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繁體字簡體字根本沒有哪種漢字是正統,找一種好好學就對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繁體字跟簡體字在前幾年的新聞中,總是時不時會興起一陣波瀾,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各位,不知道您對繁體字跟簡體字的想法是什麼呢?

認為繁體字是傳統、正統、承載了源遠流長的文化,而為此感到自豪嗎?而看起簡體字來,只覺得是簡化構成,破壞原有的字義,認為毀敗了漢字博大精深的含義嗎?

我們現在所叫的簡體字其實應該叫做簡化字,這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蒐集建立的標準化用字,由傳統中文繁體字根據《漢字簡化方案》實行漢字簡化而來,由1955年開始逐步實行。1964年發布的《簡化字總表》中收錄的簡化字大約有兩千二百餘個,目前2013年版本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收錄的簡化字是中國大陸地區最新的簡化字規範,其中約有簡化字兩千五百個左右。

漢字是從這時候才開始簡化的嗎?

一起來回顧漢字的發展歷史

目前可追溯到漢字的初始文字,是大家所熟知的甲骨文,以「雲」字為例,兩橫代表的是大氣雲層,第三橫捲彎成半圓圈狀代表雲。

raw-image

再來到了周朝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這時的「雲」已經稍作簡化成一橫,下方捲彎狀代表雲。

raw-image

隨之而後的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有寫在棉布上的楚系簡帛,秦國也有刻在竹子上的秦系簡牘,除了秦國使用的「大篆」規範性較強之外,其餘六國的文字彼此之間均存在一定的分歧。

秦國統一六國後,推行「書同文」政策,雖然秦國統一採行官方的小篆,從「雲」這個字來看,這時古文用的「云」已經被「人云亦云」的用法借走了,於是另造新字,加上「雨」,代表天空中的雲。這時的秦篆有些改動線體,字形簡化,有些則像「雲」字一樣走向繁化。

raw-image

到了漢代,官方宣告政令都用隸書,隸書成為正體字。然而這也不表示以往的字體完全消失,只能說是其他字體成為異體字,在某些區域或場合特定使用。漢代隸書大行其道以後,漢朝人嘗到了書寫快速的滋味,便再次改動字體,改動書寫方式。

raw-image

漢隸在結構上跟以往的字體相比,已經將線條拉直、簡省,但漢朝人仍覺得寫字太慢、太累,所以又再次改動,將書寫線條連續,形成我們現在所說的草書。

草書是一種跟以前文字完全不同的文字,稱之為章草,可說是把筆畫簡省了許多。章草也叫「草藁ㄍㄠˇ(gǎo)」,有草稿之意,因此章草應該是小官員「打草稿」時產生出來的,除了實用以外,由於其線條優美流暢,很多高級官員也寫章草。

章草除了是草稿的寫法外,還有很重的速記味道。章草看起來,和舊式的各種文字都不一樣,說它是一種新文字,也不為過。章草拋棄了自西周以來的象形原則,而以書寫快速為唯一訴求,可謂是將漢隸簡化的速記式簡體字。

章草後還產生了今草、狂草等風格,然而此時的漢字遠離了實用功能,走向簡化跟審美領域,但民間卻開始出現一股聲浪,表示辨認文字過於困難,因此出現新的呼聲,認為自幼兒習字開始,即需學習結構規矩,因此結構嚴謹的唐朝楷書,承襲了北朝碑刻漢字間架的橫平豎直和剛硬嚴謹,再加上一點南朝文人線條筆法的婉轉,就成了新的標準,這是一段由簡化至繁化的歷史過程。

raw-image

自此唐楷幾成漢字習字開始的典範,其他字體雖仍然存在,但大多晉升為藝術層次,官方文字也不再使用,除了宋元期間,因為小說戲曲的流行出現一些民間使用的俗體字外,往後的1000多年,漢字幾乎不曾再有大改變。

raw-image

民國初期曾經討論過漢字簡化

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眼見國外文字書寫、印刷上的便利,許多學者曾經多次提議要將漢字簡化,這個議題也的確在民初政府討論過,雖然被否決了,但之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倒是接續了這個計畫,並且付諸實行,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簡體字。

從歷史的脈絡一路看下來,看到的漢字因應著時代的需求,不斷地進行著簡化、繁化或兩者同時並存的過程,而我也在學習簡體字的過程中,了解到簡體字有許多承襲了傳統的部份,如果問我何者是正統,這是一個難以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回答的問題,但我認為簡體字在簡化過程中,其實是相對嚴謹且有系統的。

漢字往後到底會走向何種方向,誰也無法預料,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有幸先習得承襲了唐朝之後的傳統字體,但如果能夠以謙實平和的態度去了解簡化後的文字,相信對於漢字的未來走向也會有莫大的幫助。

「繁體字、簡體字,都是漢字;認真學、好好寫,才是正事。」

你對繁體字跟簡體字的想法,是什麼呢?

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分享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enling的漢字、生活與觀察的沙龍
46會員
73內容數
十五年前,因為到異地,為了能找個事做,開始在異地教起了華語。 在華語教學及學習過程中,對於漢字形成及演變的探討、華語教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尤其看到許多外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的進步,是我精進教學的動力。 雲遊華語是希望將我過去十五年的一些教學心得,做紀錄及歸納。
2024/11/29
在二十世紀中期,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一項舉世矚目的文字改革——漢字簡化政策的推行。這一舉措,不僅改變了中國文字的發展軌跡,更對國民教育、文化傳承與社會效率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這項改革的背後,有著複雜的文化抉擇與現實需求,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當時的背景是,中國正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識字率
Thumbnail
2024/11/29
在二十世紀中期,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一項舉世矚目的文字改革——漢字簡化政策的推行。這一舉措,不僅改變了中國文字的發展軌跡,更對國民教育、文化傳承與社會效率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這項改革的背後,有著複雜的文化抉擇與現實需求,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當時的背景是,中國正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識字率
Thumbnail
2024/09/11
隨著秋天的來臨,這篇文章探討了「秋」字在漢字文化中的源流與象徵意義。秋季不僅意味著成熟與收穫,還承載著對生命的反思與感懷。透過對自然變化和中秋節的描述,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生活中的每一次成長,從中珍惜當下的美好與教訓。秋天的涼意與孤寂提醒我們,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都應以最好的姿態迎接生活的每一個「秋天」。
Thumbnail
2024/09/11
隨著秋天的來臨,這篇文章探討了「秋」字在漢字文化中的源流與象徵意義。秋季不僅意味著成熟與收穫,還承載著對生命的反思與感懷。透過對自然變化和中秋節的描述,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生活中的每一次成長,從中珍惜當下的美好與教訓。秋天的涼意與孤寂提醒我們,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都應以最好的姿態迎接生活的每一個「秋天」。
Thumbnail
2022/02/10
對你而言,「虎」是哪種形象呢? 一、尊敬崇拜 二、殘酷兇暴 三、無所畏懼 來看看關於「虎」的漢字故事吧!
Thumbnail
2022/02/10
對你而言,「虎」是哪種形象呢? 一、尊敬崇拜 二、殘酷兇暴 三、無所畏懼 來看看關於「虎」的漢字故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上文我們介紹了正體系統(篆→隸→楷)的演化,以下談談草體系統的發展。
Thumbnail
上文我們介紹了正體系統(篆→隸→楷)的演化,以下談談草體系統的發展。
Thumbnail
正體文字的發展要在經歷了由隸書到楷書,才算真正穩定下來。以下我們便談談楷書發展由形成到成熟的三段時期。
Thumbnail
正體文字的發展要在經歷了由隸書到楷書,才算真正穩定下來。以下我們便談談楷書發展由形成到成熟的三段時期。
Thumbnail
前面幾次我們從甲骨文、金文開始談起,一直經過了戰國文字和篆書,現在來到隸書,還特別要談文字演變上的術語:「隸定」與「隸變」。
Thumbnail
前面幾次我們從甲骨文、金文開始談起,一直經過了戰國文字和篆書,現在來到隸書,還特別要談文字演變上的術語:「隸定」與「隸變」。
Thumbnail
書法體,含有從古至今的文化底蘊,又可區分為篆、隸、楷、行、草五大類,如今常見於節慶時用於海報DM的大標題、封面文字等等,這邊不講歷史典故,就用最簡單的分類方式認識五大書法體就好~
Thumbnail
書法體,含有從古至今的文化底蘊,又可區分為篆、隸、楷、行、草五大類,如今常見於節慶時用於海報DM的大標題、封面文字等等,這邊不講歷史典故,就用最簡單的分類方式認識五大書法體就好~
Thumbnail
中國漢文字體發展大致可分為甲骨文和金文(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演變;篆書與隸書是古文字與現代文字的分水嶺,也是從圓形化圖形文字轉至方形化圖形文字的轉折點。而在整個中國歷史紀錄及發展過程中並存有與漢文字相關的重要發明及事件,如字、筆、紙、印刷術的發明,影響漢文字文明的發展迄今。
Thumbnail
中國漢文字體發展大致可分為甲骨文和金文(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演變;篆書與隸書是古文字與現代文字的分水嶺,也是從圓形化圖形文字轉至方形化圖形文字的轉折點。而在整個中國歷史紀錄及發展過程中並存有與漢文字相關的重要發明及事件,如字、筆、紙、印刷術的發明,影響漢文字文明的發展迄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