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14世向攝影機揮手示意。截自紀錄片《達賴喇嘛14世:西藏大哉問》
是轉世祖古,也是凡人,持續修行的達賴喇嘛14世
祖古,藏傳佛教中「化身」的意思,又可細分為佛陀或修行高僧的轉世。
在觀賞《達賴喇嘛14世:西藏大哉問 》之前,我並沒有看過任何達賴喇嘛14世的相關書籍,只覺得他是一位有名的、慈祥的宗教領袖,如果可能,應該還會搭配著神秘超能力。
身為尊貴的祖古,達賴喇嘛是西藏的精神領袖,帶領藏人逃離中國的迫害,流亡至印度,並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呼籲各國正視西藏問題,甚至在198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確實是一位慈祥的名人(雖然有好幾幕喇嘛在與人民交談後馬上拍照的樣子對我來說有些過於刻意,但身為國族領袖,在媒體前打造形象可能是無可避免的例行工作吧)。
但最令我訝異的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宗教領袖(甚至擁有高級靈魂轉世的「祖古」身份),我在達賴喇嘛身上感受不到一絲絲「神力」的裝點,沒有治百病,沒有驅魔改運,只有自律的修行身影。
導演詢問達賴喇嘛正在讀什麼書。截自紀錄片《達賴喇嘛14世:西藏大哉問》
為了世界和平,所以讀書
西藏人流亡於北印度後,在達蘭薩拉建立流亡政府(CTA),積極打造保有西藏文化的生活環境,其中,「教育」是該紀錄片中的一大重點。
西藏村的學校注重「讀經」的重要性,不只是單純的「誦經」,而是需要「理解」經文,並且透過「辯經」的活動讓學生彼此交流各自所理解的知識,從「思辯」的過程中再將知識轉化為智慧(我認為這部分是大多數社會所缺少的,屬於內在、精神層面的成長);達賴喇嘛在回答人們提問時經常回答「我不知道」,起初我很驚訝,藏傳佛教最高領袖竟然毫不猶豫的說出「I don’t know.」,這豈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原來達賴喇嘛不認為事事皆有正確答案,持續「思考」而做出選擇,並從經驗中成長,人們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除此之外,孩子們還需要學習外顯的硬實力,包含各領域的學科與語言(藏文、印度文、英文、中文)。
擁有廣泛的知識與觀點才能擁有更寬廣的心胸「理解」他人;擁有語言能力才能更貼切的將想法與他人「交流」,觀點上的互相理解與交流構成所謂的「溝通」,而世界的和平正是建築在良好溝通的基礎上。
流亡生活 與 經濟高度發展下的人們
影片中除了紀錄西藏人對於教育的期許外,令人值得省思的部分還有導演透過問答的手法,突顯了不同環境下成長的西藏人與日本人在面對生活時的差異。
回答中可以發現,西藏小孩很喜歡讀書,認為讀書讓人找到內在安定,也抱持著回饋社會的自我期許而努力學習;日本人則對於讀書的喜好程度不依,大多數人因為規定而上學,對於學習沒有特別的使命感,也不對未來抱持著太大的希望(當然也有日本人喜歡學習並期望回饋,但就採訪結果的比例而言,日本人對於的生活無奈感相對較高)。
流亡生活下的人民沒有高度開發的生活環境,卻擁有相對飽足的精神生活;而經濟高度發展的日本人,對於生活卻感到十足壓迫。
影片看到這裡,不禁開始困惑,人類究竟在追求什麼樣的生活?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選擇?
我想,如果提出這樣的疑問,達賴喇嘛可能老話一句「I don’t know.」,因為一切都需由每一個人不斷提升內、外在能量,透過集體的力量,一起找出最適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