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創意 課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師今天給我們看了AlphaGo打敗頂尖棋手的紀錄片,開頭描述圍棋是所有圖盤遊戲中最難以被電腦突破的,因其過於複雜,於是不少人打消了開發電腦這方面能力的想法。
但在倫敦,有一間公司相信電腦可以自我學習,透過許多數據分析與機率判斷,能做出許多人類難以突破的事情—這間公司叫做DeepMind,開發了一個能進行深度學習的機器。
在AlphaGo(DeepMind所開發的深度學習機器)已大致完成後,DeepMind請到了樊麾(歐洲圍棋冠軍)與之競爭,樊麾萬萬沒想到自己會落敗,但經過多日沈澱,落敗的消極轉變成讚嘆的態度,於是他決定加入DeepMind,使AlphaGo更加完備成熟。
而在他們的比賽結束後,DeepMind也馬不停蹄的向韓國蟬聯多次世界冠軍的棋手—李世石發出比賽邀請,而李世石接受挑戰後向媒體說他一定會拿下壓倒性的勝利。然而在一次次的戰敗後,他漸漸發覺這不只是只會處理資料的機器,而是能自我判斷、擁有人類望其項背能力的智慧電腦。比賽的結果是4:1,AlphaGo贏了李世石,結果讓許多人為之震驚與絕望,同樣身為人類的我,看到這邊我不禁覺得鼻酸,即便明白創造於它的是人類,或許仍是人類智慧結晶的象徵,是科學一大突破,但仍無法在當下接受這樣的事實。
看完紀錄片,十分值得思考的部分是「人工智慧之於人類,究竟是好是壞?」,李世石在與AlphaGo對戰後的兩個月內,拿下所有參與的國際圍棋比賽冠軍,樊麾也重新拿下了歐洲圍棋冠軍,AlphaGo的存在就像一面明鏡,或許能使人們參透圍棋的本質意義,但也可能待AI發展成熟後,反撲人類也說不定。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ile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是第三次上課,老師一開始即與我們說明本次課程的主題是「線性思維」,鴻海花了十年以上才讓產業龐大與組織化,然而facebook卻只花短短幾年的時間就擁有上億的使用人次,說明了線性成長與指數成長的極大差異,而若我們想要擁有指數成長的可能,就需要先讓腦袋有指數思維,我們原先的腦袋過於習慣線性的事物,需
這學期修讀了一門創新思考的課程,我是第一次修讀這類型的課程,期初時因選課人數達上限,於是老師發起了篩選機制-要我們利用幾分鐘的時間自我介紹,並說明修讀本課程的原因,而後老師與助教會留下相對合適的人選,很幸運的我有機會能夠繼續參與其中。 第一堂時便得知老師豐富的人生經歷,從傳播學系到資訊工程,從台
今天是第三次上課,老師一開始即與我們說明本次課程的主題是「線性思維」,鴻海花了十年以上才讓產業龐大與組織化,然而facebook卻只花短短幾年的時間就擁有上億的使用人次,說明了線性成長與指數成長的極大差異,而若我們想要擁有指數成長的可能,就需要先讓腦袋有指數思維,我們原先的腦袋過於習慣線性的事物,需
這學期修讀了一門創新思考的課程,我是第一次修讀這類型的課程,期初時因選課人數達上限,於是老師發起了篩選機制-要我們利用幾分鐘的時間自我介紹,並說明修讀本課程的原因,而後老師與助教會留下相對合適的人選,很幸運的我有機會能夠繼續參與其中。 第一堂時便得知老師豐富的人生經歷,從傳播學系到資訊工程,從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慧(AI)領域有許多讓人興奮的新研究。AlphaGo擊敗了圍棋界最頂尖的職業選手。不久之後,其衍生演算法AlphaGo Zero在沒有人類知識監督學習的情況下以100-0的比分擊敗了AlphaGo。在DOTA2的1v1比賽中,頂級職業玩家輸給了OpenAI開發的機器人。
Thumbnail
自從人工智慧圍棋軟體Alpha Go在2016年打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乭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人工智慧與人類競賽的新聞,因為人類已全面認輸了。 二0二一年,人工智慧的技術又有突破性的發展,依google科技與社會資深副總裁曼宜伽的觀察,現今的技術已經達到多模態架構,也就是當我們用語言表達概念,AI已經
Thumbnail
想用古老技藝去思考未來科技? 想用人工智能去探求智慧結晶? 有何物品可以探索過去跟尋找未來!!! 你沒猜錯!答案正是「圍棋」! 圍棋是人類史上最困難的腦力遊戲! 但在2016年Alphago問世後! 圍棋開始變成研究AI跟了解AI的技藝!
Thumbnail
AlphaGo 的開發,讓人工智慧在圍棋的研究讓更多人被看到,也看到它成熟的結果。現代的圍棋教學和棋手訓練,也或多或少會借鏡各類的AI系統做學習。然而,教學的歷程,過度追求AI的棋步和棋法,有時會讓小朋友難以理解。一步登天的方式,有時反而會讓同學走得更坎坷。
  但我還是想從AlphaGo談起。我想回到那個在當前時刻已經一點都不令人感到驚訝的,AlphaGo四比一擊敗李世乭的那個時間,去看人類圍棋發生了什麼事、去看AlphaGo在那當下做了什麼、以及李世乭在那裡經歷了什麼。這會是AI未來發展的縮影,也是人類未來發展的縮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艾倫·麥席森·圖靈,OBE,FRS是英國電腦科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密碼分析學家和理論生物學家,他被譽為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Hut 8」小組,負責德國海軍密碼分析。 期間他設計了一些加速破譯德國密碼的技術,包括改進波蘭戰前研製的機器Bombe,一種可以找到恩尼格瑪密碼機設
Thumbnail
世界西洋棋冠軍 Garry Kasparov分享了他在 1997 年與 IBM Deep Blue 比賽下棋卻輸給機器的故事。然而,他呼籲人們不要害怕被人工智能超越,而是要與機器合作,因為科技的進步將帶來更多力量。影片中提到了與人工智能共存的可能性,以及機器與人類各自的優勢。值得一看的影片!
Thumbnail
韓國圍棋九段李世乭與AlphaGo的對弈已經三連敗,可以大膽預期,接下來的兩戰也差不多,甚至AlphaGo將全世界各地的棋王都打敗,我也不覺得奇怪。3個月前,能在圍棋盤上戰勝AlphaGo的人類可能已經不到千人了。未來無人能敵也只是時間的問題,AlphaGo已然成為全世界最會下棋的「超級電腦
Thumbnail
現在都在探討AI成形後的社會模式 每一個階段的習慣科技都只是為了我們人類的需求很誕生 不過在現階段的認知我認為人類始終能掌控科技 因為 AI人工智能最厲害的是"計算" 而我們人類最厲害的是"算計" "計算"靠的是公式."算計"靠的是想像 有算計的是世界才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慧(AI)領域有許多讓人興奮的新研究。AlphaGo擊敗了圍棋界最頂尖的職業選手。不久之後,其衍生演算法AlphaGo Zero在沒有人類知識監督學習的情況下以100-0的比分擊敗了AlphaGo。在DOTA2的1v1比賽中,頂級職業玩家輸給了OpenAI開發的機器人。
Thumbnail
自從人工智慧圍棋軟體Alpha Go在2016年打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乭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人工智慧與人類競賽的新聞,因為人類已全面認輸了。 二0二一年,人工智慧的技術又有突破性的發展,依google科技與社會資深副總裁曼宜伽的觀察,現今的技術已經達到多模態架構,也就是當我們用語言表達概念,AI已經
Thumbnail
想用古老技藝去思考未來科技? 想用人工智能去探求智慧結晶? 有何物品可以探索過去跟尋找未來!!! 你沒猜錯!答案正是「圍棋」! 圍棋是人類史上最困難的腦力遊戲! 但在2016年Alphago問世後! 圍棋開始變成研究AI跟了解AI的技藝!
Thumbnail
AlphaGo 的開發,讓人工智慧在圍棋的研究讓更多人被看到,也看到它成熟的結果。現代的圍棋教學和棋手訓練,也或多或少會借鏡各類的AI系統做學習。然而,教學的歷程,過度追求AI的棋步和棋法,有時會讓小朋友難以理解。一步登天的方式,有時反而會讓同學走得更坎坷。
  但我還是想從AlphaGo談起。我想回到那個在當前時刻已經一點都不令人感到驚訝的,AlphaGo四比一擊敗李世乭的那個時間,去看人類圍棋發生了什麼事、去看AlphaGo在那當下做了什麼、以及李世乭在那裡經歷了什麼。這會是AI未來發展的縮影,也是人類未來發展的縮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艾倫·麥席森·圖靈,OBE,FRS是英國電腦科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密碼分析學家和理論生物學家,他被譽為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Hut 8」小組,負責德國海軍密碼分析。 期間他設計了一些加速破譯德國密碼的技術,包括改進波蘭戰前研製的機器Bombe,一種可以找到恩尼格瑪密碼機設
Thumbnail
世界西洋棋冠軍 Garry Kasparov分享了他在 1997 年與 IBM Deep Blue 比賽下棋卻輸給機器的故事。然而,他呼籲人們不要害怕被人工智能超越,而是要與機器合作,因為科技的進步將帶來更多力量。影片中提到了與人工智能共存的可能性,以及機器與人類各自的優勢。值得一看的影片!
Thumbnail
韓國圍棋九段李世乭與AlphaGo的對弈已經三連敗,可以大膽預期,接下來的兩戰也差不多,甚至AlphaGo將全世界各地的棋王都打敗,我也不覺得奇怪。3個月前,能在圍棋盤上戰勝AlphaGo的人類可能已經不到千人了。未來無人能敵也只是時間的問題,AlphaGo已然成為全世界最會下棋的「超級電腦
Thumbnail
現在都在探討AI成形後的社會模式 每一個階段的習慣科技都只是為了我們人類的需求很誕生 不過在現階段的認知我認為人類始終能掌控科技 因為 AI人工智能最厲害的是"計算" 而我們人類最厲害的是"算計" "計算"靠的是公式."算計"靠的是想像 有算計的是世界才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