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大爆發,你該上車嗎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圖片來源:免費圖庫
最近大家都在講Podcast,新聞、YouTube上很多人在討論台灣國內今年的Podcast大爆發潮,也很多人跟著這波爆發潮上車了,開了自己的Podcast頻道,創作了自己的節目。這周Miula也在他的Miu Live裡提到Podcast。我也來趕個流行,分享一下自己今年接觸Podcast的情況。

我什麼時候開始聽Podcast

我跟絕大多數的台灣人一樣,在今年封城前沒什麼在聽Podcast,iPhone裡的Podcast App根本沒打開過,也沒在關注Podcast。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聽Podcast呢,是從今年某集的M觀點Miu Live中聽到Miula講到股癌(想不起是哪一集了)後,我就好奇股癌是什麼東東,讓Miula如此稱讚。於是就在YouTube上找到了股癌的節目,聽了之後覺得真的蠻有意思的,正好自己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玩eToro,算是剛踏進股海的小菜雞,也想研究一下股票,而股癌正好是在講這方面的內容。聽了之後才跑去手機的Podcast App去找股癌的頻道,然後我就開始聽Podcast了。

Podcast如何做得吸引人

不論哪類型的節目或頻道,總是會吸引一群喜歡這類型的聽眾,只是多和少而已。
我這邊的用詞是如何做得“吸引人”而沒有說“做得成功”或“做得好”,是因為我覺得Podcast很難定義什麼叫成功或好,要做到像股癌或百靈果一樣嗎,還是做到有業配呢?這些都很難用客觀的數字或標準來衡量,所以我用“吸引人”這個詞。因為不論哪類型的節目或頻道,總是會吸引一群喜歡這類型的聽眾,只是多和少而已。每個人聽Podcast的時間、場合和動機都不一樣,所以沒有什麼絕對會吸引所有人的方法,但的確是有一些原則可以吸引比較多人來收聽。
這裡只是分享我自己聽一些Podcast節目的想法和感覺,畢竟我自己也沒有上車,沒有開自己的Podcast頻道,所以純分享自己的看法而已。現在網上也有很多人在分享如何做好Podcast,百靈果也有出Podcast教學的節目,所以這方面資訊其實是多到爆炸的。對於想上車的朋友,諮詢一下谷歌博士就可以省去很多摸索的時間。

節目內容是關鍵

一個Podcast節目吸不吸引人,我覺得內容是最關鍵的決定因素。
一個Podcast節目吸不吸引人,我覺得內容是最關鍵的決定因素。當然很多人會覺得麥克風收音好壞才是決定要不要繼續聽的關鍵,但我是認為內容有吸引到我的話,收音差一點我可以接受。每個人聽Podcast的動機不同,有人是想學習新東西、有人純粹是打發時間、有人是當成睡覺的催眠曲、更有人只是想聽幹話,因為大家聽Podcast的動機不同,所以各種節目內容都會有人聽。但是真正會比較吸引人聽的內容大多是學習性或資訊類內容。比如台灣的前二名Podcast頻道股癌和百靈果就屬於這類型的節目。股市投資本來就是個吸引人的市場,加上主委的個人魅力,短短幾個月就圈了一大票癌粉。百靈果是分享國內外大事,加上兩個主持人的搭配和魔性笑聲,也是吸引了非常多的聽眾。
我個人聽Podcast主要也是選能讓我學習到東西的節目,包括新知識和資訊。其他放鬆類型的節目就要看主持人講話風格了。當然有人聽Podcast目的就是要打發時間或放鬆抒壓,那他們就會選擇不用動腦、內容搞笑有趣的節目。也有人喜歡聽訪談性的節目或雞湯類的內容,但這方面的聽眾相較起學習型的內容應該還是比較少一些的。
Podcast要有內容當然就是本身要有料,像股癌就是投資的老手,有很多客觀又中肯的經驗和觀點可以分享給大家,而且是原創性的東西,不是去抄人家的觀點,所以自然就很吸粉。但如果Podcast內容沒料,分享的東西是參考別人的成果或模仿別人的風格,聽眾聽幾集後會留下來的人可能就比較少了。所以要做Podcast的話,內容絕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覺得沒什麼料能跟大家分享,也沒個人魅力,所以沒想過要在這波爆發潮上車。
圖片來源:免費圖庫

收音品質很重要

收音好不保證一定能吸引人,但收音不好絕對吸引不了人。
如果在去年上車做Podcast,那麥克風的收音品質的重要性可能就沒有那麼重要,不過如果現在要順著這波浪潮上車,那就不一樣了,因為現在Podcast的競爭非常激烈。麥克風等級的高低是聽得出來的,較劣質的收音很容趕跑聽眾。因為Podcast和YouTube不一樣,它的媒介是聲音而沒有畫面,很多人在聽Podcast時會戴耳機,所以收音好不好會直接影響收聽品質。當你聽過股癌後再去聽收音品質較差的節目就很容易換台。除非Podcast頻道的內容真的豐富又精彩,讓聽眾可以忽略或忍耐較差的收音,但這種頻道應該少之又少吧!
收音好不保證一定能吸引人,但收音不好絕對吸引不了人。如果真想靠Podcast吃飯,那麥克風的錢絕對是不能省的。我有聽過收音品質不好的節目,真的…..嗯,很想轉台。

個人特質做自己

如果想要打造個人品牌或在Podcast大海中脫穎而出,就要有很鮮明的個人特色,讓聽眾印象深刻。
在這個年代能吸引人甚至圈粉的KOL很多都是有個人特色或個人魅力的創作者。個人特色換個詞說就是做自己,展現最真的自己而不做作。比如鍾明軒和館長等創作者,都有很鮮明的個人特質。當然這種有鮮明特質的網紅常常評價會兩極化,像雖然館粉軍團很龐大,但館黑大軍陣容也很堅強,有人欣賞館長的率真,討厭他出口成髒的人也不在少數。反觀那些較沒有個人特色的創作者,雖然比較不會被人批評或討厭,但平淡而中規中矩的風格也比較不容易吸粉。做Podcast也是一樣,這裡我又要拿股癌做例子了,股癌能這麼圈粉和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很有個人魅力和風格,加上主委那三寸金蓮,讓他的聽眾聽節目時放鬆有趣又能學習股票投資。而且主委的個人魅力男女通吃(有沒有大小通吃就不知道了),所以股癌能衝上Podcast前三名不是沒有原因的。另外我也有在聽冏冏子(冏星人)的頻道,她和搭擋摸摸也是很有個人特色,而且她們的互動模式也很逗趣,所以也是吸引了一群喜愛她們的粉絲。
因此如果想要打造個人品牌或在Podcast大海中脫穎而出,就要有很鮮明的個人特色,讓聽眾印象深刻。但也要有心理準備,展現個人真實自我、做自己時通常不會被所有人喜愛或接受,這時候就做好心理調適,把重點放在喜歡你的聽眾上就好了(說得很簡單一樣,其實真的不容易)。
圖片來源:免費圖庫

沒有興趣做不久

大部分的人上車做Podcast都是為了賺錢,但真正能接到業配的頻道其實就前幾名而已。
Miula在M觀點中有說,目前Podcast還沒有像YouTube一樣有推薦機制,所以如果沒有一些網紅或KOL幫你曝光,那要讓聽眾發現你的節目是很困難的。可能你辛苦做了十期節目也沒多少人聽,因為沒人知道你的頻道或節目,平台不會把你的節目推薦給陌生聽眾。這時只能期望聽了你節目的聽眾和別人分享來增加收聽人數,運氣好被網紅或知名KOL聽到了,又在他們的節目中分享的話,那曝光度就會大大增加,Podcast排名就有可能出現爆衝,就像之前Miula推薦的頻道“通勤十分鐘”一樣,一推薦後就出現井噴式的成長。
大部分的人上車做Podcast都是為了賺錢,但真正能接到業配的頻道其實就前幾名而已。Miula說可能就排行榜前五名有可能會接到業配或贊助(我自己是覺得前十名都有機會啦),所以其實絕大部分Podcast是沒有業配的,也就是說沒辦法靠做Podcast來吃飯,這時候如果做Podcast的初衷只是為了拿業配賺錢,那估計一段時間後就做不下去了。其實做YouTube也是一樣,如果你跳下來經營YouTube頻道目的只是為了賺錢,當效果不理想時也做不了很久。而且做YouTube或Podcast有沒有興趣或熱忱,有時候從節目或影片中是看或聽得出來的。
如果以上三個因素:個人特質、內容內涵和興趣你都沒有或只有一個,那可能要上車前還是先仔細考慮一下,不要只看到別人上車自己也想跟著上去。

結論

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能花在YouTube 或Podcast的時間就那麼多,當我花多一點時間在看YouTube 影片,自然就會花少一點時間在聽Podcast,因為我不可能邊看YouTube 影片邊聽Podcast。有時候我甚至可能會把一部分聽Podcast的時間拿來看書或做別的事。所以雖然這陣子台灣掀起一陣Podcast風潮,但就像Miula和一些人分析的,要在Podcast這個市場中獲利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甚至蠻困難的。想上車做Podcast前要先想想自己有沒有實力能在這麼多對手中殺出重圍,讓聽眾喜歡你,最後讓品牌商看到你。如果沒有這能耐,那還是從與趣出發吧,這樣子自己做起來比較開心,搞不好做一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就像股癌當初做Podcast一樣,根本沒想到會有今天的成果。
其實我覺得開個台語或客語的Podcast節目搞不好會爆紅,或是把市場群轉向小孩或中老年人,也許這是一塊藍海市場。畢竟這年代就是要做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才能脫穎而出。
圖片來源:免費圖庫
8會員
22內容數
退伍後就來到菲律賓這個熟悉的陌生國家。這幾年下來也經歷了不少有趣的事,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也有著不起眼的小驚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科一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倉頡?那是什麼玩意兒?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三分鐘熱度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賊"- 畢卡索的故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喜歡戴高帽子嗎?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窮人與富人的故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小心別變從千里馬變成廢馬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方格子電台Podcast|EP1 中國飛彈這麼厲害,你有看到它全球賣爆嗎?(上)王立老師的pocast節目開張摟(~ ̄▽ ̄)~ 每週一更新: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王立第二戰研所》!  EP1 中國飛彈這麼厲害,你有看到它全球賣爆嗎?謠言究竟怎麼產生的(上)    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王立第二戰研所》 |KKBOX、Spotify、Google podca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1-09-27
碎念集|新迷上的Podcast《柏覽會離題|Paonorama》,蔡柏發出的聲音都好好聽我是一個很難聽Podcast的人,就像有人會說自己一翻開書就想睡覺。大概是錯過廣播盛行的年代,長久下來的習慣往往是影像(畫面+聲音)或是文字,對於近年復古的Podcast這種純聲音的形式,是有點陌生的。
Thumbnail
avatar
指指
2021-09-14
好事幫你讀21本書-開始Podcast:千萬收聽製作人教你內容規劃、主持、上架指南 好事幫你讀21本好書 開始Podcast:千萬收聽製作人教你內容規劃、主持、上架指南
Thumbnail
avatar
劉典倡-見微知顯的行銷筆記
2021-02-23
《如何做出爆紅Podcast?》王牌製作人教你圈粉7大關鍵讀完這本書就能做出爆紅Podcast?I don't think so.不過作者Eric Nuzum主持和製作過很多受歡迎的podcast,確實這本書可以讓新手少走很多彎路。 作者從前言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很多人告訴我不要放太多心力在前言上,因為沒有人讀,但謝謝你證明了他們的假設是謬誤,而且事實通常
Thumbnail
avatar
謝毅貞
2021-02-20
第 211 話:克卜勒教你找到理想對象!(Podcast 已上線)從十月下旬開始,台灣的社會很科普,第一屆「台灣科學節」在全國幾個主要科學博物館的帶領下,熱熱鬧鬧的展開了。今天是史上最偉大的天文學家約翰尼斯‧克卜勒逝世 390 週年的忌辰。1613年,喪偶兩年的他發現自己亟需再找一個對象...
Thumbnail
avatar
超中二物理宅
2020-11-15
Podcast紅在哪?未來發展該怎麼看以及你適合入坑嗎? (圖:flickr) 第一次聽Podcast(以下稱音頻,這樣不用切換英文比較方便)是在2018年11月,從高中到現在都是Spotify的免費仔,當時無聊滑到音頻的介面,那時台灣音頻節目真的少得可憐,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科技導讀、佐編茶水間、百靈果,屈指可數。
Thumbnail
avatar
glen, the adventurer
2020-08-09
【生活觀察】Podcast爆紅的原因及我必聽的10個節目明明已經存在多年的Podcast在今年爆紅,究竟原因為何,以及我個人只要出新的一集就必追的9個推薦Podcast節目有哪幾個?讓我們一起來探索Podcast的聲音世界。
Thumbnail
avatar
悅陽
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