織起的這張社會安全網中,可能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寄養家庭—孩子堅實的後盾
Thumbnail
經過了說明會、書面審查、上課、面談,漫長的前期作業終於到了尾聲,一旦通過最後的資格審核,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等待媒親。好像工作面試一樣,一關之後還有一關,然後忐忑地守著電話等待錄取通知。差別只在於審核是透過社工,申請人不用直接面對審查委員。我們的審核過程還算順利,但有一點關於夫妻的問題...
Thumbnail
經過了說明會、書面審查、上課、面談,漫長的前期作業終於到了尾聲,一旦通過最後的資格審核,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等待媒親。好像工作面試一樣,一關之後還有一關,然後忐忑地守著電話等待錄取通知。差別只在於審核是透過社工,申請人不用直接面對審查委員。我們的審核過程還算順利,但有一點關於夫妻的問題...
Thumbnail
遇到兩個困難: 一個是地區的困難(該縣市無直接服務的收出養機構/據點), 一個是對出養人條件期待設定的困難 竟然有一個項目是「被收養兒童的家庭背景」?圍爸喵爸是怎麼考慮的呢?
Thumbnail
遇到兩個困難: 一個是地區的困難(該縣市無直接服務的收出養機構/據點), 一個是對出養人條件期待設定的困難 竟然有一個項目是「被收養兒童的家庭背景」?圍爸喵爸是怎麼考慮的呢?
Thumbnail
當收養程序走到通過審查會後,後面的程序會是什麼?會順利嗎?孩子還會被帶走嗎?最怕法院什麼程序?
Thumbnail
當收養程序走到通過審查會後,後面的程序會是什麼?會順利嗎?孩子還會被帶走嗎?最怕法院什麼程序?
Thumbnail
全台現有的育幼院有一百多間,但有收出養執照的只有九間(2020年)。收養人在辦理收養過程中需要與社福機構長期密切的聯繫,所以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機構是蠻重要的事。而參加各機構的說明會或進行電話諮詢,就是認識機構的第一步。
Thumbnail
全台現有的育幼院有一百多間,但有收出養執照的只有九間(2020年)。收養人在辦理收養過程中需要與社福機構長期密切的聯繫,所以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機構是蠻重要的事。而參加各機構的說明會或進行電話諮詢,就是認識機構的第一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