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被」數據主義的人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人類三部曲》這系列書籍非常有名,他總結了人類發展的概況,並給出了對這個世界足夠完整的描述;但也有一些人批評是一些陳腔爛調、老掉牙且沒有解法的論述,並且有些新的觀點也不完全正確。

我個人則是對其中「數據主義」這個觀點感到特別有興趣,也跟我一直以來在寫的《反烏托邦進行式》這系列文章不謀而合,因此特別把「數據主義」拿來當做標題。

當然,我自己不是人類學跟哲學專業出身,其中可能有一些理解錯誤的地方(尤其是對人本主義、存在主義的理解),也希望有一些這方面專業領域的人一起參與討論。

數據主義

「數據主義」是以色列歷史學家,《人類三部曲》作者哈拉瑞在《人類大命運》書中首次提到的一種新價值觀,也是在我們熟知的「人文主義」之後幾乎唯一有不同價值觀點的主義。

這裡的「新」與「唯一不同的價值觀點」並非指我推崇它,相反地,這個「新」有必要特別提出來,是因為人類社會已經走上這個無法回頭的價值觀,但多數人卻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數據取代。

在歷史上,我們聽過很多「主義」,主義,代表理念或有完整體系的思想和信念,而這些「主義」通常都是人提出、並有意識地提倡、發揚、實踐,諸如資本主義、共產主義、人文主義、虛無主義、存在主義等等。

但數據主義可能會是一個從來沒人、也不會想要提倡的思想,卻已經被默默實踐、也不可逆的過程,而且是必然會發生的。因為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或許就是人類本身的求知慾、以及對技術進步的渴求。

人類科技一直都在追求生物的解構,其終點就是極致的數據化、導致人文的消失,用機械解釋、操縱所有事物。

我們用盡科學的力量去解構人類的每個細胞、每個神經反應、每個行為的理由,但當人類的系統謎題全部解開之後,最終可能就是「數據化」的盡頭:任何情感反應、慾望、衝動都可以被數據化,行為也就能夠被衡量、記憶可以被竄改、慾望也能被操縱。

的確,以現在的生物科技與計算資源來說,我們還沒有完全的把握能把人類解構到每個腦細胞、每個 DNA 片段,甚至解讀靈魂深處;但當我們真的能逐漸接近(甚至不用做完)那個目標,人類就會被視為只是一個單純的資訊載體、或者說「活體 CPU」的概念。

到時,我們的價值就是自身所產生的數據罷了,畢竟連靈魂都只是數字,只要換一個更好的電腦硬體就可以取代人類。

大數據的本質:將真實世界數據化的過程

在這過程中,科技使得越來越多的事情以數位方式儲存、有越來越多的活動以數位的方式進行,所有的科學進展都圍繞在「數據化」的過程當中。

因為數據化,才有了後續的分析與預測、「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才會發揚光大,取得現今科技中極為重要的地位,這些都是拜數據化過程的演進所致。

比如現在的生活中,Google 知道你要去哪裡,要查詢什麼,Facebook 知道你喜歡的明星、會點什麼廣告、Netflix 知道你喜歡的影集、Spotify 知道你喜歡的音樂。

這些在二十年前是難以想像的,二十年後,我們可能甚至連生涯都不需要規劃,因為已經有一個系統可以根據你的 DNA 幫你決定出人生最順遂的路徑、幫你配對最適合的結婚對象、幫你決定上什麼學校、從事什麼工作、何時可能會生病、何時要做手術。

人類的數據化

從描述這個世界開始,接著一切變得可以計算、可以預測、然後就可以操作

可能會像是攻殼機動隊,靈魂與人格能夠被數據化,可以儲存、轉移、備份;或是像 Phycopass,人類的善惡、道德可以被數據化。

抑或是刀劍神域做到完全潛行的 VR,現今的 VR 技術當然還無法模擬所有的輸入與輸出,但這個系統做到了真實世界被虛擬化、虛擬世界的資訊真實化,虛擬與現實世界相差無幾,完美詮釋「人類的數據化」:人類所在的世界全部都只是數據,只要能做到資訊的完美對應,那兩邊就沒有差異。

數據的人類化

如果人類跟現實世界能夠「數據化」,那數據是否也能「人類化」?

探討「有智慧的機器是不是人」的科幻與動漫作品很多,但是用我們最接近、最有可能實現的科技去描繪「數據人類化」過程的作品,就屬《刀劍神域 Alicization War of Underworld》了。

我們知道 AlphaGo Zero 是在一個定義好的遊戲規則下,讓 AI 從零開始、從行動中獲得數據去學習,不需要資料集。

同樣地,刀劍神域中的 Under World 就是一個把現實世界的規則映射到虛擬世界,讓毫無生命的程式開始學習如何成為一個「人」的大型沙盒,學會情感、如何爭鬥。

AlphaGo 從零數據開始學習,到最後可以產生讓人臨摹的棋譜(數據);而刀劍神域中,從零開始學習的「人工搖光」,學會了所有人類該有的東西之後,已經可以算是「數據的人類化」,到了這個階段,到底算是數據還是人類呢?

數據取代人成為主體

人本主義的消滅

既然人類的數據化,與數據的人類化,兩邊都是有可能發生的,那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可能就會從根基被動搖。

反正我很閒的一部作品就是在談論這件事情

我們實際上是什麼越來越不重要;「別人看起來像什麼」甚至更重要,而這個「看起來」的媒介,就是網路上的資訊,也就是數據。

另一個例子就是前陣子天王們被爆料,交往對象都是 PUA 出來的,她們平常打卡都是用同樣的場景、同樣的包包,甚至滑雪乾脆多人共享同一張照片,偽裝成自己的生活樣貌,目的就是讓別人眼中的自己「數據」看起來好像真的是那麼回事。

存在主義受到挑戰

沙特認為人是存在先於本質、而物是本質先於存在。

白話地說,他認為人生下來只是虛無,沒有任何本質和規定。本質和規定全部都是通過後天自由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人存在沒有預設任何定義,不是像工具為了任何目的被製造出來的,所以人是自由的。

這跟數據主義預言的社會剛好完全相反,因為在數據主義成真之後,人類或許真的會變成「本質先於存在」:就像工具一般,我們所有的行為與存在的目的,在出生之前早就已經被大數據決定好了。

換句話說,存在主義認為人類的存在就是存在,不為什麼;而數據主義說,以後人類的存在將會有一個終極的原因,那就是承載資料的處理器,人類會跟其他工具一樣,不為了自己的自由意志而生存,個體的價值可以被輕易取代。

即使你覺得這很遙遠不可想像,但在你讀文章的現在,我們就已經活得有點像工具了,演算法無時無刻在主導我們平日的選擇:看什麼新聞、走哪條路、看什麼劇、聽什麼歌、吃什麼美食。

或許有一天,存在主義將會徹底輸給數據主義,人類「本質先於存在」的一天真的會到來。

我的觀點:時間的拉鋸戰

我當然是站在人本主義這一邊,或者希望數據主義的那天不要那麼早到來;不過我也認為這個過程並非是誰提倡了什麼想法就能主動逆轉的,所以標題才會用「被」數據主義。

科技的演進非常快速,是無法阻擋且不可逆的,而人類的反思很有可能趕不上這個速度,這是一場關於時間的競賽。

反烏托邦三部曲:《我們》《1984》《美麗新世界》這三本小說,其中最新的作品,距離現在也已經超過 70 年。

但概念不但不過時,放到現在的環境可能還非常寫實。近代的創作也非常多 Cyberpunk、災難後世界題材受到這樣的設定影響。

但你是否有想過為何這些當年的「科幻」題材會變成現在進行式?這其中是否有一些必然性的原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afwind的沙龍
65會員
10內容數
提到 AI 產業,許多人總是覺得好像遙不可及,卻又隨處可見。「大數據就像青少年談性:每個人都認為別人在作,所以每個人都聲稱自已在作。」AI 也是如此,每個時代的潮詞(buzz word)都有類似的情況。因此這個專題想平實地描述我在 AI (更精確說,是數據科學)產業的一些經驗。
leafwin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31
一個發展成熟且沒有外界刺激的系統,反而相對脆弱,遇到意外就容易瞬間崩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句名言大家都很熟悉,也很好理解,在進入主題之前可以當做一個過度簡化的切入點來看。一個沒有危機感、處處仰賴他人準備好的方便社會,一旦面臨突發狀況,反應就會特別慢。先回頭來看台灣,台灣就是一個危機感很重的國
Thumbnail
2020/12/31
一個發展成熟且沒有外界刺激的系統,反而相對脆弱,遇到意外就容易瞬間崩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句名言大家都很熟悉,也很好理解,在進入主題之前可以當做一個過度簡化的切入點來看。一個沒有危機感、處處仰賴他人準備好的方便社會,一旦面臨突發狀況,反應就會特別慢。先回頭來看台灣,台灣就是一個危機感很重的國
Thumbnail
2020/12/29
人臉辨識的最佳練兵場:中國 如果你說泛用的 AI 科技,或許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是美國,但如果把領域縮小到電腦視覺、甚至人臉辨識這個領域,搞不好中國還更勝一籌。 政府的「剛需」 有需求,才有利益促使科技進步,中國的電子支付會這麼先進,也是因為提款機密度低、手續費高、提款機爛、假鈔盛行、貨幣設計缺陷等環
Thumbnail
2020/12/29
人臉辨識的最佳練兵場:中國 如果你說泛用的 AI 科技,或許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是美國,但如果把領域縮小到電腦視覺、甚至人臉辨識這個領域,搞不好中國還更勝一籌。 政府的「剛需」 有需求,才有利益促使科技進步,中國的電子支付會這麼先進,也是因為提款機密度低、手續費高、提款機爛、假鈔盛行、貨幣設計缺陷等環
Thumbnail
2020/09/14
工具應該是用來節省我們重複繁瑣的步驟、簡化流程的幫手,然而我們卻逐漸變成「操作機器的機器」。 最近特別對一些現象有感,常會覺得科技的確更進步了:AI 預測更準、平台服務更好用,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不但沒有顯著受益,反而有時候會覺得活在這些平台之下,我們的生活體驗沒有進步、雇主認為勞工生產力變低、各行
Thumbnail
2020/09/14
工具應該是用來節省我們重複繁瑣的步驟、簡化流程的幫手,然而我們卻逐漸變成「操作機器的機器」。 最近特別對一些現象有感,常會覺得科技的確更進步了:AI 預測更準、平台服務更好用,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不但沒有顯著受益,反而有時候會覺得活在這些平台之下,我們的生活體驗沒有進步、雇主認為勞工生產力變低、各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Homo Deus : 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Yuval Noah Harari  2017 天下文化 作者藉由整理歷史,提出全新的觀點思考人類的未來。
Thumbnail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Homo Deus : 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Yuval Noah Harari  2017 天下文化 作者藉由整理歷史,提出全新的觀點思考人類的未來。
Thumbnail
一、從大數據孕育出人工智能 (AI)。 二、宏觀角度-人異化成為數據及演算法之奴。 歐尼爾的警告:最安静的恐怖主義。 哈拉瑞的警告:數據主義和神人統治論。 三、微觀角度-人異化成為自己的陌生人、真實世界的陌生客。 網路大數據與 AI 是新型的精神舞台與精神鴉片。 網民變得稚萌淺薄,語言表達能力退化。
Thumbnail
一、從大數據孕育出人工智能 (AI)。 二、宏觀角度-人異化成為數據及演算法之奴。 歐尼爾的警告:最安静的恐怖主義。 哈拉瑞的警告:數據主義和神人統治論。 三、微觀角度-人異化成為自己的陌生人、真實世界的陌生客。 網路大數據與 AI 是新型的精神舞台與精神鴉片。 網民變得稚萌淺薄,語言表達能力退化。
Thumbnail
短時間內人們並不會完全拋棄人文主義的思想,而是選擇用人文主義的框架來合理化信仰「數據主義」的合理性。簡單來說,數據主義為我們人類帶來更多的便利、減少工時,讓我們可以花更多時間在自我實現上,何樂不為呢 ? 這是一篇人類讀了《人類大命運》有感,並透過人機協作完成的文章。
Thumbnail
短時間內人們並不會完全拋棄人文主義的思想,而是選擇用人文主義的框架來合理化信仰「數據主義」的合理性。簡單來說,數據主義為我們人類帶來更多的便利、減少工時,讓我們可以花更多時間在自我實現上,何樂不為呢 ? 這是一篇人類讀了《人類大命運》有感,並透過人機協作完成的文章。
Thumbnail
人們說我們可以運用大數據創業,用區塊練解決麻煩,而我說大數據、區塊鍊會是直接的枷鎖,越是相信他們,越是放棄自我,如果人人都相信大數據照著他走,你想創意還能是創意嗎? 我們該重新發展以人類價值為主觀的體系,我們的價值的陣地如果只剩下腦袋和嘴巴,我們不該放棄這最後的陣地,
Thumbnail
人們說我們可以運用大數據創業,用區塊練解決麻煩,而我說大數據、區塊鍊會是直接的枷鎖,越是相信他們,越是放棄自我,如果人人都相信大數據照著他走,你想創意還能是創意嗎? 我們該重新發展以人類價值為主觀的體系,我們的價值的陣地如果只剩下腦袋和嘴巴,我們不該放棄這最後的陣地,
Thumbnail
有學者認為,人類在21世紀末會被少數的超級人類控制,變成了低等生物;要避免這個結果,人類必須更加「創新」、有更多的「創業」,讓科技發展和政府體制都更民主化和自由化。因此,創新和創業是人類社會維持優勢的必要途徑。
Thumbnail
有學者認為,人類在21世紀末會被少數的超級人類控制,變成了低等生物;要避免這個結果,人類必須更加「創新」、有更多的「創業」,讓科技發展和政府體制都更民主化和自由化。因此,創新和創業是人類社會維持優勢的必要途徑。
Thumbnail
用數據藝術說故事,解構資訊時代的暗黑力量 我數據你;你數據我。他們數據我們;我們數據他們。 ~~我們全都數據在一起~~
Thumbnail
用數據藝術說故事,解構資訊時代的暗黑力量 我數據你;你數據我。他們數據我們;我們數據他們。 ~~我們全都數據在一起~~
Thumbnail
大數據時代來臨,身為數學腦殘的我一直都有種焦慮感,最近感觸更深,比如說前陣子在吵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以及疫苗副作用,為什麼大家資訊理解程度如此不對等,其實一部分就是因為目前社會上會解讀數據的人相當少,不理解數據的人各自解讀、互相爭吵...
Thumbnail
大數據時代來臨,身為數學腦殘的我一直都有種焦慮感,最近感觸更深,比如說前陣子在吵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以及疫苗副作用,為什麼大家資訊理解程度如此不對等,其實一部分就是因為目前社會上會解讀數據的人相當少,不理解數據的人各自解讀、互相爭吵...
Thumbnail
《人類三部曲》這系列書籍非常有名,他總結了人類發展的概況,並給出了對這個世界足夠完整的描述;但也有一些人批評是一些陳腔爛調、老掉牙且沒有解法的論述,並且有些新的觀點也不完全正確。 我個人則是對其中「數據主義」這個觀點感到特別有興趣,也跟我一直以來在寫的《反烏托邦進行式》這系列文章不謀而合,因此特別把
Thumbnail
《人類三部曲》這系列書籍非常有名,他總結了人類發展的概況,並給出了對這個世界足夠完整的描述;但也有一些人批評是一些陳腔爛調、老掉牙且沒有解法的論述,並且有些新的觀點也不完全正確。 我個人則是對其中「數據主義」這個觀點感到特別有興趣,也跟我一直以來在寫的《反烏托邦進行式》這系列文章不謀而合,因此特別把
Thumbnail
本書是延續作者Harari上一本《人類大歷史》而來的巨著。上一本《人類大歷史》在去年我看的時候也是十分驚豔,一路上驚嘆連連,但是因為當時比較忙碌,沒有時間記下當時的想法,因此這本《人類大命運》我說什麼都要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本書是延續作者Harari上一本《人類大歷史》而來的巨著。上一本《人類大歷史》在去年我看的時候也是十分驚豔,一路上驚嘆連連,但是因為當時比較忙碌,沒有時間記下當時的想法,因此這本《人類大命運》我說什麼都要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今天,權力越來越呈現出一種自由的狀態。他以順從、友好的形式擯棄自己的否定性,將自己裝扮成自由。」
Thumbnail
「今天,權力越來越呈現出一種自由的狀態。他以順從、友好的形式擯棄自己的否定性,將自己裝扮成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