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知識|用簡易分類認識篆棣楷行草五種書法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法體,含有從古至今的文化底蘊,又可區分為篆、隸、楷、行、草五大類,如今常見於節慶時用於海報DM的大標題、封面文字等等,這邊不講歷史典故,就用最簡單的分類方式認識五大書法體就好~

篆書

篆書又稱為篆體,通泛指稱棣書以前的書體,包含甲骨文、金文...等。
造型上稍微保留了象形文字的特性,筆畫瘦長流暢、弧形略明顯,沒有特別清楚哪裡下筆很重(頓挫)的狀態。
篆體 秦 李斯 嶧山碑
有時候看到別人用篆體刻的印章,會不會覺得部分文字看不懂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對方採用的可能是大篆體唷(篆體有種圓融的古風氣質呢)

棣書

維基百科說:「棣書是秦書八體之一,更是漢書中較為莊重的字體」,從下圖可見棣書的字體結構較為寬扁(有種穩如泰山之感),古時候是毛筆、或雕刻在竹板石頭上,由古文物中亦可見篆書的字體開頭下筆較為圓潤(沒有很尖銳之感),字筆畫結尾接略為上提。
棣書 乙瑛碑 曹全碑

楷書

楷書的字帖真的太常見了,小時候學校學書法、練鋼筆字帖等有很多都是楷書,楷書的筆法橫坪豎直,感受上字體比較硬,用原子筆鋼筆寫的話就是俗稱的硬筆字。
楷書 顏真卿 郭虛己墓誌銘

行書

行書介於工整的楷書和潦草的草書之間,字寫起來有種率性自在的氛圍,不需要糾結在很工整或筆劃很正確。
蘭亭序

草書

草書就跟大家寫字寫得很快很潦草,有些人寫字只有自己看得懂那種"草"也可以算,草書的特性就是潦草、隨意、藝術感、甚至有些字看起來不像字,藝術氛圍比較重,有種美感。
沈粲 梁武帝草書狀
用以上的簡單分類來盼篆棣楷行草五種書法字,雖然是一種比較概括的方法,不過來說也比較簡單,用氛圍和氣質來想像的話,傳統風格的春節紅包、古風仙俠劇、水墨畫作搭配的字體,用書法體就很搭配,用很現代的字體就會不搭。
除了上網尋找付費字體、免費字體之外,亦可在全字庫網站上搜尋古人的名帖字跡下載使用喔
本篇圖文以同步發表在鳴之設計事務所的粉磚和IG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25內容數
嗨~ 我是 Anita裴恩,隸屬於鳴之視覺事務所,平常是電腦補習班的講師,有接企業教育訓練、政府職訓課程、業界產學合作相關課程。 方格子沙龍預計會發佈教學文章、知識分享、旅遊紀錄、旅行規劃筆記、個人想法等等,想要不設限的多方發展~ 若有課程接洽邀約,請洽詢 boshiou@gmail.com ,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ita 裴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常常聽到的RGB色彩,是什麼呢?這篇超簡單說明給你~
#HSB色彩模式 #色彩模式 #設計知識 課堂上常常上完課,同學還是把RGB、CMYK、HSB等等之類的內容混攪在一起,這邊單獨拉出來發一篇~ 快來看🤓
Photoshop天空取代教學,超簡單容易的天空取代功能,出去玩拍照遇到陰天、晴空無雲,又想要拍出的照片有雲霞、朵朵白雲,甚至是替換成夕陽雲彩或黑壓壓的烏雲嗎?用這個方法較能夠輕易做到唷!
無論是上台報告、講師授課、企劃提案,總會遇到要在簡報中插入網址、行動條碼的時候,大家之前是不是都上網找QRcode製作→貼網址→製作→下載(或複製圖片)→插入圖片到簡報中呢?有時候還會因為要使用很多行動條碼圖片進簡報裡,還插入(複製貼上)錯誤的圖片,一個一個檢查也好累(對吧?) 快來看看好用教學!
字體的字重,英文名為Font Weight ,用來標明相同字體的不同粗細。 常見的字重類型如下,有特細 - 中等 - 常規(一般) - 粗 - 超級粗之類的,但不一定你使用的字體有這麼多種字重。
常常聽到的RGB色彩,是什麼呢?這篇超簡單說明給你~
#HSB色彩模式 #色彩模式 #設計知識 課堂上常常上完課,同學還是把RGB、CMYK、HSB等等之類的內容混攪在一起,這邊單獨拉出來發一篇~ 快來看🤓
Photoshop天空取代教學,超簡單容易的天空取代功能,出去玩拍照遇到陰天、晴空無雲,又想要拍出的照片有雲霞、朵朵白雲,甚至是替換成夕陽雲彩或黑壓壓的烏雲嗎?用這個方法較能夠輕易做到唷!
無論是上台報告、講師授課、企劃提案,總會遇到要在簡報中插入網址、行動條碼的時候,大家之前是不是都上網找QRcode製作→貼網址→製作→下載(或複製圖片)→插入圖片到簡報中呢?有時候還會因為要使用很多行動條碼圖片進簡報裡,還插入(複製貼上)錯誤的圖片,一個一個檢查也好累(對吧?) 快來看看好用教學!
字體的字重,英文名為Font Weight ,用來標明相同字體的不同粗細。 常見的字重類型如下,有特細 - 中等 - 常規(一般) - 粗 - 超級粗之類的,但不一定你使用的字體有這麼多種字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是小學還是國中?記得學校有書法課,一週兩節。那時期待上課,可以帶外面寫著「書道」的手提盒去上學,覺得很厲害。將書法用具收在一起,打開時會發出一種光芒似的(笑)。 作者對於書法的記憶可以追溯到小時與其父親練字的時光。我就沒有這麼溫馨的回憶,只覺得帶著「書道」手提盒去上學很厲害(笑)。作者摹寫練字的過
Thumbnail
更粗的簽字筆 在速寫的藝術中,畫法的選擇往往會影響作品的風格和情感表達。我嘗試了一種新的畫法,使用更粗的簽字筆,使畫作呈現出粗曠奔放的感覺。這樣的風格雖然可能會失去一些細節,但也賦予了作品更多的動感和自由度。 表達一瞬間的感受 在畫畫過程中,選擇較粗的筆觸有時能更好地表達情感和動勢,特別是在速
Thumbnail
在摹寫詩詞閒賦時,如能更了解這篇作品的背景、內容和表達的情感,選擇適當的字體,相信更能體會到其中的文化蘊涵。 最後,書法是表達情感的書寫,就像現今社會,如果收到一封手寫的書信、賀卡,遠比印刷的字感受到其中的情義。 動手來寫書法看看吧!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明明是千年前的書家、明明是難懂的外文,但只要仔細觀察,就好像能與千年前的那個人同步。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Thumbnail
學習書法,通常要從楷書學起,然而楷書很困難,也幾乎沒有應用之處,那麼,為什麼要學楷書呢? 學習楷書通常會學習某一名家的字帖,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是最普及的,但普及不等於簡單、容易,歐、顏、柳都是百代宗師,他們的書法建立在高深的功力上,尋常人花十數年功夫,恐怕還不能窺其門徑。那麼為什麼還是要學
Thumbnail
以前我曾經想過,為什麼中文直行書寫時,是從右邊到左邊,而不是從左邊到右邊呢? 從右邊到左邊,有時手摩擦到寫好的字,會弄得髒髒的。古人用毛筆寫,右邊字更容易弄髒。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是用竹簡,字寫在竹簡上。 即使西元105年,蔡倫造紙後,還是有段時間,繼續用竹簡。
Thumbnail
我字寫得醜,以前學校每星期有一堂書法課, 老師規定嚴格,一定要用墨條在硯台磨出濃黑墨汁,毛筆沾墨寫字。 明明認真寫,但作業都是拿大丙,發回習字本時, 老師打從鼻孔重重那聲哼,讓人對書法課心生恐懼。 看看張才智老師字寫得多好。 介紹卡寫「多年臨池苦練,使隸書熔鑄多種碑帖的特色, 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是小學還是國中?記得學校有書法課,一週兩節。那時期待上課,可以帶外面寫著「書道」的手提盒去上學,覺得很厲害。將書法用具收在一起,打開時會發出一種光芒似的(笑)。 作者對於書法的記憶可以追溯到小時與其父親練字的時光。我就沒有這麼溫馨的回憶,只覺得帶著「書道」手提盒去上學很厲害(笑)。作者摹寫練字的過
Thumbnail
更粗的簽字筆 在速寫的藝術中,畫法的選擇往往會影響作品的風格和情感表達。我嘗試了一種新的畫法,使用更粗的簽字筆,使畫作呈現出粗曠奔放的感覺。這樣的風格雖然可能會失去一些細節,但也賦予了作品更多的動感和自由度。 表達一瞬間的感受 在畫畫過程中,選擇較粗的筆觸有時能更好地表達情感和動勢,特別是在速
Thumbnail
在摹寫詩詞閒賦時,如能更了解這篇作品的背景、內容和表達的情感,選擇適當的字體,相信更能體會到其中的文化蘊涵。 最後,書法是表達情感的書寫,就像現今社會,如果收到一封手寫的書信、賀卡,遠比印刷的字感受到其中的情義。 動手來寫書法看看吧!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明明是千年前的書家、明明是難懂的外文,但只要仔細觀察,就好像能與千年前的那個人同步。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Thumbnail
學習書法,通常要從楷書學起,然而楷書很困難,也幾乎沒有應用之處,那麼,為什麼要學楷書呢? 學習楷書通常會學習某一名家的字帖,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是最普及的,但普及不等於簡單、容易,歐、顏、柳都是百代宗師,他們的書法建立在高深的功力上,尋常人花十數年功夫,恐怕還不能窺其門徑。那麼為什麼還是要學
Thumbnail
以前我曾經想過,為什麼中文直行書寫時,是從右邊到左邊,而不是從左邊到右邊呢? 從右邊到左邊,有時手摩擦到寫好的字,會弄得髒髒的。古人用毛筆寫,右邊字更容易弄髒。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是用竹簡,字寫在竹簡上。 即使西元105年,蔡倫造紙後,還是有段時間,繼續用竹簡。
Thumbnail
我字寫得醜,以前學校每星期有一堂書法課, 老師規定嚴格,一定要用墨條在硯台磨出濃黑墨汁,毛筆沾墨寫字。 明明認真寫,但作業都是拿大丙,發回習字本時, 老師打從鼻孔重重那聲哼,讓人對書法課心生恐懼。 看看張才智老師字寫得多好。 介紹卡寫「多年臨池苦練,使隸書熔鑄多種碑帖的特色, 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