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取名字|地下記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是「地下事」?
有聽眾好奇為什麼頻道名字是《地下事 Below Ground Level》? 其實我們也想過要不要取一些比較三八的名字像《出圖了沒?》《什麼是評圖?》,其實從發想一路到定案的過程蠻有趣的,就讓我娓娓道來吧!
最初,我們一直周旋在「要怎麼只用說跟聽的方式直接展現出這個名字的巧思」,甚至延伸到宣傳那端的文案可以再如何翻玩它。想了想,最精準但也最花時間的途徑仍然是先要例出對這個頻道的定義和期許,接著再問自己「聽眾點進來聽Podcast的原因是什麼?」對此,我們明確地知道目標聽眾會是「建築人」所以頻道名稱可以往畫圖、做模型、評圖、出圖( 熬夜?!)⋯⋯等方向去探索。但後來想想,不管怎樣始終要由根(金大建築)出發,因此我們的基本盤「金大建築人」聽眾一定要先建立起來(當然金大建築以外的建築人也是我們想攻下的目標啦!Baby steps!)這麼一來下關鍵字的時後就會優先考慮與金大建築相關的詞:地下室、工作室、文資保存、金門坑道⋯⋯,然後「地下事」就這麼誕生了。
地下事的「事」諧音地下(設計教)「室」,一切起源於地下室。
沒讀過建築的人真的很難理解我們做設計時的那種燒腦又崩潰的狀態,在一個精彩的作品背後是需要投注多少心(槍)血(手)而成的,” 而 “這一切都發生在那黑暗髒亂、整個學校最不想要的地方。 (然而最終它還是被大人們沒收了!) 地下室承載了所有金大建築人的回憶。除了洗澡、梳妝、睡覺,地下室幾乎可以算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我們在這裡吃飯、開會、做報告、La design、談戀愛、看(迷)片、打電動、玩桌球、做模型、評圖、吵架、養貓貓狗狗還有老鼠⋯⋯,我們幾乎有一半時間都生活在那裡,我想這個頻道沒有比「地下事」更適切的名字了! (對誒!The Caveman這個名字好像也不錯?!哈哈) 但也有另一層的含義是這些年來在金門這座島上發生的那些本島人不知道的「事」。

那它的英文名字呢?當初其實並沒有打算替它取英文名字,是因為申請Hosting跟方格子帳號需要,逼不得已一定要生一個。
「地下事」你們會怎麼翻譯?留言告訴我們!
經過一番折騰後我們決定翻為Below Ground Level,看到這邊你可能會問「WHY??為什麼不直接翻Basement、Underground或Downstair跟地下室相關的詞就好了?」Hey!還記得我在前面提到的要由根(金大建築)出發嗎?Basement或Underground這類的詞彙在英文似乎無法完全傳達在地下室“生活”的想法。然後就在那一秒,我的腦袋閃過一個金大凌晨時段的情境”剖面“,地面層以上是全暗的(雖然有五樓設計教室跟研究室,但⋯⋯你們懂的!)而地下室那排24小時永遠是亮著!就是這個剖面讓我聯想到G.L線(Ground Level) 。在這條線「以下」(也就是我們)發生的事,所以可以翻作Under 或 Below ,但不幸地前者已經被別人用過了(而且他們也有粉專),因此頻道名稱就此定案為《地下事Below Ground Level》。
最後,我們不斷地想著要如何來包裝這個名字?我們希望從頭到肩膀、膝、腳趾都要能被學長姐、學弟妹認出來!我這樣比喻好了,站在南紡夢時代手扶梯上樓時會聽到廣播:「🎶南紡做划算~Color our life」,在全聯買菜的時候會聽到「🎶全聯福利中心~實在真便宜~」,去小七去取貨的時候會聽到「🎶Seven-eleven 真好~」; 那我們呢?我們要怎麼向觀眾介紹自己?我們的主題曲要唱什麼?
2020.10.09回顧

下篇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0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基地範圍確定 不能做設計還不能做設計的太早開始基地分析   基地選址在金城車站,我本來以為這樣一句話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讓我開始進行下一步,NO WAY!!   不知道是在事務所裡深根了服從的奴性還怎樣,我很愉快地查了土地使用分區,以及開始快樂地進行(不!我不快樂)基地分析後,就被打槍了😱😱😱
歷史建築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保護歷史建築?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每個專業領域也有不同的解答,但是對我們建築人來說究竟是為什麼呢?也許我們從剛入學的時候便開始學習建築史,接觸歷史建築。但對那時的我們來說,也許這只是一門課程,我們並不清楚課程設置的意義所在,只是為上課而上課。
我認為基地挑選需要先做的事: 1. 空間定性定量 2. 基地區位性質 3. 基地的發展可能性? 4. 基地周圍與議題連結? 5. ...... 6....... 第一點正在生產中... 最讓我困惑的是2.3.4.點,挑選基地究竟該先思考甚麼?
這集的建築新舊聞,我們要來預告一個新的系列節目「打開台北-口袋名單」! 2020年,臺灣終於等到了!!!Open House Taipei即將在11/28-11/29舉行,有興趣的老闆或槍手們請儘早查詢每個打開空間的開放時間喔!
/還在低年級徘徊,對媒材仍一知半解嗎? /或是你已經升上高年級,卻不清楚畢業班在搞甚麼神秘? /一年一度的建築工作坊,報名上線!
基地範圍確定 不能做設計還不能做設計的太早開始基地分析   基地選址在金城車站,我本來以為這樣一句話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讓我開始進行下一步,NO WAY!!   不知道是在事務所裡深根了服從的奴性還怎樣,我很愉快地查了土地使用分區,以及開始快樂地進行(不!我不快樂)基地分析後,就被打槍了😱😱😱
歷史建築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保護歷史建築?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每個專業領域也有不同的解答,但是對我們建築人來說究竟是為什麼呢?也許我們從剛入學的時候便開始學習建築史,接觸歷史建築。但對那時的我們來說,也許這只是一門課程,我們並不清楚課程設置的意義所在,只是為上課而上課。
我認為基地挑選需要先做的事: 1. 空間定性定量 2. 基地區位性質 3. 基地的發展可能性? 4. 基地周圍與議題連結? 5. ...... 6....... 第一點正在生產中... 最讓我困惑的是2.3.4.點,挑選基地究竟該先思考甚麼?
這集的建築新舊聞,我們要來預告一個新的系列節目「打開台北-口袋名單」! 2020年,臺灣終於等到了!!!Open House Taipei即將在11/28-11/29舉行,有興趣的老闆或槍手們請儘早查詢每個打開空間的開放時間喔!
/還在低年級徘徊,對媒材仍一知半解嗎? /或是你已經升上高年級,卻不清楚畢業班在搞甚麼神秘? /一年一度的建築工作坊,報名上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有住過老式的舊公寓嗎?或是你有親戚、朋友住在裡頭?   就是一層有兩戶,一樓有獨立的圍籬和出入口,而住在二樓以上的住戶,則必須從兩家之間的鐵門進入樓梯空間的那種。   我很討厭傳統的舊公寓,每次開門看到樓梯轉角平台下方,那塊漆黑陰暗的空間就不舒服。   該怎麼說呢?總覺得陰影裡躲藏著什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CHAD三人組團的地下城冒險故事,但…好像出了點差錯?
Thumbnail
為了什麼緣故,讓人們對建築設計及工程施工彼此之間存在著沒有來由的矛盾?        
Thumbnail
建築再美? 還是需要由你自己去感知。 Because it is your home.
Thumbnail
建築是什麼? 朝天際線發展之結構物體...... 由水平綿延伸的結構物體......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工程施作與驗收的憑據?絕非說說而已! 就算只是購買一頂帳篷。也要有組裝說明書! 所以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主角要去檢視新房間的建成,並探測房間(洞穴)牆壁後面有沒有礦物、水源、其他動物的窩,探出精神力來感知能源問題的情況以及其他發生的事件。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有住過老式的舊公寓嗎?或是你有親戚、朋友住在裡頭?   就是一層有兩戶,一樓有獨立的圍籬和出入口,而住在二樓以上的住戶,則必須從兩家之間的鐵門進入樓梯空間的那種。   我很討厭傳統的舊公寓,每次開門看到樓梯轉角平台下方,那塊漆黑陰暗的空間就不舒服。   該怎麼說呢?總覺得陰影裡躲藏著什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CHAD三人組團的地下城冒險故事,但…好像出了點差錯?
Thumbnail
為了什麼緣故,讓人們對建築設計及工程施工彼此之間存在著沒有來由的矛盾?        
Thumbnail
建築再美? 還是需要由你自己去感知。 Because it is your home.
Thumbnail
建築是什麼? 朝天際線發展之結構物體...... 由水平綿延伸的結構物體......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工程施作與驗收的憑據?絕非說說而已! 就算只是購買一頂帳篷。也要有組裝說明書! 所以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主角要去檢視新房間的建成,並探測房間(洞穴)牆壁後面有沒有礦物、水源、其他動物的窩,探出精神力來感知能源問題的情況以及其他發生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