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隨手一揮就是草書?談草書的發展歷程

2023/08/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文我們介紹了正體系統(篆→隸→楷)的演化,以下談談草體系統的發展。

談到中國文字的「草體」,一般人都聯會想到龍飛鳳舞、上下連貫而難以辨析的今草。事實上,草體的定義為正體字的快寫。在正體字的演化裏,隸書的本質也是篆書的草體,起初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由程邈釐定,以減篆書之繁,但當然有關隷變的描述前文已具,在此不贅了。又有一類草體叫「草篆」,是寫得比較隨意的篆書,惟其定義也不清晰,在不少論述中也不成正式書體。所以在此我們只集中談章草和行草。

(1) 章草

章草是漢朝時期隸書的快寫,其承接了隸書字字扁平而獨立的特點,同時也加強了隸書的波磔美,即蠶頭雁尾更為顯著,字字左右開張,筆勢飛動,猶如鳥之雙翼。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西漢黃門令史游書寫的《急就章》,是西漢元帝時為兒童識字編的識字課本,為不少人臨習章草的範本。

raw-image

(2) 行草

行草是東漢時期隸書另一種的快寫模式,然異於章草之波磔氣橫,其重點為點畫和上下的連貫。當中減少了隸書收筆時橫挑的波勢,反而作停頓而回收的動作;有些橫劃和竪劃一氣呵成,不再斷筆而後起;而撇畫則從粗到細而逐漸提起,捺畫由細到粗而逐漸按頓收筆。以上都形成了楷書的一些雛型,是故中國書法中「篆、隸、楷、行、草」之說中,實際上難以界定純粹的行書和草書(或稱今草,以和章草作區別)。就潦草程度而言,在行書和楷書之間可謂「行楷」,潦草一點可謂「行草」(可被觀作是從章草演變而生),更加奔放的便是「狂草」。

raw-image

而在書法史上,初期行楷的代表作有鍾繇的《戎路帖》、《薦季直表》等,狂草的代表作有張芝的《冠軍帖》,當然論成熟的行草自要談東晉的王羲之,其初期行書《姨母帖》尚有隸意,後期的《蘭亭序》、《喪亂帖》等已削盡隸意,字勢由橫變縱而上下氣脈相連,成為日後人們練習行書的典範。

raw-image

當然,在這些基礎奠定後,歷代寫行草的人可謂書家輩出。較擅長行書的有趙孟頫、米芾、智永等;較擅長草書的有懷素、王鐸、王獻之等。如是,中國書法漸漸成為一種性格和意氣的表達,乃至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raw-image
raw-image


55會員
150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